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阈值负荷吸气肌训练对呼吸肌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22
1
作者 吴雨晨 丁楠楠 +4 位作者 姜变通 张志刚 张彩云 岳伟岗 田金徽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50-1161,共12页
目的系统评价阈值负荷吸气肌训练(TIMP)对危重机械通气患者呼吸肌功能的影响。方法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相关随机对照试验(RCT)... 目的系统评价阈值负荷吸气肌训练(TIMP)对危重机械通气患者呼吸肌功能的影响。方法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相关随机对照试验(RCT),截止日期2018年7月1日。由2名研究员对文献质量进行严格评价和资料提取,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项RCT,共计650例患者,其中试验组323例,对照组327例。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最大吸气压(MIP)增加(MD=-6.65,95%CI-8.27^-5.03,P<0.001),呼吸肌肌力增加(MD=-5.04,95%CI-7.68^-2.04,P=0.0002),撤机时间缩短(MD=-1.01,95%CI-1.65^-0.37,P=0.002),机械通气时间缩短(MD=-2.24,95%CI-4.33^-0.15,P=0.04),ICU住院时间缩短(MD=-3.41,95%CI-6.06^-0.76,P=0.01)。两组间最大呼气压(MEP)(MD=1.22,95%CI-6.55~9.00,P=0.76)、再次插管/气管切开发生率(RR=0.99,95%CI 0.56~1.73,P=0.96)、死亡率(RR=1.05,95%CI 0.53~2.06,P=0.89)无显著性差异。结论TIMP可以改善危重机械通气患者MIP、呼吸肌肌力,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撤机时间和ICU住院时间,提高撤机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阈值负荷吸气肌训练 机械通气 撤机 呼吸肌肌力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易的水封式吸气阈值负荷装置
2
作者 秦朝辉 李寅环 +3 位作者 黄河 罗群 陈荣昌 钟南山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684-686,共3页
目的:介绍简易的“水封式”吸气阈值负荷装置的设计原理,论证其具备可提供准确吸气阈值的功能和阻力负荷很低的特点。方法:①结构及原理:由吸气室、呼气室、相应呼吸管路和两个单向瓣组成。吸气时,只有当负压增加到超过吸气室内吸气管... 目的:介绍简易的“水封式”吸气阈值负荷装置的设计原理,论证其具备可提供准确吸气阈值的功能和阻力负荷很低的特点。方法:①结构及原理:由吸气室、呼气室、相应呼吸管路和两个单向瓣组成。吸气时,只有当负压增加到超过吸气室内吸气管的水柱时,才能产生吸气流速,由此产生吸气阈值负荷。②验证方法:4个志愿人员参与实验,记录不同吸气阈值负荷呼吸资料。结果:在吸气相吸气阈值压力(Pth)是稳定的,开启压力(Pop)和Pth间呈良好线形关系。吸气瓣阻力与Pth(P>0.05)和3L/s范围内的吸气流速(P>0.05)均无相关性。该装置同样可提供稳定的呼气阈值负荷。结论:“水封式”装置是一种简易可靠的吸气阈值负荷装置,可用于呼吸锻炼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封式吸气阈值负荷装置 阈值压力 开启压力 呼吸锻炼 慢性呼吸衰竭 呼吸肌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阈值负荷吸气肌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功能、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18
3
作者 彭娟 王洁萍 +6 位作者 黄炜 樊必双 虞记华 曾今 黄丽衡 安丽娟 胥方元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022-1031,共10页
目的系统分析阈值负荷吸气肌训练(TIMT)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从PubMed、EBSCO、Web of Science、Ovid、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和维普数据库检索自建库至2020... 目的系统分析阈值负荷吸气肌训练(TIMT)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从PubMed、EBSCO、Web of Science、Ovid、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和维普数据库检索自建库至2020年9月关于TIMT对COPD患者呼吸、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两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0个RCT,2060例患者。TIMT能显著增加最大吸气压(MD=10.68,95%CI 7.43~13.92,P<0.001),改善6分钟步行试验结果(MD=24.62,95%CI 9.09~40.15,P=0.002)、圣乔治呼吸疾病问卷评分(MD=-3.08,95%CI-5.84~-0.33,P=0.03)、改良英国医学会研究协会呼吸困难量表评分(MD=-0.30,95%CI-0.52~-0.07,P=0.01)和Borg评分(MD=-0.84,95%CI-1.24~-0.44,P<0.001)。TIMT能改善第1秒用力最大呼气容积(MD=0.11,95%CI 0.04~0.19,P=0.003)和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MD=3.72,95%CI 2.62~4.82,P<0.001)。TIMT对COPD评估测试评分(MD=-1.14,95%CI-2.32~0.03,P=0.06)和用力肺活量(MD=0.07,95%CI-0.12~0.25,P=0.49)无显著改善作用。结论TIMT能够提升COPD患者吸气肌肌力,缓解呼吸困难,提升患者肺功能、生活质量及运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阈值负荷吸气肌训练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肌综合康复疗法对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疗效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陈尚仁 毛毅敏 +3 位作者 孙瑜霞 娄元杰 史凤琴 王俊霞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7年第2期50-53,共4页
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病人随机分为康复治疗组和非康复治疗组。康复治疗组在一般传统疗法基础上,加用营养、能量补充、合理氧疗与逐步增加膈肌运动负荷、提高呼吸肌耐力(体外膈肌起搏并穴位刺激,呼吸阻力锻炼、呼吸操并缩唇呼吸... 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病人随机分为康复治疗组和非康复治疗组。康复治疗组在一般传统疗法基础上,加用营养、能量补充、合理氧疗与逐步增加膈肌运动负荷、提高呼吸肌耐力(体外膈肌起搏并穴位刺激,呼吸阻力锻炼、呼吸操并缩唇呼吸等)相结合的呼吸肌综合康复方法,非康复治疗组仅采用一般传统疗法(抗感染、疏通气道、低流量吸氧等)进行治疗。结果显示:康复治疗组与非康复治疗组相比,常规肺功能(FVC,FEV10%)和主要血气指标(paO2、paCO2),呼吸肌耐力和生活质量,均有明显改善,两组差异显著(P值分别<0.05和0.01)。提示:呼吸肌综合康复疗法,近期疗效满意,有广泛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 呼吸肌耐力 康复疗法 吸气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