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01篇文章
< 1 2 9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裂缝亚临界扩展理论的页岩吸水起裂微观力学机制
1
作者 杨斌 张浩 +4 位作者 杨建 李越 曾港彬 刘国庆 杨珊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5-113,共9页
吸水起裂是页岩的典型特征,也是井壁失稳关键诱因和页岩气储层压裂后焖井制度的重要立足点,但现有理论尚难以解释页岩吸水慢速起裂扩展,而后趋于稳定或发展为快速失稳扩展的差异化现象。为揭示页岩吸水诱发裂缝扩展的微观力学机制,基于... 吸水起裂是页岩的典型特征,也是井壁失稳关键诱因和页岩气储层压裂后焖井制度的重要立足点,但现有理论尚难以解释页岩吸水慢速起裂扩展,而后趋于稳定或发展为快速失稳扩展的差异化现象。为揭示页岩吸水诱发裂缝扩展的微观力学机制,基于裂缝亚临界扩展理论,从Griffith能量平衡概念出发,测试计算了不考虑宏观地应力场时页岩吸水前后表面能大小,建立了毛细管力驱动裂缝亚临界扩展力学模型,并形成了页岩裂缝扩展分析图版。研究结果表明:①干燥页岩表面能平均为68.31 mJ/m^(2),吸水后页岩—水相界面能平均降低至4.62 mJ/m^(2),降幅与接触角呈显著的负相关性;②以0.1μm缝宽裂缝为例,毛细管力在裂缝尖端的机械能释放率为13.9 mJ/m^(2),能够克服吸水后裂缝的扩展阻力并诱发裂缝亚临界扩展;③毛细管力所产生的机械能释放率随缝宽增大而呈现先降低后快速升高的趋势,形成了类似“势阱”的区间,该区间的大小及缝宽分布范围决定了特定裂缝吸水后是否发生扩展,以及扩展后是趋于稳定还是演变为失稳破坏。结论认为,该认识有效揭示了裂缝发育特征、岩石—流体表/界面相互作用对页岩吸水起裂扩展的微观控制机理,对页岩地层井壁失稳预测、页岩气储层压裂后焖井致裂评估与排采制度优化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起裂 表面自由能 亚临界扩展 毛细管力 机械能释放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修复用高吸水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2
作者 宋莉芳 张云星 +5 位作者 徐楚彭 赵小宇 潘玉玲 崔利英 夏慧芸 牛艳辉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207-5213,5236,共8页
为研究高吸水树脂对土壤修复方面的应用,以丙烯酸(AA)为单体,豌豆秸秆粉(RS)、腐殖酸(HA)和尿素(Urea)为主要原料,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Urea@PAA/RS/HA高吸水树脂。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热重分析对树脂的结构、形貌和热稳定性进... 为研究高吸水树脂对土壤修复方面的应用,以丙烯酸(AA)为单体,豌豆秸秆粉(RS)、腐殖酸(HA)和尿素(Urea)为主要原料,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Urea@PAA/RS/HA高吸水树脂。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热重分析对树脂的结构、形貌和热稳定性进行了测试。研究了丙烯酸、腐殖酸、尿素、引发剂、交联剂用量和中和度等合成条件对树脂吸液能力的影响,最佳合成条件下制备的树脂的吸水性能为473 g/g,吸盐水性能为62.7 g/g。利用准二阶动力学模型分析了Urea@PAA/RS/HA在去离子水中的吸水溶胀行为。研究了树脂在土壤滤液和重金属离子溶液中的吸液性能,以及树脂种类和用量对土壤理化性质、持水和保水能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 腐殖酸 尿素 液性能 土壤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井液用高吸水性树脂的防漏堵漏性能研究
3
作者 罗平亚 代锋 +2 位作者 刘应民 贺佳宁 白杨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共9页
针对采用水基钻井液开采页岩油气藏时,容易因页岩含黏土颗粒、天然裂缝等导致井漏且无法堵漏成功的问题,以丙烯酸和聚乙烯醇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化学交联剂,采用响应曲面法并以吸水倍率为响应目标,对实验因素进行优化,... 针对采用水基钻井液开采页岩油气藏时,容易因页岩含黏土颗粒、天然裂缝等导致井漏且无法堵漏成功的问题,以丙烯酸和聚乙烯醇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化学交联剂,采用响应曲面法并以吸水倍率为响应目标,对实验因素进行优化,通过自由基溶液聚合制得一种PAA(聚丙烯酸)和PVA(聚乙烯醇)互穿网络结构的高吸水性树脂堵漏剂。采用红外、热重和扫描电镜分析验证了堵漏剂的合成成功并具备热稳定性。利用封堵及承压能力实验、砂床实验和微裂缝模拟实验对堵漏剂的承压堵漏性能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堵漏剂具备良好热稳定性,在裂缝宽度为2 mm,温度为180℃,堵漏剂加量为3%,围压为10 MPa条件下,最高承压能力为6.08 MPa,高温高压滤失量为9 mL,能够有效实现页岩地层中水基钻井液的堵漏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堵漏 性树脂 响应曲面法 倍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后混凝土毛细吸水特性的核磁共振分析及其力学性能研究
4
作者 田威 郭健 +2 位作者 王文奎 张景生 王凯星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87,共7页
为了探究高温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及毛细吸水特性的影响,对高温后混凝土试样开展单轴压缩试验和毛细吸水试验,并借助核磁共振扫描(NMR)技术对孔隙结构以及毛细吸水过程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经历200、400、600及800℃高温作用后,混凝... 为了探究高温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及毛细吸水特性的影响,对高温后混凝土试样开展单轴压缩试验和毛细吸水试验,并借助核磁共振扫描(NMR)技术对孔隙结构以及毛细吸水过程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经历200、400、600及800℃高温作用后,混凝土的质量损失率逐渐增大,抗压强度整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依据核磁共振T_(2)谱的分布特征将混凝土孔隙分为微孔、中孔、毛细管孔和大孔,分析高温后混凝土吸水特性,发现混凝土吸水高度与核磁信号强度总体上呈指数函数关系;当核磁信号强度迅速增加时,水分在毛细管力的作用下,进入混凝土试样内部;当核磁信号随时间延长仍逐渐上升但增长速率逐渐降低时,试样保持吸水状态但单位时间吸水量逐渐降低;当核磁信号下降且降低速率逐渐减缓时,孔隙逐渐被水分充满,混凝土试样趋于饱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高温 核磁共振 孔隙结构 毛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二维毛细吸水规律研究的细观数值模拟方法
5
作者 王立成 殷鸿杰 邹凯 《计算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8-484,共7页
当混凝土结构表面局部区域或角部位置相邻侧面与潮湿环境接触时,水分在非饱和混凝土中将以二维毛细吸水的方式传输,呈现与一维毛细吸水过程不同的规律。本文基于非饱和流体理论,建立了混凝土二维毛细吸水规律研究的细观数值模拟方法,并... 当混凝土结构表面局部区域或角部位置相邻侧面与潮湿环境接触时,水分在非饱和混凝土中将以二维毛细吸水的方式传输,呈现与一维毛细吸水过程不同的规律。本文基于非饱和流体理论,建立了混凝土二维毛细吸水规律研究的细观数值模拟方法,并开展了混凝土二维毛细吸水过程的数值仿真分析。结果发现,相同时间内,毛细吸水高度随混凝土表面与水接触区域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但单位面积的累计吸水量却表现出增加规律。粗骨料和界面过渡区(ITZ)会分别抑制和促进混凝土局部区域的二维毛细吸水过程。在数值模拟基础上,建立了混凝土一维与二维毛细吸水率之间的关系式。此外,定量分析了混凝土构件角部区域毛细吸水过程的交互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二维毛细 细观方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基纤维素/竹粉吸水树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秋宏 张帅 +6 位作者 刘根 王文燕 胡梦霞 陈刚 汪婕 韩锐 李光照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6-290,共5页
以羧甲基纤维素(CMC)、竹粉(BP)为主要原料,以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PEGDE)为交联剂,制备了可降解CMC/BP吸水树脂。探究了BP用量、交联剂用量和反应温度对CMC/BP吸水树脂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 以羧甲基纤维素(CMC)、竹粉(BP)为主要原料,以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PEGDE)为交联剂,制备了可降解CMC/BP吸水树脂。探究了BP用量、交联剂用量和反应温度对CMC/BP吸水树脂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对CMC/BP吸水树脂的微观形貌、结构进行表征并测试了其吸水性能和保水性能。结果表明当CMC用量为4g, BP用量为5g, PEGDE用量为13mL,反应温度为60℃时,制备的CMC/BP吸水树脂吸水率达到21.1g/g,吸水120h后保水率达到55%,吸水和保水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纤维素 竹粉 聚乙二醇二缩甘油醚 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引黄灌区玉米吸收水分溯源及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雨欣 毛舒月 +4 位作者 马国荣 马永成 庄淏然 许德浩 冯克鹏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20,共12页
研究干旱区作物水分供应与利用效率问题对优化农田灌溉制度和提升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宁夏青铜峡引黄灌区玉米为研究对象,采用稳定氢氧同位素技术定量化追踪大气降水、土壤水和玉米木质部水的同位素特征,综合运用直接... 研究干旱区作物水分供应与利用效率问题对优化农田灌溉制度和提升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宁夏青铜峡引黄灌区玉米为研究对象,采用稳定氢氧同位素技术定量化追踪大气降水、土壤水和玉米木质部水的同位素特征,综合运用直接对比法、MixSIAR模型和蒸散分离技术,深入剖析了玉米在其生育期内的主要吸水深度、各阶段的相对贡献率以及水分利用效率(WUE)及其受环境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主要吸收0~30 cm的浅层土壤水分,其在不同生育阶段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44.10%(出苗期)、35.44%(拔节期)、41.54%(抽穗期)、41.66%(灌浆期)和48.10%(成熟期);在整个生育期,WUE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受到饱和水汽压差、土壤温度和空气温度等环境因素的显著影响。结果揭示了该地区玉米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浅层土壤水分的高度依赖性和随着生育期发展水分利用效率显著提升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稳定同位素 蒸散分离 TG模型 总初级生产力 作物蒸腾 根系分来源 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和冷冻/冻融循环对保水剂吸持水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王小展 杨春艳 +5 位作者 史常青 赵廷宁 杨建英 邓莫楠 孙智龙 李成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9-69,共11页
作为一种土壤改良材料,保水剂能够有效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改善干旱和恶劣环境下的植物生长环境,已广泛应用于农业和生态恢复领域。该研究聚焦于不同温度和冷冻条件下保水剂的吸持水性能变化,探究不同温度、冷冻方法、成分、粒径对保水... 作为一种土壤改良材料,保水剂能够有效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改善干旱和恶劣环境下的植物生长环境,已广泛应用于农业和生态恢复领域。该研究聚焦于不同温度和冷冻条件下保水剂的吸持水性能变化,探究不同温度、冷冻方法、成分、粒径对保水剂吸持水性能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多因素方差分析和熵权逼近理想点排序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 TOPSIS)法,对10种保水剂的吸持水性能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1)这10种保水剂在吸水倍率方面呈现出极大的差异,为167.99~527.5 g/g,这与保水剂的主要成分密切相关,主要成分为高分子聚合物的保水剂吸水倍率较高,保水剂的主要成分对其保水性能也有显著的影响,多数复合型的保水剂在保水性能上较优;2)保水剂的吸水速率受粒径的影响较大,呈现出随粒径的增大而下降的趋势,低温会限制保水剂的吸水速率,同时,显著影响保水剂的保水性能,保水率随环境温度的上升,呈现增加趋势;3)多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保水剂的粒径对反复吸水倍率的衰减率和冷冻/冻融后的吸水倍率具有极显著影响(P <0.001),而冷冻/冻融过程同样会显著影响保水剂的吸水倍率和保水率(P <0.001)。4)通过熵权TOPSIS法分析可知,不同保水剂,在吸水、保水和耐寒性能上表现不一,以聚丙烯酸钾为主要成分的保水剂,其综合性能排序相对靠前。研究可为保水剂的应用和新型保水剂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剂(SAP) 倍率 特性 冻融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层微润灌溉对苹果树根系分布及根系吸水的影响研究
9
作者 张家晔 郭向红 +4 位作者 毕远杰 雷涛 马健涛 白艳茹 赵鹏帅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5-92,共8页
为了探明深层微润灌对果树根系分布及根系吸水的影响,以微润灌水器的埋深和长度为控制因子,其中灌水器埋深(D)设置为10 cm和20 cm两个水平,灌水器长度(L)设置为30、40、50 cm三个水平,地面灌溉为对照,共7个处理,探讨了不同处理对土壤水... 为了探明深层微润灌对果树根系分布及根系吸水的影响,以微润灌水器的埋深和长度为控制因子,其中灌水器埋深(D)设置为10 cm和20 cm两个水平,灌水器长度(L)设置为30、40、50 cm三个水平,地面灌溉为对照,共7个处理,探讨了不同处理对土壤水分分布及根系分布的影响,并构建根系吸水模型,分析不同处理对根系吸水的影响,同时采用相关性分析法分析了土壤水分与根长密度及根系吸水速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深层微润灌下土壤水分以微润灌水器为中心向四周扩散,形成近似于椭圆形的高水区域;而地面灌溉土壤水分随深度的增加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深层微润灌与地面灌溉下根长密度及根系吸水速率在垂直方向上均随深度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深层微润灌在20~80 cm的中深层土壤中根长密度随水平距离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最大值出现在60 cm处。其中D20L40和D20L50灌水处理在20~80 cm中深层的土壤含水量高于地面灌溉14.13%、14.64%;根长密度高值区覆盖面积超过地面灌溉80.07%、86.92%;且根系吸水速率高于地面灌溉13.91%、23.90%。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D20L50处理下土壤水分、根长密度及根系吸水速率之间存在着极强的相关关系,其Pearson相关系数最大。D20L50处理下的土壤水分分布与果树根系分布情况匹配度最高,D20L50处理为最优灌水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微润灌 微润灌 根系分布 根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吸水材料对镉溶液的吸收性能及对土壤镉的去除效果
10
作者 金云飞 施维林 +1 位作者 仓龙 陈睿涵 《土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9-156,共8页
以市场主流的吸水材料为对象,研究了不同吸水材料对镉溶液的吸收性能及对土壤镉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不同吸水材料对溶液的吸收量和对镉的吸收量存在明显差异,东洋纺明显高于其他材料,其对溶液的吸收量可达46.2~49.4 mL/g,对溶液中镉... 以市场主流的吸水材料为对象,研究了不同吸水材料对镉溶液的吸收性能及对土壤镉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不同吸水材料对溶液的吸收量和对镉的吸收量存在明显差异,东洋纺明显高于其他材料,其对溶液的吸收量可达46.2~49.4 mL/g,对溶液中镉的吸收量可达0.009~0.016 mmol/g;不同吸水材料对镉离子溶液的吸收要优于对络合态镉溶液的吸收。结合活化剂EDTA和GLDA,东洋纺对土壤镉的去除率(30.4%~48.7%)均高于针刺棉(27.6%~43.1%),且处理后土壤pH略有上升,而土壤电导率则先上升随后逐步下降至与土壤原始电导率持平,不会对土壤造成负面影响。综上,与其他吸水材料相比,东洋纺具有最优的镉溶液吸收性能和土壤镉去除能力,这为重金属原位活化–表面吸附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活化 土壤 减量化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水膨胀橡胶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11
作者 侯艳茹 曹春雷 马剑英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395-401,共7页
吸水膨胀橡胶是近年来被广泛研究和使用的橡胶材料之一,该种橡胶在具有独特的吸水、止水功能的同时,又保持了橡胶本身良好的力学性能,因而已逐渐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多个领域。但是由于橡胶材料和吸水组分材料之间具有的极性差异,使吸水... 吸水膨胀橡胶是近年来被广泛研究和使用的橡胶材料之一,该种橡胶在具有独特的吸水、止水功能的同时,又保持了橡胶本身良好的力学性能,因而已逐渐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多个领域。但是由于橡胶材料和吸水组分材料之间具有的极性差异,使吸水膨胀橡胶的部分性能还存在很多的缺陷和不足,导致在一些领域中的使用效果并不理想。从吸水膨胀橡胶的吸水、止水机理、制备方法、性能改性手段和具体实际应用等方面,介绍了吸水膨胀橡胶的研究形状,同时对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最后对该材料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橡胶 物理共混法 化学接枝法 互穿网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岩毛细吸水特性及吸水量时程模型研究
12
作者 赵红 董玉杰 +3 位作者 李晓宁 沈灿 凌斯祥 冯俊杰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2-235,共14页
【目的】研究红层泥岩毛细吸水特性及吸水量随时间变化规律,提出泥岩的吸水量预测方法,并据此开展吸水量临界值的计算,为地下水条件下红层泥岩吸水量预测、吸水软化特性的理论、试验研究及致灾机理分析提供参考。【方法】取四川雅安第... 【目的】研究红层泥岩毛细吸水特性及吸水量随时间变化规律,提出泥岩的吸水量预测方法,并据此开展吸水量临界值的计算,为地下水条件下红层泥岩吸水量预测、吸水软化特性的理论、试验研究及致灾机理分析提供参考。【方法】取四川雅安第三系名山组、四川简阳白垩系灌口组、甘肃成县白垩系鸡山组红层泥岩,开展毛细吸水试验,结合X射线衍射测试、压汞测试、接触角测试和扫描电镜测试,对红层泥岩的微观矿物成分、孔隙结构、毛细吸水前后的微观结构变化、毛细吸水规律特征曲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结果显示:不同地区红层泥岩的毛细吸水特性有一定差异,毛细吸水速率不断减小;毛细吸水系数与吸水率均呈正相关;毛细吸水高度与时间的平方根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基于L-W方程和多孔介质毛细吸水理论,考虑矿物成分对毛细吸水量的影响,提出毛细吸水量时程模型;毛细吸水率与石英含量呈负相关(R2=0.79)、与黏土矿物含量呈正相关(R2=0.80)。【结论】泥岩毛细吸水特性及影响因素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并将红层泥岩毛细吸水在微观层面划分为水分吸附阶段和水分迁移阶段;所提出的毛细吸水量时程模型能够有效进行红层泥岩的吸水量预测,且误差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层泥岩 毛细试验 毛细特性 时程误差较小模型 影响因素 扫描电镜测试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气剂掺量对非饱和水工混凝土毛细吸水饱和度影响
13
作者 周彧婕 黄耀英 +1 位作者 徐佰林 方晨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3-179,187,共8页
为探究引气剂掺量对非饱和水工混凝土毛细吸水饱和度影响,采用上吸法和侧吸法,开展了低温环境下不同引气剂掺量(质量分数分别为0■,2.50■,3.75■,5.00■,6.25■)的非饱和水工混凝土毛细吸水试验,进而研究了引气剂掺量对混凝土孔隙率、... 为探究引气剂掺量对非饱和水工混凝土毛细吸水饱和度影响,采用上吸法和侧吸法,开展了低温环境下不同引气剂掺量(质量分数分别为0■,2.50■,3.75■,5.00■,6.25■)的非饱和水工混凝土毛细吸水试验,进而研究了引气剂掺量对混凝土孔隙率、抗压强度及毛细吸水饱和度的影响,最后建立了耦合不同吸水深度和不同引气剂掺量共同作用下的非饱和水工混凝土毛细吸水饱和度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引气剂掺量增加,水工混凝土孔隙率呈线性增大,抗压强度略呈上凸曲线减小,饱和度逐渐下降,且饱和度和吸水深度呈指数关系,上吸法、侧吸法混凝土饱和度和引气剂掺量分别呈线性关系和二次函数关系;进而基于分离变量模型建立了非饱和引气水工混凝土毛细吸水饱和度预测模型,分析表明,新模型可较好预测不同吸水深度和不同引气剂掺量共同作用下的非饱和水工混凝土毛细吸水饱和度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气剂掺量 非饱和工混凝土 饱和度 毛细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含有吸水树脂和膨胀珍珠岩的新型吸水垫层
14
作者 王琦 李志鹏 +5 位作者 王磊 刘竹辉 苏群勇 卢黄忠 钟舜杰 沈平邦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5-148,共4页
开发了一种基于吸水树脂和膨胀珍珠岩的吸水垫层,旨在为海绵城市的应用提供一种新型储水材料。该吸水垫层具备出色的吸水性能和一定的力学性能,可实现高效的水资源利用和雨水的有效处理。通过TOPSIS多目标优化,最终得出了一种吸水能力... 开发了一种基于吸水树脂和膨胀珍珠岩的吸水垫层,旨在为海绵城市的应用提供一种新型储水材料。该吸水垫层具备出色的吸水性能和一定的力学性能,可实现高效的水资源利用和雨水的有效处理。通过TOPSIS多目标优化,最终得出了一种吸水能力和强度平衡的配合比。试验结果表明,0.25%的吸水树脂和15%的膨胀珍珠岩能够较好实现吸水垫层的制备,其抗折强度约为3.16 MPa,抗压强度约为9.16 MPa,吸水率能够达到33.16%,约为普通净浆的13.8倍。吸水树脂能够较好的调控内部水化速率,膨胀珍珠岩由于自身孔隙的关系能够有效的提高吸水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 膨胀珍珠岩 海绵城市 TOPSIS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菌型吸水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5
作者 牛俊婕 王小勇 +2 位作者 邱叶童 张翠倩 刘泽华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7-96,共10页
本研究通过胶体磨机械处理TEMPO氧化纤维素制得改性纤维(CRF),与丙烯酸(AA)、聚苹果酸(PMLA)和硝酸银(AgNO_(3))在紫外光下聚合,制备出一种具有良好抑菌性能的新型卫生用吸水材料(CRF-PMLA-Ag-SAM),并进行性能表征。结果表明,CRF、AA、P... 本研究通过胶体磨机械处理TEMPO氧化纤维素制得改性纤维(CRF),与丙烯酸(AA)、聚苹果酸(PMLA)和硝酸银(AgNO_(3))在紫外光下聚合,制备出一种具有良好抑菌性能的新型卫生用吸水材料(CRF-PMLA-Ag-SAM),并进行性能表征。结果表明,CRF、AA、PMLA成功发生共聚反应,且Ag元素以Ag+和Ag02种价态存在;在CRF添加量为15%时,PMLA和AgNO_(3)添加量均为1%制得的CRFPMLA-Ag-SAM对生理盐水具有良好的吸收保持倍率,吸水倍率为128 g/g,保水倍率为76 g/g;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具有明显抑制作用,抑菌圈直径分别为9.5和9.8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纤维 聚苹果酸 抑菌性能 卫生用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吸水树脂特性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熊子康 叶好 +3 位作者 王恩惠 赵晓勇 张继宏 刘勇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9期92-97,102,共7页
高性能吸水树脂是一种新型功能性高分子材料,具有强亲水性和良好的交联度,能够迅速吸收并保持大量水分,广泛应用于医疗、农业、工业等多个领域。其在农业中作为保水剂,在土壤改良、植树造林、水土保持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基于此,介绍... 高性能吸水树脂是一种新型功能性高分子材料,具有强亲水性和良好的交联度,能够迅速吸收并保持大量水分,广泛应用于医疗、农业、工业等多个领域。其在农业中作为保水剂,在土壤改良、植树造林、水土保持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基于此,介绍了高性能吸水树脂的种类、结构、吸水原理及特点,阐述了其在农业中的应用情况,分析了其通过多种影响起到了改善土壤质量、增强抗旱能力、提高作物产量的作用,并展望了未来高性能吸水树脂的发展前景。未来研究应集中于提高高性能吸水树脂的功能性与环保性,探索其在新领域的应用潜力,并通过材料改性与组合使用,进一步提升其在不同土壤条件下的适应性与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树脂 种类 结构 原理 特点 农业生产 展望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吸水树脂和控根穴盘对佛甲草扦插的影响
17
作者 周达彪 陆强 +2 位作者 时月敏 周淦 韩勇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5年第5期129-130,共2页
佛甲草因其优异的适应性和顽强的生命力而广泛应用于园林景观中,扦插是其主要的繁殖方法。作为多浆植物,高温季节扦插病害容易大面积的发生,严重影响扦插成活率,造成资源和人工的浪费。高分子吸水树脂是一种带有大量亲水基团的功能性材... 佛甲草因其优异的适应性和顽强的生命力而广泛应用于园林景观中,扦插是其主要的繁殖方法。作为多浆植物,高温季节扦插病害容易大面积的发生,严重影响扦插成活率,造成资源和人工的浪费。高分子吸水树脂是一种带有大量亲水基团的功能性材料,具有较强的吸水保水性能,在基质干燥时能释放水分,减少灌溉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根穴盘 高分子树脂 佛甲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底泥来源吸水链霉菌HU216代谢产物及其抗真菌活性
18
作者 何云飞 王瑞俊 +6 位作者 朱礼显 陈春同 齐欢 吴漪 张立钦 王继栋 张绍勇 《农药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6-125,共10页
太湖底泥中分离得到的吸水链霉菌(Streptomyces hygroscopicus)HU216具有广谱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为进一步明确其活性代谢产物,通过硅胶、凝胶柱层析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菌株发酵粗提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6个单体化合物;利用质... 太湖底泥中分离得到的吸水链霉菌(Streptomyces hygroscopicus)HU216具有广谱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为进一步明确其活性代谢产物,通过硅胶、凝胶柱层析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菌株发酵粗提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6个单体化合物;利用质谱和核磁共振谱(1D,2D)等进行结构表征,鉴定为子囊霉素(ascomycin,1)、3-(1-羟丙基)苯酚(3-(1-hydroxypropyl)phenol,2)、阿比利醚(abierixin,3)、(2E,4Z)-8-羟基癸-2,4-二烯酸((2E,4Z)-8-hydroxydeca-2,4-dienoic acid,4)、库瓦烯(cuevaene A,5)和29-O-尼日利亚菌素(29-O-methylnigericin,6),并采用滤纸片法测定其对6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活性。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在供试浓度为60μg/滤纸片时,化合物1~6均表现出一定的抗真菌活性。其中化合物1~3对番茄灰霉病病原菌的抑制率分别为85.83%、75.74%和70.15%;对苹果树腐烂病病原菌的抑制率分别为89.38%、76.63%和62.25%;对玉米圆斑病病原菌的抑制率分别为63.40%、64.22%和58.50%,活性均高于阳性对照戊唑醇(36.76%);对番茄早疫病病原菌的抑制率分别为44.61%、34.31%和43.30%,其中化合物1和3的活性高于阳性对照戊唑醇(38.54%),表现出较好的抗真菌作用。对番茄果实接种灰霉病后的防治效果测试表明,化合物1~3能有效保护番茄果实免受灰霉病危害,具有开发为新型农用抗生素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霉菌 代谢产物 结构鉴定 抗真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吸水聚合物对泡沫混凝土材料的改性效果验证
19
作者 严桂凤 吴旭 +1 位作者 张炜 鲍玉萍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1-204,共4页
泡沫混凝土作为一种轻质多孔材料,具有低强度和较高吸水性的缺点。为提升泡沫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与吸水性能,研究采用了粉煤灰、矿渣、发泡剂制备泡沫混凝土。利用羧甲基纤维素钠制备超级吸水聚合物。配制不同水灰比下的混凝土浆液,混合... 泡沫混凝土作为一种轻质多孔材料,具有低强度和较高吸水性的缺点。为提升泡沫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与吸水性能,研究采用了粉煤灰、矿渣、发泡剂制备泡沫混凝土。利用羧甲基纤维素钠制备超级吸水聚合物。配制不同水灰比下的混凝土浆液,混合超吸水性聚合物泡沫,制备超吸水性聚合物泡沫混凝土。应用万能试验机等设备测试该泡沫混凝土相关性能的变化。通过试验结果得知:超吸水性聚合物用量为40%情况下,泡沫混凝土的吸水性、抗压强度、抗冻性能最佳,表明合理配合比添加超吸水性聚合物能够显著改善泡沫混凝土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混凝土 聚合物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和绵羊消化作用对唐古特白刺种子吸水及萌发的影响
20
作者 查木哈 乌云嘎 +2 位作者 那顺乌力吉 特日格乐 呼和木仁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7期46-50,共5页
为增进荒漠地区植物群落的多样性与稳定性,采集天然唐古特白刺种子、牛和绵羊消化处理的种子,比较牛和绵羊消化作用对唐古特白刺种子吸水、萌发和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羊的咀嚼、反刍显著提高了唐古特白刺种子的吸水率、吸水速度及萌发... 为增进荒漠地区植物群落的多样性与稳定性,采集天然唐古特白刺种子、牛和绵羊消化处理的种子,比较牛和绵羊消化作用对唐古特白刺种子吸水、萌发和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羊的咀嚼、反刍显著提高了唐古特白刺种子的吸水率、吸水速度及萌发率,对种子萌发速度和生活力影响不显著;牛的咀嚼、反刍、消化作用对种子吸水及萌发的影响不显著,但显著降低了种子生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牧家畜 消化作用 唐古特白刺 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