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AAS高吸水树脂对重金属离子盐溶液的吸液及吸附性能 被引量:16
1
作者 谢建军 吴海刚 +1 位作者 蒋佳星 屠国平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331-1333,共3页
  用聚丙烯酸高吸水树脂(PAAS)研究了单一和混合重金属离子硝酸盐溶液中的吸液和吸附性能。在Pb^2+、Ni^2+、Cd^2+、Zn^2+、Mn^2+和Cu^2+的一、二元溶液中,PAAS的吸液倍率随时间延长而增加,约50min达吸液平衡,一元金属离子溶...   用聚丙烯酸高吸水树脂(PAAS)研究了单一和混合重金属离子硝酸盐溶液中的吸液和吸附性能。在Pb^2+、Ni^2+、Cd^2+、Zn^2+、Mn^2+和Cu^2+的一、二元溶液中,PAAS的吸液倍率随时间延长而增加,约50min达吸液平衡,一元金属离子溶液中平衡吸液倍率为160~190g/g,而对Cr^3+溶液,最大为120g/g;二元金属离子混合溶液中平衡吸液倍率都在150~180g/g之间,有Cr^3+存在时平衡吸液倍率最小。对上述单一金属离子的吸附量随时间延长而增加,约180min达吸附平衡,平衡吸附量顺序为:Pb^2+〉Cd^2+〉Ni^2+〉Cu^2+〉Zn^2+〉Mn^2+〉Cr^3+。对二元混合金属离子溶液,吸附量随时间增加而增加,30min后逐渐变慢,约70min后达吸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树脂 聚丙烯酸 吸液倍率 附量 重金属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敞开体系快速水溶液聚合法合成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来水利 韩武军 +1 位作者 陈峰 袁丹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2-63,73,共3页
对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的水溶液聚合反应进行了研究,合成了高吸水性树脂,探讨了中和度、单体配比、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水浴温度等对高吸水性树脂吸液倍率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5min合成的高吸水性树... 对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的水溶液聚合反应进行了研究,合成了高吸水性树脂,探讨了中和度、单体配比、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水浴温度等对高吸水性树脂吸液倍率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5min合成的高吸水性树脂吸水倍率高达1600g.g-1,在质量分数为0.9%的食盐水中的吸液倍率达155g.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树脂 丙烯酸 丙烯酰胺 吸液倍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高吸水性树脂对棘球蚴囊液吸水性能的测试 被引量:2
3
作者 张静 孔璟 +2 位作者 叶彬 邹晓毅 武卫华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090-1093,共4页
目的制备淀粉类高吸水性树脂,测试其对棘球蚴囊液吸水性能及影响因素。方法以玉米淀粉和丙烯酸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淀粉接枝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分别测定高吸水性树脂在不同环... 目的制备淀粉类高吸水性树脂,测试其对棘球蚴囊液吸水性能及影响因素。方法以玉米淀粉和丙烯酸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淀粉接枝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分别测定高吸水性树脂在不同环境温度(37℃、25℃、20℃)、不同粒径对去离子水、0.9%生理盐水、无水酒精和棘球蚴囊液吸水倍率,并测定了不同粒径高吸水性树脂吸水后凝胶的保水性能。并通过光镜观察吸水前后的凝胶结构。结果自制的淀粉类高吸水性树脂在去离子水中瞬时吸水倍率在700倍以上,在棘球蚴囊液中为200~300倍,生理盐水中为25倍左右,在无水乙醇中树脂颗粒几无吸水能力。160~180目大小的颗粒其对去离子水的最大吸水倍率可达到700倍,在4~8min内即可达到吸水高峰;80~120目大小的颗粒吸水倍率亦可达700倍,但在吸水后16min时才达到吸水高峰。160~180目大小的颗粒常压室温(25℃)放置2d保水率为55%,0.5mm×0.5mm×0.5mm颗粒常压室温(25℃)放置5d保水率为58%。20℃、25℃和37℃时同样大小的树脂颗粒其吸水倍率接近。10倍光镜即可观察到树脂颗粒吸液后形成的网格状结构。结论成功制备各种粒径的高吸水性树脂颗粒,其吸水倍率可达700倍;树脂颗粒越小,其吸水速度越快,但保水效果较差;颗粒越大,吸水速度越慢,但保水效果好。温度变化对吸水速率影响不大。溶液性质,尤其是溶液含水量对树脂颗粒吸水率影响较大,因此树脂颗粒在去离子水中吸水倍率最高,其次棘球蚴囊液,生理盐水和对无水酒精几乎无吸水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树脂 吸液倍率 棘球蚴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酸钠/桑黄菌段复合高吸水树脂的制备及溶胀性能研究
4
作者 董志慧 曲楠 +2 位作者 张雪 韩櫂濂 程志强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8-53,共6页
采用微波辐射加热引发合成聚丙烯酸钠/桑黄菌段复合高吸水树脂(PISSR)。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变量配比方案,优化制备工艺,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热重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对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桑黄菌段、引发剂、交联... 采用微波辐射加热引发合成聚丙烯酸钠/桑黄菌段复合高吸水树脂(PISSR)。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变量配比方案,优化制备工艺,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热重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对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桑黄菌段、引发剂、交联剂用量分别为丙烯酸的20%、0.60%、0.15%,丙烯酸中和度为85%、微波功率为500 W时,PISSR吸液倍率最大,在蒸馏水中为652.6 g/g,0.9%NaCl溶液中为61.1 g/g;离子类型和电解质浓度是影响PISSR吸液性能的重要因素;PISSR表面粗糙多孔,富含Na、K、Ca元素,同时具有良好的保水性能以及再溶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黄菌段 聚丙烯酸钠 水树脂 吸液倍率 保水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岭土复合聚(丙烯酸-co-丙烯酰胺)高吸水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白妮 王爱民 +1 位作者 王金玺 李刚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7-49,共3页
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高岭土复合聚(丙烯酸-co-丙烯酰胺)高吸水树脂,用红外光谱对树脂的结构进行表征。在将聚合反应与树脂的干燥同时进行的基础上探讨了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单体配比、丙烯酸中和度、高岭土添加量等条件对树脂吸... 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高岭土复合聚(丙烯酸-co-丙烯酰胺)高吸水树脂,用红外光谱对树脂的结构进行表征。在将聚合反应与树脂的干燥同时进行的基础上探讨了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单体配比、丙烯酸中和度、高岭土添加量等条件对树脂吸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丙烯酸中和度75%、单体配比3.5:1、高岭土添加量15%、交联剂用量0.02%、引发剂用量0.8%时,树脂的吸液性能整体最好,吸水倍率达698g·g-1、吸盐水倍率110g·g-1。红外光谱结果表明,丙烯酸、丙烯酰胺单体与高岭土的-OH发生了接枝共聚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树脂 丙烯酸 丙烯酰胺 高岭土 吸液倍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膨润土复合高吸水树脂的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王瑞杰 杨连威 田静毅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17119-17122,共4页
以淀粉、膨润土、丙烯酸、丙烯酰胺等为原料,采用微波辐射法制备复合高吸水树脂。研究了膨润土用量、丙烯酰胺用量、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等对高吸水树脂吸液率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比例下的原材料制得的树脂吸水倍率差异很... 以淀粉、膨润土、丙烯酸、丙烯酰胺等为原料,采用微波辐射法制备复合高吸水树脂。研究了膨润土用量、丙烯酰胺用量、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等对高吸水树脂吸液率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比例下的原材料制得的树脂吸水倍率差异很大。在交联剂为0.045%,引发剂0.32%,中和度70%,膨润土10%,磷酸酯淀粉3%,丙烯酸与丙烯酰胺质量比为2∶1,微波功率为800W辐射15min时吸蒸馏水倍率为796g/g,当丙烯酸与丙烯酰胺质量比为1∶1时,吸0.9%NaCl溶液倍率达95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润土 丙烯酰胺 吸液倍率 微波辐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吸水树脂的合成工艺优化及其与尿素的互效作用 被引量:4
7
作者 刘红果 徐品 +3 位作者 刘咏 化全县 桑洁 汤建伟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244-247,共4页
以丙烯酸为主要原料,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高吸水树脂。考察了交联剂、引发剂、中和度、尿素添加量等影响因素并对合成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借助DTA/TG对其热分解性能表征。结果表明:在温度75℃、中和度80%、引发剂和交联剂分别为单体质... 以丙烯酸为主要原料,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高吸水树脂。考察了交联剂、引发剂、中和度、尿素添加量等影响因素并对合成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借助DTA/TG对其热分解性能表征。结果表明:在温度75℃、中和度80%、引发剂和交联剂分别为单体质量的0.5%和0.3%、尿素的添加量为5%左右时,可有效改善吸水树脂的吸水性能,得到的高吸水性树脂吸液倍率最优为428 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 吸液倍率 聚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辐射合成P(AA-AM)高吸水树脂 被引量:3
8
作者 来水利 韩武军 +1 位作者 陈峰 王厚军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7-29,40,共4页
对微波辐射下丙烯酸(AA)和丙烯酰胺(AM)的水溶液聚合反应进行研究,合成P(AA-AM)高吸水性树脂,探讨丙烯酸中和度、单体配比、微波辐射时间、交联剂用量和引发剂用量等对吸液倍率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对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40 s合成的高... 对微波辐射下丙烯酸(AA)和丙烯酰胺(AM)的水溶液聚合反应进行研究,合成P(AA-AM)高吸水性树脂,探讨丙烯酸中和度、单体配比、微波辐射时间、交联剂用量和引发剂用量等对吸液倍率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对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40 s合成的高吸水性树脂吸水倍率可达1600 g/g,在质量分数为0.9%的食盐水中的吸液倍率达160 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辐射 水性树脂 丙烯酸 丙烯酰胺 吸液倍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辐射下耐盐性高吸水树脂的制备 被引量:2
9
作者 来水利 韩武军 +1 位作者 李斌强 袁丹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0-42,88,共4页
对微波辐射下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和凹凸棒的水溶液聚合反应进行研究,合成凹凸棒复合P(AA-AM)高吸水树脂,探讨微波功率、辐射时间、单体配比、中和度、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等对高吸水性树脂吸液倍率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对产物... 对微波辐射下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和凹凸棒的水溶液聚合反应进行研究,合成凹凸棒复合P(AA-AM)高吸水树脂,探讨微波功率、辐射时间、单体配比、中和度、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等对高吸水性树脂吸液倍率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对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合成的高吸水树脂吸水倍率达1580 g/g,在质量分数为0.9%的食盐水中的吸液倍率达170 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丙烯酸 丙烯酰胺 凹凸棒 吸液倍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C/NC复合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燕 来水利 +1 位作者 穆冰硕 胡雯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0-96,共7页
以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为骨架材料,添加锂皂石(NC),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在引发剂、交联剂作用下将单体接枝到骨架上,合成羧甲基纤维素钠/锂皂石复合高吸水性树脂。通过单因素实验探究丙烯酸中和度以及CMC、NC等占丙烯酸比例对所制备树脂吸... 以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为骨架材料,添加锂皂石(NC),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在引发剂、交联剂作用下将单体接枝到骨架上,合成羧甲基纤维素钠/锂皂石复合高吸水性树脂。通过单因素实验探究丙烯酸中和度以及CMC、NC等占丙烯酸比例对所制备树脂吸液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AA中和度75%、CMC用量11%、NC用量4%、丙烯酰胺用量10%、引发剂用量0.5%、交联剂用量0.01%时制备的树脂有高的吸水性和强的耐盐性,该树脂吸蒸馏水倍率可达1 366 g/g,吸0.9%的NaCl溶液倍率可达149 g/g.对树脂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制备方法成功合成了吸水树脂,其热稳定性较好且有明显的褶皱和沟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纤维素钠 锂皂石 水性树脂 吸液倍率 结构表征 形貌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剂厂滤渣制备高吸水复合材料的研究
11
作者 李季 韩春艳 元艳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76-178,共3页
炼油催化剂厂在生产过程中每年要排除大量的滤渣,对滤渣成分进行了分析,其中SiO2含量为60%左右,Al2O3含量为10%左右,重金属含量不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值(GB15618-95)。以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和催化剂厂滤渣等为主要原料,采用水溶... 炼油催化剂厂在生产过程中每年要排除大量的滤渣,对滤渣成分进行了分析,其中SiO2含量为60%左右,Al2O3含量为10%左右,重金属含量不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值(GB15618-95)。以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和催化剂厂滤渣等为主要原料,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出了滤渣/P(AA-AM)高吸水复合材料,考察了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单体中和度及滤渣用量对复合材料吸液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中和度为80%,滤渣、引发剂和交联剂用量分别为丙烯酸单体质量的25%、1.0%和0.04%时所制得复合材料吸蒸馏水、自来水和0.9%NaCl达到了1093.2g/g、323.4g/g和74.39g/g。复合材料在25℃下干燥10d,还保持50%的吸水量,在70℃下干燥10h吸水凝胶还可以保持40%的吸水量,表明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保水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复合材料 催化剂厂滤渣 丙烯酸 丙烯酰胺 吸液倍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秸秆/膨润土基高吸水树脂的制备 被引量:5
12
作者 周炜 朱亮 +1 位作者 王中华 尚文秀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1-36,共6页
以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为单体,水稻秸秆为有机材料,膨润土为无机材料,过二硫酸钾为引发剂,N-羟甲基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有机无机复合高吸水树脂(SAR)。研究了秸秆用量、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膨润土用量、... 以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为单体,水稻秸秆为有机材料,膨润土为无机材料,过二硫酸钾为引发剂,N-羟甲基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有机无机复合高吸水树脂(SAR)。研究了秸秆用量、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膨润土用量、中和度及单体比例对SAR吸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配比为:水稻秸秆用量0.5g,引发剂、交联剂、膨润土用量分别占单体用量(共18g)的1.1%,0.1%,2.0%,中和度70%,m(AA)∶m(AM)为2∶1。此条件下制备的SAR在蒸馏水和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中的吸液倍率分别为598,89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树脂 水稻秸秆 膨润土 吸液倍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高吸水性聚合物吸水性能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雅 《农村实用技术》 2019年第12期106-107,共2页
文章通过测试SAP和SAF吸液倍率及反复吸水能力,发现SAF与SAP的吸液倍率离子水>自来水>0.9%盐水,在同一液体中,SAF较SAP的吸液倍率高。SAF较SAP反复吸液能力强,其更适合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生态修复工程。
关键词 水性聚合物 吸液倍率 反复水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