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吸附反应器的动态特性──非瞬时竞争吸附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涛 李成岳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1995年第4期364-369,共6页
针对可逆催化反应AB+C、各组分非瞬时Langmuir吸附的情况,研究了固定床吸附反应器的动态特性,着重分析多组分非瞬时竞争吸附的影响。对反应物阶跃输入时,吸附反应器的出口浓度响应进行了模拟分析。模拟结果预示,在一定... 针对可逆催化反应AB+C、各组分非瞬时Langmuir吸附的情况,研究了固定床吸附反应器的动态特性,着重分析多组分非瞬时竞争吸附的影响。对反应物阶跃输入时,吸附反应器的出口浓度响应进行了模拟分析。模拟结果预示,在一定的参数条件下,动态操作的吸附反应器有较高的反应转化率、高的产物和反应物分离度、而且产物B和C之间也能同时得到高度分离。另外,给出了B和C分离的条件及定性评价其分离程度的判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反应器 动态特性 非瞬时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附反应器动态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涛 李成岳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645-651,共7页
针对反应速率方程为γ_A=k_1c_A^m-k_2c_B^n的非瞬时可逆均相反应A(?)vB、液相反应或浓度很稀的气相反应和反应物A或产物B瞬时非线性Langmuir吸附的情况,研究了反应和吸附相结合的吸附反应器之动态特性.建立了平推流固定床吸附反应器的... 针对反应速率方程为γ_A=k_1c_A^m-k_2c_B^n的非瞬时可逆均相反应A(?)vB、液相反应或浓度很稀的气相反应和反应物A或产物B瞬时非线性Langmuir吸附的情况,研究了反应和吸附相结合的吸附反应器之动态特性.建立了平推流固定床吸附反应器的动态模型,通过数值解法获得了反应物阶跃和方波输入时,吸附反应器出口的动态响应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吸附反应器无需附加净化步骤就能获得高纯度的产物;吸附反应物时,反应转化率降低,吸附产物时,反应转化率提高.并讨论了吸附平衡常数和反应速率常数对吸附反应器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反应器 动态特性 平推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塞驱动变压吸附反应器的模型化 被引量:1
3
作者 胡鸣 周兴贵 +1 位作者 顾峥 袁渭康 《中国工程科学》 2001年第12期52-57,共6页
建立了活塞驱动的快速变压吸附反应器模型 ,根据气缸与床层相通时压力、浓度和流率的连续性要求 ,提出了模型的边界条件。以 2A B +C为反应体系 ,其中C为易吸附组分 ,A、B为不吸附组分 ,利用动态模拟软件gPROMS模拟考察了反应器长度、... 建立了活塞驱动的快速变压吸附反应器模型 ,根据气缸与床层相通时压力、浓度和流率的连续性要求 ,提出了模型的边界条件。以 2A B +C为反应体系 ,其中C为易吸附组分 ,A、B为不吸附组分 ,利用动态模拟软件gPROMS模拟考察了反应器长度、周期长度、活塞运动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塞驱动 变压吸附反应器 变压吸附过程 边界条件 多功能反应器 动态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附反应器的数学模型
4
作者 张会平 宋建华 程代云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236-239,共4页
通过假定铜、铬、银浸渍炭对氯化氰的脱除过程为-吸附反应器过程,同时经历物理吸附与一级催化自失活反应的两个独立过程,建立了浸渍炭催化剂床层脱除气流中氯化氰的数学模型及其在线性吸附等温线条件下的解析解,结果与不同浸渍炭床... 通过假定铜、铬、银浸渍炭对氯化氰的脱除过程为-吸附反应器过程,同时经历物理吸附与一级催化自失活反应的两个独立过程,建立了浸渍炭催化剂床层脱除气流中氯化氰的数学模型及其在线性吸附等温线条件下的解析解,结果与不同浸渍炭床层上的实验数据较好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固定床 吸附反应器 毒气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吸附生物反应器(MABR)用于饮用水去除有机物 被引量:7
5
作者 田家宇 徐勇鹏 +2 位作者 潘志辉 芦澍 李圭白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568-1571,共4页
为更加有效地制备优质饮用水,考察了膜吸附生物反应器(MABR)强化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效能.结果表明,当粉末活性炭(PAC)投加量为8mg/L时,MABR对进水中TOC、CODMn、DOC、UV254以及BDOC和AOC的去除率分别达41.3%,59.4%,36.7%,53.5%,67.9%... 为更加有效地制备优质饮用水,考察了膜吸附生物反应器(MABR)强化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效能.结果表明,当粉末活性炭(PAC)投加量为8mg/L时,MABR对进水中TOC、CODMn、DOC、UV254以及BDOC和AOC的去除率分别达41.3%,59.4%,36.7%,53.5%,67.9%和44.0%.在MABR中,膜的物理截留作用、生物降解作用以及PAC的吸附作用协同完成对溶解性有机污染物的去除;就DOC而言,3种作用的贡献分别为11.1%,7.6%和18.0%.微观分析结果表明,MABR中膜表面的动态污泥层能强化膜对混合液中溶解性有机物的截留.考虑到0.5h的短水力停留时间,MABR无论是从技术上还是从经济上考虑都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处理 吸附生物反应器 粉末活性炭 有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吸附生物反应器处理东江水的中试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韩正双 田家宇 +3 位作者 陈杰 李凯 朱春伟 李圭白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3-37,共5页
针对东江原水,以混凝沉淀作为预处理,采用中试试验,通过与传统砂滤及单独超滤工艺对比,研究膜-吸附生物反应器(MABR)的除污染效能,并考察MABR的膜污染情况.结果表明:MABR对沉后水中有机物的去除能力明显优于传统砂滤和单独超滤,对CODMn... 针对东江原水,以混凝沉淀作为预处理,采用中试试验,通过与传统砂滤及单独超滤工艺对比,研究膜-吸附生物反应器(MABR)的除污染效能,并考察MABR的膜污染情况.结果表明:MABR对沉后水中有机物的去除能力明显优于传统砂滤和单独超滤,对CODMn和UV254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72.4%和89.1%;系统启动完成后,MABR对沉后水中的NH3-N和NO2--N也表现出良好的去除效能,出水NH3-N和NO2--N质量浓度分别稳定在0.2和0.05 mg/L以下.MABR在连续曝气(强度为12.5 m3/(m2.h),以膜池底面积计算)、20 L/(m2.h)通量、每8 h反冲洗5 min的模式下运行时,膜污染较为严重,跨膜压差平均增长速率为0.51 kPa/d,需进一步优化相关参数以减缓膜污染,缩短化学清洗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沉淀 膜-吸附生物反应器 砂滤 超滤 除污 膜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附-降解厌氧序批式反应器初期吸附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端允 岳秀萍 +1 位作者 李亚新 马启军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7-130,共4页
在pH为6.8~7.2、温度(35±2)℃条件下,研究了吸附-降解厌氧序批式反应器(AB-ASBR)中颗粒污泥对有机物的吸附特性。在进水COD质量浓度为7 500 mg/L的条件下,通过对吸附期有机物和挥发性脂肪酸的监测,利用生物自身产生的生物气,... 在pH为6.8~7.2、温度(35±2)℃条件下,研究了吸附-降解厌氧序批式反应器(AB-ASBR)中颗粒污泥对有机物的吸附特性。在进水COD质量浓度为7 500 mg/L的条件下,通过对吸附期有机物和挥发性脂肪酸的监测,利用生物自身产生的生物气,分别采用不搅拌、间歇搅拌和连续搅拌的方式,在5 min内均可达到最大吸附量,连续搅拌可在进水结束即达到最佳吸附效果。闲置时间的长短也影响到颗粒污泥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3 h为最佳闲置时间。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反应器内生物相的观测显示,吸附柱内主要以甲烷八叠球菌为优势菌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降解厌氧序批式反应器 颗粒污泥 搅拌频率 吸附 闲置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附-厌氧序批式反应器对有机物的去除 被引量:2
8
作者 岳秀萍 李亚新 +1 位作者 付梅红 刘乐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61-864,共4页
用全脂奶粉配制废水,研究了吸附-厌氧序批式反应器(AB-ASBR)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和特性,并与普通厌氧序批式反应器(ASBR)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AB-ASBR能显著提高出水水质,当原水COD为2000mg/L时,其出水COD在100mg/L以下,COD总去除率... 用全脂奶粉配制废水,研究了吸附-厌氧序批式反应器(AB-ASBR)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和特性,并与普通厌氧序批式反应器(ASBR)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AB-ASBR能显著提高出水水质,当原水COD为2000mg/L时,其出水COD在100mg/L以下,COD总去除率可达95%-96%.A段进水后30min内对COD的去除率可达90%,以厌氧颗粒污泥对非溶解性COD的初期快速吸附作用为主.B段的半饱和常数(Ks)仅为5.4mg/L,厌氧颗粒污泥对COD具有很好的亲和性,使B段出水COD低于普通厌氧序批式反应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吸附-厌氧序批式反应器 非溶解性COD 半饱和常数(K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钯银合金膜反应器中二甲醚水蒸汽重整体系的透氢性能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冯冬梅 王圆媛 +1 位作者 王德峥 王金福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8-63,共6页
二甲醚(DME)由于其清洁环保特性成为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理想氢源之一。在200-300℃温度范围,1.0×4.0×10^5Pa的压力范围内,Pd-Ag-Au-Ni合金膜对H2与Ar和N2的分离系数接近无穷大,同时,膜具有较好的透氢稳定性。通过实... 二甲醚(DME)由于其清洁环保特性成为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理想氢源之一。在200-300℃温度范围,1.0×4.0×10^5Pa的压力范围内,Pd-Ag-Au-Ni合金膜对H2与Ar和N2的分离系数接近无穷大,同时,膜具有较好的透氢稳定性。通过实验研究了膜反应器中Ar、N2、CO、CO2、H2O和DME等气体存在时对钯银合金膜透氢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Ar、N2、DME基本对透氢性能无影响,CO2、CO、H2O存在时,会影响氢气的渗透性。三者当中,CO2的影响最小,混合气中H2O比CO对透氢性能的影响大,这是由于H2O在钯膜表面有更大的竞争吸附作用。本研究结果为更详细地研究二甲醚水蒸气重整制氨过程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能 反应器 渗透性 竞争吸附 二甲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胶载体上制备纳米TiO_2 被引量:17
10
作者 王挺 蒋新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779-1782,共4页
TiO 2 nanoparticles were in-situ prepared on the solid/liquid interfacial adsorption layer. In the suspension of colloidal silica particles in binary mixtures of water/ethanol, a water-rich layer was formed on the hyd... TiO 2 nanoparticles were in-situ prepared on the solid/liquid interfacial adsorption layer. In the suspension of colloidal silica particles in binary mixtures of water/ethanol, a water-rich layer was formed on the hydrophilic surface of SiO 2. After phase equilibrium, dropping tetrabutyl titanate diffused into the adsorption layer and reacted with water. After centrifugation and drying, samples were obtained. The solvent-substituted experiment testified that reaction took place on the adsorption layer. TEM, XRD and electronic energy spectrum indicated uniform TiO 2 laid over the surface of SiO 2 particles. The effect of reaction temperature was investigated and potential mechanism was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反应器 纳米TIO2 原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电解铝烟气干法净化技术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立颖 李云清 陈延军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2010年第S1期73-76,共4页
铝电解烟气集气及净化系统由各铝电解槽集气罩、排烟管、氧化铝贮仓、文丘里反应床、袋滤器组、主排烟机及烟囱组成.中铝青海分公司原一、二期电解铝烟气净化系统存在污染物排放超标、物料损失严重的问题.通过对净化系统的电解槽集气效... 铝电解烟气集气及净化系统由各铝电解槽集气罩、排烟管、氧化铝贮仓、文丘里反应床、袋滤器组、主排烟机及烟囱组成.中铝青海分公司原一、二期电解铝烟气净化系统存在污染物排放超标、物料损失严重的问题.通过对净化系统的电解槽集气效率的改进、对净化吸附反应器的改进、对物料输送系统的改进、对布袋除尘器的改进提出完整的改进优化设计,达到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改善作业现场环境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氟氧化铝 烟气净化系统 电解槽集气罩 集气效率 布袋除尘器 吸附反应器 物料输送系统 电解铝烟气 排烟量 净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新专利文摘
12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10-810,共1页
一种双反应器同时脱除汽油和液化气中硫化物的方法 该专利涉及一种双反应器同时脱除烃油和液化气中硫化物的方法。汽油原料和氢气从底部进入第一吸附反应器,自下而上流动,与反应器中的脱硫吸附剂接触脱除汽油中的硫化物;反应后的油... 一种双反应器同时脱除汽油和液化气中硫化物的方法 该专利涉及一种双反应器同时脱除烃油和液化气中硫化物的方法。汽油原料和氢气从底部进入第一吸附反应器,自下而上流动,与反应器中的脱硫吸附剂接触脱除汽油中的硫化物;反应后的油气和脱硫吸附剂在反应器上部分离,分离出的脱硫吸附剂经转换压力后,引入到第二吸附反应器;含硫液化气从底部进入第二吸附反应器,与较低活性的脱硫吸附剂接触脱除液化气中的硫化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文摘 吸附反应器 脱硫吸附 硫化物 液化气 脱除 汽油 低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光催化剂在活性炭上的固定化条件优化及在枸杞多糖脱色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丹丹 王中来 +1 位作者 胡雅娜 魏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253-256,260,共5页
以活性炭为载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固定TiO2光催化剂,研究了焙烧时间、焙烧温度和浸渍比(即活化剂与活性炭的质量比)三个因素对固定化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运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TiO2光催化剂在活性炭上的固定化条... 以活性炭为载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固定TiO2光催化剂,研究了焙烧时间、焙烧温度和浸渍比(即活化剂与活性炭的质量比)三个因素对固定化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运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TiO2光催化剂在活性炭上的固定化条件进行优化,并建立回归模型方程,确定光催化剂的最佳固定化条件。自行研制冷电弧-光催化-吸附集成反应器,其内装填固定化后的光催化剂。用该反应器对枸杞多糖进行脱色,以枸杞多糖的脱色率和多糖保留率为指标,考察固定化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固定化条件为焙烧时间1.90h、焙烧温度510℃和浸渍比2.82:1,此条件下得到的固定化光催化剂,装填在集成反应器中对枸杞多糖进行脱色,脱色率为80.9%,多糖保留率为8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光催化剂TiO2 冷电弧-光催化-吸附集成反应器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设计 枸杞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