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启蒙与革命的变迁——《阿Q正传》与《福贵》之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令狐兆鹏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22,共11页
鲁迅与赵树理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标杆和"方向",他们都以对中国农村精确、深刻的描摹而见长。鲁迅主要以启蒙知识分子的视角关注和表现农民——他们(如闰土、祥林嫂等)麻木、愚昧;而赵树理则能够站在农民的立场写出了解放区... 鲁迅与赵树理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标杆和"方向",他们都以对中国农村精确、深刻的描摹而见长。鲁迅主要以启蒙知识分子的视角关注和表现农民——他们(如闰土、祥林嫂等)麻木、愚昧;而赵树理则能够站在农民的立场写出了解放区农民的新面貌——他们开始觉醒,努力主宰自己的命运。因此,赵树理的作品继承和发展了鲁迅的启蒙思想。《阿Q正传》影响了赵树理的人生抉择和文学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Q正传》 赵树理 中国现代文学史 启蒙知识分子 福贵 人生抉择 启蒙思想 文学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初中国启蒙思想的演变
2
作者 孔亭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2-115,共4页
中国近代启蒙思想蕴育于戊戌维新期间,形成于20世纪初年辛亥革命前夕,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得到长足的发展。启蒙知识分子从开启民智、培养新民入手,追求国家的富强与独立,对中国传统文化与专制体制的批判越来越激烈,对启蒙思想的实效性... 中国近代启蒙思想蕴育于戊戌维新期间,形成于20世纪初年辛亥革命前夕,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得到长足的发展。启蒙知识分子从开启民智、培养新民入手,追求国家的富强与独立,对中国传统文化与专制体制的批判越来越激烈,对启蒙思想的实效性的追求日益强烈。可以说,从追求国家独立、国民自由到提倡个人自主、个人解放,再到认同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救国,是20世纪初中国启蒙思想演变的重要脉络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代启蒙思想 五四启蒙运动 启蒙知识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性的开端——《故事新编》新论 被引量:5
3
作者 宫爱玲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4-67,共4页
《故事新编》是典型的展现中国现代性发生之际真实状况的现代性文本。小说以古今杂糅的独特时空形式、小说人物的凡俗化、启蒙知识分子与民众关系隐喻了中国社会历史古典性的终结和现代性的开端。
关键词 现代性 时空杂糅 凡俗化 启蒙知识分子 民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