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吸入性全身麻醉药对肺泡Ⅱ型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1
作者 宋嘉振 林桂芳 郭思侠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97-499,共3页
目的:观察3种吸入性全身麻醉药对肺泡Ⅱ型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40只家兔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C组)外,另3组分别吸入55%~60%氧化亚氮(N组)、0.8%~1.0%氟烷(F组)及0.8%~1.0%异氟醚(I组),4h后即制备肺组织标本。用透射... 目的:观察3种吸入性全身麻醉药对肺泡Ⅱ型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40只家兔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C组)外,另3组分别吸入55%~60%氧化亚氮(N组)、0.8%~1.0%氟烷(F组)及0.8%~1.0%异氟醚(I组),4h后即制备肺组织标本。用透射电镜观察肺泡Ⅱ型细胞的形态结构,并对板层体作形态计量学测定。结果:与C组相比,F、I两组肺泡Ⅱ型细胞内板层体的数量(ND)增多(P<0.05),体积(VD)增大(P<0.05);N组板层体的ND和VD基本不变,但“胞吐”现象活跃。结论:吸入非脂溶性麻醉药后板层体分泌不受影响。吸入脂溶性麻醉药后板层体聚集在细胞内,分泌受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入性全身麻醉 肺泡Ⅱ型细胞 超微结构 吸入性麻醉 板层体 透射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醚与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麻醉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2
作者 戈晓东 韩志才 岳云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99-1000,共2页
关键词 吸入性全身麻醉 无痛人流手术 临床观察 丙泊酚 七氟醚 临床对比观察 生命体征 短小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醚与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手术麻醉的比较 被引量:4
3
作者 戈晓东 韩志才 岳云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17-818,共2页
关键词 无痛人流手术 手术麻醉 丙泊酚 七氟醚 吸入性全身麻醉 生命体征 短小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靶控输注或异氟醚吸入对罗库溴铵药效学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龚捷音 邹毅清 林财珠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728-730,共3页
目的 探讨丙泊酚靶控输注和异氟醚吸入对罗库溴铵药效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无神经肌肉疾患 ,在全麻下择期手术的病人 4 8例 ,随机分成丙泊酚靶控输注组 (B组 )和异氟醚吸入组(Y组 )维持麻醉。采用TOF刺激方式监测拇内收肌的收缩反应。... 目的 探讨丙泊酚靶控输注和异氟醚吸入对罗库溴铵药效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无神经肌肉疾患 ,在全麻下择期手术的病人 4 8例 ,随机分成丙泊酚靶控输注组 (B组 )和异氟醚吸入组(Y组 )维持麻醉。采用TOF刺激方式监测拇内收肌的收缩反应。当T1恢复至对照值的 2 0 %时追加罗库溴铵 0 15mg/kg。记录每次追加罗库溴铵的间隔时间以及肌松恢复情况。 结果 两组肌松维持时间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而B组罗库溴铵总用药量明显高于Y组 (P <0 0 5 )。B组各次追加罗库溴铵间隔时间平均为 (2 6 1± 9 3)s,Y组平均间隔时间为 (36 2± 13 2 )s,明显比B组长 (P<0 0 5 )。Y组第 1、2次给药后的间隔时间相似 (P >0 0 5 ) ,第 3、4、5次给药后间隔时间也相似 (P <0 0 5 ) ,但是比第 1、2次延长 (P <0 0 5 )。Y组T1恢复到对照值的 2 5 %、5 0 %和 75 %的时间及拔管时间比B组长 (P <0 0 5 ) ,但两组的恢复指数相似 (P >0 0 5 )。结论 丙泊酚靶控输注对罗库溴铵的药效学没有影响。而异氟醚对罗库溴铵则起增效作用 ,异氟醚维持麻醉时应酌情减少罗库溴铵的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靶控输注 异氟醚 罗库溴铵 吸入性全身麻醉 增效作用 药效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鲁泊福对吸入全麻苏醒躁动和恢复时间的影响
5
作者 朱科明 邓小明 +1 位作者 徐美英 刘树孝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1197-1198,共2页
关键词 吸入性全身麻醉 苏醒期躁动 恢复时间 普鲁泊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对蟾蜍上腭纤毛摆动频率的影响
6
作者 印春铭 王俊科 +1 位作者 崔泽实 李春艳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738-740,共3页
目的 了解丙泊酚对蟾蜍上腭纤毛摆动频率 (CBF)的影响。方法 取 30只中华大蟾蜍 ,每只在显微镜下将上腭粘膜分离成多个约 2mm× 2mm大小粘膜块 ,并分为四组 ,生理盐水稀释丙泊酚 ,终浓度分别为 0 0 1、1、10和 2 0 μg/ml,每组... 目的 了解丙泊酚对蟾蜍上腭纤毛摆动频率 (CBF)的影响。方法 取 30只中华大蟾蜍 ,每只在显微镜下将上腭粘膜分离成多个约 2mm× 2mm大小粘膜块 ,并分为四组 ,生理盐水稀释丙泊酚 ,终浓度分别为 0 0 1、1、10和 2 0 μg/ml,每组粘膜块随机加入一种浓度丙泊酚。在加入前、及加入后 5、30和 6 0min ,使用相差显微镜及成像分析技术测量纤毛上皮的CBF。结果  0 0 1μg/ml组及 1μg/ml组 ,CBF在各时间点与基础值比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10 μg/ml组和 2 0 μg/ml组 ,CBF在各时间点与基础值比 ,有显著差异 (P <0 0 5 )。各组间的CBF基础值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在其他时间点比较 ,丙泊酚浓度增加 ,CBF也增加 ;组间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丙泊酚增加蟾蜍上腭纤毛摆动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纤毛摆动频率 蟾蜍 保护作用 吸入性全身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