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产吲哚-3-甲醛的动物双歧杆菌对结肠肿瘤发展过程中炎症的保护作用
1
作者 刘宇菲 陆文伟 +1 位作者 赵建新 陈卫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共7页
色氨酸吲哚衍生物吲哚-3-甲醛(indole-3-carboxaldehyde,IAld)是微生物的特有代谢产物,已被证明在体外具有一定的抗炎、抗肿瘤活性,然而肠道微生物是否在体内通过产生IAld发挥相关作用仍不清楚。为此,该研究以1株高产IAld的益生菌——... 色氨酸吲哚衍生物吲哚-3-甲醛(indole-3-carboxaldehyde,IAld)是微生物的特有代谢产物,已被证明在体外具有一定的抗炎、抗肿瘤活性,然而肠道微生物是否在体内通过产生IAld发挥相关作用仍不清楚。为此,该研究以1株高产IAld的益生菌——动物双歧杆菌SHXXA4M1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结肠炎相关结直肠肿瘤小鼠模型,以评估其对结直肠肿瘤进程中肠道炎症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SHXXA4M1干预组小鼠相较于模型组小鼠,体重、存活率、结肠长度以及脾脏指数等各项表观指标得到改善;小鼠粪便中双歧杆菌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结肠内IAld含量也显著升高(P<0.05),IL-1β、IL-17A、IFN-γ等促炎因子水平下降,而抗炎因子IL-10水平上升;肠道屏障功能相关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也明显上升。以上研究结果说明,补充高产IAld的动物双歧杆菌能够通过调节免疫和增强肠道屏障功能缓解结肠炎相关结直肠肿瘤小鼠的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氨酸 吲哚-3-甲醛 衍生物 动物双歧杆菌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取代吲哚-3-甲醛与3-甲基-1-苯基-5-吡唑啉酮的固相缩合反应
2
作者 王俊岭 马军营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59-161,共3页
在无溶剂、无催化剂、微波辐射条件下,取代吲哚-3-甲醛与3-甲基-1-苯基-5-吡唑啉酮通过固相Knoevenagel缩合反应合成了一系列4-(取代吲哚基-3-次甲基)-3-甲基-1-苯基-5-吡唑啉酮,产物结构经IR,1H NMR确证。最佳反应条件为:n(吲哚-3-甲醛... 在无溶剂、无催化剂、微波辐射条件下,取代吲哚-3-甲醛与3-甲基-1-苯基-5-吡唑啉酮通过固相Knoevenagel缩合反应合成了一系列4-(取代吲哚基-3-次甲基)-3-甲基-1-苯基-5-吡唑啉酮,产物结构经IR,1H NMR确证。最佳反应条件为:n(吲哚-3-甲醛)∶n(3-甲基-1-苯基-5-吡唑啉酮)=1.1∶1.0,微波辐射时间6 min,微波功率500 W,产率57.8%~7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代吲哚-3-甲醛 吡唑啉酮 KNOEVENAGEL缩合 固相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取代吲哚-3-甲醛类化合物的一种高效合成法 被引量:2
3
作者 郑晶 肖绪枝 +1 位作者 肖胜伟 陈河如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60-763,共4页
以清洁、环境较友好的草酰氯/N,N-二甲基甲酰胺(DMF)组合取代传统的三氯氧磷/DMF,本实验通过改进的Vilsmeier-Haack反应合成一系列吲哚-3-甲醛,收率80%-95%。所有化合物的结构均经过NMR和MS确证。
关键词 吲哚-3-甲醛 Vilmeier-Haack反应 甲酰化 有机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检测植物叶片中吲哚-3-乙酸及其3种氧化产物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志航 李平亮 +1 位作者 周斐 罗小勇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32-737,共6页
以玉米叶片为供试材料,建立了同时测定植物体内吲哚-3-乙酸(IAA)及其3种氧化产物吲哚-3-甲醇(ICI)、吲哚-3-甲醛(ICA)、吲哚-3-羧酸(IFA)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对IAA及其3种氧化产物检测的线... 以玉米叶片为供试材料,建立了同时测定植物体内吲哚-3-乙酸(IAA)及其3种氧化产物吲哚-3-甲醇(ICI)、吲哚-3-甲醛(ICA)、吲哚-3-羧酸(IFA)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对IAA及其3种氧化产物检测的线性、精密度和重复性较好,灵敏度较高,4种化合物的检出限为0.002~1.63μg/kg,定量下限为0.007~5.43μg/kg;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89.5%~95.3%,相对标准偏差为2.3%~5.1%。玉米叶片的实际测定结果表明,IAA,ICI,ICA和IFA的含量分别为(196.25±7.10),(26.21±2.13),(18.65±2.02),(13.62±2.06)μg/kg。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小麦、豌豆、硬毛刺苞菊叶片的测定,通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叶片 -3-乙酸 -3-甲醇 吲哚-3-甲醛 -3-羧酸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双(5′-甲氧基吲哚-3-亚甲基)硫代二氨基脲的合成与晶体结构 被引量:2
5
作者 王俊岭 冯书晓 +2 位作者 汪小伟 谷广娜 马军营 《化学研究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938-1941,共4页
以5-甲氧基吲哚-3-甲醛和硫代对称二氨基脲为原料,经缩合反应合成了1,5-双(5ˊ-甲氧基吲哚-3-亚甲基)硫代二氨基脲,产物经IR,~1H NMR及X-射线单晶衍射法进行了结构表征,并研究了化合物的固体荧光性能。该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 2(1)/c空... 以5-甲氧基吲哚-3-甲醛和硫代对称二氨基脲为原料,经缩合反应合成了1,5-双(5ˊ-甲氧基吲哚-3-亚甲基)硫代二氨基脲,产物经IR,~1H NMR及X-射线单晶衍射法进行了结构表征,并研究了化合物的固体荧光性能。该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 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16.548(7),b=10.063(4),c=13.078(6)~3,β=112.057(5)°,V=2018.6(3)3,Dc=1.384g/cm^3,Z=4,μ=0.192 mm^(-1),F(000)=880,最终残差因子R_1=0.0472,wR_2=0.13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甲氧基吲哚-3-甲醛 双缩硫代对称二氨基脲 晶体结构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辐射固相合成5-(取代吲哚基-3-次甲基)(硫代)巴比妥酸
6
作者 王俊岭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421-423,共3页
在无溶剂、无催化剂、微波辐射条件下,取代吲哚-3-甲醛与(硫代)巴比妥酸通过Knoevenagel缩合反应,合成了一系列5-(取代吲哚基-3-次甲基)(硫代)巴比妥酸。最佳反应条件为:n(吲哚-3-甲醛)∶n(巴比妥酸)=1.2∶1.0,微波辐射时间8 min,微波功... 在无溶剂、无催化剂、微波辐射条件下,取代吲哚-3-甲醛与(硫代)巴比妥酸通过Knoevenagel缩合反应,合成了一系列5-(取代吲哚基-3-次甲基)(硫代)巴比妥酸。最佳反应条件为:n(吲哚-3-甲醛)∶n(巴比妥酸)=1.2∶1.0,微波辐射时间8 min,微波功率500 W,产率68.4%~8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代吲哚-3-甲醛 巴比妥酸 硫代巴比妥酸 微波辐射 固相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吲哚基1,3,4-噻二唑双腙的合成
7
作者 张予川 王红霞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555-557,共3页
冰乙酸为催化剂,2,5-二肼基-1,3,4-噻二唑与取代吲哚-3-甲醛在乙醇中缩合反应,得到了4种新型含吲哚基的1,3,4-噻二唑类双腙化合物,其结构经IR,1 H NMR所证实。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90℃,n(2,5-二肼基-1,3,4-噻二唑)∶n(取代吲哚... 冰乙酸为催化剂,2,5-二肼基-1,3,4-噻二唑与取代吲哚-3-甲醛在乙醇中缩合反应,得到了4种新型含吲哚基的1,3,4-噻二唑类双腙化合物,其结构经IR,1 H NMR所证实。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90℃,n(2,5-二肼基-1,3,4-噻二唑)∶n(取代吲哚-3-甲醛)=1.0∶2.4,反应时间4h,收率75.5%-8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5-二肼基-1 3 4-噻二唑 取代吲哚-3-甲醛 双腙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吲哚的吡啶-2,6-二甲酰腙类化合物的合成 被引量:2
8
作者 王俊岭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6-48,共3页
取代吲哚-3-甲醛与2,6-吡啶二甲酰肼在冰醋酸中发生缩合反应,合成了五种含吲哚基吡啶-2,6-二甲酰腙化合物,收率90%~94%,其结构经IR和^1H NMR确证。
关键词 取代吲哚-3-甲醛 2 6-吡啶二甲酰腙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1,5-萘二胺的席夫碱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其对Cd^(2+)的荧光识别
9
作者 边永军 渠星宇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3-97,146,共6页
以1,5-萘二胺和2-甲基吲哚-3-甲醛为原料,设计合成了一个基于席夫碱的荧光探针1,经1H NMR,13C NMR,IR和HRMS表征了探针1的结构.光谱分析实验结果显示,探针1能够高选择性、高灵敏度的检测溶液中隔离子的含量,检出限为0.26μmol·L^(-... 以1,5-萘二胺和2-甲基吲哚-3-甲醛为原料,设计合成了一个基于席夫碱的荧光探针1,经1H NMR,13C NMR,IR和HRMS表征了探针1的结构.光谱分析实验结果显示,探针1能够高选择性、高灵敏度的检测溶液中隔离子的含量,检出限为0.26μmol·L^(-1).推测识别机理为Cd^(2+)对探针1发生诱导聚集,抑制了C=N旋转异构化,导致荧光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5-萘二胺 2-甲基吲哚-3-甲醛 席夫碱 Cd^(2+)离子 荧光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阻燃剂的合成及其在环氧树脂中的阻燃应用
10
作者 张傲天 史俊杰 +1 位作者 陈前火 李红周 《应用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2-221,共10页
利用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2-氨基苯并噻唑(ABZ)和吲哚-3-甲醛(I3C)分两步成功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多元素协同阻燃剂(DAI),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NMR)光谱验证了DAI的成功合成,然后使用热固法... 利用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2-氨基苯并噻唑(ABZ)和吲哚-3-甲醛(I3C)分两步成功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多元素协同阻燃剂(DAI),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NMR)光谱验证了DAI的成功合成,然后使用热固法将其与环氧树脂(EP)共混,制备了EP/DAI-3、EP/DAI-5和EP/DAI-7。研究了所制备EP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燃烧后的残炭性能等。结果表明,制备的EP复合材料具有出色的抑烟和阻燃性能,特别是添加了质量分数7%DAI的EP,其热释放速率峰值(pHRR)、CO释放速率峰值(pCOPR)和CO_(2)释放速率峰值(pCO_(2)PR)分别显著降低了34.5%、32.3%和42.2%。与纯EP相比,EP/DAI-7的极限氧指数(LOI)值达到了32.6%,并在UL-94测试中达到V-0等级。残炭分析表明,制备的EP/DAI-7的残炭比纯EP更加致密更加坚固,ID/IG的数值达到2.03,其石墨化程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9 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 2-氨基苯并噻唑 吲哚-3-甲醛 多元素协同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