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胡风问题及左翼文学的分歧之反思——兼论胡风与鲁迅的精神传统问题 被引量:11
1
作者 解志熙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6-92,共17页
本文从周恩来和胡风在1945年10月重庆举行的鲁迅逝世九周年纪念会上发言的区别入手,辨析了注重社会政治革命的"政治左翼"与注重文化思想革命的"启蒙左翼"之异同,进而追溯了胡风等"启蒙左翼"派的"主... 本文从周恩来和胡风在1945年10月重庆举行的鲁迅逝世九周年纪念会上发言的区别入手,辨析了注重社会政治革命的"政治左翼"与注重文化思想革命的"启蒙左翼"之异同,进而追溯了胡风等"启蒙左翼"派的"主观战斗精神"的思想来源及其与"政治左翼"的矛盾之症结,并对"胡风集团"冤案的成因与左翼文学运动的终结给出了不同于习见的历史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风问题 鲁迅的精神传统 左翼文学 政治左翼 启蒙左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左翼启蒙派作家的现实关怀
2
作者 刘骥鹏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15-220,共6页
现实关怀是指作家对自己生存于其中的时代环境与现实环境所作的主观反映,是对社会最迫切、人们最关注的现实问题的个体回应,是作家投身于社会实践的具体表现。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左翼启蒙派作家选择了不顾及自身生命而挺胸而出、迎风而... 现实关怀是指作家对自己生存于其中的时代环境与现实环境所作的主观反映,是对社会最迫切、人们最关注的现实问题的个体回应,是作家投身于社会实践的具体表现。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左翼启蒙派作家选择了不顾及自身生命而挺胸而出、迎风而上的战士姿态。他们作为一群有一定独立色彩的知识者,在民族危亡与不公平的社会格局中,力图通过自己的声音与行动来改变不合理的社会现状,并努力促进社会以及他们参与其中的革命向着更人道、更完美的方向转化,在民族与家国的危难境遇中表现出了现代知识分子的良知与勇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翼启蒙派作家 现实关怀 知识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出主体性:左翼启蒙派话语突围的一种尝试
3
作者 刘骥鹏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27-232,共6页
突出文艺主体性是左翼启蒙派显著的理论特征,也是其理论建构的主要着力点之一。在政治话语压抑美学话语、个人话语的特定时代情境下,这批作家依然固守着某些"五四"启蒙文学观念,在尊重特定意识形态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凸现个人话... 突出文艺主体性是左翼启蒙派显著的理论特征,也是其理论建构的主要着力点之一。在政治话语压抑美学话语、个人话语的特定时代情境下,这批作家依然固守着某些"五四"启蒙文学观念,在尊重特定意识形态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凸现个人话语,并从创作主体的角度展开对文艺主体性问题的探究,在文艺理论建构与批评实践中寻求一条有别于左翼功利派的文艺价值论路向,为在当时语境下展现意识形态话语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实际上,这是在艺术自主与政治他律之间寻求话语突围的一种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翼启蒙 文学主体性 创作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革命文学转型背景下的左翼启蒙派
4
作者 刘骥鹏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7-142,共6页
左翼启蒙派是指在五四启蒙思潮与鲁迅精神与创作影响下从事左翼文学活动的一批作家,他们在接受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过程中仍然坚守五四启蒙话语,重视文学的社会批判和思想批判功能,显示出与左翼功利派文艺观念迥然不同的理论品格与创... 左翼启蒙派是指在五四启蒙思潮与鲁迅精神与创作影响下从事左翼文学活动的一批作家,他们在接受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过程中仍然坚守五四启蒙话语,重视文学的社会批判和思想批判功能,显示出与左翼功利派文艺观念迥然不同的理论品格与创作倾向。这一派系在左联后期开始萌生,分别在1940年代的解放区和国统区形成气象,但随后在革命文学向工农兵文学全面转型的过程中遭到"规训与惩罚"而逐渐瓦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启蒙思潮 左翼启蒙 文学转型 左翼文学阵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