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吻合血管腓骨近端移植治疗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瘤段切除术后骨缺损 被引量:4
1
作者 董扬 杜鑫辉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0期30-32,共3页
目的评价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切除后腓骨近端重建修复腕关节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3例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患者行瘤段切除、吻合血管腓骨近端移植重建腕关节。按改良Campanacci影像学分级系统对全部病例进行分级,其中Ⅱ级7例,Ⅲ级16例。... 目的评价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切除后腓骨近端重建修复腕关节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3例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患者行瘤段切除、吻合血管腓骨近端移植重建腕关节。按改良Campanacci影像学分级系统对全部病例进行分级,其中Ⅱ级7例,Ⅲ级16例。采用肌肉骨骼肿瘤学会保肢评分标准评定术后功能。结果全部病例均有随访,平均随访32个月,所有患者均无肿瘤局部复发和肺转移,无明显的腕关节脱位或半脱位及腕关节退变。腓骨与桡骨截骨端均达到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2周。腕关节平均活动度为掌屈36°、背伸43°、桡偏16°、尺偏26°,MSTS评分平均为85%。结论吻合血管腓骨近端移植重建腕关节是桡骨远端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一种良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巨细胞瘤 桡骨远 吻合血管腓骨近端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吻合血管的腓骨移植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及骨缺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贾堂宏 张佐伦 +5 位作者 杜伍岭 龚维明 王源瑞 高长虹 宋宏亮 秦得安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吻合血管 腓骨移植 治疗 骨缺损 股骨粗隆间骨折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吻合血管腓骨移植在股骨头颈部的生长变化
3
作者 贺西京 毛履真 +3 位作者 王坤正 金廖沙 李辉 陈君长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2期115-118,共4页
作者对1981~1989年112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及陈旧性股骨颈骨折施行了股骨头颈部自体吻合血管的游离腓骨移植术。对其中44例进行了3个月~8年随访发现:带血管的腓骨移植到股骨头颈部后,在生长过程中逐渐改建塑形,将自身的形态结构转变成... 作者对1981~1989年112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及陈旧性股骨颈骨折施行了股骨头颈部自体吻合血管的游离腓骨移植术。对其中44例进行了3个月~8年随访发现:带血管的腓骨移植到股骨头颈部后,在生长过程中逐渐改建塑形,将自身的形态结构转变成为类似股骨头颈部骨骼的形态与结构,以适应新的环境及功能。此过程约需3年~4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吻合血管 腓骨移植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吻合血管的腓骨移植术治疗股骨头坏死28例
4
作者 刘义 马文谱 王大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111-111,共1页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腓骨移植 吻合血管 前治疗 髓芯减压术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腓骨近端移植治疗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6例报告
5
作者 苏允裕 林树体 周东 《华夏医学》 CAS 2012年第5期747-749,共3页
骨巨细胞瘤(giantcelltumor,GCT)是临床常见骨肿瘤,占全部骨肿瘤的10%,肿瘤具有潜在恶性和较强的局部侵袭性;主要发病年龄段在20~40岁,女性稍多;桡骨远端是骨巨细胞瘤的好发部位之一,仅次于股骨远端及胫骨近端,也是骨巨细胞... 骨巨细胞瘤(giantcelltumor,GCT)是临床常见骨肿瘤,占全部骨肿瘤的10%,肿瘤具有潜在恶性和较强的局部侵袭性;主要发病年龄段在20~40岁,女性稍多;桡骨远端是骨巨细胞瘤的好发部位之一,仅次于股骨远端及胫骨近端,也是骨巨细胞瘤局部容易复发的部位[1]。但桡骨远端的肿瘤更具有侵袭性。传统手术是肿瘤刮除,骨水泥或自体骨填充,但该术式术后复发率高达40%,而我院自2006~2010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巨细胞瘤 桡骨远 腓骨游离移植重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吻合血管腓骨髓腔内移植记忆合金环抱接骨器固定治疗老年人股骨干骨折不愈合
6
作者 高庆涛 《中国骨伤》 CAS 2006年第2期73-74,共2页
目的:探讨采用吻合血管腓骨髓腔内移植镍钛记忆合金环抱接骨器固定治疗老年股骨干骨折不愈合技术和疗效。方法:老年股骨干骨折不愈合17例,男13例,女4例;年龄63~79岁,平均(70.94±4.12)岁。其中合并短缩畸形12例,短缩伴... 目的:探讨采用吻合血管腓骨髓腔内移植镍钛记忆合金环抱接骨器固定治疗老年股骨干骨折不愈合技术和疗效。方法:老年股骨干骨折不愈合17例,男13例,女4例;年龄63~79岁,平均(70.94±4.12)岁。其中合并短缩畸形12例,短缩伴成角畸形5例;短缩范围2.4~4.8cm,平均3.56cm;成角范围7°~13°,平均11°。切取适当长度的带血管蒂游离腓骨,去除两端的部分骨皮质,扩大骨不连处两断端的髓腔,将腓骨段两端分别插入股骨两断端的髓腔,将血管蒂断端与附近血管吻合,用镍钛记忆合金环抱接骨器固定。结果:17例8~12周便有良好的愈合,平均临床愈合时间9.8周。行走、负重等功能良好,无一例发生不愈合。功能评价结果:优14例,良3例。结论:吻合血管腓骨髓腔内移植镍钛记忆合金环抱接骨器固定术在坚强内固定的基础上植入有血运的腓骨,可加速愈合,早期恢复功能,是治疗老年人股骨干骨折不愈合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骨折不愈合 移植 骨折固定术 吻合血管腓骨髓腔内移植 记忆合金环抱接骨器固定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雾病患者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中朝向大脑中动脉近心端实施血管吻合的效果 被引量:7
7
作者 田泽东 封娣 +5 位作者 冯岩 曹旭华 郑俊青 马志昭 张皓峰 王立群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3期84-86,共3页
目的观察烟雾病(MMD)患者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STA-MCA)搭桥术中朝向大脑中动脉近心端实施血管吻合的疗效。方法 MMD患者59例,STA-MCA搭桥术中朝向大脑中动脉近心端实施血管吻合,应用mRS评分方法评估术前1 d及术后3个月患者的神经功能... 目的观察烟雾病(MMD)患者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STA-MCA)搭桥术中朝向大脑中动脉近心端实施血管吻合的疗效。方法 MMD患者59例,STA-MCA搭桥术中朝向大脑中动脉近心端实施血管吻合,应用mRS评分方法评估术前1 d及术后3个月患者的神经功能。TCD测量术中血管吻合前MCA流速及流向;血管吻合后,分别测量吻合口MCA近心端、MCA远心端流速及流向。结果术前1 d与术后3个月mRS评分分别为(1.12±0.892)、(0.41±0.698)分,手术前后比较,P <0.05。术前MCA流速、术后MCA近心端流速、术后MCA远心端流速分别为(8.00,6.00)、(52.00,50.00)、(21.00,31.00),两两比较,P均<0.05。结论烟雾病患者STA-MCA搭桥术中朝向大脑中动脉近心端实施血管吻合疗效较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搭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病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 大脑中动脉 血管吻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5
8
作者 朱耀怡 陆颖 胡三莲 《护理学杂志》 2006年第18期35-36,共2页
目的 探讨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围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163例带血管游离同侧或对侧腓骨移植术的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有效的基础和专科护理。结果 手术均获成功,伤口Ⅰ期愈合,未发生并发症;术后6个月髋关节X线摄... 目的 探讨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围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163例带血管游离同侧或对侧腓骨移植术的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有效的基础和专科护理。结果 手术均获成功,伤口Ⅰ期愈合,未发生并发症;术后6个月髋关节X线摄片显示,155例(95.1%)股骨头无进一步塌陷,植骨成骨良好,骨质密度均匀。随访6~18个月,145例(89.0%)患髋功能恢复,能正常工作生活;15例(9、2%)功能改善,可长距离步行;3例(1.8%)患者仍有患髋疼痛,活动受限,需扶拐行走。结论 正确的围术期护理能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围手术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学分析在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术中的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朱征威 蔡喜雨 董帅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10期1757-1759,共3页
目的分析股骨头坏死(ONFH)的影像学特征,并探讨其在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FVFG)治疗ONFH术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3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采用改进的手术器械行FVFG治疗的35例(47髋)ONFH患者,根据影像学表现进行ARCO分期... 目的分析股骨头坏死(ONFH)的影像学特征,并探讨其在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FVFG)治疗ONFH术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3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采用改进的手术器械行FVFG治疗的35例(47髋)ONFH患者,根据影像学表现进行ARCO分期,记录不同分期手术前后影像学特征及Harris评分,评价术后影像学特征及Harris评分改善情况。结果 35例(47髋)获12~42个月(平均28个月)随访,术后42髋影像学或Harris评分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股骨头坏死区有硬化、囊性、骨质疏松的Ⅰ、Ⅱ期改善较为明显、部分塌陷的Ⅲ期改善略差。结论对影像学显示股骨头坏死区有硬化带、透亮区及囊变的Ⅰ、Ⅱ期行FVFG治疗后效果明显,对表现"新月征"及塌陷的Ⅲ期效果略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 影像学 征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吻合血管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坤正 陈君长 +6 位作者 王春生 党晓谦 李幼芬 刘安庆 金辽沙 贺西京 张开放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3期393-395,共3页
临床观察吻合血管腓骨移植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520例,其中有创伤史229例,服用激素药物史者228例,有酗酒史者34例,原因不明者29例。术后315例获得1~15年随访,结果提示,优良率为86.6%。手术切开说关节囊,在彻底清除股骨头内... 临床观察吻合血管腓骨移植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520例,其中有创伤史229例,服用激素药物史者228例,有酗酒史者34例,原因不明者29例。术后315例获得1~15年随访,结果提示,优良率为86.6%。手术切开说关节囊,在彻底清除股骨头内骨坏死囊变组织的同时,植入新鲜自体松质骨并在股骨头颈部前外侧植入吻合血管的腓骨。该手术增加了股骨头部血液供给,充分减轻了股骨头内压力,加之腓骨为坚质骨,来后不易吸收,对股骨头颈部起到了支撑作用,防止了股骨头进一步塌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腓骨移植 血管吻合 缺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应用主动脉近端吻合器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桂林 屈正 +3 位作者 刘晓峥 韩辉 李延培 王彦辉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2年第8期602-604,共3页
目的评价主动脉近端吻合器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4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静脉桥近端吻合口摒弃传统侧壁钳钳夹下吻合的方法,应用主动脉近端吻合器完成... 目的评价主动脉近端吻合器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4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静脉桥近端吻合口摒弃传统侧壁钳钳夹下吻合的方法,应用主动脉近端吻合器完成。结果全组病例无死亡,无围术期心肌梗死,无围术期脑出血、脑梗塞等神经系统并发症。术后开胸止血1例,迟发性心包填塞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上消化道大出血1例,均痊愈。结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应用主动脉近端吻合器,操作简单、安全,可降低术后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吻合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非体外循环 大隐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吻合血管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柴杨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2期79-80,共2页
目的研究改良吻合血管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观察实施改良吻合血管腓骨移植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90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经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视觉模拟评分(VAS)、髋关节功能改善... 目的研究改良吻合血管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观察实施改良吻合血管腓骨移植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90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经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视觉模拟评分(VAS)、髋关节功能改善评分(Harris)等指标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术后随访复查,无一例患者出现术侧股骨头塌陷,均恢复良好。结论改良吻合血管腓骨移植术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改良吻合血管腓骨移植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吻合血管腓骨游离移植治疗创伤性胫骨大段骨缺损临床分析
13
作者 林岿然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2期118-119,共2页
目的观察吻合血管腓骨游离移植治疗创伤性胫骨大段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理我院治疗的80例创伤性胫骨大段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患者吻合血管腓骨游离移植的方法进行治疗,在治疗完成后,统计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常规治疗方法... 目的观察吻合血管腓骨游离移植治疗创伤性胫骨大段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理我院治疗的80例创伤性胫骨大段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患者吻合血管腓骨游离移植的方法进行治疗,在治疗完成后,统计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常规治疗方法,分析吻合血管腓骨游离移植的临床效果。结果本组80例患者的一次治疗有效率为87.5%,患者在回访过程中,肢体功能恢复效果良好,未能痊愈患者,伴发并发症情况在经过治疗后痊愈。与常规治疗相比,治疗效果更佳。结论在治疗创伤性胫骨大段骨缺损的时候,可以通过吻合血管腓骨游离移植的方法进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吻合血管腓骨游离移植 创伤性胫骨大段骨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吻合血管的腓骨移植修复四肢骨缺损
14
作者 甘秀天 《华夏医学》 2000年第3期341-342,共2页
关键词 吻合血管 腓骨移植 四肢骨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nclose无阻断近端吻合系统在老年患者OPCAB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盛宇 赵铁夫 +2 位作者 刘东 毛玉琦 陈卫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1年第6期426-428,共3页
目的 应用主动脉近端吻合器(Enclose)对比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后脑保护的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取我院2006年1月至2010年6月心脏外科单一手术组行OPCAB手术应用Enclose主动脉近端吻合器的150例65岁以上老年患者作为试验组;同期... 目的 应用主动脉近端吻合器(Enclose)对比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后脑保护的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取我院2006年1月至2010年6月心脏外科单一手术组行OPCAB手术应用Enclose主动脉近端吻合器的150例65岁以上老年患者作为试验组;同期相同手术应用侧壁钳钳夹主动脉侧壁手术的200例65岁以上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脑保护的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脑梗塞发生率、一过性脑缺血发作(TIA)发生率、死亡率和呼吸机使用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Enclose无阻断近端吻合系统为升主动脉存在钙化和斑块者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全的手术机会.使用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近期随访较满意,远期疗效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冠状动脉疾病 脑保护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主动脉吻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小肠移植血管吻合技术的改进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朝阳 阮长乐 +1 位作者 张曙光 于振海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3-4,共2页
目的 改进血管吻合技术,提高小鼠小肠移植血管吻合的成功率。方法 BAL B/ c小鼠小肠移植模型6 0例,每组2 0例,分别采用改良连续缝合方法(A组)、间断缝合方法(B组)及每针均收紧的连续缝合方法(C组) ,将小鼠供体腹主动脉和门静脉分别与... 目的 改进血管吻合技术,提高小鼠小肠移植血管吻合的成功率。方法 BAL B/ c小鼠小肠移植模型6 0例,每组2 0例,分别采用改良连续缝合方法(A组)、间断缝合方法(B组)及每针均收紧的连续缝合方法(C组) ,将小鼠供体腹主动脉和门静脉分别与受体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行端侧吻合。结果 三组总手术时间:A组(15 2±4 6 )分钟,B组(190±5 1)分钟,C组(183±38)分钟,A组与B、C两组相比,P <0 .0 5 ,差异有显著性。血管并发症:A组5例(2 5 % ) ,B组13例(6 5 % ) ,C组12例(6 0 % ) ,A组与B、C两组相比,P <0 .0 5 ,差异有显著性。总手术成功2 6例(43.3% ) ,其中A组13例(6 5 % ) ,B组6例(30 % ) ,C组7例(35 % ) ,A组与B、C两组相比,P<0 .0 5 ,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改良连续血管吻合方法手术时间短,血管并发症少,手术成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吻合技术 BALB/c小鼠 血管并发症 小肠移植模型 缝合方法 0.05 腹主动脉 手术时间 手术成功率 显著性 吻合 下腔静脉 吻合方法 C组 B组 门静脉 相比 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脂肪皮肤游离移植修复指端斜形皮肤缺损
17
作者 叶根茂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2年第3期235-236,共2页
手指指端外伤种类繁多,伤情各异,多伴有皮肤骨质缺损。对于末节指背侧或腹侧长斜形皮肤缺损,骨质外露者的处理难度较大。如行指骨短缩,则末节手指几乎保不住,且功能外观影响较大。用带蒂皮瓣修复则需固定和再次手术断蒂,而且皮瓣显得臃... 手指指端外伤种类繁多,伤情各异,多伴有皮肤骨质缺损。对于末节指背侧或腹侧长斜形皮肤缺损,骨质外露者的处理难度较大。如行指骨短缩,则末节手指几乎保不住,且功能外观影响较大。用带蒂皮瓣修复则需固定和再次手术断蒂,而且皮瓣显得臃肿。若用显微外科吻合血管的小皮瓣则费时费力,而且有失败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移植 骨质外露 长斜形 手指末节 真皮下血管 背侧 吻合血管 带蒂皮瓣修复 断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nclose Ⅱ在148例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晋炳申 杨志凯 +3 位作者 王泽 李立元 宋之明 万峰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3年第11期858-860,共3页
目的 总结冠脉搭桥近端吻合辅助器(Enclose Ⅱ)在不停跳冠状动脉脉旁路移植术(OPCAB)中应用的临床经验和体会.方法 自2009年8月至2013年5月我们对148例冠心病患者在施行OPCAB手术时应用Enclose Ⅱ行主动脉近端吻合,男性109例,女性39... 目的 总结冠脉搭桥近端吻合辅助器(Enclose Ⅱ)在不停跳冠状动脉脉旁路移植术(OPCAB)中应用的临床经验和体会.方法 自2009年8月至2013年5月我们对148例冠心病患者在施行OPCAB手术时应用Enclose Ⅱ行主动脉近端吻合,男性109例,女性39例,年龄51~83(60.1±3.2)岁.结果 应用Enclose Ⅱ完成近端吻合口298个,其中大隐静脉与升主动脉近端吻合263个,桡动脉35个,平均(2.01±0.80)个吻合口/例.围术期无死亡,无心肌梗死和脑卒中,术中未出现升主动脉破裂和急性主动脉夹层.结论 OPCAB术中应用EncloeⅡ完成近端吻合口,减少和减轻了对升主动脉的操作和损伤,尤其对主动脉钙化严重的患者,能有效避免因主动脉操作而引起主动脉破裂和急性主动脉夹层的发生,降低因斑块脱落引起的围术期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搭桥吻合辅助器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血管后壁腔内进针连续缝合法在动静脉内瘘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展 张帆 +1 位作者 李月影 杨光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19年第6期424-426,共3页
端端吻合和端侧吻合是2种基本的小血管吻合方法。端端吻合在临床上应用较广,但仍有些情况常需端侧吻合,甚至只能端侧吻合。如为透析而施行的动静脉造瘘术、在不破坏原有血供基础上的游离组织移植术,以及供受区血管管径不匹配的情况等。... 端端吻合和端侧吻合是2种基本的小血管吻合方法。端端吻合在临床上应用较广,但仍有些情况常需端侧吻合,甚至只能端侧吻合。如为透析而施行的动静脉造瘘术、在不破坏原有血供基础上的游离组织移植术,以及供受区血管管径不匹配的情况等。虽然研究表明小血管端侧吻合的通畅率与端端吻合并无显著性差异[1-3],但端侧吻合操作往往更加复杂、耗时。因此多位学者已致力于端侧吻合方法的改进,以期降低吻合操作的难度[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内瘘 血管 连续缝合法 游离组织移植 吻合 进针 腔内 吻合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肢血管损伤20例报告
20
作者 王桂新 何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0期65-65,共1页
关键词 四肢血管损伤 动脉吻合 自体血管移植 直接修补缝合术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