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吲哚胺2,3-双加氧酶1介导色氨酸代谢增强促进食管鳞癌放射抵抗
1
作者 计超 胡玮彬 +5 位作者 王莹 璩凤仪 谢雨辰 刘思岐 张晓智 孙宇晨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8-85,共8页
目的 探究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ESCC)发生放射抵抗的生物学机制,寻找有效增敏靶点。方法 从MSigDB数据库获取186条信号通路及通路相关基因信息。利用癌症基因图谱计划(the Cancer Genome Atlas, TCGA)... 目的 探究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ESCC)发生放射抵抗的生物学机制,寻找有效增敏靶点。方法 从MSigDB数据库获取186条信号通路及通路相关基因信息。利用癌症基因图谱计划(the Cancer Genome Atlas, TCGA)和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 GEO)获得ESCC患者的RNA转录组数据。收集2013—2020年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97例ESC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组织样本。使用基因集变异分析(gene set variation analysis, GSVA)计算KEGG信号通路评分,通过随机森林算法筛选放疗抵抗相关信号通路,利用DESeq2筛选通路中关键基因,基于支持向量机-递归特征消除(support vector machine-recursive feature elimination, SVM-RFE)构建放疗疗效预测模型;并通过蛋白印迹、克隆形成等实验进行验证。结果 基于KEGG信号通路的GSVA富集评分,随机森林分析显示,在TCGA队列及GSE45670队列中,色氨酸代谢通路富集值对ESCC放射抵抗的贡献程度显著优于其他通路。DESeq2分析发现,色氨酸代谢通路中关键分子吲哚胺2,3-双加氧酶1(IDO1)、ALDH1B1、AOC1、INMT、AFMID和ALDH7A1在ESCC抵抗组及敏感组中表达存在显著差异,利用上述差异基因基于SVM-RFE算法构建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77,可较准确预测ESCC放疗疗效。蛋白印迹实验表明,IDO1在ESCC细胞中高表达,且IDO1抑制剂处理显著抑制KYSE-410细胞的存活及放射敏感性。入组患者中,免疫组化结果显示,IDO1在ESCC放疗抵抗组中高表达,且与ESCC患者的放疗不良预后相关;此外,进一步检测发现,IDO1在患者样本中的表达与其PD-L1表达正相关,且与CD3/CD8免疫细胞浸润比例负相关。结论 色氨酸分解代谢与ESCC放射抵抗相关,色氨酸代谢关键酶IDO1可作为ESCC放射增敏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 2 3-加氧酶1(IDO1) 色氨酸代谢 放射抵抗 PD-L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吲哚胺2,3-双加氧酶1在不同类型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和免疫细胞浸润的关系
2
作者 李小飘 李洁 +3 位作者 肖俊 董宇华 何迅 张金娟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20-627,共8页
目的:探究吲哚胺2,3-双加氧酶1(IDO1)在不同类型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和免疫细胞浸润的关系。方法:收集TCGA数据库中乳腺癌RNA测序数据和相应临床资料,分析IDO1 mRNA在不同亚型、不同分期、不同绝经阶段及不同年龄等各类型... 目的:探究吲哚胺2,3-双加氧酶1(IDO1)在不同类型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和免疫细胞浸润的关系。方法:收集TCGA数据库中乳腺癌RNA测序数据和相应临床资料,分析IDO1 mRNA在不同亚型、不同分期、不同绝经阶段及不同年龄等各类型乳腺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将IDO1 mRNA表达有明显差异的乳腺癌类型的患者分为IDO1高、低表达组,比较3组间的疾病特异性生存率(DSS),分析IDO1 mRNA在DSS有明显差异的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免疫细胞浸润的关系。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IDO1蛋白在ER阴性、PR阴性、HER2阳性及Ⅱ期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对数据库数据进行验证。结果:IDO1 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但在不同类型乳腺癌中的表达不同。IDO1 mRNA在ER阴性、PR阴性、HER2阳性、HER2阴性亚型、Ⅱ期、T2期、N0期和M0期分期、绝经前、绝经后和年龄≤60岁患者的乳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P<0.05或P<0.01或P<0.001)。ER阴性、PR阴性、HER2阳性和Ⅱ期亚组中,IDO1 mRNA高表达患者的DSS明显高于低表达患者(P<0.05或P<0.01)。ER阴性、PR阴性、HER2阳性和Ⅱ期乳腺癌组织中IDO1 mRNA表达与活化的树突状细胞(a DC)、Th1细胞、T细胞、CD56dim NK细胞、CTL和Treg细胞等免疫细胞浸润有关联(均P<0.001)。IDO1蛋白在ER阴性、PR阴性、HER2阳性及Ⅱ期乳腺癌组织中均呈高表达(均P<0.001),与数据库数据分析结果一致。结论:IDO1在不同类型的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不同,IDO1表达与ER阴性、PR阴性、HER2阳性和Ⅱ期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和免疫细胞浸润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2 3-加氧酶1(IDO1) 预后 免疫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组织吲哚胺2,3-双加氧酶1(IDO-1)高表达与食管癌患者不良预后相关 被引量:2
3
作者 李维妙 高潇 +3 位作者 梁宝宝 李建忠 郑国旭 林帅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42-348,共7页
目的 基于多种生物信息学数据库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吲哚胺2, 3-双加氧酶1(IDO-1)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IDO-1在食管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表达水平,利用肿瘤免疫评估资源数据库(TIMER)、基因表... 目的 基于多种生物信息学数据库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吲哚胺2, 3-双加氧酶1(IDO-1)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IDO-1在食管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表达水平,利用肿瘤免疫评估资源数据库(TIMER)、基因表达谱交互分析数据库(GEPIA)、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癌症数据分析数据库(UALCAN)、 Kaplan-Meier plotter、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TCGA)等数据库分析IDO-1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IDO-1差异表达对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影响,IDO-1表达与肿瘤特征基因通路的相关性,IDO-1表达与免疫细胞浸润情况及免疫检查点表达情况的相关性。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IDO-1在食管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0%,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15%;IDO-1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无显著差异。IDO-1表达在低分化食管癌组织、高临床分期级有淋巴结转移的组织表达增加;GEPIA数据库和TIMER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IDO-1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UALCAN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IDO-1在低分化食管癌、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高表达;GEPIA数据库、 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 UALCAN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IDO-1高表达的食管癌患者,特别是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生存时间显著缩短,但食管腺癌患者的IDO-1表达水平与生存时间并无显著相关性;TCGA数据库食管癌RNA-seq数据的通路富集、免疫细胞浸润、免疫检查点表达情况分析结果显示食管癌患者IDO-1的表达水平与多种食管癌恶性进展基因通路密切相关,并且IDO-1表达与多种免疫细胞浸润和免疫检查点表达关系密切。结论 IDO-1在食管癌中高表达并与患者不良预后密切相关,高表达IDO-1是食管癌恶性进展及免疫抑制微环境形成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2 3-加氧酶1(IDO-1) 生物信息学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吲哚胺2,3双加氧酶与肿瘤免疫耐受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文颖 楼国良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27-229,共3页
肿瘤可诱导机体免疫系统对其产生免疫耐受,而免疫调节酶吲哚胺2,3双加氧酶(Indoleamine2,3-dioxygenase,IDO)可能参与了这种免疫耐受。IDO是色氨酸代谢的限速酶,IFN能影响IDO的表达。IDO可能通过初始免疫应答和效应阶段两个环节来调节... 肿瘤可诱导机体免疫系统对其产生免疫耐受,而免疫调节酶吲哚胺2,3双加氧酶(Indoleamine2,3-dioxygenase,IDO)可能参与了这种免疫耐受。IDO是色氨酸代谢的限速酶,IFN能影响IDO的表达。IDO可能通过初始免疫应答和效应阶段两个环节来调节肿瘤免疫耐受。在初始免疫应答反应阶段,可能活化的调节性T细胞表达的CTLAA诱导了IDO的表达,肿瘤可能通过IDO来破坏机体的免疫系统从而对其产生免疫耐受。在效应阶段,肿瘤细胞自身表达的IDO可对肿瘤产生局部免疫耐受,其机制可能主要是通过降解局部组织微环境中的色氨酸来抑制效应T细胞的增殖,这两个环节对肿瘤免疫耐受的调节是相辅相成的。IDO抑制剂1-MT可使T细胞增殖抑制得到恢复,有望成为一种有效的抗肿瘤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胺2.3双加氧酶 肿瘤 免疫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吲哚胺2,3-双加氧酶参与乳腺癌患者免疫耐受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魏丽娟 于津浦 +2 位作者 丛义滋 任秀宝 刘俊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87-990,995,共5页
目的:研究吲哚胺2,3-双加氧酶(Indoleamine2,3-dioxygenase,IDO)在乳腺癌组织和引流淋巴结中的表达及调节性T细胞在相应组织内的分布,探讨IDO在乳腺癌免疫耐受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6例乳腺癌患者的癌组织、癌旁正常乳腺、引流淋巴结... 目的:研究吲哚胺2,3-双加氧酶(Indoleamine2,3-dioxygenase,IDO)在乳腺癌组织和引流淋巴结中的表达及调节性T细胞在相应组织内的分布,探讨IDO在乳腺癌免疫耐受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6例乳腺癌患者的癌组织、癌旁正常乳腺、引流淋巴结和1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用RT-PCR法检测IDO mRNA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IDO和Foxp3蛋白表达。结果:乳腺癌引流淋巴结中IDO mRNA表达水平及IDO表达阳性指数[(19.59±7.65)%]高于原发乳腺癌组织[IDO表达阳性指数(13.16±7.82)%](P<0.05),乳腺癌组织中IDO mRNA表达水平及IDO表达阳性指数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组织[IDO表达阳性指数(3.24±1.30)%]和癌旁正常乳腺组织[IDO阳性细胞指数(2.70±1.53)%](P均<0.05)。乳腺癌组织中IDO表达水平与肿瘤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乳腺癌引流淋巴结中Foxp3阳性细胞指数[(6.13±2.31)%]高于乳腺原发癌[(3.50±1.04)%],乳腺癌组织中Foxp3阳性细胞指数高于乳腺良性病变[(0.71±0.42)%]和癌旁正常乳腺组织[(0.55±0.34)%](P均<0.05)。乳腺癌和引流淋巴结中IDO的表达水平与Treg细胞的分布间均正性相关(r2=0.449,r2=0.454,P均<0.05)。结论:IDO在乳腺癌细胞中表达增高,并伴随乳腺癌和引流淋巴结中Treg细胞比例升高,提示IDO表达增高有可能通过募集Treg细胞参与肿瘤和引流淋巴结内的免疫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2 3-加氧酶 免疫耐受 TREG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吲哚胺-2,3-双加氧酶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谢启超 王玲俐 +3 位作者 朱波 王亚丽 顾健滕 陈正堂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115-119,共5页
背景与目的免疫耐受(Tumor tolerance)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本课题拟通过研究吲哚胺2,3-双加氧酶(indoleamine-2,3-dioxygenase,IDO)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 背景与目的免疫耐受(Tumor tolerance)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本课题拟通过研究吲哚胺2,3-双加氧酶(indoleamine-2,3-dioxygenase,IDO)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细胞中的表达和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在肺癌组织和转移淋巴结内的分布来探讨IDO在诱导肺癌免疫耐受中的机制。方法收集在第三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和西南医院手术治疗的62例患者肺癌组织和周围正常肺组织、以及15例肺良性病变组织的新鲜标本和石蜡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荧光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IDO蛋白和cDNA在肺癌组织、周边正常肺组织和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并利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Treg细胞在上述各种组织内的分布情况。结果肺癌组织、周边正常肺组织和肺良性病变组织中IDO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7.7%(42/62)、0和13.3%(2/15),前者与后二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转移淋巴结内肺癌细胞IDO表达阳性率为75.0%(15/20),荧光半定量RT- PCR结果与免疫组化基本一致;肺癌组织、转移淋巴结、周边正常肺组织和肺良性病变组织中Treg细胞阳性率分别为83.9%(52/62)、90.0%(18/20)、0和13.3%(2/15),前二者与后二者相互比较有差异(P<0.01),前二者之间或后二者之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DO阳性表达率与Treg细胞阳性率之间具有相关性(P<0.01)。结论IDO在NSCLC细胞和转移淋巴结内主要为高表达,在周边正常肺组织和肺良性病变中主要为低表达,Treg细胞在NSCLC组织和转移淋巴结内主要为阳性,而在正常肺组织和肺良性病变中主要为阴性,提示肺癌组织和转移性淋巴结内的免疫耐受可能与NSCLC细胞通过增强IDO表达来促进Treg细胞增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2.3-加氧酶 免疫耐受 TREG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吲哚胺2,3双加氧酶活性可增强Toll样受体7激动剂咪喹莫特在胃癌中的抗肿瘤作用 被引量:5
7
作者 李燕姿 武咪 +2 位作者 平宝华 李娅 常远鸿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96-700,723,共6页
目的探究Toll样受体激动剂对胃癌的治疗作用,并且验证是否能够通过抑制吲哚胺2,3双加氧酶(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IDO)活性增强细胞免疫应答,提高Toll样受体激动剂在胃癌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MFC小鼠胃癌细胞株,在C57BL/6J鼠中... 目的探究Toll样受体激动剂对胃癌的治疗作用,并且验证是否能够通过抑制吲哚胺2,3双加氧酶(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IDO)活性增强细胞免疫应答,提高Toll样受体激动剂在胃癌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MFC小鼠胃癌细胞株,在C57BL/6J鼠中进行在体成瘤实验,将小鼠分成4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咪喹莫特(imiquimod,IMQ)治疗组,抑制IDO组,抑制IDO联合IMQ治疗组。观察并记录各组小鼠肿瘤的生长速度及生存率,取小鼠肿瘤引流淋巴结运用Western blotting和RT-PCR技术检测其中IDO、IFN-γ的表达,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肿瘤组织内CD8+T细胞的数量来反映细胞免疫应答强度。结果①IMQ肿瘤内注射治疗能够抑制肿瘤生长,同时诱导引流淋巴结内IDO表达升高(P<0.01);②抑制IDO可增强IMQ的肿瘤治疗效果,与单纯IMQ治疗组相比,肿瘤生长进一步减慢(P<0.05),小鼠生存期延长(P<0.01);③抑制IDO使肿瘤引流淋巴结内IFN-γ表达明显升高,表明Th1型免疫应答的激活(P<0.05);④CD8+T细胞数量在抑制IDO后比单纯IMQ治疗组明显增多(P<0.01),表明肿瘤细胞免疫被增强。结论Toll样受体7激动剂能够抑制肿瘤生长并延长小鼠生存期,但其诱导IDO表达的作用阻碍了部分疗效,通过抑制IDO能够增强其肿瘤治疗效果,这一作用是通过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应答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TOLL样受体 2 3加氧酶IDO IFN-Γ 细胞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细胞的吲哚胺2,3-双加氧酶介导免疫逃逸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唐晓琼 赵智刚 +3 位作者 王红祥 李秋柏 吕建 邹萍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539-542,共4页
为了探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细胞的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参与肿瘤免疫逃逸的机制,从23例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获取骨髓细胞,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RT-PCR法检测白血病细胞IDO的表达;在有或无1-甲基色氨酸(1-MT)存在下,以白血病细胞为... 为了探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细胞的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参与肿瘤免疫逃逸的机制,从23例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获取骨髓细胞,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RT-PCR法检测白血病细胞IDO的表达;在有或无1-甲基色氨酸(1-MT)存在下,以白血病细胞为刺激细胞,外周T淋巴细胞为反应细胞建立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体系(MLR),利用MTT法检测T淋巴细胞增殖率,并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相应MLR体系上清液中的IDO活性。结果显示,在23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中17例患者的骨髓白血病细胞上有IDO的表达;白血病细胞上的IDO活性抑制MLR体系中T淋巴细胞的增殖。结论:白血病细胞表达的IDO活性能阻抑外周T淋巴细胞的增殖,它可能参与了肿瘤免疫逃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2 3-加氧酶 T淋巴细胞 1-甲基色氨酸 免疫逃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RNA-155对小胶质BV-2细胞炎症因子分泌及吲哚胺2,3-双加氧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孙晓花 尹利明 +2 位作者 赵燕娜 宋明芬 宋海东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403-1408,共6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155(miR-155)对小胶质BV-2细胞炎症因子分泌及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携带miR-155的慢病毒感染小胶质BV-2细胞,以脂多糖(LPS)处理BV-2细胞为对照。观察细胞形态,流式液相芯片检测炎症因子的分... 目的:探讨微小RNA-155(miR-155)对小胶质BV-2细胞炎症因子分泌及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携带miR-155的慢病毒感染小胶质BV-2细胞,以脂多糖(LPS)处理BV-2细胞为对照。观察细胞形态,流式液相芯片检测炎症因子的分泌水平,real-time PCR检测炎症因子和IDO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因子信号抑制物1(SOCS1)、磷酸化p38 MAPK和IDO蛋白的蛋白水平。结果:携带miR-155的慢病毒成功感染BV-2细胞,其miR-155表达水平高于LPS处理组和阴性病毒感染组(P<0.01)。miR-155促进BV-2细胞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IL-10分泌,抑制IL-12分泌,上调IL-6、TNF-α、IL-10和IDO的mRNA表达,同时升高IDO蛋白表达水平和p38 MAPK蛋白磷酸化水平,下调SOCS1蛋白表达(P<0.01)。LPS刺激BV-2细胞分泌炎症因子IL-6、TNF-α、MCP-1和IL-12,上调IL-6、TNF-α和IDO mRNA表达,同时上调IDO、p-p38 MAPK和SOCS1的蛋白水平。结论:miR-155促进小胶质BV-2细胞相关炎症因子分泌和IDO蛋白表达,可能与SOCS1和p38 MAPK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155 BV-2细胞 炎症因子 2 3-加氧酶 P38 MAPK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吲哚胺2,3双加氧酶在肿瘤局部免疫耐受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谢启超 王玲俐 +1 位作者 朱波 陈正堂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73-75,共3页
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是人体内肝外色氨酸代谢限速酶,最近研究表明,在肿瘤微环境内产生免疫耐受的机制中,多种细胞成分通过高表达IDO,导致肿瘤局部色氨酸代谢异常及调节性T细胞形成,对T细胞的增殖、分化和活性产生影响,进而介导肿瘤... 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是人体内肝外色氨酸代谢限速酶,最近研究表明,在肿瘤微环境内产生免疫耐受的机制中,多种细胞成分通过高表达IDO,导致肿瘤局部色氨酸代谢异常及调节性T细胞形成,对T细胞的增殖、分化和活性产生影响,进而介导肿瘤局部的T细胞免疫耐受,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就吲哚胺2,3双加氧酶在肿瘤局部免疫耐受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3加氧酶 免疫耐受 肿瘤微环境 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吲哚胺2,3-双加氧酶-1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对增殖及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程媛 李小平 +2 位作者 张琪 王建六 魏丽惠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34-438,共5页
目的:研究吲哚胺2,3-双加氧酶-1(IDO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宫颈癌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IDO1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原位表达;实时定量PCR检测IDO1信使RNA(mRNA)在宫颈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CCK8方法检... 目的:研究吲哚胺2,3-双加氧酶-1(IDO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宫颈癌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IDO1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原位表达;实时定量PCR检测IDO1信使RNA(mRNA)在宫颈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CCK8方法检测IDO1小干扰RNA(siRNA)及诱导因子干扰素(IFN-γ)对宫颈癌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检测上述两种处理因素对宫颈癌细胞侵袭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侵袭相关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结果:(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IDO1蛋白定位在肿瘤细胞及间质细胞的胞浆中,其阳性表达率(83%)显著高于癌旁组织(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干扰素-γ(IFN-γ)促进HeLa和SiHa细胞IDO1 mRNA表达升高(P<0.01)。(3)siRNA敲减IDO1抑制IFN-γ介导的宫颈癌细胞增殖及侵袭,并且降低MMP9的表达水平。结论:高表达的IDO1受IFN-γ调控,促进宫颈癌细胞的增殖及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2 3-加氧酶-1 增殖 侵袭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吲哚胺2,3-双加氧酶在肝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武亚娟 王琦 +3 位作者 武希润 董胜利 刘晓丽 张晓琴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6期585-587,共3页
目的:探讨吲哚胺2,3-双加氧酶(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IDO)在原发性肝癌细胞、癌旁肝细胞及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经临床确诊的2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手术切除和(或)肝穿刺所取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 目的:探讨吲哚胺2,3-双加氧酶(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IDO)在原发性肝癌细胞、癌旁肝细胞及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经临床确诊的2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手术切除和(或)肝穿刺所取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肝癌及癌旁组织IDO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IDO在原发性肝癌细胞与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表达水平相对较低,在癌旁肝硬变细胞中表达明显增高(P<0.01)。IDO表达强度与患者的年龄、性别、TNM分期无关(P>0.05);与患者大体病理分型有一定的相关性,浸润型IDO表达强度较块状型明显增高(P<0.05);有血管浸润及癌栓形成患者IDO也呈高表达状态(P<0.05);IDO的表达还与病理组织学分化情况相关,低分化肿瘤组织IDO的表达强度明显增高(P<0.05)。结论:IDO的表达与肝细胞癌恶性有一定的相关,故IDO拟可以作肝癌预后差的一个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3-加氧酶 肝癌 病理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av1在吲哚胺2,3双加氧酶抑制T细胞中的作用初探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润美 魏枫 +3 位作者 于津浦 李慧 任秀宝 郝希山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86-791,共6页
目的:探讨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抑制T细胞中信号传导分子Vav1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稳定表达IDO的CHO细胞株,与纯化的外周血T细胞共孵育,检测IDO抑制T细胞增殖,诱导凋亡的情况,通过semi-quantitative RT-PCR检测T细胞中Vav1、IL-2 mRN... 目的:探讨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抑制T细胞中信号传导分子Vav1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稳定表达IDO的CHO细胞株,与纯化的外周血T细胞共孵育,检测IDO抑制T细胞增殖,诱导凋亡的情况,通过semi-quantitative RT-PCR检测T细胞中Vav1、IL-2 mRNA表达变化;Western blot及免疫沉淀技术检测Vav1蛋白表达及活化情况。结果:IDO可抑制T细胞的增殖。T细胞中Vav1和IL-2 mRNA水平明显下降(P<0.05)。而且,IDO还能使Vav1蛋白的表达和磷酸化水平降低。结论:研究证实在肿瘤局部产生于抗原呈递细胞或肿瘤细胞的IDO,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内重要的信号传导蛋白Vav1的表达和磷酸化过程,使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主动免疫受损,有利于肿瘤发生免疫逃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3加氧酶 Vav1 IL-2 磷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吲哚胺2,3-双加氧酶在结肠癌及其区域淋巴结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4
作者 高艳芳 彭瑞清 +3 位作者 伍小军 丁娅 万德森 张晓实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811-814,共4页
目的:探讨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在结肠癌及其区域淋巴结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IDO在110例结肠癌原发灶、癌旁正常结肠上皮组织和区域淋巴结的表达,分析IDO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IDO... 目的:探讨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在结肠癌及其区域淋巴结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IDO在110例结肠癌原发灶、癌旁正常结肠上皮组织和区域淋巴结的表达,分析IDO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IDO在结肠癌原发灶的表达水平与癌旁正常结肠上皮组织相似,其表达强度与患者的年龄、性别、TNM分期和5年生存率无关。在无转移的区域淋巴结中,IDO主要表达于树突样细胞,区域淋巴结强表达IDO患者的5年生存率较低(31.8%)。结论:在结肠癌细胞转移到区域淋巴结前,区域淋巴结中IDO的表达已使其处于免疫抑制状态,从而为肿瘤转移创造了有利条件,而肿瘤细胞是否表达IDO并不影响肿瘤的转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3-加氧酶 结肠癌 区域淋巴结 免疫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节性T细胞与吲哚胺2,3-双加氧酶在乙肝感染者外周血中表达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峻 王前 +2 位作者 石青峰 苗海霞 吕仁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774-1777,共4页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HBV)感染者在不同病程下,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表达水平及其与调节性T细胞(Treg)的相关性。方法对142例HBV感染者及28例正常对照者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受检者外周静脉血...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HBV)感染者在不同病程下,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表达水平及其与调节性T细胞(Treg)的相关性。方法对142例HBV感染者及28例正常对照者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受检者外周静脉血IDO mRNA、调节性T细胞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进行各组间检测结果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果 IDO mRNA从高到低依次为肝癌组(HCC)、急性乙型肝炎组(AHB)、慢性乙型肝炎组(CHB)、肝硬化组(LC)、对照组。LC组与对照组均明显低于其余3组(P<0.01),其他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reg计数从高到低依次为HCC组、AHB组、LC组、CHB组和对照组。除CHB组外,各组Treg细胞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HCC组明显高于其他3组(F=10.764,P=0.002)。ALT检测,总体组间比较,除LC组外,各组ALT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reg细胞、ALT、IDO mRNA相关性分析显示ALT活性与IDO mRNA表达无相关性(r=0.196,P=0.026),Treg细胞与IDO mRNA表达呈正相关(r=0.912,P<0.01)。结论 HBV感染者IDO表达明显增强,与Treg细胞正相关,即IDO高表达伴随着外周血Treg细胞比例增高,共同影响HBV的免疫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2 3加氧酶 调节性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吲哚胺2,3-双加氧酶及细胞因子在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4
16
作者 殷莉 黄姗姗 何主强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8-110,共3页
目的探讨干扰素-γ(interferon-γ,INF-γ)、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与吲哚胺2,3-双加氧酶(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IDO)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者血清中表达变化及其临... 目的探讨干扰素-γ(interferon-γ,INF-γ)、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与吲哚胺2,3-双加氧酶(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IDO)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者血清中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集80例PTSD患者血清,同时收集8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Western blot的方法对PTSD患者血清中INF-γ、TNF-α、IL-6及IDO进行检测,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实验表明PTSD组及正常对照组血清INF-γ、TNF-α、IL-6、IDO水平分别为[(28.43±11.23)vs.(3.01±1.12)pg/mL]、[(14.58±2.16)vs.(2.45±0.90)pg/mL]、[(16.34±5.31)vs.(2.01±1.08)pg/mL]、[(0.223 5±0.061 1)vs.(0.031 2±0.001 6)],PTSD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结论 INF-γ、TNF-α、IL-6及IDO表达的异常升高可能在PTSD的发病机制中扮演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后应激障碍 2 3-加氧酶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吲哚胺2,3-双加氧酶2基因对黑色素瘤细胞B16-BL6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曾小平 肖楚 +5 位作者 晏颂欣 刘燕玲 周慧蓉 徐方云 潘意 王红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619-1624,共6页
目的:探讨沉默吲哚胺2,3-双加氧酶2(IDO2)基因对小鼠黑色素瘤B16-BL6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IDO2-siRNA转染体外培养的黑色素瘤细胞B16-BL6,应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IDO2和IDO1基因的表达;平板集落... 目的:探讨沉默吲哚胺2,3-双加氧酶2(IDO2)基因对小鼠黑色素瘤B16-BL6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IDO2-siRNA转染体外培养的黑色素瘤细胞B16-BL6,应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IDO2和IDO1基因的表达;平板集落形成实验检测IDO2基因沉默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细胞迁移实验观察IDO2对肿瘤细胞迁移的影响;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观察肿瘤细胞侵袭能力。结果:沉默B16-BL6细胞中IDO2基因能使细胞单集落形成密度降低,划痕迁移变慢,Transwell小室细胞迁移数减少,侵袭细胞数减少。结论:沉默IDO2可以影响黑色素瘤细胞B16-BL6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3-加氧酶2 黑色素瘤 细胞迁移 细胞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TRL对Kupffer细胞内脂多糖诱导的吲哚胺2,3双加氧酶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魏思东 余正 +5 位作者 李金政 戴卓娅 刘作金 游海波 陈勇 龚建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92-496,共5页
目的:研究糖皮质激素诱导的TNF受体配体(GITRL)对Kupffer细胞(KCs)内脂多糖(LPS)诱导的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的影响。方法:分离小鼠KCs后分为5组:Control组,只加培养基;LPS组,加入LPS(10μg/ml);LPS+Control siRNA组,转染Control siRN... 目的:研究糖皮质激素诱导的TNF受体配体(GITRL)对Kupffer细胞(KCs)内脂多糖(LPS)诱导的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的影响。方法:分离小鼠KCs后分为5组:Control组,只加培养基;LPS组,加入LPS(10μg/ml);LPS+Control siRNA组,转染Control siRNA后同LPS组;LPS+GITRLsiRNA组,转染GITRLsiRNA后同LPS组;LPS+Dex组,地塞米松(100μmol/L)处理后同LPS组。处理24小时后,分别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蛋白免疫印记和ELISA法检测KCs的GITRL、IDO表达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分泌。结果:和Control组比较,LPS刺激后KCs上GITRL的表达明显上调(P<0.05),而沉默GITRL基因或者使用地塞米松能减弱其升高(P<0.05)。LPS可以诱导IDO和TNF-α在KCs上的高表达,然而GITRL基因沉默可以抑制其诱导的IDO和TNF-α的表达(P<0.05),同样地塞米松预处理也能够减弱其诱导的IDO和TNF-α的表达(P<0.05)。结论:GITRL介导了KCs内LPS诱导的IDO,地塞米松可通过下调GITRL的表达以降低LPS诱导的ID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2 3加氧酶 糖皮质激素诱导的TNF受体配体 KUPFFER细胞 脂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吲哚胺2,3-双加氧酶及IL-12/IL-10细胞因子平衡与妊娠免疫耐受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萍萍 王增艳 +2 位作者 代秀云 王增芳 王培英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400-1404,共5页
目的 :观察妊娠不同时期胎盘来源的单核-巨噬细胞吲哚胺2,3-双加氧酶(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IDO)的表达及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0、IL-12的分泌情况,探讨其在妊娠免疫耐受中的可能作用。方法:机械分离中期妊娠(21周±3天... 目的 :观察妊娠不同时期胎盘来源的单核-巨噬细胞吲哚胺2,3-双加氧酶(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IDO)的表达及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0、IL-12的分泌情况,探讨其在妊娠免疫耐受中的可能作用。方法:机械分离中期妊娠(21周±3天,19例)及足月妊娠(39周±5天,25例)胎盘中的单核-巨噬细胞,ELISA法检测其分泌IL-10、IL-12的水平;RT-PCR及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IDO 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以CCK-8法检测其激发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能力的不同。结果:足月妊娠较中期妊娠胎盘来源的单核-巨噬细胞产生更多的IL-12,但IL-10及IDO的表达较之明显减低;并且,足月妊娠较中期妊娠胎盘来源的单核-巨噬细胞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更强。结论:中期及足月妊娠胎盘来源的单核-巨噬细胞参与维持妊娠免疫耐受及分娩发动可能与其调节IL-12/IL-10细胞因子平衡及影响IDO的表达有关,但IL-12/IL-10细胞因子平衡与单核-巨噬细胞IDO表达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胎盘 单核-巨噬细胞 免疫耐受 2 3-加氧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吲哚胺2,3-双加氧酶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的表达及其活性调节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廖静 李玉品 +1 位作者 黄建鸣 李戈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33-1638,共6页
目的:研究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AML)的表达及其活性调节。方法:采用RT-PCR检测经γ-干扰素(IFN-γ)、胸腺肽α1(Tα1)、IFN-γ+Tα1及氯喹等药物作用前后HL-60细胞株及K562细胞株IDO mRNA及Toll样受体9(TLR9)... 目的:研究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AML)的表达及其活性调节。方法:采用RT-PCR检测经γ-干扰素(IFN-γ)、胸腺肽α1(Tα1)、IFN-γ+Tα1及氯喹等药物作用前后HL-60细胞株及K562细胞株IDO mRNA及Toll样受体9(TLR9)mRNA表达变化;采用考马斯亮蓝染色法及改良比色法检测经IFN-γ、Tα1、IFN-γ+Tα1作用前后两细胞株IDO酶活性变化。结果:两细胞株均表达IDO mRNA及TLR9 mRNA;细胞经IFN-γ作用后,IDO mRNA表达及酶活性增加并呈浓度依赖性;经Tα1作用后,IDO mRNA表达及酶活性降低并呈浓度依赖性;经IFN-γ+Tα1共同作用后,Tα1明显削弱IFN-γ对IDO mRNA表达及酶活性的上调作用(P<0.01);经氯喹作用后,两细胞株IDO 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经IFN-γ、Tα1、IFN-γ+Tα1及氯喹等药物作用后,两细胞株TLR9 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AML细胞表达IDO mRNA且具有酶活性,IDO可能在AML细胞诱导机体产生免疫耐受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可作为判断白血病预后的新指标;Tα1下调IDO表达及酶活性,并可削弱IFN-γ对IDO的诱导作用,提示Tα1作为免疫调节剂可能成为AML免疫治疗的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3-加氧酶 TOLL样受体9 急性髓系白血病 HL-60细胞株 K562细胞株 胸腺肽Α1 γ-干扰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