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养护机制对再生混凝土材料宏、细观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覃源 闫鹏飞 +2 位作者 魏毅萌 段明翰 方建银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127-9138,共12页
再生混凝土作为绿色生态混凝土,其在生态水利工程中的应用较为广泛。为提高其力学性能和耐久性,采用内养护方式将再生骨料预处理至干燥、半饱和、饱和状态,分别以50%、100%的取代率取代普通混凝土,并设置干燥状态的普通混凝土作为对照组... 再生混凝土作为绿色生态混凝土,其在生态水利工程中的应用较为广泛。为提高其力学性能和耐久性,采用内养护方式将再生骨料预处理至干燥、半饱和、饱和状态,分别以50%、100%的取代率取代普通混凝土,并设置干燥状态的普通混凝土作为对照组,分析了不同取代率下含水量对再生混凝土宏细观性能的影响并对各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建立再生骨料吸水、解吸模型从细观尺度诠释内养护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同等取代率下,养护90 d时抗压强度较优异的是含水率50%的再生混凝土组。取代率增大,孔隙增多,养护90 d时,R50P、R100P的孔隙率比7 d时分别降低14.2%、10.3%,说明含水率50%的再生骨料能一定程度上改善孔隙和界面过渡区结构;骨料吸水、解吸过程中发挥的内养护作用机制是再生混凝土后期强度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内养护 孔隙结构 界面过渡区 吸水、解吸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