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缩水甘油改性pADM的亲水性与吸湿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但年华 肖世维 +2 位作者 但卫华 林海 朱剑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9-33,共5页
采用缩水甘油(Glycidol)对脱细胞猪真皮基质(pADM)进行改性,通过对改性前后材料的接触角和吸湿动力学的研究,探寻改性前后材料亲水性能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pADM经缩水甘油改性后,材料的接触角降低。材料的吸湿动力学特征符合二级吸附... 采用缩水甘油(Glycidol)对脱细胞猪真皮基质(pADM)进行改性,通过对改性前后材料的接触角和吸湿动力学的研究,探寻改性前后材料亲水性能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pADM经缩水甘油改性后,材料的接触角降低。材料的吸湿动力学特征符合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表明吸湿过程属于多分子层吸附;且平衡吸附量随着改性剂用量的增加而提高。两者均表明,改性后材料的亲水性能增加。从而论证了通过引入亲水基团,提高pADM亲水性能的可行性。为进一步制备出多功能pADM,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水甘油 改性 脱细胞真皮基质 亲水性 吸湿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基纤维素吸水性纱布的制备及其吸湿性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密叶 李群 +1 位作者 赵昔慧 洪永明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1-25,共5页
对纤维进行羧甲基化处理,将强亲水性的羧甲基引入纤维素分子结构中,使其吸收液体的能力显著提高。以普通棉纱布为原料,通过控制氯乙酸(MCA)的用量,制备了不同取代度(DS)的羧甲基纤维素(CMC)吸水性纱布,研究了不同DS值的CMC吸水性纱布的... 对纤维进行羧甲基化处理,将强亲水性的羧甲基引入纤维素分子结构中,使其吸收液体的能力显著提高。以普通棉纱布为原料,通过控制氯乙酸(MCA)的用量,制备了不同取代度(DS)的羧甲基纤维素(CMC)吸水性纱布,研究了不同DS值的CMC吸水性纱布的吸湿动力学。结果表明,CMC吸水性纱布具有较强的吸湿能力,当MCA与纤维素糖单元的物质的量比为2∶1时,DS值可达到43.10%,DS值越高,吸湿性越好。DS值为43.10%的样品在相对湿度为81%时吸湿率可达18%,平衡吸湿量为182.39 mg/g。采用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能够很好地描述其吸湿行为,相关系数达0.999以上,计算得到的平衡吸湿量与实验值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纤维素 湿 吸湿动力学 取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挂杆和箱式烘烤烟叶吸湿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3
作者 董文帅 赵浩宾 +5 位作者 史龙飞 吴中心 方青志 路晓崇 遆晋松 刘剑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4-42,52,共10页
【目的】探究不同装烟方式烟叶的吸湿特性及其影响因素,为烟叶回潮环节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烟草品种Y2001为试验材料,采用挂杆烘烤和箱式烘烤烟叶进行回潮试验,通过构建吸湿动力学模型模拟吸湿过程,并探究不同装烟方式烟叶的... 【目的】探究不同装烟方式烟叶的吸湿特性及其影响因素,为烟叶回潮环节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烟草品种Y2001为试验材料,采用挂杆烘烤和箱式烘烤烟叶进行回潮试验,通过构建吸湿动力学模型模拟吸湿过程,并探究不同装烟方式烟叶的微观结构、理化性质及质构特性对吸湿特性的影响。【结果】挂杆烘烤烟叶吸湿能力强,箱式烘烤烟叶吸湿能力弱;随着回潮相对湿度的增大,挂杆和箱式烘烤烟叶的吸湿速率和平衡含水率均增大,其吸湿曲线符合Weibull模型。挂杆烘烤烟叶横断面孔洞大、饱满,结构疏松;箱式烘烤烟叶孔洞小、干瘪,结构紧密。挂杆烘烤和箱式烘烤烟叶的烟碱含量和钾氯比差异不显著,挂杆烘烤烟叶的总糖、还原糖、总氮含量和糖碱比显著大于箱式烘烤,而氯含量和钾含量显著小于箱式烘烤。相同含水率下,箱式烘烤烟叶的硬度值和咀嚼性大、弹性小;挂杆烘烤烟叶硬度值和咀嚼性小、弹性大。【结论】挂杆烘烤烟叶吸湿性强,烟叶结构疏松,总糖(或还原糖)含量高,提供了更多的水分吸附位点,水分容纳能力更强。箱式烘烤烟叶达到与挂杆烘烤同一柔软度时需要更多的水分。不同装烟方式烟叶的吸湿特性差异明显,有必要依据吸湿特性寻求不同回潮方式进行回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回潮 装烟方式 湿特性 吸湿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墓葬壁画地仗层吸-放湿动力学特性研究
4
作者 邱立萍 张晓凤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7-95,共9页
对墓葬壁画地仗层的吸-放湿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设计吸-放湿实验,模拟地仗试块的吸-放湿过程,并绘制相应的吸-放湿动力学曲线,使用模型对试块的吸-放湿动力学曲线进行拟合。研究结果表明,墓葬壁画地仗层的吸、放湿过程均呈现出“... 对墓葬壁画地仗层的吸-放湿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设计吸-放湿实验,模拟地仗试块的吸-放湿过程,并绘制相应的吸-放湿动力学曲线,使用模型对试块的吸-放湿动力学曲线进行拟合。研究结果表明,墓葬壁画地仗层的吸、放湿过程均呈现出“先快后慢”的特点,“吸湿期”时间明显比“饱和期”时间更短,但吸湿量却达到了吸湿平衡时吸湿量的80%左右,放湿过程展现出同样的规律。在吸-放湿过程后试块的含湿率相较于试块初始含湿率更高,即有部分水分残留在壁画地仗层中。模拟地仗试块的吸湿动力学曲线和放湿动力学曲线分别符合双指数模型和一阶指数模型,R^(2)>0.988,拟合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墓葬壁画 地仗层 -放湿动力学 壁画病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和相对湿度对黄芩苷吸湿性的影响和模型拟合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雅洁 贾艾玲 +2 位作者 汤成成 邱智东 杨晶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10-315,共6页
黄芩苷是从黄芩根部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菌、利尿、抗炎、解痉和抗肿瘤作用,它含有羟基、羧基等极性基团,因此会吸附空气中水蒸气而具有吸湿性。本文研究温度和相对湿度对黄芩苷吸湿性的影响并对其吸湿数据进行模型拟合,结果表明... 黄芩苷是从黄芩根部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菌、利尿、抗炎、解痉和抗肿瘤作用,它含有羟基、羧基等极性基团,因此会吸附空气中水蒸气而具有吸湿性。本文研究温度和相对湿度对黄芩苷吸湿性的影响并对其吸湿数据进行模型拟合,结果表明低温和高湿度导致黄芩苷具有较高的平衡吸湿量和较大的吸湿速度;1st Opt软件统计分析得出吸湿动力学双指数模型、吸附等温线Peleg模型拟合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等温线 吸湿动力学曲线 黄芩苷 模型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分散法降低中药制剂原料吸湿性机理初步探讨 被引量:7
6
作者 赵立杰 冯怡 +2 位作者 沈岚 徐德生 阮克锋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1年第6期1057-1060,共4页
以北豆根总生物碱为模型药物,采用数学模型模拟中药制剂原料的吸湿过程,X射线衍射等方法研究中药制剂原料经相分散法防潮前后理化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经过相分散法处理后的总生物碱粉末的吸湿动力学方程符合Ritger-Peppas方程。在防... 以北豆根总生物碱为模型药物,采用数学模型模拟中药制剂原料的吸湿过程,X射线衍射等方法研究中药制剂原料经相分散法防潮前后理化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经过相分散法处理后的总生物碱粉末的吸湿动力学方程符合Ritger-Peppas方程。在防潮辅料中,以细小的颗粒分散于辅料中形成了类似骨架型的结构,从而达到降低吸湿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分散法 湿机理 吸湿动力学 临界相对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猴头健胃灵片的吸湿特性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周代俊 何群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176-2178,共3页
目的:考察猴头健胃灵片原料粉末、颗粒、素片、包衣片的吸湿性,为生产过程中控制合理的相对湿度条件及暴露时间提供依据。方法:采用25℃,相对湿度为75%条件下测定猴头健胃灵片原料粉末、颗粒、素片、包衣片的吸湿速率,通过建立其动力学... 目的:考察猴头健胃灵片原料粉末、颗粒、素片、包衣片的吸湿性,为生产过程中控制合理的相对湿度条件及暴露时间提供依据。方法:采用25℃,相对湿度为75%条件下测定猴头健胃灵片原料粉末、颗粒、素片、包衣片的吸湿速率,通过建立其动力学模型,提取吸湿速率参数并比较大小。根据25℃不同湿度条件下的吸湿平衡曲线测定其临界相对湿度。结果:4组试验样品的吸湿速度动力学方程皆属对数正态分布数学模型,包衣片的吸湿速度均低于粉末、颗粒、素片,原料粉末、颗粒、素片、包衣片的临界相对湿度(CRH)分别约为73%、77%、76%、76%。结论:猴头健胃灵片包薄膜衣后可显著地降低药品的吸湿性,制粒、压片、包衣、包装等各工序的生产及贮存环境的相对湿度应控制在原料、半成品、成品的CRH以下,即各道工序环境的RH<70%,才能有效降低药品的吸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猴头健胃灵片 湿百分率 湿速度动力学方程 临界相对湿度(CRH) 湿平衡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水提取物吸湿模型的拟合
8
作者 王雅洁 汤成成 +3 位作者 贾艾玲 董金香 邱智东 杨晶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5-70,共6页
目的拟合黄芪水提取物吸湿模型。方法煎煮法制备水提取物,重量法绘制提取物的吸湿动力学曲线和吸附/解吸等温线,对吸湿数据进行拟合。以均方根误差(RMSE)、残差平方和(RSS)和决定系数(R2)为评价指标,优化拟合模型。结果吸湿动力学曲线... 目的拟合黄芪水提取物吸湿模型。方法煎煮法制备水提取物,重量法绘制提取物的吸湿动力学曲线和吸附/解吸等温线,对吸湿数据进行拟合。以均方根误差(RMSE)、残差平方和(RSS)和决定系数(R2)为评价指标,优化拟合模型。结果吸湿动力学曲线的双指数模型,以及吸附/解吸等温线的Peleg模型为拟合效果最佳的2个模型(R2最接近于1,RMSE和RSS最接近于0)。其中,各吸附/解吸等温线都属于第Ⅱ种类型"S"等温线,而解吸等温线平衡含水率高于吸附等温线,故出现明显的滞后现象,并属于H3型。结论双指数模型和Peleg模型分别能较好地拟合黄芪水提取物的吸湿动力学曲线和吸附/解吸等温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水提取物 模型拟合 吸湿动力学曲线 附/解等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质文物渗水病害分级评估方法分析
9
作者 王军霞 任伟中 《重庆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9-109,共11页
针对重庆大足北山石刻不同类型渗水病害,提出了各类渗水病害分级评估方法及细分标准。基于流量—等效开度立方定律总结了不同水力梯度下滴水\流水病害分级临界条件;利用热重法研究了重庆大足紫红色砂岩和灰白色砂岩结合水含量及结合水... 针对重庆大足北山石刻不同类型渗水病害,提出了各类渗水病害分级评估方法及细分标准。基于流量—等效开度立方定律总结了不同水力梯度下滴水\流水病害分级临界条件;利用热重法研究了重庆大足紫红色砂岩和灰白色砂岩结合水含量及结合水水膜厚度,提出基于浸水面积的浸水病害分级标准;通过吸湿试验考察不同湿度环境下砂岩吸湿动力学特性,基于Fick定律计算得到不同湿度环境下砂岩水分扩散系数,明确了壁挂水病害的产生条件并提出基于接触角的壁挂水病害分级标准;借助色差仪测量了重庆大足紫红色砂岩和灰白色砂岩干燥状态和湿润状态下CIE-L^(*)a^(*)b^(*)色度坐标,提出了基于不同饱水程度(含水量)砂岩色差值ΔEn的潮湿\湿润病害分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水病害 分级评估 结合水 吸湿动力学 色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