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相关基因多态性与哮喘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8
1
作者 李静 马丽娟 +3 位作者 袁圆 王捷 郁长治 赵军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1年第11期1250-1258,共9页
目的:研究糖皮质激素诱导转录因子1(GLCCI1)基因rs37973、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受体1(CRHR1)基因rs1876828以及IgE低亲和力II受体基因Fc片段(FCER2)基因rs28364072基因多态性与哮喘患者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布地奈德治疗疗效... 目的:研究糖皮质激素诱导转录因子1(GLCCI1)基因rs37973、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受体1(CRHR1)基因rs1876828以及IgE低亲和力II受体基因Fc片段(FCER2)基因rs28364072基因多态性与哮喘患者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布地奈德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收集哮喘患者血样152例,提取血液DNA,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GLCCI1、CRHR1与FCER2基因多态性,收集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检测结果,记录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_(1)/FVC%)、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等指标,并计算FVC、FEV_(1)、FEV_(1)/FVC等差值和改善率。分析GLCCI1、CRHR1与FCER2基因多态性与哮喘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改变的关系。结果:GLCCI1、FCER2各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在汉族患者与维族患者中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本研究人群中未发现CRHR1 AA基因型,但GA基因型在维族患者中的分布频率明显高于汉族患者(P<0.05)。GLCCI1 AA型与GG型患者治疗前后的FVC差值与FVC改善率变化相近(P>0.05),但AG型患者的FVC差值与FVC改善率较之GG型明显升高(P<0.05);FCER2 AA型与AG型相比,药物治疗前后FEV_(1)/FVC的差值变化相近(P>0.05),但AA型/AG型分别与GG型相比,ICS治疗前后FEV_(1)/FVC的差值均明显升高(P<0.05)。CRHR1 GA基因型患者治疗前后的FEV_(1)/FVC差值比GG型的变化更明显(P<0.05)。FCER2 AA型与GG型的汉族与维族患者经治疗后的各项肺功能指标变化均相近(P>0.05),而AG基因型的维族患者与汉族患者相比,经ICS治疗后的FEV_(1)改善率、FEV_(1)/FVC差值和FEV_(1)/FVC改善率均有明显升高(P<0.05)。结论:GLCCI1、CRHR1、FCER2各基因型患者经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的改变具有明显差异,GLCCI1 rs37973、CRHR1 rs1876828与FCER2 rs28364072基因多态性与哮喘患者ICS治疗疗效存在一定相关性,可能作为预测哮喘患者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疗效的遗传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 药物基因多态性 支气管哮喘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在慢性肺病管理中喉部不良反应的发生及预防措施
2
作者 牛佳昊 张倩倩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403-406,共4页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支气管哮喘等慢性肺病的常用治疗药物。尽管ICS在控制病情、改善肺功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局部不良反应,尤其是对喉部的影响,已成为临床治疗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常见的喉部不良反...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支气管哮喘等慢性肺病的常用治疗药物。尽管ICS在控制病情、改善肺功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局部不良反应,尤其是对喉部的影响,已成为临床治疗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常见的喉部不良反应包括声音嘶哑、咽痛、异物感、咳嗽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真菌感染。ICS的喉部不良反应发生机制涉及药物的局部沉积、代谢路径和吸入方式等因素。针对这些不良反应,临床上已采取多种预防措施,包括优化吸入技术、选择适合的药物、使用储雾器、及时漱口等。这些措施能够有效减少药物在咽喉部的沉积,降低局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本文对ICS引发喉部不良反应机制,以及相关的预防措施进行综述,以期为慢性肺病患者的治疗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肺病 糖皮质激素 吸入性 不良反应 预防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及其配体mRNA在哮喘大鼠中性粒细胞上的表达及布地奈德干预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金小红 应亚萍 +6 位作者 陈存国 陈玲玲 李绍波 卢洪萍 朱希聪 陈丽丽 朱敏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5年第8期876-881,共6页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对哮喘大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上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GITR)及其配体(GITRL)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30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哮喘组、布地奈德干预组,取外周血进行中性粒细胞的分离提纯,采...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对哮喘大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上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GITR)及其配体(GITRL)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30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哮喘组、布地奈德干预组,取外周血进行中性粒细胞的分离提纯,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方法检测GITR/GITRL mRNA在中性粒细胞上的表达。结果:哮喘组中性粒细胞上的GITR/GITRL mRNA的表达水平(△CT分别为3.10±0.23,13.48±2.40)显著高于对照组(△CT分别为5.16±0.70,15.79±1.27)及布地奈德干预组(△CT分别为4.83±0.93,15.63±1.73)(均P<0.05);而布地奈德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各组的GITR/GITRL mRNA表达水平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两者表达呈正相关(R2=0.669,P<0.01)。结论:中性粒细胞可能通过GITR/GITRL信号通路参与哮喘的气道炎症过程,布地奈德可能通过下调中性粒细胞上的GITR/GITRL的表达从而减轻哮喘气道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地奈德 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配体 中性粒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拉霉素联合布地奈德对COPD大鼠糖皮质激素抵抗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孙盼锋 张辉 +3 位作者 黄仕夫 黄凤祥 赵娣 苗丽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22-325,共4页
目的:探讨克拉霉素联合布地奈德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糖皮质激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对大鼠进行COPD造模,然后分4组处理,COPD组、克拉霉素组、布地奈德组和联合干预组(克拉霉素+布地奈德组),每组10只;以10只未处理未造模大鼠作空... 目的:探讨克拉霉素联合布地奈德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糖皮质激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对大鼠进行COPD造模,然后分4组处理,COPD组、克拉霉素组、布地奈德组和联合干预组(克拉霉素+布地奈德组),每组10只;以10只未处理未造模大鼠作空白对照(空白组)。留取各组大鼠肺组织和血清,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TNF-α水平,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糖皮质激素受体α(GRα)及GRβ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相比,COPD组大鼠气管及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脱落,炎性细胞浸润,支气管平滑肌增厚,肺泡壁变薄,甚至破裂融合成肺大泡,血清TNF-α水平升高,提示造模成功。对COPD组、克拉霉素组、布地奈德组和联合干预组的分析表明,克拉霉素和布地奈德均可降低COPD大鼠血清TNF-α水平和肺组织GRβ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肺组织GRα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且二者联用有协同作用(P<0.05)。结论:克拉霉素、布地奈德均可在不同程度上调节GRα/GRβ失衡,从而改善COPD大鼠糖皮质激素抵抗,二者联用抗炎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霉素 布地奈德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糖皮质激素抵抗 糖皮质激素受体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赵鑫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3期1159-1159,共1页
目的研究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法;选取同期同类型患者30例作为研究组,给予布地奈德治疗。对2组患者的临床... 目的研究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法;选取同期同类型患者30例作为研究组,给予布地奈德治疗。对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体有效率以及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布地奈德治疗方法,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大力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剂量糖皮质激素 布地奈德 支气管哮喘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气道高反应性和诱导痰中炎性介质的影响 被引量:54
6
作者 刘美璇 朱柠 陈小东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6-79,87,共5页
目的探讨吸入糖皮质激素(inhaled corticosteroid,ICS)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患者的气道高反应性和诱导痰中炎性介质的影响。方法本实验纳入28例CVA患者作为实验CVA组及2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治... 目的探讨吸入糖皮质激素(inhaled corticosteroid,ICS)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患者的气道高反应性和诱导痰中炎性介质的影响。方法本实验纳入28例CVA患者作为实验CVA组及2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治疗前均进行基础肺功能、支气管激发试验(bronchial provocating test,BPT)和诱导痰检查,入组后所有CVA患者接受正规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案为布地奈德粉吸入剂400μg/d,随访观察12个月。评估治疗前后0、3、6、9、12月PD20-FEV1值,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CVA组治疗前和治疗后3、6、9、12个月诱导痰IL-5、IL-10的含量,用瑞氏吉姆萨染色法计数诱导痰中的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EOS)百分比(%)。结果治疗前CVA患者的诱导痰中IL-5含量和EOS(%)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IL-10含量低于健康组(P<0.05)。短期(3个月)ICS即可有效提高CVA患者PD20-FEV1,ICS干预12个月后,CVA组气道高反应性达极轻度水平。CVA组诱导痰IL-5、IL-10及EOS水平分别在ICS干预3个月、6个月后较基线水平出现明显变化(P<0.05),干预12个月后CVA组各炎症观察指标皆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但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S治疗可以显著降低CVA患者的AHR和气道炎症,但CVA治疗12个月也仅有50%(14例)的AHR转阴率,且气道炎症未完全消退,因此CVA的ICS疗程大多数需要12个月以上,提示ICS对CVA的疗程也需要坚持长期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 气道炎症 气道高反应性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声带突肉芽肿的疗效 被引量:7
7
作者 孙欣 王瑾 柳斌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4-95,共2页
对23例声带突肉芽肿患者采取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结果表明,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和质子泵抑制剂的抗返流作用联合治疗声带突肉芽肿效果好、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小。
关键词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 质子泵抑制剂 咽喉返流 声带突肉芽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在治疗慢性哮喘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糜涛 刘健 刘晓晴 《医药导报》 CAS 2002年第8期494-496,共3页
预防和控制慢性气道炎症已成为慢性哮喘的治疗重点 ,而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由于在气道局部发挥强大的抗炎作用 ,且全身副作用小 ,正成为慢性哮喘分级治疗的基本原则。目前常用制剂有倍氯米松、布地奈德、氟替卡松等 ,对各种程度的哮喘均有... 预防和控制慢性气道炎症已成为慢性哮喘的治疗重点 ,而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由于在气道局部发挥强大的抗炎作用 ,且全身副作用小 ,正成为慢性哮喘分级治疗的基本原则。目前常用制剂有倍氯米松、布地奈德、氟替卡松等 ,对各种程度的哮喘均有明确疗效 ,其中尤以氟替卡松更为明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 治疗 慢性哮喘 氟替卡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对哮喘小鼠肺组织HMGB1、IL-1β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尤海章 周卫芳 +5 位作者 季伟 刘芬菊 陈秋 金美芳 孙惠泉 张明芝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52-956,共5页
目的了解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及白介素-1β(IL-1β)在小鼠哮喘模型肺组织表达及分布以及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对其影响。方法 SPF级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及布地奈德组,每组24只,分别于1、2、3、4周时每组各处死6只... 目的了解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及白介素-1β(IL-1β)在小鼠哮喘模型肺组织表达及分布以及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对其影响。方法 SPF级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及布地奈德组,每组24只,分别于1、2、3、4周时每组各处死6只。RT-PCR法检测各组肺组织HMGB1 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标记HMGB1、IL-1β在肺组织的分布,用Image-Pro Plus图像分析系统分析IL-1β的灰度值。结果 HMGB1在对照组小鼠肺组织呈低表达,哮喘组第2周出现高峰,而布地奈德组第1周出现高峰,各组小鼠之间以及在第1~4周不同时间点之间,HMGB1表达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IL-1β的免疫组化标记在对照组小鼠肺组织中少,而哮喘组明显;布地奈德组则介于两者之间。肺组织IL-1β灰度值在哮喘组和布地奈德组小鼠中,从第1~4周,逐渐增加,各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在不同时间点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哮喘组在不同时间点又都低于布地奈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MGB1可能参与哮喘气道炎症,作用机制可能不同于IL-1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白介素-1Β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 哮喘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药理学特性浅谈 被引量:16
10
作者 崔永耀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18-720,共3页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呼吸道炎症,急性发作时气道炎症因子在短时间内快速递增,因此抗炎治疗是哮喘急性发作治疗的基石。临床上通常以糖皮质激素与速效支气管舒张剂联合使用作为哮喘急性发作治疗方案,但容易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而吸入...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呼吸道炎症,急性发作时气道炎症因子在短时间内快速递增,因此抗炎治疗是哮喘急性发作治疗的基石。临床上通常以糖皮质激素与速效支气管舒张剂联合使用作为哮喘急性发作治疗方案,但容易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而吸入型糖皮质激素(inhaled glucorticosteroid,ICS)被认为是目前控制哮喘最为有效的药物,可直接作用于炎症反应的多个环节,起效快,全身不良反应小[1]。β2受体激动剂是最主要的支气管扩张剂,临床上常作为哮喘急性发作的一线药物,通过兴奋气道平滑肌和肥大细胞膜表面的β2受体,达到舒张气道平滑肌、减少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及其介质释放,从而缓解哮喘症状[2]。虽然糖皮质激素与β2受体激动剂二者作用机制及靶向均不同,但具有互补及协同作用[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 药理学特性 Β2受体激动剂 哮喘急性发作 吸入型糖皮质激素 支气管舒张剂 全身不良反应 气道平滑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期应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成年身高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Kelly HW Sternberg AL Lescher R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6期4262-4262,共1页
背景在青春期前儿童中,应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持续性哮喘可引起生长速度暂时减慢。目前认为开始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后1~4年所致的身高降低不会降低成年后所达到的身高。方法在儿童哮喘管理计划(试验)的1 041名受试者中,我们测量了... 背景在青春期前儿童中,应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持续性哮喘可引起生长速度暂时减慢。目前认为开始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后1~4年所致的身高降低不会降低成年后所达到的身高。方法在儿童哮喘管理计划(试验)的1 041名受试者中,我们测量了943名(90.6%)受试者的成年身高,测量成年身高时的平均年龄为(24.9±2.7)岁。从5~13岁时开始,受试者被随机分配接受每日布地奈德400μg、奈多罗米16 mg或者安慰剂治疗4~6年。我们采用对(受试者在)试验入选时人口学特性、哮喘特点以及身高进行校正的多因素线性回归方法,计算了每个治疗组的成年身高(分别)与安慰剂组相比的差异。结果布地奈德组成年平均身高较安慰剂组低1.2 cm〔95%CI(-1.9,-0.5)〕,奈多罗米组成年平均身高较安慰剂组低0.2cm〔95%CI(-0.9,0.5),P=0.61〕。最初2年内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的日剂量较大,与成年身高较低相关(剂量每增大1 mg/kg体质量,身高就降低0.1 cm,P=0.007)。布地奈德组与安慰剂组相比成年身高降低与治疗了2年后的身高降低情况相似〔-1.3 cm,95%CI(-1.7,-0.9)〕。在最初的2年内,布地奈德组的生长速度减慢主要发生在青春期前的受试者中。结论青春期前儿童中最初出现的、与应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相关的身高降低在成年时仍持续存在,不过身高的降低不是进行性的,也不具有累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 成年身高 儿童期 应用 持续性哮喘 受试者 青春期前 生长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在COPD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小芳 崔妙玲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19-1022,共4页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虽然得到学界广泛认可,但对其产生的益处与风险仍存有争议。本研究综述了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COPD的效果和存在的风险,以期为COPD的进一步治疗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 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预防早产儿慢性肺疾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小玲 李雄 +3 位作者 雷小平 康兰 王胜会 董文斌 《临床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67-474,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吸入性糖皮质激素预防早产儿慢性肺疾病(CL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ENTRAL、the ISI Web of Knowledge Databases、CBM、CNKI和VIP、Wan Fang Data,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6年10月,搜集所有研... 目的系统评价吸入性糖皮质激素预防早产儿慢性肺疾病(CL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ENTRAL、the ISI Web of Knowledge Databases、CBM、CNKI和VIP、Wan Fang Data,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6年10月,搜集所有研究吸入性糖皮质激素防治早产儿CLD的疗效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并进行RCT的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应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RCT,2 051例早产儿。与对照组比较,28天组吸入糖皮质激素组,以及吸入布地奈德亚组、倍氯米松亚组和氟替卡松亚组,CLD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校正胎龄36周组吸入糖皮质激素组(RR=0.70,95%CI:0.61~0.80)、雾化吸入亚组(RR=0.74,95%CI:0.63~0.87)、气管内给药亚组(RR=0.57,95%CI:0.43~0.76)以及布地奈德亚组(RR=0.67;95%CI:0.57~0.78)和氟替卡松亚组(RR=0.58,95%CI:0.36~0.94),CLD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倍氯米松组CLD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0);总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雾化吸入亚组和气管内给药亚组以及布地奈德亚组、倍氯米松亚组和氟替卡松亚组病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预防性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能有效降低早产儿CLD的发病率,但对病死率无影响,与给药方式和给药类型无显著相关性。同时推荐以校正胎龄36周为结局指标观察点,但相关研究数量有限,且缺乏长期随访结果,因此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的作用及远期并发症,仍需大量的临床研究来评估,建议临床谨慎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 慢性肺疾病 早产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异性免疫治疗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屋尘螨过敏性哮喘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 被引量:3
14
作者 祝戎飞 刘光辉 +2 位作者 黄南 李文静 刘惠龙 《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8期1033-1037,共5页
目的评估比较特异性免疫治疗(specific immunotherapy,SIT)联合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nhaledcorticosteroidsI,CS)和单用ICS治疗过敏性哮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92例单纯尘螨过敏性哮喘患者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使用屋尘螨... 目的评估比较特异性免疫治疗(specific immunotherapy,SIT)联合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nhaledcorticosteroidsI,CS)和单用ICS治疗过敏性哮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92例单纯尘螨过敏性哮喘患者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使用屋尘螨脱敏注射液和布地奈德干粉吸入剂联合治疗1 a,脱敏注射液起始用量为1级浓度(50 TU.mL-1)0.1 mL,逐渐增量至3级浓度(5 000 TU.mL-1)0.8 mL维持治疗,布地奈德平均起始剂量为(430±200)μg.d-1;对照组使用布地奈德干粉吸入剂1 a,平均起始剂量为(420±205)μg.d-1。所有受试者每3个月进行一次哮喘控制测试问卷(asthma control test,ACT)问卷评分和肺功能检查,哮喘控制良好者ICS用量减少50%。所有受试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用哮喘生命质量表(asthma-related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AQLQ)进行生活质量评估。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哮喘控制情况、肺功能、AQLQ评分和ICS用量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哮喘良好控制率(93.1%)高于对照组(70.6%,P<0.05),治疗组平均ICS用量([260±80)μg.d-1],低于对照组([350±160)μg.d-1,P<0.05],肺功能检查和AQLQ评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IT主要不良反应为注射部位红肿、风团和硬结,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SIT联合ICS能有效治疗过敏性哮喘,疗效优于单用ICS,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地奈德 糖皮质激素 免疫治疗 特异性 哮喘 临床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对哮喘患者某些骨代谢指标的影响
15
作者 王彤 殷凯生 +1 位作者 包丽华 张静謦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16-217,227,共3页
目的 了解南京地区哮喘患者长期吸入类固醇糖皮质激素 (GCS)是否有引起骨质丢失的可能。方法 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 (DEXA)和放免法等分别测定 2 0例每日坚持吸入GCS大于等于五个月的哮喘患者的骨密度 (BMD)、血骨钙素 (BGP)等指标 ,... 目的 了解南京地区哮喘患者长期吸入类固醇糖皮质激素 (GCS)是否有引起骨质丢失的可能。方法 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 (DEXA)和放免法等分别测定 2 0例每日坚持吸入GCS大于等于五个月的哮喘患者的骨密度 (BMD)、血骨钙素 (BGP)等指标 ,并同期配对 2 0例未使用GCS的哮喘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显示两组病人BMD和BGP等各指标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结论 提示在一定限度内长期吸入GCS控制哮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 哮喘 骨密度. 骨代谢 血清骨钙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入糖皮质激素佐治94例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评估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静杰 陈旭晨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3年第6期692-695,共4页
目的:探讨吸入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辅助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07年3月至2011年3月就诊的94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7例,采用孟鲁司特片+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实验组47例,采用孟鲁司特片+沙丁胺醇... 目的:探讨吸入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辅助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07年3月至2011年3月就诊的94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7例,采用孟鲁司特片+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实验组47例,采用孟鲁司特片+沙丁胺醇气雾剂+布地奈德干粉吸入剂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治疗后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结果:实验组咳嗽缓解时间与咳嗽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临床疗效显著性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吸入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辅助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嗽变异型哮喘 吸入糖皮质激素 布地奈德干粉吸入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与强的松口服治疗成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50
17
作者 李兰英 王洪云 +4 位作者 陈艳波 关向群 王虹 毛锐 刘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2629-2631,共3页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BIS)与强的松(PRED)口服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差异。方法:44例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BIS组,予定量雾化吸入BIS6mg/d;PRED组,30mg强的松片每日顿服。观察治疗前和治疗4h后、第2天、第7...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BIS)与强的松(PRED)口服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差异。方法:44例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BIS组,予定量雾化吸入BIS6mg/d;PRED组,30mg强的松片每日顿服。观察治疗前和治疗4h后、第2天、第7天等不同时段临床指标评分、肺功能指标FEV1(%pred)、PEF(%pred)、FEF(25~75)%(%pred)以及SpO2等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雾化BIS及口服PRED均能迅速改善病情;治疗4h后以及第2天、第7天各时间段BIS及PRED组间临床评分、肺功能、SpO2改善的差值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雾化BIS6mg/d与口服PRED30mg/d疗效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糖皮质激素 布地奈德 雾化吸入 强的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地奈德联合福莫特罗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4
18
作者 赵焕 石寒冰 毕红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5期4219-4221,共3页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联合β2-受体激动剂福莫特罗雾化吸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症状、肺功能、炎性递质的影响,探讨本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96例COP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48例...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联合β2-受体激动剂福莫特罗雾化吸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症状、肺功能、炎性递质的影响,探讨本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96例COP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雾化吸入布地奈德,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雾化吸入福莫特罗,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肺功能〔1 s用力呼吸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动脉血氧分压(PaO2)、痰液炎细胞计数。结果 (1)治疗前两组患者FEV1、FEV1/FVC、FEV1%、PaO2及痰液炎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分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EV1、FEV1/FVC、FEV1%、PaO2较治疗前升高,而痰液炎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分数则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肺功能各指标、PaO2较对照组升高,痰液炎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分数较对照组降低(P<0.01)。(2)治疗后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31例,无效11例;观察组显效24例,有效21例,无效3例。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4.583,P<0.01)。(3)治疗中对照组1例出现恶心(2.1%),观察组3例(6.2%)出现口干及咽喉部不适。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54,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福莫特罗雾化吸入治疗COPD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缓解症状、体征及炎性反应,恢复患者肺功能,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肾上腺素能Β激动剂 布地奈德 福莫特罗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地奈德对变应性鼻炎嗅觉障碍干预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晓巍 朱莹莹 倪道凤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1954-1958,共5页
目的观察变应性鼻炎(AR)对嗅觉功能的影响及布地奈德对AR嗅觉障碍的干预效果。方法应用卵清蛋白致敏并激发BALB/C小鼠,建立AR小鼠模型。应用埋藏小球实验(BFT)评估AR小鼠嗅觉功能。HE染色及免疫组化法观察AR小鼠嗅黏膜的组织形态学变化... 目的观察变应性鼻炎(AR)对嗅觉功能的影响及布地奈德对AR嗅觉障碍的干预效果。方法应用卵清蛋白致敏并激发BALB/C小鼠,建立AR小鼠模型。应用埋藏小球实验(BFT)评估AR小鼠嗅觉功能。HE染色及免疫组化法观察AR小鼠嗅黏膜的组织形态学变化及嗅觉标记蛋白(OMP)表达的变化。鼻内滴用布地奈德对AR小鼠进行干预,分别在开始干预后第7天及第14天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小鼠嗅黏膜OMP表达的变化。结果对成功建模的AR小鼠进行嗅觉功能评估,42/55的AR小鼠在AR的基础上伴有嗅觉障碍。与对照组相比较,AR小鼠嗅黏膜的上皮层明显变薄,嗅感受神经元(ORNs)的层数减少,排列紊乱。AR小鼠嗅黏膜OMP表达较对照组减少。与不用药组相比较,布地奈德干预1组的小鼠嗅黏膜OMP表达增加,嗅上皮OMP染色阳性细胞数量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近对照组OMP染色阳性细胞数量,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布地奈德干预2组OMP表达与布地奈德干预1组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本实验中,AR小鼠嗅黏膜上皮层变薄,ORNs层数减少,OMP表达减低,证明了AR引起嗅觉障碍的作用机制除鼻腔气道阻塞的原因外,嗅黏膜本身因炎症发生的变化也是重要的原因。糖皮质激素是临床治疗嗅觉障碍的常用药物,本实验对伴有嗅觉障碍的AR小鼠鼻内滴用布地奈德进行干预,观察到嗅上皮OMP表达明显增加,ORNs的数量增多,且干预效果可在停药后维持一段时间。因此,鼻内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可以对嗅黏膜产生影响,是治疗AR引发的嗅觉障碍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觉 糖皮质激素 布地奈德 变应性鼻炎 嗅觉标记蛋白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的循证医学证据显示哮喘患儿使用布地奈德吸入混悬剂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 被引量:5
20
作者 本刊编辑部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20期1682-1682,共1页
关键词 哮喘患儿 布地奈德吸入 循证医学证据 耐受性 安全性 混悬剂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 显示 全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