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重视野的诗歌解读——评吴投文的《百年新诗经典解读》
1
作者 孙德喜 《阴山学刊》 2020年第1期24-26,共3页
吴投文既是学者,又是诗人,作为学者的他还兼有文学批评家、理论家、文学史家与大学教授的多重身份。他的《百年新诗经典解读》就是以多重身份对一个世纪以来的中国经典诗歌进行了解读,显示出他的多重素养和广阔的视界,取得了良好的解读... 吴投文既是学者,又是诗人,作为学者的他还兼有文学批评家、理论家、文学史家与大学教授的多重身份。他的《百年新诗经典解读》就是以多重身份对一个世纪以来的中国经典诗歌进行了解读,显示出他的多重素养和广阔的视界,取得了良好的解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投文 《百年新诗经典解读》 多重身份 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就诗论诗 以诗论诗——评吴投文《百年新诗经典解读》
2
作者 张伟 《阴山学刊》 2020年第3期40-44,共5页
吴投文的《百年新诗经典解读》,重在作品解读与赏析,但行文中显见史的意识、史的视野,在百年新诗史的坐标系中定位每一位诗人、每一首作品。吴投文选诗,不依傍前人,不依傍流俗之见,有自己的主张和准绳。吴投文是诗人,他自己写诗,所以能... 吴投文的《百年新诗经典解读》,重在作品解读与赏析,但行文中显见史的意识、史的视野,在百年新诗史的坐标系中定位每一位诗人、每一首作品。吴投文选诗,不依傍前人,不依傍流俗之见,有自己的主张和准绳。吴投文是诗人,他自己写诗,所以能贴近创作,设身处地、剀切入理地评诗品诗。他积淀了关于白话新诗的丰富的审美心理图式,所以没有形成刻板的套路,而能根据每一首诗的特点,做出各具姿态的解读。这部书,不仅解读了百十首经典诗作,更教给读者解诗的方法,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投文 《百年新诗经典解读》 史识 解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白中的洁净燃烧--吴投文新世纪诗歌创作综论
3
作者 叶琼琼 《长江文艺评论》 2022年第4期77-82,共6页
吴投文从事诗歌创作迄今为止已超过三十年了,他漫长的创作史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的作品创作于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主要收集在《土地的家谱》这本诗集中,大部分是作者大学时代的作品,抒写田园风情与青春激情,在技法上... 吴投文从事诗歌创作迄今为止已超过三十年了,他漫长的创作史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的作品创作于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主要收集在《土地的家谱》这本诗集中,大部分是作者大学时代的作品,抒写田园风情与青春激情,在技法上处于模仿阶段,尚未形成自己稳定的风格,可以概括为“青春的呼唤”。前后两个阶段中间有一个长达十年的断裂带,这是诗人人生与诗艺的积累沉淀期,在这阶段,吴投文完成了人生的重要转变,诗歌研究成为主业。21世纪初,诗人回归诗坛,再度开始诗歌创作,尤其近几年呈“井喷”之势。与前期相比,新世纪以来的创作有了更多的自觉意识,冷静的“中年深思”取代灼热的“青春呼唤”,生存本相的探寻取代生活本身的书写,人文情怀与悲悯意识取代了本能的关怀,哲思的光芒盖过了道理的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投文 诗歌研究 综论 诗歌创作 诗艺 悲悯意识 模仿阶段 田园风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诗教学与语文教育漫谈--吴投文访谈录 被引量:1
4
作者 吴投文 杨靖雯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1年第21期4-13,共10页
杨靖雯:吴老师,很长时间里您都在研究中国新诗,自己也写诗,您在中文系是否开了专门的新诗鉴赏与写作之类的课程?吴投文:自我在大学中文系任教以来,我主讲的课程是“中国现代文学”,这门课程实际上包含“中国现代文学史”和“中国现代文... 杨靖雯:吴老师,很长时间里您都在研究中国新诗,自己也写诗,您在中文系是否开了专门的新诗鉴赏与写作之类的课程?吴投文:自我在大学中文系任教以来,我主讲的课程是“中国现代文学”,这门课程实际上包含“中国现代文学史”和“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读”两个部分,其中也涉及到了“中国现代新诗史”和“中国现代新诗经典解读”方面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新诗 中国现代学史 中国新诗 吴投文 新诗教学 大学中 教育 新诗鉴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分子写作”和“口语化写作”的整合与创新——吴投文诗歌论
5
作者 许婧雯 《阴山学刊》 2018年第2期22-25,35,共5页
吴投文是一位诗歌评论家、学者,也是一位诗人。作为一位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从事诗歌创作至今的诗人,他在对当代诗歌进行观察、评论的同时,基于自身对诗歌本质的理解和对当前诗歌状况的分析,将自己的诗歌创作疏离于片面的"学院派创... 吴投文是一位诗歌评论家、学者,也是一位诗人。作为一位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从事诗歌创作至今的诗人,他在对当代诗歌进行观察、评论的同时,基于自身对诗歌本质的理解和对当前诗歌状况的分析,将自己的诗歌创作疏离于片面的"学院派创作"和"民间写作",而是"知识分子写作"和"口语化写作"的整合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投文 “知识分子写作” “口语化写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下学者诗人诗文本解读一组(上)
6
作者 张无为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2期78-80,共3页
本文专门针对多位当代学者型诗人的诗歌进行文本案例解读。学者型诗人最突出的特征是兼具诗写感觉与理性自觉,这就与一般诗人明显不同,故考察他们的诗对感受和把握当下诗歌现状会有切实的确认。
关键词 学者诗人 本解读 吴投文 李少君 赵思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