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开创了21世纪痔治疗理念的新篇章。自意大利学者Longo[1]1998年首先报道通过吻合器环形切除直肠下端黏膜治疗脱垂性痔以来,PPH技术已临床应用20年。PPH及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开创了21世纪痔治疗理念的新篇章。自意大利学者Longo[1]1998年首先报道通过吻合器环形切除直肠下端黏膜治疗脱垂性痔以来,PPH技术已临床应用20年。PPH及在其基础上发展的吻合器经肛门直肠切除术(stapled transanal rectal resection,STARR)在痔手术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20年临床实践的结果并不尽如人意,也伴发诸多并发症。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改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应用于环状混合痔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2016年8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86例环状混合痔患者,按照手术方案不同分为改良组(43例)和常规组(43例),常规组接...目的探讨改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应用于环状混合痔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2016年8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86例环状混合痔患者,按照手术方案不同分为改良组(43例)和常规组(43例),常规组接受外剥内扎术治疗,改良组接受改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术后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改良组治疗总有效率[93.02%(40/43)]高于常规组[76.74%(33/43)](P<0.05);改良组术后24 h VAS评分低于常规组,住院时间、肛门生理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改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65%(2/43)]低于常规组[20.93%(9/43)](P<0.05)。结论改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应用于环状混合痔患者的疗效确切,可降低术后疼痛程度,缩短住院时间及肛门生理功能恢复时间,加快康复进程,且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安全性高。展开更多
目的观察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Ⅲ、Ⅳ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同期收治的160例Ⅲ、Ⅳ度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行PPH联合外痔切除术,对照组仅行PPH。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目的观察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Ⅲ、Ⅳ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同期收治的160例Ⅲ、Ⅳ度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行PPH联合外痔切除术,对照组仅行PPH。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48 h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痊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48 h VAS评分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 PPH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Ⅲ、Ⅳ度混合痔疗效显著,且患者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较快、并发症较少。展开更多
目的探究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联合外痔切除术对重度混合痔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在南阳油田总医院治疗的重度混合痔患者76例,按随机数表法分组,各38例。给予对照组外剥内扎术治疗,给予观察组吻合器痔上黏膜环...目的探究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联合外痔切除术对重度混合痔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在南阳油田总医院治疗的重度混合痔患者76例,按随机数表法分组,各38例。给予对照组外剥内扎术治疗,给予观察组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统计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 d疼痛评分(VAS)、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 d VAS评分、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20.43±3.58)min、(21.68±3.26)ml、(3.12±0.93)分、(4.42±1.11)d、(11.67±2.64)d]均优于对照组[(31.89±5.83)min、(45.12±5.84)ml、(5.83±1.05)分、(6.62±1.45)d、(26.36±3.8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0.53%(4/38)低于对照组31.58%(1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重度混合痔,可降低患者术后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用时、住院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展开更多
文摘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开创了21世纪痔治疗理念的新篇章。自意大利学者Longo[1]1998年首先报道通过吻合器环形切除直肠下端黏膜治疗脱垂性痔以来,PPH技术已临床应用20年。PPH及在其基础上发展的吻合器经肛门直肠切除术(stapled transanal rectal resection,STARR)在痔手术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20年临床实践的结果并不尽如人意,也伴发诸多并发症。
文摘目的探讨改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应用于环状混合痔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2016年8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86例环状混合痔患者,按照手术方案不同分为改良组(43例)和常规组(43例),常规组接受外剥内扎术治疗,改良组接受改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术后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改良组治疗总有效率[93.02%(40/43)]高于常规组[76.74%(33/43)](P<0.05);改良组术后24 h VAS评分低于常规组,住院时间、肛门生理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改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65%(2/43)]低于常规组[20.93%(9/43)](P<0.05)。结论改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应用于环状混合痔患者的疗效确切,可降低术后疼痛程度,缩短住院时间及肛门生理功能恢复时间,加快康复进程,且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安全性高。
文摘目的观察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Ⅲ、Ⅳ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同期收治的160例Ⅲ、Ⅳ度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行PPH联合外痔切除术,对照组仅行PPH。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48 h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痊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48 h VAS评分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 PPH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Ⅲ、Ⅳ度混合痔疗效显著,且患者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较快、并发症较少。
文摘目的探究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联合外痔切除术对重度混合痔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在南阳油田总医院治疗的重度混合痔患者76例,按随机数表法分组,各38例。给予对照组外剥内扎术治疗,给予观察组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统计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 d疼痛评分(VAS)、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 d VAS评分、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20.43±3.58)min、(21.68±3.26)ml、(3.12±0.93)分、(4.42±1.11)d、(11.67±2.64)d]均优于对照组[(31.89±5.83)min、(45.12±5.84)ml、(5.83±1.05)分、(6.62±1.45)d、(26.36±3.8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0.53%(4/38)低于对照组31.58%(1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重度混合痔,可降低患者术后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用时、住院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