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术后吲哚菁绿15min滞留率联合标准残肝体积对肝细胞癌术后肝功能不全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
1
作者 梅理祥 王栋 +2 位作者 李欢妮 李增博 周乐杜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35-640,共6页
目的:探讨术后第3天吲哚菁绿15 min滞留率(indocyanine green retention rate at 15 minutes,ICG R15)联合标准残肝体积(standard remnant liver volume,SRLV)对肝细胞癌术后肝功能不全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普... 目的:探讨术后第3天吲哚菁绿15 min滞留率(indocyanine green retention rate at 15 minutes,ICG R15)联合标准残肝体积(standard remnant liver volume,SRLV)对肝细胞癌术后肝功能不全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普通外科在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61例肝细胞癌行肝部分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分为肝功能良好组(n=40)与肝功能不全组(n=21),采用单因素分析筛选术后肝功能不全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回归分析筛选术后肝功能不全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回归方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分析单一的独立危险因素与联合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术后肝功能不全诊断上的价值差异。结果:61例手术患者中共有21例发生术后肝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发生率为34.4%。术后肝功能良好组与肝功能不全组在手术时间、肝门阻断时间、肿瘤体积、切除肝体积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在术后ICG R15,术中出血量和SRLV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ICG R15,术中出血量和SRLV是术后肝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回归分析提示:术后ICG R15和SRLV是术后肝功能不全的独立危险因素,回归方程为logit(P)=1.277+0.140×术后ICG R15–5.125×SRLV。术后ICG R15联合SRLV的ROC曲线下面积大于单一的术后ICG R15和SRLV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7,0.713和0.681。结论:术后第3天ICG R15和SRLV是术后肝功能不全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两者建立的回归方程可以较好地预测术后肝功能不全的发生,其诊断价值可能优于单一的术后第3天ICG R15和SRL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术后肝功能不全 吲哚菁绿15 min滞留率 标准残肝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肝脏储备功能与有效血流量探讨乙肝肝硬化中医证型特点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宇 袁继丽 +4 位作者 赵长青 慕永平 顾宏图 吕靖 刘成海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9期2868-2872,共5页
目的:探讨乙肝肝硬化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与肝脏储备功能以及有效肝血流量之间的关系,从肝脏功能代谢角度探讨乙肝肝硬化患者中医证型的特征表现。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收治的乙肝肝硬化患者163例作... 目的:探讨乙肝肝硬化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与肝脏储备功能以及有效肝血流量之间的关系,从肝脏功能代谢角度探讨乙肝肝硬化患者中医证型的特征表现。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收治的乙肝肝硬化患者163例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四诊信息及“以方测证”归纳中医证型,分析不同中医证型间的吲哚菁绿15 min滞留率(ICG-R15)、有效肝血流量(EHBF)、Alb、MELD评分、Child-pugh评分等的组间差异,并进行分析。结果:乙肝肝硬化中医证型以肝肾阴虚证为主,占48.46%。不同中医证型间ICG-R15、EHBF、Alb、PA、PT、Child-pugh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CG-R15、Child-pugh分值呈现肝郁脾虚证/肝胆湿热证>肝肾阴虚证>瘀血阻络证>脾肾阳虚证的趋势;EHBF呈现肝胆湿热证>肝郁脾虚证>瘀血阻络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的趋势。EHBF在肝肾阴虚证中呈现随Child-pugh分级降低而下降的趋势(P=0.008)。结论:乙肝肝硬化患者的肝脏储备功能及肝有效血流量与中医证型的演变分期具有一致性。肝肾阴虚证的有效血流量具有随肝脏储备功能下降而减少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肝硬化 中医证型 肝功能 吲哚菁绿15 min滞留率 有效肝血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