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地-气系统短波吸收辐射分布特征 被引量:4
1
作者 翁笃鸣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1995年第1期8-14,共7页
根据ERBE和ISCCP资料讨论了公气系统短波吸收辐射及其年较差在全国的分布,分析了其与总云量、行星和地表反射卒以及地面吸收辐射的相互关系。发现在冬季地-气系统短波吸收辐射分布主要呈南高北低型,夏季分布形势为一不对称... 根据ERBE和ISCCP资料讨论了公气系统短波吸收辐射及其年较差在全国的分布,分析了其与总云量、行星和地表反射卒以及地面吸收辐射的相互关系。发现在冬季地-气系统短波吸收辐射分布主要呈南高北低型,夏季分布形势为一不对称的大鞍形场,大致与行星反射率分布反向对应。公气短波吸收辐射与总云量呈负相关,高相关区在我国东部。各站地-气短波吸收辐射与地面吸收辐射的相关系数普遍高达0.900以上。此一特,或为从气候上利用地-气吸收辐射反演地面吸收辐射提供初步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气 短波吸收辐射 地面吸收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云对地气系统短波吸收辐射强迫的气候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刘艳 翁笃鸣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1期124-129,共6页
利用地球辐射平衡试验 ( ERBE)和国际卫星云气候计划 ( ISCCP)提供的总云量、行星反射率资料 ,计算并分析了青藏高原地气系统年、月平均云对太阳短波吸收辐射的强迫 ,揭示了其与总云量的关系。结果表明 :高原的短波辐射云强迫与总云量... 利用地球辐射平衡试验 ( ERBE)和国际卫星云气候计划 ( ISCCP)提供的总云量、行星反射率资料 ,计算并分析了青藏高原地气系统年、月平均云对太阳短波吸收辐射的强迫 ,揭示了其与总云量的关系。结果表明 :高原的短波辐射云强迫与总云量有较好的非线性相关 ,呈幂指数形式 ,且季节变化明显 ;短波辐射云强迫的地理分布与高原云的分布配合较好 ,高原主体和北部是短波辐射云强迫的低值区 ,高原东南部和西部边缘迎风部位为强迫的高值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地气系统 短波吸收辐射 辐射强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ERBE和ISCCP资料反演青藏高原地表短波吸收辐射场 被引量:8
3
作者 高歌 翁笃鸣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1998年第1期8-14,共7页
利用ERBE和ISCCP卫星辐射及总云量资料,结合青藏高原地面日射资料,讨论并提出了该地区地表短波吸收辐射的气候反演方法,该法的拟合精度较高,平均误差为9.8W·m-2,据此计算出75°E~95°E及25&... 利用ERBE和ISCCP卫星辐射及总云量资料,结合青藏高原地面日射资料,讨论并提出了该地区地表短波吸收辐射的气候反演方法,该法的拟合精度较高,平均误差为9.8W·m-2,据此计算出75°E~95°E及25°N~40°N间2.5°×2.5°经纬网格点和高原63个站点的各月平均地面吸收辐射通量密度,绘制出其在高原的分布图,揭示其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短波吸收辐射 气候反演 辐射 ERB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气短波吸收辐射的气候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翁笃鸣 张海东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1996年第1期111-117,共7页
根据 ERBE 和ISCCP 资料,以及实测和计算的地表吸收辐射资料,计算并讨论了我国大气短波吸收辐射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了其与各影响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大气短波吸收辐射随纬度和拔海高度变化明显,其与天文辐射、水汽压的相关也很显著,... 根据 ERBE 和ISCCP 资料,以及实测和计算的地表吸收辐射资料,计算并讨论了我国大气短波吸收辐射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了其与各影响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大气短波吸收辐射随纬度和拔海高度变化明显,其与天文辐射、水汽压的相关也很显著,总云量对它的影响仅在东部地区有所反映。最后还计算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率,初步表明其值在我国东部地区可达0.30,最大可超过0.35,远大于以往文献的平均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大气短波 吸收辐射 大气辐射 气候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区域光合有效辐射吸收系数产品
5
作者 胡锦康 彭代亮 +3 位作者 楼子杭 潘玉豪 郑诗军 王岩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2025年第2期202-212,共11页
在总太阳辐射(TSR,total solar radiation)中,对植物光合作用有效的太阳辐射称为光合有效辐射(PAR,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波长范围约为400-700 nm,其吸收系数(FPAR)是碳循环研究的一个关键生理变量,也是表征植被生态系... 在总太阳辐射(TSR,total solar radiation)中,对植物光合作用有效的太阳辐射称为光合有效辐射(PAR,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波长范围约为400-700 nm,其吸收系数(FPAR)是碳循环研究的一个关键生理变量,也是表征植被生态系统的基本变量之一。基于30米空间分辨率的Landsat反射率数据,得到青藏高原区域的地表植被类型分类结果,以及不同植被类型生长季内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累积频率的98%(NDVI_max)和2%(NDVI_min)。为克服简单比值指数(SR)和NDVI在单独估算FPAR时分别存在低估和高估的问题,构建基于SR和NDVI的FPAR联合估算模型,生产了1987-2022年青藏高原区域4-9月平均FPAR产品。FPAR作为计算植被固碳量的参数之一,可用于评价植被生态系统状态,在生态环境监测、气候变化研究以及自然资源管理等领域有广泛的潜在应用价值。本产品以Geo TIFF格式保存,空间参考为地理坐标系GCS_WGS_1984(ESPG:43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有效辐射吸收系数(FPAR) 青藏高原 LANDSAT 植被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北地区地表覆被变化对太阳辐射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石莹 别强 +1 位作者 苏晓杰 李欣璋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60-271,共12页
地表覆被类型的变化会影响地表对太阳辐射能量吸收的大小,进而影响地表生态系统中辐射能量的收支平衡,在地表覆被剧烈变化的背景下,地表对太阳辐射吸收的格局和变化对地表热量收支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基于2001—2020年间的MODIS MCD12Q... 地表覆被类型的变化会影响地表对太阳辐射能量吸收的大小,进而影响地表生态系统中辐射能量的收支平衡,在地表覆被剧烈变化的背景下,地表对太阳辐射吸收的格局和变化对地表热量收支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基于2001—2020年间的MODIS MCD12Q1地表覆被数据、MCD43A3地表反照率数据和MCD43A2太阳天顶角数据,结合相邻2期西北地区的地表覆被类型和地表吸收太阳辐射能量的时空变化分析并探讨地表覆被类型变化对吸收太阳辐射能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地表覆被类型变化以裸地面积减少和其他类型的扩张为主要特征,面积变化最大的是裸地向草地的转换;②不同地表覆被类型吸收太阳辐射存在差异,其中,水体最大,其次为林地、耕地、草地、建设用地,裸地、永久冰雪吸收太阳辐射较小;③地表覆被类型间转换会导致地表辐射吸收能力不同,草地、耕地、裸地、永久冰雪的转出以吸收太阳辐射增加为主导趋势,而水体和林地则以减少居多;④相同地表覆被类型其吸收太阳辐射值在时间序列上存在差异,建设用地、草地、耕地、裸地和水体以吸收增加为主,林地、永久冰雪以减少为主。本研究结果对中国西北气候变化研究、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覆被变化 蓝空反照率 太阳辐射吸收 西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2020年植被吸收光合有效辐射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7
作者 林婷敏 陈楠 林偲蔚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1-222,共12页
植被吸收光合有效辐射(Absorbed 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APAR)是植被进行光合作用中实际吸收的太阳辐射量,是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的重要指标,也是生态系统的功能模型、作物生长模型、净初级生产力模型、气候模型等的重要... 植被吸收光合有效辐射(Absorbed 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APAR)是植被进行光合作用中实际吸收的太阳辐射量,是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的重要指标,也是生态系统的功能模型、作物生长模型、净初级生产力模型、气候模型等的重要参数。因此高空间分辨率和精确性的植被吸收光合有效辐射对于高精度的区域生产力及光能利用率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CASA(Carnegie-Ames-Stanford Approach)模型进行了改进,利用30m×30m的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数据直接计算太阳辐射,从而将其作为CASA模型的输入参数。结合多源遥感数据、气象数据,研究2015-2020年江汉平原APAR的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顾及江汉平原的土地利用分布特点,着重分析了江汉平原农田APAR的时空特性,研究结果较好的反映了江汉平原APAR分布。实验结果表明:(1)2015-2020年APAR年总值在3.42×10^(13)MJ-3.73×10^(13)MJ之间,总体空间分布与植被类型的分布情况相符;(2)农田月均APAR值在4月、7月高于其他月份,表现出“双峰”的特征;(3)在空间分布上,水田APAR表现出明显的纬度地带性,而旱地APAR正好相反,这可能源于种植结构重心转移;(4)通过借助地理探测器,着重考虑与植被生长相关的12个因子(包括≧10℃积温、年总日照时数、年均气温、年总降雨量、农田种植结构、年散射辐射、农田施肥、土壤类型、土壤质地(砂土、粉砂土、黏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12个因素对APAR空间变异性都具有很明显的影响。对CASA的改进方法可以适用于大范围高空间精度的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有效辐射 植被吸收光合有效辐射 CASA模型 数字高程模型 地理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和大豆光合有效辐射吸收比例与植被指数和叶面积指数的关系 被引量:13
8
作者 杨飞 张柏 +3 位作者 宋开山 王宗明 刘焕军 杜嘉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046-2052,共7页
基于东北典型黑土区的玉米和大豆的实测光谱反射率、光合有效辐射及叶面积数据,选取常用的9种植被指数,并根据光谱曲线特征和植被指数结构建立了两种新的植被指数,对其估算玉米和大豆冠层FPAR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各植被指数... 基于东北典型黑土区的玉米和大豆的实测光谱反射率、光合有效辐射及叶面积数据,选取常用的9种植被指数,并根据光谱曲线特征和植被指数结构建立了两种新的植被指数,对其估算玉米和大豆冠层FPAR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各植被指数与冠层光合有效辐射吸收比例(FPAR)的关系因植被类型而异。以近、短波红外波段较以可见光、近红外波段计算植被指数的估算效果好。NDVI、RVI在可见光、近红外波段计算的植被指数中估算FPAR效果较好,玉米估算模型R2分别为0.81和0.82,大豆估算模型R2均为0.81;NDSI、RSI在近、短波红外波段计算的植被指数中较好,玉米估算模型R2均为0.86,大豆估算模型R2均为0.84,优于NDVI和RVI。试验表明,利用近、短波红外波段估算FPAR是可行的;冠层含水量较土壤背景对FPAR影响更大;玉米和大豆冠层FPAR与叶面积指数(LAI)呈较好的对数关系,估算模型R2分别为0.75和0.70;但用植被指数估算FPAR效果要优于用叶面积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大豆 光合有效辐射吸收比例 植被指数 叶面积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遥感的水稻冠层吸收光合有效辐射的估算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辛明月 殷红 +1 位作者 张涛 张美玲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43-446,共4页
利用高光谱遥感数据,对光谱反射率、一阶微分光谱及二阶微分光谱与吸收光合有效辐射(APAR)进行相关分析,并利用反射率、微分光谱、植被指数法研究了水稻冠层APAR的估算效果。结果表明,高光谱反射率、一阶微分光谱及二阶微分光谱的最优... 利用高光谱遥感数据,对光谱反射率、一阶微分光谱及二阶微分光谱与吸收光合有效辐射(APAR)进行相关分析,并利用反射率、微分光谱、植被指数法研究了水稻冠层APAR的估算效果。结果表明,高光谱反射率、一阶微分光谱及二阶微分光谱的最优波段与APAR的相关性均极显著,一阶微分光谱能够更好的估算APAR,它与APAR在769nm处的拟合决定系数为0.5218;5种植被指数所选的最优波段组合拟合方程的决定系数在0.67以上,其中以复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758,781)估算效果最好,决定系数达0.75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高光谱遥感 吸收光合有效辐射 植被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图像估测棉花光合有效辐射吸收比例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方永 韩焕勇 +5 位作者 陈兵 孔宪辉 林海 余渝 宁新柱 王琼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4-79,共6页
研究利用数字图像技术估测棉花光合有效辐射吸收比例的方法,以期为棉花生长状况的动态监测提供依据。2013-2014年设置不同株行距配置试验,在棉花关键生育时期通过数码相机、线性光量子传感器分别测定棉花覆盖度和光合有效辐射吸收比例... 研究利用数字图像技术估测棉花光合有效辐射吸收比例的方法,以期为棉花生长状况的动态监测提供依据。2013-2014年设置不同株行距配置试验,在棉花关键生育时期通过数码相机、线性光量子传感器分别测定棉花覆盖度和光合有效辐射吸收比例。结果表明,不同配置方式下,fCover和fAPAR的季节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生育后期由于非绿色器官的增多致使低估fCover;fCover与fIPAR和fAPAR呈线性的极显著正相关,与LAI和干物质呈指数的极显著正相关;综合分析2a数据,建立图像覆盖度估测fAPAR的模型(R2=0.895,SE=0.076);根据独立试验数据对估测模型进行检验的结果显示,模型的决定系数(R2=0.964)较高且预测误差(RMSE=0.058)较小。因此,图像覆盖度是一种简便、快捷、有效地估测棉花光合有效辐射吸收比例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光合有效辐射吸收比例 数字图像 覆盖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收光合有效辐射的时序变化特征及与作物产量的响应关系 被引量:26
11
作者 江东 王乃斌 +1 位作者 杨小唤 刘红辉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1-54,共4页
利用气象卫星资料 ,反演出大面积、从每日到每旬、每月不同时间分辩率的吸收光合有效辐射资料 ,在此基础上 ,以河南省高、中、低产县的冬小麦为例 ,深入探讨了冬小麦各个生育期内A PAR的波动规律 ,结果表明 ,APAR的时序变化与冬小麦生... 利用气象卫星资料 ,反演出大面积、从每日到每旬、每月不同时间分辩率的吸收光合有效辐射资料 ,在此基础上 ,以河南省高、中、低产县的冬小麦为例 ,深入探讨了冬小麦各个生育期内A PAR的波动规律 ,结果表明 ,APAR的时序变化与冬小麦生育节律有着很好的响应关系 ,并最终影响冬小麦产量的形成。图 3,参 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光合有效辐射 时序变化 作物产量 冬小麦 生育节律 响应关系 光合有效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植被指数的棉花光合有效辐射吸收分量估算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金秀良 李少昆 +6 位作者 王克如 肖春华 王方永 陈兵 陈江鲁 吕银亮 刁万英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47-453,共7页
通过开展小区棉花密度和水分对比试验,分析不同密度和水分处理的棉花整个生育期光合有效辐射吸收分量(FPAR)与光谱反射率的相关关系,建立棉花FPAR光谱估算模型。结果表明,棉花FPAR与选取的所有植被指数均呈极显著相关,其中绿度植被指数(... 通过开展小区棉花密度和水分对比试验,分析不同密度和水分处理的棉花整个生育期光合有效辐射吸收分量(FPAR)与光谱反射率的相关关系,建立棉花FPAR光谱估算模型。结果表明,棉花FPAR与选取的所有植被指数均呈极显著相关,其中绿度植被指数(GREENNDVI)和反射率比值(GMI)与FPAR的相关性最好,相关系数(r)分别为0.794和0.765。分别用GREENNDVI和GMI建立棉花FPAR的估算模型,其决定系数(r2)分别为0.657和0.633,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089和0.093。研究表明,利用光谱特征参数可以有效地估算棉花整个生育期的FPA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光合有效辐射吸收分量 植被指数 估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被光合有效辐射吸收分量及最大光能利用率算法的改进 被引量:15
13
作者 王保林 王晶杰 +3 位作者 杨勇 常书娟 陈喜梅 刘爱军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20-228,共9页
植被冠层对入射光有效辐射的吸收系数(FPAR)和最大光能利用率是NPP模拟的重要参数。利用光量子仪实测了典型草原植被类型关键生育期光合有效辐射值,根据NDVI与FPAR之间的良好相关性,建立了2个FAPR估算模型。结果表明,实测的FPAR值与模... 植被冠层对入射光有效辐射的吸收系数(FPAR)和最大光能利用率是NPP模拟的重要参数。利用光量子仪实测了典型草原植被类型关键生育期光合有效辐射值,根据NDVI与FPAR之间的良好相关性,建立了2个FAPR估算模型。结果表明,实测的FPAR值与模型估算的FPAR之间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2个模型的估测值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因此,本研究中采取求均值后计算了我国草原的FPAR,并与NASA-FPAR产品进行了嵌套和互补,形成全国完整的草原FPAR空间分布图。同时,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和叶面积指数,以中国草原18大类分类结果为基础单元,对中国草原18大类的最大光能利用率进行调整,调整后的最大光能利用率输入NPP模型后,改善了NPP估算精度,在大类尺度上,总体预测精度为85.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 光合有效辐射吸收分量 最大光能利用率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面阵可见光吸收/红外辐射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钱丽勋 韩介平 +1 位作者 李卓 范增明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49-951,共3页
介绍了一种用于红外动态场景生成的新型可见光/红外图像转换器芯片.采用离子刻蚀工艺制作芯片的吸收辐射膜,其可见光波段吸收率可以达到98.5%以上,3~5μm波段的红外发射率可以达到0.73,8~12μm波段的发射率达到0.82.测试证明,此吸收... 介绍了一种用于红外动态场景生成的新型可见光/红外图像转换器芯片.采用离子刻蚀工艺制作芯片的吸收辐射膜,其可见光波段吸收率可以达到98.5%以上,3~5μm波段的红外发射率可以达到0.73,8~12μm波段的发射率达到0.82.测试证明,此吸收辐射膜完全满足红外图像转换芯片的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红外图像转换 可见光吸收/红外辐射 吸收 发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深熔焊接小孔内等离子体的反韧致辐射吸收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金湘中 鄢锉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5-50,共6页
在假设小孔为圆柱形的基础上,通过跟踪光线在小孔内的多次反射轨迹,对激光深熔焊接过程中小孔内等离子体的反韧致辐射吸收进行了研究,计算了小孔孔壁上吸收的激光功率密度,分析研究了孔壁的多次反射次数、聚焦透镜的焦距以及小孔直径等... 在假设小孔为圆柱形的基础上,通过跟踪光线在小孔内的多次反射轨迹,对激光深熔焊接过程中小孔内等离子体的反韧致辐射吸收进行了研究,计算了小孔孔壁上吸收的激光功率密度,分析研究了孔壁的多次反射次数、聚焦透镜的焦距以及小孔直径等因素对孔壁上的激光功率密度分布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小孔孔壁通过等离子体的反韧致辐射吸收的激光功率密度主要取决于等离子体对直射激光的反韧致辐射吸收,小孔孔壁的多次反射光只对小孔下部孔壁的激光功率密度分布有一些影响.随着聚焦透镜焦距的增大,小孔孔壁上吸收的激光功率密度峰值减小,但分布区域向小孔深处推移.最后,对小孔孔壁上吸收的激光功率密度与小孔的尺寸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小孔的尺寸取决于孔壁上吸收的激光功率密度大小.激光功率密度越大,小孔直径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孔 等离子体 反韧致辐射吸收 激光深熔焊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色粉体材料对太阳辐射吸收性能的UV-Vis-NIR光谱法表征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洪猷 李秀艳 +1 位作者 吴念祖 王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482-1484,共3页
进一步研究了粉体材料对太阳辐射吸收能力的定量表征方法 .结果表明 ,当 Vcolored/V(Ti O2 ) (有色粉体与 Ti O2 的体积比 ) <5 %时 ,lg(1 /R) (R是试样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 )和 Vcolored/V(Ti O2 )呈直线关系 .从直线的斜率和截距可... 进一步研究了粉体材料对太阳辐射吸收能力的定量表征方法 .结果表明 ,当 Vcolored/V(Ti O2 ) (有色粉体与 Ti O2 的体积比 ) <5 %时 ,lg(1 /R) (R是试样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 )和 Vcolored/V(Ti O2 )呈直线关系 .从直线的斜率和截距可得出粉体材料的吸光系数和最大穿透厚度 .该方法具有普遍性 ,适用于各种有色粉体的测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色粉体材料 太阳辐射吸收性能 UV-Vis-NIR光谱法 表征 吸光系数 紫外-可见-近红外反射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护结构太阳辐射吸收系数对太阳能采暖建筑外墙热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桑国臣 程芳玥 +2 位作者 刘瑶 龙凯晨 崔晓玲 《太阳能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3-40,共8页
利用墙体热工系统理论,依据墙体传热的室外边界条件具有地区差异和表面特性差异的特点,选取拉萨、银川和西安作为代表性地区,通过以附加热阻百分率和附加热惰性指标为外墙表面热工参数的等效计算方法,讨论冬季采暖条件下改变太阳辐射吸... 利用墙体热工系统理论,依据墙体传热的室外边界条件具有地区差异和表面特性差异的特点,选取拉萨、银川和西安作为代表性地区,通过以附加热阻百分率和附加热惰性指标为外墙表面热工参数的等效计算方法,讨论冬季采暖条件下改变太阳辐射吸收系数对南墙节能量和内壁面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增大南墙的太阳辐射吸收系数可有效增大节能量,但会小幅降低内壁面温度的稳定性,这种影响在太阳辐照度最高的拉萨地区最为显著,其次为银川和西安,且随着墙体传热阻和热惰性指标的增大,节能量和内壁面波动幅度对太阳辐射吸收系数的敏感性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被动式太阳能采暖 节能 太阳辐射吸收系数 等效计算 内壁面波动幅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山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初步调查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东辉 付志国 +4 位作者 李文峰 周思儒 王青东 岳会国 杨斌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38-841,共4页
结合我国长白山主峰地区典型地形地貌特征,较全面的开展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水平调查,掌握了第一手的调查数据。调查结果表明长白山主峰的北坡、南坡及西坡海拔高度800m以上各测点地表环境γ辐射剂量率结果随海拔高度变化呈明显的正相... 结合我国长白山主峰地区典型地形地貌特征,较全面的开展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水平调查,掌握了第一手的调查数据。调查结果表明长白山主峰的北坡、南坡及西坡海拔高度800m以上各测点地表环境γ辐射剂量率结果随海拔高度变化呈明显的正相关性。本工作的开展也为后续山林地区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水平测量工作积累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 调查 长白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锥形小孔内等离子体的反韧致辐射吸收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金湘中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6-51,共6页
在假设小孔为圆锥形的基础上,按照几何光学理论,通过跟踪光线在小孔内的多次反射轨迹,对激光深熔焊接小孔内等离子体的反韧致辐射吸收进行了详细研究.计算了小孔孔壁通过孔内等离子体的反韧致辐射吸收的激光功率密度,分析研究了孔壁的... 在假设小孔为圆锥形的基础上,按照几何光学理论,通过跟踪光线在小孔内的多次反射轨迹,对激光深熔焊接小孔内等离子体的反韧致辐射吸收进行了详细研究.计算了小孔孔壁通过孔内等离子体的反韧致辐射吸收的激光功率密度,分析研究了孔壁的多次反射次数、圆锥形小孔的锥顶角以及圆锥形小孔的直径等因素对孔壁上的激光功率密度分布的影响.通过比较小孔内等离子体的反韧致辐射吸收的激光功率密度和小孔孔壁上的多次反射吸收的激光功率密度,分析了两种能量吸收机制在小孔形成和维持过程中所起的不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焊接 反韧致辐射吸收 圆锥小孔 多次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辐射能量吸收率测量
20
作者 王娜 陈鸿飞 +2 位作者 吴中祥 向宏文 何正文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02-1105,共4页
辐射能量吸收率(REA)是一个与线性能量传输(LET)类似的物理量,可用于研究航天器在空间辐射环境中的安全问题。测量REA的设备要比测量LET的设备简单得多,所以REA适合于空间应用。文章介绍了基于硅半导体探测器的REA测量原理,并给出探测... 辐射能量吸收率(REA)是一个与线性能量传输(LET)类似的物理量,可用于研究航天器在空间辐射环境中的安全问题。测量REA的设备要比测量LET的设备简单得多,所以REA适合于空间应用。文章介绍了基于硅半导体探测器的REA测量原理,并给出探测系统的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能量吸收 线性能量传输 LET 单粒子翻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