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相法合成高效锂离子筛及其性能研究
1
作者 彭珊 石瑀 +3 位作者 章佳豪 王乾坤 谢洪珍 许晓阳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5-113,共9页
针对钛系锂离子筛在实际应用中锂吸附容量低、吸附速率慢和吸附剂稳定性差等问题,本文以碳酸锂、二氧化钛、乙酸锂为原料,采用改进高温固相法合成锂离子筛,对合成后的锂离子筛前驱体的表观形貌、晶相组成等进行了表征,并以国内某盐湖卤... 针对钛系锂离子筛在实际应用中锂吸附容量低、吸附速率慢和吸附剂稳定性差等问题,本文以碳酸锂、二氧化钛、乙酸锂为原料,采用改进高温固相法合成锂离子筛,对合成后的锂离子筛前驱体的表观形貌、晶相组成等进行了表征,并以国内某盐湖卤水为原料,开展锂离子筛性能测试,着重考察了锂离子筛的杂质离子选择性、循环吸附性能及钛溶损原因,得到以下主要结论。锂离子筛前驱体较优制备工艺条件为合成煅烧温度699℃、■比值0.45、煅烧时间24 h,■比值0.2:1,此时锂离子筛对卤水的最大饱和吸附量为27.42 mg/g;经多次循环吸附-解吸试验后,锂离子筛工作吸附量为8 mg/g(市面吸附剂30 min吸附量均为6 mg/g左右),Li^(+)解吸率约85%;杂质离子选择性较好,Li/Na=4.5、Li/K=25、Li/Mg=13、Li/Ca=40,杂质离子分离系数排序为α_(Li/K)>α_(Li/Mg)>α_(Li/Na)>α_(Li/Ca);锂离子筛中钛的溶出属于偏钛酸锂结构性溶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筛 吸附容量 吸附剂稳定性 吸附速率 助熔剂 离子选择性 溶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