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城冬季细颗粒物化学组成及棕碳吸光特性
1
作者 张伊琳 赵正昱 +5 位作者 谷欣 李玉霞 陈楚昭 唐泽雨 茹晓宁 李杏茹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50-1158,共9页
为了更好地探究我国城市地区大气污染问题,2019年10月15—2020年3月1日在山西省运城市采用四通道大气颗粒物采样仪每23 h进行1次细颗粒物(PM_(2.5))样品采集,分析了样品中有机碳(OC)、元素碳(EC)、水溶性有机碳(WSOC)、水溶性离子的浓度... 为了更好地探究我国城市地区大气污染问题,2019年10月15—2020年3月1日在山西省运城市采用四通道大气颗粒物采样仪每23 h进行1次细颗粒物(PM_(2.5))样品采集,分析了样品中有机碳(OC)、元素碳(EC)、水溶性有机碳(WSOC)、水溶性离子的浓度,并对比分析了甲醇提取液和水提取液的紫外-可见吸光特性.结果显示,采样期间PM_(2.5)质量浓度变化范围为6.21—325μg·m^(−3),其中有41 d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 633—2012)规定轻度污染及以上的标准,占总天数的64%,说明运城市冬季污染严重.其中,二次无机水溶性离子和有机质为PM_(2.5)的主要组成成分,分别占PM_(2.5)质量浓度的39.6%、29.7%(优良天),38.9%、30.8%(轻-中度污染),40.4%、29.1%(重度污染),38.9%、26.5%(严重污染).NO_(3)^(−)是含量最高的水溶性离子,并且4个时期NO_(3)^(−)/SO_(4)^(2−)的比值分别为2.15、2.11、2.31和1.93,说明机动车尾气排放的NO_(x)是污染的主要来源.对运城市水溶性棕碳(WSBrC)和甲醇溶性棕碳(MSBrC)在365 nm下不同时期Abs、AAE、MAE进行分析,发现所有时期甲醇提取液的有机组分光吸收效率均高于水提取液.对MSBrC与SOC和POC进行线性拟合,结果显示Abs_(365,M)与SOC(r=0.80)和POC(r=0.69)都具有较强相关性,表明其二次光化学反应为BrC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子 化学成分 棕碳 吸光性质 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促CO_2和乙烯合成丙烯酸ZnO-TiO_2催化剂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赵春 钟顺和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49-354,共6页
摘要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复合半导体光催化材料ZnO-TiO2,并用热分析(DTATG)、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术(TEM)、BET比表面测试(BET)、程序升温还原(TPR)、红外吸收光谱(IR)、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及多相光催化反应等实验技... 摘要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复合半导体光催化材料ZnO-TiO2,并用热分析(DTATG)、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术(TEM)、BET比表面测试(BET)、程序升温还原(TPR)、红外吸收光谱(IR)、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及多相光催化反应等实验技术对其晶体结构、表面组成、吸附性能、吸光性质以及光催化反应性能进行了表征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制得的催化剂粒径处于10~20nm之间,比表面积为725m2/g,晶体结构以锐钛矿型TiO2为主;ZnO和TiO2复合后,Zn2+进入氧四面体和八面体中心,形成Zn2-TiO4晶相,提高了250~400nm范围光的吸收强度;在常压、100℃条件下可以实现CO2与C2H4的光催化合成反应,CO2转化率为028%,生成丙烯酸的选择性超过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半导体材料ZnO-TiO2 光催化剂 CO2光还原 吸光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催化CO2和乙烯合成丙烯酸ZnO-TiO2复合半导体材料的研究
3
作者 赵春 钟顺和 肖秀芬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923-925,共3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复合半导体光催化材料ZnO-TiO2,并用DTA-TG、XRD、TEM、BET、TPR、IR、UV-vis及多相光催化反应等实验技术对其晶体结构、表面组成、吸光性质以及光催化反应性能进行了表征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制得的固体材料粒径约...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复合半导体光催化材料ZnO-TiO2,并用DTA-TG、XRD、TEM、BET、TPR、IR、UV-vis及多相光催化反应等实验技术对其晶体结构、表面组成、吸光性质以及光催化反应性能进行了表征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制得的固体材料粒径约为10 nm,晶体结构以锐钛矿型TiO2为主;ZnO和TiO2复合后,Zn2+进入氧四面体和八面体中心,形成Zn2TiO4晶相,提高了250~400nm范围光的吸收强度;在常压、100℃条件下可以实现CO2与C2H4的光催化反应,生成丙烯酸的选择性达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半导体材料ZnO-TiO2 光催化剂 CO2光还原 吸光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2+)配位作用对磺胺嘧啶结构及吸收光谱影响的计算模拟及验证 被引量:2
4
作者 赵家兴 陈景文 +1 位作者 张思玉 尉小旋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975-1982,共8页
以磺胺嘧啶为模型化合物,基于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DFT),通过结构优化及相互作用能的计算,预测Mg2+与磺胺嘧啶形成1∶1配合物的结构.结果表明,Mg2+和磺酰胺基的N和O原子配位,同时结合一个水分子;配合物磺酰胺基的键长、键角和二面角发... 以磺胺嘧啶为模型化合物,基于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DFT),通过结构优化及相互作用能的计算,预测Mg2+与磺胺嘧啶形成1∶1配合物的结构.结果表明,Mg2+和磺酰胺基的N和O原子配位,同时结合一个水分子;配合物磺酰胺基的键长、键角和二面角发生明显变化.基于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方法,计算磺胺嘧啶及其配合物的吸光性质.结果表明,Mg2+的配位作用影响前线分子轨道分布和能级,体系吸收光谱发生红移,增强了磺胺嘧啶的吸光能力,实验验证与计算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作用 Mg2+ 磺胺嘧啶 量子化学 吸光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催化材料NiO-TiO_2/SiO_2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柳荫 孔令丽 钟顺和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45-549,共5页
采用表面改性法制备了负载型NiO-TiO2/SiO2复合半导体材料,用X射线衍射、比表面测定、透射电镜、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紫外-可见漫反射等技术,研究了光催化材料的物相结构、微粒尺寸、光响应性能及其能带结构.结果表明:复合半导体材料... 采用表面改性法制备了负载型NiO-TiO2/SiO2复合半导体材料,用X射线衍射、比表面测定、透射电镜、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紫外-可见漫反射等技术,研究了光催化材料的物相结构、微粒尺寸、光响应性能及其能带结构.结果表明:复合半导体材料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NiO和TiO2在材料表面产生相互修饰作用,NiO的加入促进了TiO2在载体表面的分散程度,两者复合后部分地形成了Ni-O-Ti键联.复合后的NiO-TiO2/SiO2增强了对紫外光的吸收性能,而且NiO与TiO2间的n-p复合效应改变了原来TiO2单一的能带结构,有效的抑制了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复合,从而明显提高材料的光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改性法 复合半导体 光催化材料 吸光性质 能带结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