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测定人发中铜的桑色素修饰碳糊电极吸附溶出伏安法 被引量:6
1
作者 费俊杰 黎拒难 +1 位作者 易兵 易芬云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16,共4页
制作了用桑色素作修饰剂的化学修饰碳糊电极 ,利用该电极为工作电极 ,建立了测定痕量铜的新方法。在甲酸钠 -盐酸缓冲溶液 (pH4.6)中 ,在0.20V(vsSCE)下搅拌富集,铜 (Ⅱ )与碳糊修饰电极表面的桑色素形成电活性络合物而吸附富集于电极表... 制作了用桑色素作修饰剂的化学修饰碳糊电极 ,利用该电极为工作电极 ,建立了测定痕量铜的新方法。在甲酸钠 -盐酸缓冲溶液 (pH4.6)中 ,在0.20V(vsSCE)下搅拌富集,铜 (Ⅱ )与碳糊修饰电极表面的桑色素形成电活性络合物而吸附富集于电极表面 ,经 -0.45V静置还原后,阳极化线性扫描 ,在 -0.05V获得一灵敏的二次导数溶出峰。在不同富集时间下 ,其二次导数峰电流与铜 (Ⅱ )浓度分别在1.0×10-9~6.0×10-8 mol/L和2.0×10-8~9.0×10-7 mol/L两个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检出限可达4.0×10-10 mol/L(S/N=3)。同时 ,探讨了电极反应机理。方法应用于人发中的痕量铜的测定 ,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色素 化学修饰碳糊电极 吸附溶出伏安法 人发 微量元素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基荧光酮修饰玻碳电极吸附溶出伏安法测定痕量汞 被引量:4
2
作者 谢红旗 周春山 +1 位作者 刘梦琴 曾荣英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1-143,150,共4页
研究利用聚苯基荧光酮修饰玻碳电极测定痕量汞的溶出伏安法,在0.1 mol·L^-1氨水-NH4Cl缓冲溶液中(pH 9.5),开路搅拌,Hg(Ⅱ)富集于修饰电极表面,通过介质交换至0.1 mol·L^-1盐酸溶液中,于-0.40 V还原后阳极化线性扫描,在O... 研究利用聚苯基荧光酮修饰玻碳电极测定痕量汞的溶出伏安法,在0.1 mol·L^-1氨水-NH4Cl缓冲溶液中(pH 9.5),开路搅拌,Hg(Ⅱ)富集于修饰电极表面,通过介质交换至0.1 mol·L^-1盐酸溶液中,于-0.40 V还原后阳极化线性扫描,在OV左右处获得一灵敏汞的溶出峰.其氧化峰电流与Hg(Ⅱ)浓度在9.0×10^-8~8.0×10^-7mol·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开路富集5 min,检出限达2.0×10^-8.mol·L^-1.应用此方法于尿液中汞的测定,所得平均RSD值小于4.02%,回收率试验结果在98.4%~103.2%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溶出伏安法 化学修饰电极 聚苯基荧光酮膜 尿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杯芳烃修饰玻碳电极吸附溶出伏安法测定微量铅 被引量:9
3
作者 狄晓威 何锡文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11-514,共4页
研究了以杯芳烃衍生物修饰玻碳电极,以其吸附溶出伏安法测定微量铅。对富集时间、铅的浓度、支持电解质、样品溶液pH值及部分离子干扰等进行了实验。实验发现以氢氧化钠溶液处理修饰电极可提高测定灵敏度,经过优化处理后,线性范围和检... 研究了以杯芳烃衍生物修饰玻碳电极,以其吸附溶出伏安法测定微量铅。对富集时间、铅的浓度、支持电解质、样品溶液pH值及部分离子干扰等进行了实验。实验发现以氢氧化钠溶液处理修饰电极可提高测定灵敏度,经过优化处理后,线性范围和检出限分别为5.0×10-7~1.0×10-5mol/L和1.0×10-8mol/L。应用本法对合成水样进行了测定,结果满意。本文还对吸附溶出机理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杯芳烃 化学修饰 玻碳电极 吸附溶出伏安法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基电极上光化学沉积Hg用于吸附溶出伏安法测定磺胺嘧啶 被引量:3
4
作者 曾小明 梁丰 +1 位作者 司士辉 陈昕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26-329,共4页
该研究发现采用紫外光照射钛电极表面氧化钛层能够光催化还原Hg2+生成Hg微粒,在Ti基电极上光化学沉积Hg比电化学沉积Hg对磺胺嘧啶具有更强的吸附作用,基于光化学沉积Hg/Ti电极建立了一种吸附溶出伏安法测定磺胺嘧啶的方法。详细考察了溶... 该研究发现采用紫外光照射钛电极表面氧化钛层能够光催化还原Hg2+生成Hg微粒,在Ti基电极上光化学沉积Hg比电化学沉积Hg对磺胺嘧啶具有更强的吸附作用,基于光化学沉积Hg/Ti电极建立了一种吸附溶出伏安法测定磺胺嘧啶的方法。详细考察了溶液pH值、吸附富集时间、溶出起始电位、扫描速率等对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2.0的B-R缓冲溶液中,磺胺嘧啶在0.48V左右处产生1个灵敏的氧化峰,其峰电流与磺胺嘧啶的浓度在1.2×10-8~1×10-6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72),检出限达4.35n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胺嘧啶 光化学还原 Hg/Ti电极 吸附溶出伏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修饰碳糊电极吸附溶出伏安法测定人血清中铜 被引量:3
5
作者 费俊杰 王俊芬 +1 位作者 黎拒难 易芬云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75-378,共4页
制作了用槲皮素作修饰剂的修饰碳糊电极 ,利用此电极为工作电极 ,建立了测定痕量铜的新方法。在甲酸钠 -盐酸缓冲溶液 ( p H4.7)中 ,于 0 .2 0 V( vs.SCE下同 )处搅拌富集 ,铜 ( )与碳糊修饰电极表面的槲皮素形成电活性络合物而吸附富... 制作了用槲皮素作修饰剂的修饰碳糊电极 ,利用此电极为工作电极 ,建立了测定痕量铜的新方法。在甲酸钠 -盐酸缓冲溶液 ( p H4.7)中 ,于 0 .2 0 V( vs.SCE下同 )处搅拌富集 ,铜 ( )与碳糊修饰电极表面的槲皮素形成电活性络合物而吸附富集于电极表面 ,于 - 0 .40 V静止还原后 ,阳极化线性扫描 ,在 - 0 .0 3V左右获得一灵敏的二次导数溶出峰。在不同富集时间下 ,其二次导数峰电流与铜 ( )浓度分别在1 .5× 1 0 - 9~ 8.0× 1 0 - 8mol/ L和 1 .5× 1 0 - 8~ 9.0× 1 0 - 7mol/ L两个范围内成良好的线性关系 ,检出限可达 8.0× 1 0 - 10 mol/ L。同时探讨了电极反应机理。方法应用于人血清中痕量铜的测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化学修饰碳糊电极 吸附溶出伏安法 人血清 测定 痕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分脉冲吸附溶出伏安法同时测定锌电解液中铜(Ⅱ)、钴(Ⅱ)和镍(Ⅱ) 被引量:2
6
作者 任凤莲 沈芳 +2 位作者 李源 曹福悦 蒲秋梅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33-1036,共4页
在含有亚硫酸钠的pH 8.8的氨水-氯化铵缓冲溶液中,丁二酮肟-锌体系与铜(Ⅱ)、钴(Ⅱ)和镍(Ⅱ)产生络合物吸附波,据此提出了差分脉冲吸附溶出伏安法测定锌电解液中铜(Ⅱ)、钴(Ⅱ)和镍(Ⅱ)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铜(Ⅱ)、钴(Ⅱ)和镍(Ⅱ)的... 在含有亚硫酸钠的pH 8.8的氨水-氯化铵缓冲溶液中,丁二酮肟-锌体系与铜(Ⅱ)、钴(Ⅱ)和镍(Ⅱ)产生络合物吸附波,据此提出了差分脉冲吸附溶出伏安法测定锌电解液中铜(Ⅱ)、钴(Ⅱ)和镍(Ⅱ)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铜(Ⅱ)、钴(Ⅱ)和镍(Ⅱ)的峰电位分别在-0.65V,-0.92V和-1.06V。铜(Ⅱ)、钴(Ⅱ)和镍(Ⅱ)的质量浓度分别在6.02×10-6~1.00×10-3,6.01×10-5~1.20×10-3,8.04×10-6~4.03×10-4g.L-1范围内与峰电流呈线性关系,检出限分别为9.41×10-7,1.14×10-5,5.48×10-6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二酮肟 锌试剂 差分脉冲吸附溶出伏安法 锌电解液 铜(Ⅱ) 钴(Ⅱ) 镍(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附溶出伏安法研究(Ⅰ)—铜(Ⅱ)存在下痕量半胱氨酸的测定 被引量:4
7
作者 孙长林 胡伟 +1 位作者 邵君波 朱亚尔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6年第9期786-788,共3页
吸附溶出伏安法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电分析方法。Kalvoda[1.2]等对其机理及应用作了报导,孙长林等研究了铜(Ⅱ)存在下痕量半胱氨酸(RSH)的阴极溶出行为,认为所得溶出峰为吸附溶出峰。本文对其机理作了进一步探讨,证实了其电积过程... 吸附溶出伏安法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电分析方法。Kalvoda[1.2]等对其机理及应用作了报导,孙长林等研究了铜(Ⅱ)存在下痕量半胱氨酸(RSH)的阴极溶出行为,认为所得溶出峰为吸附溶出峰。本文对其机理作了进一步探讨,证实了其电积过程为吸附过程。并用拟定的方法,无需前处理,测定了人血清中ppm级的RSH,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Ⅱ) 吸附溶出伏安法 半胱氨酸 电分析方 Ⅰ) 阴极 痕量 吸附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色素修饰碳糊电极吸附溶出伏安法测定人尿中痕量铅 被引量:2
8
作者 费俊杰 黎拒难 易芬云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66-169,共4页
制作了用桑色素作修饰剂的碳糊修饰电极 ,利用该电极为工作电极 ,建立了测定痕量铅的新方法。在甲酸钠 盐酸缓冲溶液 (pH 4 .9)中 ,在 - 0 .10V(vs .SCE)下搅拌富集 ,铅 (Ⅱ )与化学修饰碳糊电极表面的桑色素形成电活性络合物而吸附富... 制作了用桑色素作修饰剂的碳糊修饰电极 ,利用该电极为工作电极 ,建立了测定痕量铅的新方法。在甲酸钠 盐酸缓冲溶液 (pH 4 .9)中 ,在 - 0 .10V(vs .SCE)下搅拌富集 ,铅 (Ⅱ )与化学修饰碳糊电极表面的桑色素形成电活性络合物而吸附富集于电极表面 ,经 - 0 .85V(vs.SCE)静止还原后 ,阳极化线性扫描 ,在 - 0 .4 3V(vs .SCE)获得一灵敏的二次导数溶出峰。在最佳条件下分别富集 360s和 180s ,其二次导数峰电流与铅 (Ⅱ )浓度分别在 5 .0× 10 - 9~ 1.0× 10 - 7mol·L- 1和 2 0×10 - 8~ 1.0× 10 - 6 mol·L- 1两个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富集 6min ,检出限可达 1.0× 10 - 9mol·L- 1(S/N =3)。同时 ,探讨了电极反应机理。方法应用于尿铅测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色素 吸附溶出伏安法 测定 人尿 尿铅 铅(Ⅱ) 化学修饰碳糊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氨酸在苯甲醛存在下的吸附溶出伏安法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春明 徐惠 力虎林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3期74-77,共4页
在0.2mol/LNaOH-0.04mol/LH3PO4-0.02mol/L(NH4)2SO4-0.04mol/LCH3COOH溶液中,精氨酸(Arg)在苯甲醛存在下产生一灵敏的吸附波。实验证明电活性物质为α-苯亚甲... 在0.2mol/LNaOH-0.04mol/LH3PO4-0.02mol/L(NH4)2SO4-0.04mol/LCH3COOH溶液中,精氨酸(Arg)在苯甲醛存在下产生一灵敏的吸附波。实验证明电活性物质为α-苯亚甲基精氨酸,其电极反应机理是分子内α->C=N基团被还原为亚胺。用该吸附波可在1×10(-3)~2×10(-6)mol/L范围内分析蛋白质中的Ar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溶出伏安法 精氨酸 苯甲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附溶出伏安法测定痕量钛
10
作者 冶保献 严文洋 《郑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3年第1期81-86,共6页
本文研究了用吸附溶出伏安法测定痕量钛的新方法,提出了测定最优条件。测定手续简单,灵敏度高,最低检测限为0.04ng/ml 铁。该法用于高纯铝标准样品中痕量铁的测定,结果与标准值相符。
关键词 铜铁试剂 伏安 测定 吸附溶出伏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附溶出伏安法测定吡喹酮的研究
11
作者 张培敏 施清照 +1 位作者 吴炳法 程琼 《杭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7年第2期166-169,共4页
本文报道了用吸附溶出伏安法测定吡喹酮.以悬汞电极为工作电极,在Na2B4O7-NaOH介质(pH=10)中,吡喹酮产生—尖锐的吸附还原峰,Ep=-1.29V(vs.SCE),峰电流与吡喹酮浓度在2.0×10-7—8.0×10-6mol·L-1范围内... 本文报道了用吸附溶出伏安法测定吡喹酮.以悬汞电极为工作电极,在Na2B4O7-NaOH介质(pH=10)中,吡喹酮产生—尖锐的吸附还原峰,Ep=-1.29V(vs.SCE),峰电流与吡喹酮浓度在2.0×10-7—8.0×10-6mol·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2.0×10-8mol·L-1(富集90s).本文对吡喹酮在悬汞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探讨,对测定吡喹酮的最佳条件进行了详细的选择,利用本法测定了片剂中吡喹酮含量,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喹酮 伏安 吸附溶出伏安法 抗血吸虫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Ⅱ)存在下β-内酰胺环抗菌素的吸附溶出伏安法研究
12
作者 孙长林 王建燕 +2 位作者 胡■伟 俞荫 郑启廷 《浙江工学院学报》 CAS 1992年第2期45-52,共8页
本文以青霉素G.K为例,用汞膜电极研究了在铜(Ⅱ)存在下含β-内酰胺环抗菌素的吸附溶出伏安行为,认为其电极过程为先化学反应而后吸附富集再进行电化学溶出的过程.同时,还对这类抗菌素的水解条件及降解产物的稳定性作了研究,确定了最适条... 本文以青霉素G.K为例,用汞膜电极研究了在铜(Ⅱ)存在下含β-内酰胺环抗菌素的吸附溶出伏安行为,认为其电极过程为先化学反应而后吸附富集再进行电化学溶出的过程.同时,还对这类抗菌素的水解条件及降解产物的稳定性作了研究,确定了最适条件.在柠檬酸—磷酸二氢钠(pH2-7)介质中,青霉素的水解产物青霉素酸的浓度在1.0×10^(-9)~5.0×10^(-6)mol.L^(-1)范围内与溶出峰电流均有良好的线性,富集10min,检测限低至1.0×10^(-10)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酰胺环抗菌素 吸附溶出伏安法 抗菌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波吸附溶出伏安法同时测定水中痕量铜和镉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海民 任守信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98-201,共4页
报道了应用方波吸附溶出伏安法 (OSWSV)同时测定Cu(Ⅱ )和Cd(Ⅱ )。在 0 .0 1mol·L- 1酒石酸钾钠 2 .0× 10 - 4mol·L- 1水杨醛肟溶液中 (pH 11.75 ) ,Cu(Ⅱ )和Cd(Ⅱ )分别与水杨醛肟形成的络合物均产生非常灵敏的还原... 报道了应用方波吸附溶出伏安法 (OSWSV)同时测定Cu(Ⅱ )和Cd(Ⅱ )。在 0 .0 1mol·L- 1酒石酸钾钠 2 .0× 10 - 4mol·L- 1水杨醛肟溶液中 (pH 11.75 ) ,Cu(Ⅱ )和Cd(Ⅱ )分别与水杨醛肟形成的络合物均产生非常灵敏的还原波 ,峰电位分别为 - 0 .5 5 6V和 - 0 .70 4V (vs.Ag/AgCl以下均同 )。峰电流与Cu(Ⅱ )、Cd(Ⅱ )浓度分别在 9.0× 10 - 74 .0× 10 - 8mol·L- 1和 2 .0× 10 - 6 6 .0×10 - 8mol·L- 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检出限均为 1.0× 10 - 8mol·L- 1。该法用于同时测定水样中痕量Cu(Ⅱ )和Cd(Ⅱ ) ,所得结果满意。通过对该体系的初步研究 ,Cu(Ⅱ )、Cd(Ⅱ )与水杨醛肟形成的络合物的还原峰具有明显的吸附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波吸附溶出伏安法 同时测定 痕量分析 水杨醛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附溶出伏安法测定电站锅炉用水微量铁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爱武 刘世念 卢国华 《广东电力》 2006年第10期26-28,31,共4页
介绍了用吸附溶出伏安法测定火力发电机组锅炉用水中微量铁质量浓度的原理和试验方法,并对多组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从而得出测试参数的最佳选取值。通过回收率试验、精密度试验、检测限试验和比对试验,说明了该测试方法准确度、... 介绍了用吸附溶出伏安法测定火力发电机组锅炉用水中微量铁质量浓度的原理和试验方法,并对多组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从而得出测试参数的最佳选取值。通过回收率试验、精密度试验、检测限试验和比对试验,说明了该测试方法准确度、回收率、重现性和精密度均符合火力发电机组锅炉用水微量铁的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力发电机组 锅炉用水 铁的质量浓度 吸附溶出伏安法 伏安极谱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铋膜电极方波吸附溶出伏安法测定纺织品中痕量钴和镍
15
作者 王坤 李刚 +2 位作者 崔萍 靳艾平 刘慧宏 《分析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95-398,共4页
本文建立了在铋膜修饰电极上采用方波吸附溶出伏安法同时测定纺织品中痕量Co^(2+)和Ni^(2+)的方法。以NH_3-NH_4Cl作为缓冲液,在丁二酮肟浓度为10μmol/L的体系中,Co^(2+)和Ni^(2+)的还原峰电位分别为-1.13V和-1.03V。当缓冲溶液pH为9.2... 本文建立了在铋膜修饰电极上采用方波吸附溶出伏安法同时测定纺织品中痕量Co^(2+)和Ni^(2+)的方法。以NH_3-NH_4Cl作为缓冲液,在丁二酮肟浓度为10μmol/L的体系中,Co^(2+)和Ni^(2+)的还原峰电位分别为-1.13V和-1.03V。当缓冲溶液pH为9.2,富集电位为-0.7V,富集时间为200s时,Co^(2+)和Ni^(2+)在0.5~50μg/L范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其检出限分别为0.79μg/L和0.96μg/L,其它金属离子的干扰较小。采用标准加入法测定纺织品中Co^(2+)和Ni^(2+),回收率在94.88%~104.14%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波吸附溶出伏安法 铋膜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酸氯倍他索的线性扫描吸附溶出伏安法测定的研究
16
作者 杨庆雄 王宅中 肖怡玲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38-142,共5页
本文报道了丙酸氯倍他索的二次导数线性扫描吸附溶出伏安法测定。在pH7.5的B-R底液中,丙酸氯倍他索有一清晰的阴极峰,峰电位为-1.23V,表面活性剂CTMAB可降低相应电极反应的活化能,对该峰产生促进作用,使峰电位... 本文报道了丙酸氯倍他索的二次导数线性扫描吸附溶出伏安法测定。在pH7.5的B-R底液中,丙酸氯倍他索有一清晰的阴极峰,峰电位为-1.23V,表面活性剂CTMAB可降低相应电极反应的活化能,对该峰产生促进作用,使峰电位正移至-1.17V,峰电流增大,其值与丙酸氯倍他索浓度在1.0×10-7~2.0×10-5mol/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用于样品分析,结果良好。文中详细讨论了该峰的极谱条件,电流性质及反应机理。研究表明该峰为丙酸氯倍他索分子内A环共轭体系中酮羰基的电还原所致,具有吸附性质,相应电极过程不可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酸氯倍他索 吸附溶出伏安法 线性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附溶出伏安法同时测定电站锅炉用水中的痕量铜、铁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义壮 侯冀川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74-76,共3页
建立了吸附溶出伏安法同时测定痕量铜、铁的方法。以邻苯二酚为配合剂,哌嗪-1,4-双(2-乙烷磺酸)(PIPES)为缓冲溶液,在最优条件下,对铜离子的测量范围为0~35μg/L,相关系数r=0.9994;对铁离子的测量范围为0~30μg/L,相关系数r=0.9980。... 建立了吸附溶出伏安法同时测定痕量铜、铁的方法。以邻苯二酚为配合剂,哌嗪-1,4-双(2-乙烷磺酸)(PIPES)为缓冲溶液,在最优条件下,对铜离子的测量范围为0~35μg/L,相关系数r=0.9994;对铁离子的测量范围为0~30μg/L,相关系数r=0.9980。两者的检测限分别为0.069、0.407μg/L。此法应用于电站锅炉用水中痕量铜、铁的测定,回收率分别为103.6%和104.7%。说明该法不仅灵敏度高、准确性好,而且操作简单、快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用水 吸附溶出伏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糊电极吸附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血清中铜 被引量:4
18
作者 郭会时 李益恒 +2 位作者 陈小康 肖鹏峰 何农跃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31-434,共4页
利用液体石蜡作粘合剂制成碳糊电极(CPE),根据铜与邻苯三酚红(PGR)生成的络合物在CPE上的吸附特性,建立了测定铜的吸附溶出伏安法。考察了最佳底液条件,共存离子的影响,测定了电活性络合物的组成,探讨了电极反应机理。二次导数溶出峰电... 利用液体石蜡作粘合剂制成碳糊电极(CPE),根据铜与邻苯三酚红(PGR)生成的络合物在CPE上的吸附特性,建立了测定铜的吸附溶出伏安法。考察了最佳底液条件,共存离子的影响,测定了电活性络合物的组成,探讨了电极反应机理。二次导数溶出峰电流与Cu2+浓度在2.0×10-9molL~4.0×10-7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10-9molL。方法应用于人血清样中铜的测定,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三酚红 碳糊电极 吸附溶出伏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铟-桑色素体系吸附溶出伏安法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长利 王晓轩 +2 位作者 卢燕 李秀玲 杜春 《山东建材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217-219,共3页
对In(Ⅲ)-桑色素(morin)配合物在悬汞电极上的吸附伏安特性作了研究,确定了电极过程。在ClCH2COOH底液中,有桑色素存在下,用1.5次微分吸附伏安法测定铟,线性范围和检测下限分别为3.5×10-10~... 对In(Ⅲ)-桑色素(morin)配合物在悬汞电极上的吸附伏安特性作了研究,确定了电极过程。在ClCH2COOH底液中,有桑色素存在下,用1.5次微分吸附伏安法测定铟,线性范围和检测下限分别为3.5×10-10~1.5×10-7mol/L和5×10-11mol/L。用此法测定了氢氧化铝、银粉和铅粉样品中的痕量铟,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溶出伏安法 桑色素 极谱分析
原文传递
吸附转移溶出伏安法测定氟罗沙星注射液含量 被引量:2
20
作者 缪谦 程雅倩 +1 位作者 项光其 何道法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93-595,共3页
A new,simple and convenient method was proposed to determine FLRX.Cyclic voltammetric behavior of Fleroxacin(FLRX) on graphite electrode was studied.FLRX can be strongly adsorbed on graphite electrode.At the potential... A new,simple and convenient method was proposed to determine FLRX.Cyclic voltammetric behavior of Fleroxacin(FLRX) on graphite electrode was studied.FLRX can be strongly adsorbed on graphite electrode.At the potential of +1.040V(vs.SCE),FLRX is oxidized and adsorbed on the electrode surface.Using HAc~NaAc as a buffer solution, FLRX showed a reduction wave and the peak potential of -0.110V(vs.SCE) by linear sweep voltammetry after the electrode was washed by double distilled water.A new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FLRX was established by adsorptive transfer stripping voltammetry.The peak current is proportional to the concentration of fleroxacin in the range of 4~42 μ g/mL.The method is simple,sensitive,fairly free of interference and accur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定 氟罗沙星注射液 吸附转移伏安 石墨电极 抗菌药 药物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