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车用多层平板材料吸隔声特性的测试与计算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上官文斌 熊冬 +2 位作者 谢新星 杨杉苗 张曲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41-247,264,共8页
开展了双层棉毡、ABA(absorber-barrier-absorber)和dissipative三种多层平板材料的吸隔声的测试与计算分析工作。首先利用Alpha cabin吸声系数测试设备,测试了三种多层平板材料吸声系数,在混响室-全消室中测试了三种多层平板材料隔声... 开展了双层棉毡、ABA(absorber-barrier-absorber)和dissipative三种多层平板材料的吸隔声的测试与计算分析工作。首先利用Alpha cabin吸声系数测试设备,测试了三种多层平板材料吸声系数,在混响室-全消室中测试了三种多层平板材料隔声量。为了计算得到多层平板材料吸隔声特性,测试了单层材料的吸声系数、流阻率和孔隙率。利用软件计算材料吸隔声,计算得到了三种多层平板材料的吸声与隔声特性,并与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隔声量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文中分析了吸声系数的计算值与实测值误差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平板材料 ABA结构 dissipative结构 吸隔声测试 吸隔声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典局域共振型水声超材料的吸隔声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葛丽丽 彭子龙 +2 位作者 柴鹏程 程一鹏 黄唯纯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04-1009,共6页
基于传统水声材料结构复杂以及吸声频段窄等相关缺点,该文提出了一种局域共振型水声超材料,通过有限元建立水声超材料模型,分析该结构吸声性能影响因素。此外为了验证钢背衬的隔声性能,在该水声超材料结构基础上添加一层0.005 m厚的钢... 基于传统水声材料结构复杂以及吸声频段窄等相关缺点,该文提出了一种局域共振型水声超材料,通过有限元建立水声超材料模型,分析该结构吸声性能影响因素。此外为了验证钢背衬的隔声性能,在该水声超材料结构基础上添加一层0.005 m厚的钢背衬进行仿真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频段为600-4000 Hz时,水声超材料声学性能较好,吸声性能整体较优,且添加钢背衬的水声超材料隔声性能较优,甚至在某频率点达到13 dB的隔声差值。此外通过位移场图进一步揭示水声超材料的吸声机理,发现水声超材料结构的位移场和钢背衬都对吸声性能会产生影响:钢背衬通过共振增强结构整体的位移大小,不仅显著提高结构的隔声性能而且还增强结构的吸声性能;而位移场则通过位移幅度影响吸声性能,位移幅度越大,结构的吸声性能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材料 吸隔声性能 局域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艇住室吸隔声结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英斌 《舰船科学技术》 1992年第2期21-25,33,共6页
本文通过潜艇住室吸隔声结构的声学试验,选出适合潜艇住室的吸隔声结构,并根据潜艇结构特点,介绍了吸隔声地板、天花板、围壁和隔声门等结构。
关键词 潜艇 住室 吸隔声结构 空气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学超材料的吸隔声结构研究与管带机应用
4
作者 赵少东 吉日格勒 +2 位作者 曾玉梅 肖望强 赵文华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39-244,共6页
针对矿用管状带式输送机工作过程中产生噪声的问题,将采集的管带机噪声数据和主振频率作为COMSOL仿真和后续实验输入噪声激励的依据,设计出一种基于声学超材料的吸隔声结构,利用超材料特殊的声学性能探究其对管带机的吸隔声作用,并创新... 针对矿用管状带式输送机工作过程中产生噪声的问题,将采集的管带机噪声数据和主振频率作为COMSOL仿真和后续实验输入噪声激励的依据,设计出一种基于声学超材料的吸隔声结构,利用超材料特殊的声学性能探究其对管带机的吸隔声作用,并创新性地通过改变结构内蜂窝芯子的边长及高度,根据仿真结果比较不同参数下的吸隔声性能,确定声学超材料板的最佳设计参数。最后,设计实验测量超材料板的隔声数据并绘制隔声曲线,整体上实验与仿真结果相一致,且实验得到在主振频率范围内噪声最高能被有效地降低34.2 dB。通过研究表明:在合理的结构参数下,设计的声学超材料板具有良好的低频吸隔声性能,为实现管带机的吸隔声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状带式输送机 吸隔声结构 学超材料 蜂窝芯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前围声学包吸隔声性能探究
5
作者 刘秀影 韩鹏 《内燃机与配件》 2019年第24期146-147,共2页
目前,人们对汽车噪声、振动、声震粗糙度性能(NVH性能)有了更高的要求,汽车前围声学包吸隔声性能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内容,受到了重点关注,文章针对其展开了具体分析,以便探究优化汽车前围声学吸隔声性能的策略。
关键词 汽车前围 学包 吸隔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密度毛毡吸声隔声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6
作者 顾晓卓 韦贤毅 张发晖 《汽车工艺与材料》 2023年第5期50-54,共5页
基于驻波管法和混响室-消声室法,系统研究了双密度毛毡吸声、隔声性能影响因素。采用驻波管法试验分析了平板件材料吸声和隔声性能随平板件材料密度、厚度和增加隔音膜变化规律,采用混响室-消声室法试验分析了成型件材料隔声性能随其密... 基于驻波管法和混响室-消声室法,系统研究了双密度毛毡吸声、隔声性能影响因素。采用驻波管法试验分析了平板件材料吸声和隔声性能随平板件材料密度、厚度和增加隔音膜变化规律,采用混响室-消声室法试验分析了成型件材料隔声性能随其密度和增加隔音膜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无隔音膜情况下,平板件材料增加面密度与厚度均能提升吸声性能;增加体密度提升隔声性能。成型件材料增加隔音膜后,隔声性能提升。平板件材料增加隔音膜后,随着毛毡密度增加,平板材料隔声性能提升,成型件隔声性能无明显变化,成型件因加工工艺导致其材料骨架发生变化,需进一步研究样件流阻、孔隙率参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密度毛毡 吸隔声 厚度 密度 音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声屏障的结构设计研究及效果评价
7
作者 孙圣懿 《中国高新科技》 2024年第22期132-134,共3页
在碳达峰、碳中和发展目标下,发展以太阳能光伏声屏障为代表的绿色可再生能源技术,是实现公路工程节能减排、绿色转型的重要方法之一。文章基于光伏声屏障的应用研究现状,对声屏障的结构形式和光伏声屏障的技术类型进行总结分析。进行... 在碳达峰、碳中和发展目标下,发展以太阳能光伏声屏障为代表的绿色可再生能源技术,是实现公路工程节能减排、绿色转型的重要方法之一。文章基于光伏声屏障的应用研究现状,对声屏障的结构形式和光伏声屏障的技术类型进行总结分析。进行光伏声屏障结构设计研究,包括总结结构设计、关键部位设计和电路设计。利用ANSYS软件对设计的光伏声屏障吸声结构进行定量分析,并与常规的金属声屏障进行对比,以评价其隔声量和吸声系数。分析结果表明,该设计吸隔声性能比常规声屏障吸隔声性能优越,对于光伏声屏障的推广应用具有重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屏障 结构设计 吸隔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立插板式声屏障屏体板降噪性能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宋杲 张小安 +2 位作者 杨力 张晓芸 徐建刚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2-549,共8页
随着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其造成的噪声污染问题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运用声屏障去处理这类噪声污染问题是目前最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文章以使用最广泛的直立插板式阻性声屏障屏体板为研究对象,基于多孔材料等效流体理论,建立了相关... 随着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其造成的噪声污染问题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运用声屏障去处理这类噪声污染问题是目前最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文章以使用最广泛的直立插板式阻性声屏障屏体板为研究对象,基于多孔材料等效流体理论,建立了相关吸/隔声有限元模型,计算了前罩板不同开孔工况下声屏障的吸/隔声性能,对其吸/隔声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在不改变原有声屏障结构的基础上设置空气背腔的优化方案,进一步分析了该优化措施对原有声屏障吸/隔声能力的提升效果。结果表明:在声源侧的开孔罩板开孔率为15%时,隔声量在频率小于1000 Hz时与无罩板相比无变化,在频率大于1000 Hz高于无声源侧罩板,普遍高1.5 dB左右,随着开孔率的增大,其隔声量优于无罩板的频率点逐渐向高频偏移,且优势逐渐减小;在保持开孔率不变的情况下,针对声屏障前罩板开较小孔径的孔洞更有利于提升声屏障的吸声性能;在多孔吸声材料后布置一定厚度的空气背腔,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其吸/隔声性能,而且也大量节省了声屏障的制造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 直立插板式屏障 / 空气背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多层级目标的汽车前围声学包优化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黄海波 郑志伟 +3 位作者 张思文 吴昱东 杨明亮 丁渭平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87-295,共9页
为了研究汽车声学包设计参数对其多性能目标的影响,首先,改进了传统的深度信念网络(DBNs)方法,并提出SVR-DBNs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deep belief networks)模型,提升了模型映射的准确度;其次,从车辆噪声传递关系与层级目标分解... 为了研究汽车声学包设计参数对其多性能目标的影响,首先,改进了传统的深度信念网络(DBNs)方法,并提出SVR-DBNs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deep belief networks)模型,提升了模型映射的准确度;其次,从车辆噪声传递关系与层级目标分解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多层级目标预测与分析方法;最后,将所提方法应用于具体车型的前围声学包性能、重量与成本多目标预测与优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SVR-DBNs方法对前围声学包性能、重量与成本目标预测准确度均在0.975以上,优于传统的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SVR与DBNs模型;基于SVR-DBNs模型的优化结果与实测结果接近,两者加权目标相对误差为1.09%(平均传递损失(MTL)、重量和成本相对误差绝对值分别为1.44%、1.04%与0.71%),优化后的实测结果较前围声学包原始状态性能、重量和成本分别提升了5.51%、9.01%与4.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及振粗糙度 学包 吸隔声 SVR-DBNs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隐身超材料发展综述 被引量:13
10
作者 许伟龙 彭伟才 +1 位作者 张俊杰 何雪松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9-27,35,共10页
随着声呐技术逐步实现低频探测等特点,声隐身技术的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声学超材料是一类具备超常物理特性的人工复合材料,可以实现小尺寸结构对大波长(低频)声波传播的抑制。从减隔振、吸隔声以及声目标强度3个方面分析声学超材料的特性... 随着声呐技术逐步实现低频探测等特点,声隐身技术的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声学超材料是一类具备超常物理特性的人工复合材料,可以实现小尺寸结构对大波长(低频)声波传播的抑制。从减隔振、吸隔声以及声目标强度3个方面分析声学超材料的特性,探讨声学超材料用于水下航行器声隐身的前景。与传统材料相比,声学超材料在降低水下航行器低频辐射噪声,牵引新型声隐身技术的发展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超材料 吸隔声 目标强度 隐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某潜艇舱室空气噪声的治理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英斌 《舰船科学技术》 1994年第4期11-14,共4页
本文用吸声、隔声、阻尼的基本原理,结合潜艇内空间小的特点,综合分析了舱室内空气噪声的特性;设计了轻型复合钢板阻尼吸隔声结构;对舱内几个空气噪声大的舱室进行了噪声治理,空气噪声比治理前下降了3.0~10.5dB(A),收到了令... 本文用吸声、隔声、阻尼的基本原理,结合潜艇内空间小的特点,综合分析了舱室内空气噪声的特性;设计了轻型复合钢板阻尼吸隔声结构;对舱内几个空气噪声大的舱室进行了噪声治理,空气噪声比治理前下降了3.0~10.5dB(A),收到了令人满意的降噪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艇 空气噪 吸隔声结构 舰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酰亚胺)泡沫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周成飞 郭建梅 翟彤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4-25,共2页
采用一步发泡法制备了聚(氨酯-酰亚胺)泡沫,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泡沫的泡孔结构,并对泡沫的吸隔声性能、力学和阻燃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制的泡沫具有比较均匀的泡孔结构,在125~8000Hz范围内的平均隔声量可达25.5dB(泡沫厚度... 采用一步发泡法制备了聚(氨酯-酰亚胺)泡沫,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泡沫的泡孔结构,并对泡沫的吸隔声性能、力学和阻燃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制的泡沫具有比较均匀的泡孔结构,在125~8000Hz范围内的平均隔声量可达25.5dB(泡沫厚度为22mm),拉伸断裂强度可达2006.4kPa,氧指数可达3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酰亚胺)泡沫 泡孔结构 吸隔声性能 力学性能 阻燃性能 氧指数 拉伸断裂强度 热稳定性 结构表征 模塑发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