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补水方式下鱼道进口诱鱼效果分析
1
作者 谭均军 王德辰 +7 位作者 王渊洋 孙钧键 成必新 朱冬舟 严鑫 柯森繁 李新宇 石小涛 《湖泊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55-565,I0010,共12页
设计合理的鱼道进口补水角度及补水流量,营造适宜目标鱼类的水流条件是提高鱼道进口诱鱼效果的重要方式。本研究以短须裂腹鱼(Schizothorax wangchiachii)为实验对象,在2021-2023年开展不同补水方式(补水角度、补水流量)下黑水河松新鱼... 设计合理的鱼道进口补水角度及补水流量,营造适宜目标鱼类的水流条件是提高鱼道进口诱鱼效果的重要方式。本研究以短须裂腹鱼(Schizothorax wangchiachii)为实验对象,在2021-2023年开展不同补水方式(补水角度、补水流量)下黑水河松新鱼道进口诱鱼效果评估。结果表明:(1)在所有运行工况下,平行补水时鱼道进口平均吸引效率为26.47%,鱼道进口效率达58.89%;垂直补水时,鱼道吸引效率和进口效率分别为13.11%和56.25%;平行补水的诱鱼效果要略优于垂直补水的效果。(2)两种补水方式下58.50%的实验鱼在夜间到达鱼道进口,高于白天鱼道进口诱鱼效果。(3)为识别影响鱼类吸引时间和鱼道进口效率的关键因素,构建了多因素(昼夜节律、竖缝式鱼道流量、补水流量、实验鱼全长、水温、补水角度)的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和逻辑回归模型,结果表明:补水流量、补水角度和昼夜节律是影响鱼道进口鱼类吸引时间的主要因素。(4)结合短须裂腹鱼上溯时流量情况,当竖缝式鱼道进水口流量范围为0.16~0.58 m^(3)/s、补水通道进水口流量为0.94~2.42 m^(3)/s时鱼道进口诱鱼效果最佳。本研究结果有助于为引水式水电站过鱼设施的修建以及补水设施设置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道进口 补水方式 诱鱼效果 吸引效率 黑水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