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传教士、上海文人与吴语写作的合流:《海上花列传》诞生之前的多元准备
1
作者
刘云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19,共12页
晚清吴语写作的繁盛,是近代文学史上的重要现象。本文希望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晚清历史文献与海外圣经公会和传教差会的原始档案,梳理分析19世纪传教士吴语著译对处于同一历史时空中的沪上文人吴语文学创作产生影响的可能途径,进而...
晚清吴语写作的繁盛,是近代文学史上的重要现象。本文希望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晚清历史文献与海外圣经公会和传教差会的原始档案,梳理分析19世纪传教士吴语著译对处于同一历史时空中的沪上文人吴语文学创作产生影响的可能途径,进而探索近代从《何典》开始、包括数量庞大的传教士方言著译实践、最终以《海上花》为高峰的吴语文学创作热潮,是通过何种历史文化网络被联系在一起、并最终形成一种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传统的,以求对晚清方言文学的发展历程和清末民初文学语言变革获得更为深刻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语写作
传教士
口岸文人
《申报》
韩邦庆
《海上花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上花列传》的标点重版与新文学家对吴语文学的发现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进才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9-24,共6页
五四文学革命落潮之后,伴随着整理国故的文化思潮,一批文化及文学典籍得以标点、整理与重新出版,汪原放标点的《海上花列传》1926年由亚东图书馆出版。鲁迅、胡适、刘半农、赵景深、阿英等对这部吴语小说赞赏有加,新文学阵营内部对这部...
五四文学革命落潮之后,伴随着整理国故的文化思潮,一批文化及文学典籍得以标点、整理与重新出版,汪原放标点的《海上花列传》1926年由亚东图书馆出版。鲁迅、胡适、刘半农、赵景深、阿英等对这部吴语小说赞赏有加,新文学阵营内部对这部文学经典的发掘,也让人们重新发现了吴语文学的独到魅力,意识到方言文学的合法性。1980年代初,张爱玲用国语注译《海上花列传》,又一次让这部淹没已久的经典作品焕发出它自身的神采。拉开长时段历史观照百年文学,方言文学的写作传统可谓绵延不绝,金宇澄的《繁花》分明延续了吴语写作的血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花列传》
吴语写作
方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传教士、上海文人与吴语写作的合流:《海上花列传》诞生之前的多元准备
1
作者
刘云
机构
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
出处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19,共12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浅文理《圣经》译本与晚清文学语言变革”(编号16YJC751019)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九批特别资助(2016T90378)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晚清吴语写作的繁盛,是近代文学史上的重要现象。本文希望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晚清历史文献与海外圣经公会和传教差会的原始档案,梳理分析19世纪传教士吴语著译对处于同一历史时空中的沪上文人吴语文学创作产生影响的可能途径,进而探索近代从《何典》开始、包括数量庞大的传教士方言著译实践、最终以《海上花》为高峰的吴语文学创作热潮,是通过何种历史文化网络被联系在一起、并最终形成一种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传统的,以求对晚清方言文学的发展历程和清末民初文学语言变革获得更为深刻的理解。
关键词
吴语写作
传教士
口岸文人
《申报》
韩邦庆
《海上花列传》
分类号
I207.41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上花列传》的标点重版与新文学家对吴语文学的发现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进才
机构
河南黄淮学院文传学院
出处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9-24,共6页
基金
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重大项目“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方言土语问题研究”(2017-JCZD-004)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文学视野中中国近现代汉语发展资料整理与研究”(16ZDA185)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五四文学革命落潮之后,伴随着整理国故的文化思潮,一批文化及文学典籍得以标点、整理与重新出版,汪原放标点的《海上花列传》1926年由亚东图书馆出版。鲁迅、胡适、刘半农、赵景深、阿英等对这部吴语小说赞赏有加,新文学阵营内部对这部文学经典的发掘,也让人们重新发现了吴语文学的独到魅力,意识到方言文学的合法性。1980年代初,张爱玲用国语注译《海上花列传》,又一次让这部淹没已久的经典作品焕发出它自身的神采。拉开长时段历史观照百年文学,方言文学的写作传统可谓绵延不绝,金宇澄的《繁花》分明延续了吴语写作的血脉。
关键词
《海上花列传》
吴语写作
方言
分类号
I207.41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传教士、上海文人与吴语写作的合流:《海上花列传》诞生之前的多元准备
刘云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海上花列传》的标点重版与新文学家对吴语文学的发现
刘进才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