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等温吸附量方程常数的物理含义及无因次吸附量方程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元千 刘浩洋 +1 位作者 汤晨阳 干磊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14,共6页
LANGMUIR(兰格苗尔)于1918年发表的等温累积吸附量方程,描述了在等温条件下累积吸附量与吸附压力之间的关系。然而,应当指出,兰氏方程是利用甲烷气、氮气、一氧化碳气、二氧化碳气、氧气和氩气等气体,在由云母片制成的吸附仪上进行了大... LANGMUIR(兰格苗尔)于1918年发表的等温累积吸附量方程,描述了在等温条件下累积吸附量与吸附压力之间的关系。然而,应当指出,兰氏方程是利用甲烷气、氮气、一氧化碳气、二氧化碳气、氧气和氩气等气体,在由云母片制成的吸附仪上进行了大量等温吸附实验,在实验取得数据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等温累积吸附量经验方程。该方程具有a和b两个常数。陈元千等于2018年发表了等温累积吸附量方程的推导结果。该方程也存在A和B两个常数。研究结果表明,陈氏和兰氏的等温累积吸附量方程的两个常数都具有重要的物理含义。陈氏方程的常数A和兰氏方程的常数a都表示样品的极限累积吸附量;陈氏方程的常数B和兰氏方程的常数b都表示等温瞬压吸附量递减率;陈氏方程的AB和兰氏方程的ab都表示样品的最大初始理论吸附量。同时,建立了陈氏和兰氏的等温无因次累积吸附量方程和等温无因次瞬压吸附量方程,并提出了确定等温饱和吸附压力和等温饱和累积吸附量的方法。通过16个实例应用,发现陈氏方程和兰氏方程评价样品的极限累积吸附量基本一致;对于等温瞬压吸附量递减率和最大初始理论吸附量的评价,兰氏与陈氏的结果相差明显。但应当注意到,兰氏方程是一个经验方程,其可靠程度要比陈氏方程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温 吸附量方程 方程常数 物理含义 无因次吸附量方程 饱和吸附确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温变压下煤层气吸附量的预测 被引量:8
2
作者 张学梅 李东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63-66,共4页
等温吸附虽然被大量学者进行研究并用于煤层气储量的预测,由于其实验条件不符合实际开采过程中的地温与地压,故很多专家提出用变温变压的实验条件来预测煤层气的吸附量,但是到目前为止鲜有很好的方程来处理变温变压实验数据。本文基于... 等温吸附虽然被大量学者进行研究并用于煤层气储量的预测,由于其实验条件不符合实际开采过程中的地温与地压,故很多专家提出用变温变压的实验条件来预测煤层气的吸附量,但是到目前为止鲜有很好的方程来处理变温变压实验数据。本文基于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研究院张庆玲对4种不同煤级煤样在变温变压吸附实验的研究,提出了温度-压力-吸附量方程(TPAE方程)用于煤层气在温度和压力共同影响下吸附量的预测。通过TPAE方程,对4种不同煤级在变温变压下吸附量进行回归预测。结果表明:TPAE方程可以非常好地处理变温变压吸附实验数据,4种煤样的回归计算值与实测值最大平均相对误差为2.64%,最小为1.63%,同时实现温度和压力及吸附量三维视图的可视化,从图中可知任意温度和压力下煤层气的吸附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压力-吸附量方程 变温变压吸附实验 三维视图 可视化 平均相对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附机理及吸附式制冷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振全 侯瑞波 张中诚 《甘肃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8-50,共3页
系统地阐述了固体吸附式制冷的吸附机理和吸附量方程,并在比较各种吸附量方程的基础上推荐了适合实际情况的两种吸附量方程作为研究吸附式制冷的建模方程;提出了最佳吸附周期的新概念,并对影响其大小的关键因素进行了详细地分析.
关键词 吸附机理 制冷循环 制冷 吸附式制冷 吸附量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确定煤基吸附剂内各扩散系数的简易方法
4
作者 吴来贵 陈宗明 毛勇位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18-420,共3页
Based on analyzing the solution of adsorption process, a method was proposed to determine pore and surface diffusivities easily and more correctly.
关键词 煤基吸附 扩散系数 吸附 气相浓度 吸附相浓度 相附吸附量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