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OPAN/PU复合膜的制备及其金属离子吸附性能研究
1
作者 赵磊 赵宝宝 +2 位作者 丁程 王伟 凤权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1-115,共5页
采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聚乙二醇(PEG)对聚丙烯腈/聚氨酯(PAN/PU)涂层微孔进行调控。通过扫描电镜分析和水通量截留率测试发现,PVP含量为6%、PEG含量为4%时,平板膜涂层性能最佳。以无纺布作为基底,采用浸轧涂覆的方法将最优参数的铸... 采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聚乙二醇(PEG)对聚丙烯腈/聚氨酯(PAN/PU)涂层微孔进行调控。通过扫描电镜分析和水通量截留率测试发现,PVP含量为6%、PEG含量为4%时,平板膜涂层性能最佳。以无纺布作为基底,采用浸轧涂覆的方法将最优参数的铸膜液涂覆在无纺布上,通过化学改性制备胺肟化聚丙烯腈/聚氨酯(AOPAN/PU)复合膜,探究复合膜通量变化和金属离子截留性能。研究表明,改性后制备的AOPAN/PU熔喷复合膜水通量由349L/(m^(2)·h)增长到435L/(m^(2)·h),在对100mg/L的Cu^(2+)、Fe^(3+)、Zn^(2+)混合金属溶液3次吸附循环测试后发现,最终滤液中金属离子截留率均在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板膜 熔喷布 通量 胺肟化 金属离子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纳米材料在污水中重金属离子吸附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2
作者 庄福强 谭瑞琴 +1 位作者 杨晔 宋伟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4-29,共6页
综述了在污水处理中研究较多的几类磁性纳米材料及其改性材料,着重讨论了其吸附机理和影响因素。简单介绍了目前磁性纳米材料在重金属离子吸附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其在环境修复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水体污染 磁性纳米材料 金属离子吸附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基化改性静电纺天然棕色棉纤维素膜的金属铜离子吸附性能 被引量:11
3
作者 万和军 马明波 +1 位作者 唐志荣 周文龙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6,共6页
为探究静电纺纤维素膜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在用静电纺成功制备天然棕色棉纤维素膜的基础上,进行了Cu^(2+)吸附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静电纺纤维素膜材料和原棉纤维相比具有很高的Cu^(2+)吸附能力,在不同p H值条件下可分别达到原棉的... 为探究静电纺纤维素膜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在用静电纺成功制备天然棕色棉纤维素膜的基础上,进行了Cu^(2+)吸附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静电纺纤维素膜材料和原棉纤维相比具有很高的Cu^(2+)吸附能力,在不同p H值条件下可分别达到原棉的3~5倍;静电纺纤维素膜经羧基化改性后,可极大提高Cu^(2+)的吸附容量,在此条件下静电纺纤维素膜吸附量可高达约250 mg/g;羧基化改性静电纺纤维素膜对Cu^(2+)的吸附具有快速性,80%以上的吸附量可在16 s左右完成;羧基化改性静电纺纤维素膜对Cu^(2+)的吸附具有饱和性和单分子层吸附特性;制备的羧基化静电纺纤维素膜的理论单层饱和吸附量为526.3 mg/g,Langmuir特征常数为7.133×10^(-6)L/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棕色棉 静电纺纤维素膜 金属离子吸附 羧基化改性 吸附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巯基键合硅胶的制备及其对贵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5
4
作者 屈文 苏继新 +3 位作者 曹丛华 任荣珠 张绍萍 林森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18,共5页
以氯丙基氯硅烷和硫氢化钠代替昂贵的硅烷偶联剂对硅胶进行表面改性,得到以巯基为活性中心的硅胶材料。用BET、红外光谱、总有机碳及元素分析等手段对吸附材料及其前驱体进行表征;有机碳及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氯丙基硅胶键合量为2.5 mmol... 以氯丙基氯硅烷和硫氢化钠代替昂贵的硅烷偶联剂对硅胶进行表面改性,得到以巯基为活性中心的硅胶材料。用BET、红外光谱、总有机碳及元素分析等手段对吸附材料及其前驱体进行表征;有机碳及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氯丙基硅胶键合量为2.5 mmol/g,吸附剂的巯基含量为1.56mmol/g;N2吸附脱附数据表明键合反应后样品的比表面积及孔结构分布均有一定变化。将所得巯基硅胶用于吸附溶液中的Pd2+、Au3+,结果表明该材料对Pd2+、Au3+饱和吸附量分别为87 mg/g和120 mg/g,吸附效率均大于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学 巯基硅胶制备 表征 金属离子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OPAN/RC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对金属离子吸附性能 被引量:6
5
作者 凤权 武丁胜 +2 位作者 桓珊 赵玲玲 侯大寅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40-144,150,共6页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聚丙烯腈/醋酸纤维素(PAN/CA)纳米纤维膜,通过化学改性制备偕胺肟化聚丙烯腈/再生纤维素(AOPAN/RC)纳米纤维膜,研究了纳米纤维膜对单一金属离子(Fe^(3+))和混合金属离子(Cu^(2+)、Cd^(2+)、Fe^(3+))的吸附性能。通...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聚丙烯腈/醋酸纤维素(PAN/CA)纳米纤维膜,通过化学改性制备偕胺肟化聚丙烯腈/再生纤维素(AOPAN/RC)纳米纤维膜,研究了纳米纤维膜对单一金属离子(Fe^(3+))和混合金属离子(Cu^(2+)、Cd^(2+)、Fe^(3+))的吸附性能。通过扫描电镜、红外光谱、X射线能谱仪等测试对纳米纤维膜进行了表征,并通过静态接触角测定纳米纤维膜亲水性能。研究表明,改性后制备的AOPAN/RC纳米纤维膜的亲水性能得到较大改善,同时纳米纤维膜能够高效吸附溶液中的金属离子,纳米纤维膜对单一组分Fe^(3+)的饱和吸附可达411.21mg/g,对于混合金属离子溶液,纳米纤维膜对其吸附能力顺序为Fe^(3+)>Cu^(2+)>Cd^(2+),而且纳米纤维膜具备优良的重复使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纳米纤维膜 亲水性能 金属离子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空心微球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特性 被引量:7
6
作者 刘纯 殷恒波 +6 位作者 石莉萍 王爱丽 吴占敖 吴刚 姜涛 沈玉堂 姜廷顺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661-1665,共5页
选用具有高比表面、强吸附能力的二氧化硅纳米空心微球作吸附剂,对Pb2+、Cu2+及Cr3+的吸附性能进行测试。利用Langmuir线性方程对吸附平衡数据进行拟合。结果表明:二氧化硅纳米空心微球对重金属离子具有较高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1.256、0... 选用具有高比表面、强吸附能力的二氧化硅纳米空心微球作吸附剂,对Pb2+、Cu2+及Cr3+的吸附性能进行测试。利用Langmuir线性方程对吸附平衡数据进行拟合。结果表明:二氧化硅纳米空心微球对重金属离子具有较高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1.256、0.681、0.563 mmol/g。饱和吸附量与重金属离子的共价指数及电荷密度有很强的相关性,随着共价指数增加或电荷密度的降低,饱和吸附量增大;吸附常数与重金属离子电场强度(有效核电荷数)有关,随着有效核电荷数的增加,吸附常数增大。此吸附过程具有化学吸附特征,再生的吸附剂可以重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空心微球 金属离子吸附 Langmuir线性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重金属离子吸附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7
作者 林本兰 吴兰兰 +3 位作者 崔升 沈晓冬 张晓征 周游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18-23,共6页
重金属离子废水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现有多种处理方法都存在一定问题。吸附法具有简单、方便、高效、快捷、选择性强等优势,引起了人们的日益关注。在综述了腐植酸类吸附剂、碳类吸附剂、矿物吸附剂、高分子吸附剂、生物材料吸附剂... 重金属离子废水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现有多种处理方法都存在一定问题。吸附法具有简单、方便、高效、快捷、选择性强等优势,引起了人们的日益关注。在综述了腐植酸类吸附剂、碳类吸附剂、矿物吸附剂、高分子吸附剂、生物材料吸附剂以及介孔SiO_2材料等多种现有工业应用吸附剂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新型特定功能组分SiO_2气凝胶的制备及其在重金属废水处理的研究现状,并就今后SiO_2气凝胶材料在水处理过程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吸附 SiO2气凝胶重金属离子吸附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重金属离子吸附捕集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郑怀礼 孙秀萍 +1 位作者 廖华 彭德军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30-734,共5页
在较温和的温度条件下合成了N,N-双(二硫代羧基)二乙烯三胺乙基聚合物,并对NaOH的加入次序及加入量、二硫化碳加入次序、二乙烯三胺的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进行了研究。论文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熔点测定对聚合物进行表征。... 在较温和的温度条件下合成了N,N-双(二硫代羧基)二乙烯三胺乙基聚合物,并对NaOH的加入次序及加入量、二硫化碳加入次序、二乙烯三胺的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进行了研究。论文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熔点测定对聚合物进行表征。研究了聚合物吸附捕集部分重金属离子的性能,结果表明,合成的聚合物能稳定地吸附捕集某些重金属离子,对Ag+、Cu2+、Zn2+等离子有较高的吸附量;吸附效果在pH值为5左右时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离子吸附捕集剂 二乙烯三胺乙基聚合物 合成 性能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合成聚合物重金属离子吸附剂及其吸附性能 被引量:10
9
作者 黄美荣 李新贵 彭前云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17,共4页
阐述了新型聚合物重金属离子吸附剂的合成与改性及其对水溶液中Cd(Ⅱ)、Pb(Ⅱ)、Cu(Ⅱ)、Hg(Ⅱ)等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这些聚合物重金属离子吸附剂对低浓度的重金属离子表现出了较好的吸附能力,其中聚合物吸附剂PGHyFeO-COOH对mg/L级... 阐述了新型聚合物重金属离子吸附剂的合成与改性及其对水溶液中Cd(Ⅱ)、Pb(Ⅱ)、Cu(Ⅱ)、Hg(Ⅱ)等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这些聚合物重金属离子吸附剂对低浓度的重金属离子表现出了较好的吸附能力,其中聚合物吸附剂PGHyFeO-COOH对mg/L级的Pb(Ⅱ)、Cd(Ⅱ)、Hg(Ⅱ)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211.4mg/g、155.0mg/g、147.2mg/g。这些吸附剂的吸附速度也较快,平衡吸附时间一般在60min左右,有的甚至只有几分钟。新型聚合物重金属离子吸附剂在水处理工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吸附 金属离子:吸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酸基聚松香苯甲酯的合成及其对金属离子的吸附 被引量:2
10
作者 蓝虹云 雷福厚 +2 位作者 黄婧婧 潘攀 安鑫南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5年第1期29-32,共4页
以浓硫酸为磺化剂,合成了磺酸基聚松香苯甲酯(SRBEP),测定了SRBEP中磺酸基(—SO3H)的含量,用红外光谱测定了合成树脂的结构,分别用静态吸附法和动态吸附法考察了SRBEP对金属离子Co2+、Cu2+、Pb2+的吸附性能及其重复使用性。结果显示,在... 以浓硫酸为磺化剂,合成了磺酸基聚松香苯甲酯(SRBEP),测定了SRBEP中磺酸基(—SO3H)的含量,用红外光谱测定了合成树脂的结构,分别用静态吸附法和动态吸附法考察了SRBEP对金属离子Co2+、Cu2+、Pb2+的吸附性能及其重复使用性。结果显示,在 20℃时SRBEP的接枝率较高。该树脂能与Co2+、Cu2+、Pb2+等金属离子络合,对Co2+、Pb2+的吸附比较明显,该树脂在重复使用 6次后,相对保留率达 80%以上,能用于金属离子的吸附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酸基聚松香苯甲酯 金属离子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中金属阳离子对Cl^-离子吸附的诱导效应 被引量:2
11
作者 邵宗臣 赵美芝 +1 位作者 李清曼 季国亮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8,共8页
使用三种可变电荷土壤和一种恒电荷土壤 ,研究电解质溶液中金属阳离子对Cl-离子吸附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可变电荷土壤中 ,金属阳离子对Cl- 离子的吸附有明显的诱导效应 ,影响大小次序为 :AlCl3>CuCl2 >KCl>NaCl.
关键词 土壤 金属离子吸附 Cl^-离子吸附 诱导吸附 可变电荷土壤 恒电荷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PVA交联膜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 被引量:2
12
作者 曾嵘 刘建文 +3 位作者 赵道辉 王银莹 张海鹏 杨忠华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536-1544,共9页
为了得到一种价廉、环保、易于再生的重金属离子吸附剂,以乙酸和水为溶剂,通过相转化法制备壳聚糖(CS)和聚乙烯醇(PVA)共混膜。在碱性条件下,利用环氧氯丙烷制得性能优异的CS/PVA交联膜。在此基础上研究交联膜对重金属Cu2+与Ni2+的吸附... 为了得到一种价廉、环保、易于再生的重金属离子吸附剂,以乙酸和水为溶剂,通过相转化法制备壳聚糖(CS)和聚乙烯醇(PVA)共混膜。在碱性条件下,利用环氧氯丙烷制得性能优异的CS/PVA交联膜。在此基础上研究交联膜对重金属Cu2+与Ni2+的吸附特性、再生性能和吸附动力学行为。实验结果显示,CS/PVA交联膜上重金属Cu2+与Ni2+的吸附符合Langmuir-Freundlich吸附模型,该交联膜对Cu2+与Ni2+的饱和吸附容量分别达到52.06和19.05 mg×g-1,高于大多数常用的吸附剂,且易于再生。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CS/PVA交联膜是一种性能优良的重金属离子吸附材料,为废水中重金属离子污染物的治理提供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聚乙烯醇 交联膜 金属离子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孔-枝状化合物复合体系对重金属离子吸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余驰超 张玲霞 +3 位作者 秦飞 李江田 施剑林 严东生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31-1235,共5页
在高含量硅羟基的SBA-15介孔孔道中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表面改性后,在介孔孔道内合成了1代和2代的PAMAM(Poly(amide amine))枝状化合物.利用该复合体系进行了重金属离子吸附实验,并与只用APTES(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改性的SB... 在高含量硅羟基的SBA-15介孔孔道中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表面改性后,在介孔孔道内合成了1代和2代的PAMAM(Poly(amide amine))枝状化合物.利用该复合体系进行了重金属离子吸附实验,并与只用APTES(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改性的SBA-15进行对比,得到了各代样品对Pb^(2+)和Cu^(2+)的饱和吸附容量,并且用TG-MS分析方法证实了PAMAM改性后的SBA-15对金属离子的络合强度要比仅用APTES改性的要强.在模拟废水溶液吸附实验中,该复合体系对Pb^(2+)、Zn^(2+)离子具有选择吸附,处理后溶液中Pb^(2+)、Zn^(2+)离子浓度为0.003mg/L和0.037mg/L,均低于国家饮用水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离子吸附 PAMAM 介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胶-环氧聚醚胺交联膜的合成及其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赛 史子兴 印杰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9-35,共7页
首先利用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PEO-DE)、聚二甲基硅氧烷二缩水甘油醚(PDMSDE)与无水哌嗪以1∶1∶1的物质的量之比反应合成环氧封端的聚醚胺(ePEA),然后将ePEA分散在水相中与明胶混合,浇铸固化成膜。利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 首先利用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PEO-DE)、聚二甲基硅氧烷二缩水甘油醚(PDMSDE)与无水哌嗪以1∶1∶1的物质的量之比反应合成环氧封端的聚醚胺(ePEA),然后将ePEA分散在水相中与明胶混合,浇铸固化成膜。利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和原子吸收光谱(AAS)等手段研究了明胶-环氧聚醚胺交联膜的结构和离子吸附性能。结果表明,与纯明胶膜相比,交联膜中的环氧聚醚胺与明胶之间出现了新的化学交联结构,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提高;交联膜对Cu2+、Pb2+、Cd2+均有一定的吸附作用,并且吸附能力随着ePEA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吸附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胺 明胶 交联膜 金属离子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偏氟乙烯分离膜的表面改性和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袁健思 胡祖明 +2 位作者 于俊荣 诸静 王彦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3-127,共5页
采用溶液相转化法制备聚偏氟乙烯(PVDF)分离膜,然后用多巴胺(DA)水溶液对分离膜进行表面改性,再用聚乙烯亚胺(PEI)对膜表面进行接枝改性。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等方法研究了膜的结... 采用溶液相转化法制备聚偏氟乙烯(PVDF)分离膜,然后用多巴胺(DA)水溶液对分离膜进行表面改性,再用聚乙烯亚胺(PEI)对膜表面进行接枝改性。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等方法研究了膜的结构、官能团变化和离子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改性膜和纯PVDF膜相比,亲水性能有了较大提高,改性膜对Cu^(2+)有一定吸附作用,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等温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 多巴胺 聚乙烯亚胺 金属离子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微乳液聚合合成金属离子印迹吸附树脂及其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姚杰 万涛 +2 位作者 马小玲 吴为 臧天顺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97-401,共5页
以十二烷基硫酸钠和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为复合表面活性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丙烯酸镉为活性单体、环己烷为油相、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反相微乳液聚合法合成了金属离子印迹吸附树脂(简称吸附树脂)。采用原子吸收光谱... 以十二烷基硫酸钠和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为复合表面活性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丙烯酸镉为活性单体、环己烷为油相、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反相微乳液聚合法合成了金属离子印迹吸附树脂(简称吸附树脂)。采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对吸附树脂吸附金属离子的性能进行了测定,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热重分析对吸附树脂的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表征结果显示,随交联剂含量的增加,吸附树脂的微孔尺寸变小,形成的孔结构较致密,吸附树脂的热稳定性有所提高;吸附树脂对镉离子的吸附和解吸速率均较快,有利于吸附树脂的循环使用;吸附树脂为丙烯酸盐与N,N′-甲基双丙烯酰胺的共聚物;吸附树脂的颗粒表面凹凸不平,微孔多但孔隙不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镉 N 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反相微乳液聚合 金属离子印迹吸附树脂 印迹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甲基丙烯酸酯水凝胶的制备及重金属离子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陈旭 王硕 +4 位作者 汤相宇 吴明宇 肖泽芳 王永贵 谢延军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2-91,共10页
水体和土壤是生态环境健康安全发展的基础,重金属含量超标则严重污染了土壤和水体,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构成威胁。具有高吸附性的凝胶材料通过重金属高吸附性及多孔性将水体和土壤中重金属离子富集于自身中,实现水体和土壤中重金属离... 水体和土壤是生态环境健康安全发展的基础,重金属含量超标则严重污染了土壤和水体,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构成威胁。具有高吸附性的凝胶材料通过重金属高吸附性及多孔性将水体和土壤中重金属离子富集于自身中,实现水体和土壤中重金属离子的有效去除。以杨木木粉中提取的纤维素为原料,利用离子液体在均相条件下通过酯化反应合成可溶于二甲基亚砜的纤维素甲基丙烯酸酯(CM)。以CM为原料,首先通过碳碳双键交联制备了CM有机凝胶。然后通过巯基-烯点击化学反应分别将3-巯基丙酸(MA)和L-半胱胺盐酸盐(CH)接枝到CM有机凝胶中的未反应碳碳双键上,制备了2种分别具有羧基或氨基活性吸附基团CM基水凝胶,分别命名为CM-MA和CM-CH。在化学结构与形貌分析基础上,系统研究了2种水凝胶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并对其吸附机理进行了探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本研究选用的6种重金属离子,CM-MA水凝胶对Pb2+吸附效果最好,最大吸附量可达148.44 mg/g。CM-CH水凝胶对Hg2+展现出优异的特异性吸附性能,最大吸附量为112.55 mg/g。2种水凝胶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均属于单分子层的化学吸附,吸附动力学模型更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本研究不仅为重金属污染的处理提供一条有效途径,同时实现了农林废弃物的高值化利用,对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甲基丙烯酸酯 点击化学 水凝胶 金属离子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去除水中双偶氮染料机理及重金属离子研究 被引量:38
18
作者 莫健伟 姚兴东 +1 位作者 张谷兰 张应奋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41-243,共3页
对铜离子协同海藻使偶氮氯膦Ⅲ染料分子脱色和海藻同时吸附去除五种重金属离子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海藻对Cu(Ⅱ)、Zn(Ⅱ)、Pb(Ⅱ)、Cd(Ⅱ)、Hg(Ⅱ)离子的吸附去除受pH和吸附时间的影响较大,在pH=6... 对铜离子协同海藻使偶氮氯膦Ⅲ染料分子脱色和海藻同时吸附去除五种重金属离子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海藻对Cu(Ⅱ)、Zn(Ⅱ)、Pb(Ⅱ)、Cd(Ⅱ)、Hg(Ⅱ)离子的吸附去除受pH和吸附时间的影响较大,在pH=6~7时,对以上5种金属离子的去除率都在79%以上。适量的铜离子能很好地协同海藻处理水中的偶氮染料,脱色率可达100%;而单独的海藻体系则完全不能吸附偶氮氯膦Ⅲ染料分子。研究了Cu(Ⅱ)协同海藻处理染料的脱色机理。处理染料的海藻的再生性能也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 偶氮 金属离子吸附 废水处理 印染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气石对重金属离子Pb(Ⅱ)和Cu(Ⅱ)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何登良 董发勤 尹光福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5-15,共1页
本文以河北灵寿电气石为吸附剂,以重金属离子Pb2+、Cu2+为吸附质,研究了电气石在水相中对吸附质吸附时的各试验条件与吸附效果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电气石对水中的Pb2+、Cu2+重金属离子有良好的吸附效果。
关键词 吸附金属离子 电气石 吸附效果 吸附 吸附 试验条件 机理研究 灵寿 河北 水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串联式压电传感技术用于壳聚糖脱乙酰度测定及其对铜(Ⅱ)离子吸附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陶菡 魏万之 +1 位作者 张梅芳 张义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29-732,737,共5页
基于酸碱滴定过程和金属离子吸附过程中的溶液电导率变化,首次将串联式压电石英晶体传感器(SPQC)用于壳聚糖脱乙酰度测定和壳聚糖对Cu2+的吸附特性考察。实验发现由滴定频率响应曲线测得的脱乙酰度与电位滴定法的测定值相近。用SPQC实... 基于酸碱滴定过程和金属离子吸附过程中的溶液电导率变化,首次将串联式压电石英晶体传感器(SPQC)用于壳聚糖脱乙酰度测定和壳聚糖对Cu2+的吸附特性考察。实验发现由滴定频率响应曲线测得的脱乙酰度与电位滴定法的测定值相近。用SPQC实时监测壳聚糖对Cu2+的吸附过程,通过比较频移响应曲线,考察了Cu2+初始浓度、吸附剂用量及脱乙酰度对壳聚糖吸附Cu2+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增加Cu2+浓度和吸附剂用量更利于壳聚糖对Cu2+的吸附,随着脱乙酰度的增加,壳聚糖对Cu2+的配位能力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串联式压电石英晶体传感器 CU2+ 脱乙酰度 金属离子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