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动水条件下沉积物-水界面微生物与铬的相互作用机理
被引量:3
- 1
-
-
作者
段磊
孙亚乔
童秀娟
吕梓昊
杨茜
王旭东
-
机构
长安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
旱区地下水文与生态效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出处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412-1418,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7190,41372258)
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ZDLSF06-04)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6JM4002,2013JM5003)。
-
文摘
通过沉积物-水相互作用的室内水槽模拟实验,在上覆水Cr(Ⅵ)不断更新条件下,分析了沉积物中Cr(Ⅵ)的吸附还原能力和微生物的生长特征,探讨了微生物作用下沉积物-水界面重金属铬的迁移转化机理。结果表明,在上覆水Cr(Ⅵ)浓度不断增加条件下,沉积物微生物菌落经历了初步适应期、快速增长期、竞争生长期和稳定期4个阶段。在高铬(Cr(Ⅵ)>0.1 mg·L−1)条件下,沉积物表层微生物群落主要是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环状芽孢杆菌(Bacillus annularis)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on)。在微生物作用下,Cr(Ⅵ)还原率稳定于47.56%左右;由于微生物作用,沉积物对铬的吸附率明显升高,可达53.63%。微生物蜡状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释放的还原性酶和还原性离子将沉积物-水界面的六价铬不断还原为三价铬,在弱碱性环境中形成Cr(OH)3沉淀和络合沉淀,增大了表层沉积物中铬的含量,降低了水环境中铬的含量。研究成果对河流铬污染自净起到了理论指导和科学支撑作用。
-
关键词
微生物
还原作用
吸附络合作用
沉积物-水界面
铬
-
Keywords
microorganism
reduction
adsorption/complexation
sediment-water interface
chromium
-
分类号
X17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