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文瑞举:学校要为教师打造良好的听课生态
1
作者
文瑞举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2-62,共1页
提升教师听课效果需要学校构建良好的听课生态,让教师带着需求主动听课。教务部门要在校内营造教师间相互听课、相互交流的浓厚学习氛围,让每位教师认识到听课的重要性。同时还要加强对校内优质课的培育,让教师们有机会选择值得一听的课。
关键词
听课效果
教师
生态
学校
学习氛围
相互交流
机会选择
优质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欲听好课,功夫在课前──谈谈预习的作用、程序和方法
2
作者
张曦
傅卫东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6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课前预习
新知识
程序
学习内容
新内容
新课
方法
复习
知识基础
听课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教学生学会学习
3
作者
高桂平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4年第22期28-28,46,共2页
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应富有创造精神和自我更新知识的能力.接受过9年义务教育的人都不会戴上"文盲"的帽子,但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却戴着"学盲"的帽子步入职业高中.本人曾做过调查,某班43名学生中...
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应富有创造精神和自我更新知识的能力.接受过9年义务教育的人都不会戴上"文盲"的帽子,但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却戴着"学盲"的帽子步入职业高中.本人曾做过调查,某班43名学生中什么都不想学的竟有7名,占全班人数的16%想学但学不进去的有13名,占全班总人数的25%两部分人加起来高达41%,多么惊人的数字呀!当然,这些人中也有些曾下过决心想学习好了的,但因缺乏学习经验,不会学习,几经努力而失败,最终还是走上了不学习的道路.在接受职业教育的几年中,我们若不将其"学盲"的帽子摘掉,他们会一辈子成为"学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高中
教学方法
学习计划
目标指导
听课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谈单项课程每周的课次和课时安排
4
作者
滕启
《江苏高教》
1986年第4期11-12,共2页
多年来,大学教学一直是每门课每周平均上1.5~3(4)次课,每次课均连着讲二学时,课内周学时为3~6(8)。对于这样一种几十年一贯制的排课方法,笔者认为有必要进行改革。一、把现行的每次课两节双排大部分改为一次课一节单排。从学生角度看...
多年来,大学教学一直是每门课每周平均上1.5~3(4)次课,每次课均连着讲二学时,课内周学时为3~6(8)。对于这样一种几十年一贯制的排课方法,笔者认为有必要进行改革。一、把现行的每次课两节双排大部分改为一次课一节单排。从学生角度看,两节都听同一位老师讲同样内容的课,兴趣显然低于每节换一位教师、换一门课。从教育学的角度看,兴趣对学好课程是很重要的。另外,两节课讲一个内容,大脑的兴奋区没有变,容易引起疲劳。如果每节60分钟换一门课,而每门课的特点、内容、所需依靠的前叙知识各不相同,因此大脑的兴奋区相应地有变化,于是大脑的疲劳程度会降低,听课效果会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
兴奋区
大学教学
学时数
十年一贯制
学生角度
教育学
大脑
疲劳程度
听课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转变方法 培养能力──兼谈中学生向大学生过渡
5
作者
张光汉
《大学教育科学》
1994年第1期77-79,共3页
转变方法培养能力──兼谈中学生向大学生过渡张光汉(陕西机械学院)刚考入高校的大学生,人在大学而学习方法仍停留在中学阶段,因而大部难以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也难以获得适合能力要求的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本文将论及中学...
转变方法培养能力──兼谈中学生向大学生过渡张光汉(陕西机械学院)刚考入高校的大学生,人在大学而学习方法仍停留在中学阶段,因而大部难以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也难以获得适合能力要求的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本文将论及中学与大学在培养目标、学习内容以及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能力
转变方法
大学生
学习方法
中学生
参考书
教学原则
思维能力
教师
听课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瑞举:学校要为教师打造良好的听课生态
1
作者
文瑞举
机构
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青驼镇中心小学
出处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2-62,共1页
文摘
提升教师听课效果需要学校构建良好的听课生态,让教师带着需求主动听课。教务部门要在校内营造教师间相互听课、相互交流的浓厚学习氛围,让每位教师认识到听课的重要性。同时还要加强对校内优质课的培育,让教师们有机会选择值得一听的课。
关键词
听课效果
教师
生态
学校
学习氛围
相互交流
机会选择
优质课
分类号
G424.2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欲听好课,功夫在课前──谈谈预习的作用、程序和方法
2
作者
张曦
傅卫东
机构
浙江宁波市职教中心学校
出处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6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课前预习
新知识
程序
学习内容
新内容
新课
方法
复习
知识基础
听课效果
分类号
G712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教学生学会学习
3
作者
高桂平
机构
北京平谷区第一职业学校 北京平谷
出处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4年第22期28-28,46,共2页
文摘
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应富有创造精神和自我更新知识的能力.接受过9年义务教育的人都不会戴上"文盲"的帽子,但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却戴着"学盲"的帽子步入职业高中.本人曾做过调查,某班43名学生中什么都不想学的竟有7名,占全班人数的16%想学但学不进去的有13名,占全班总人数的25%两部分人加起来高达41%,多么惊人的数字呀!当然,这些人中也有些曾下过决心想学习好了的,但因缺乏学习经验,不会学习,几经努力而失败,最终还是走上了不学习的道路.在接受职业教育的几年中,我们若不将其"学盲"的帽子摘掉,他们会一辈子成为"学盲".
关键词
职业高中
教学方法
学习计划
目标指导
听课效果
分类号
G718.2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谈单项课程每周的课次和课时安排
4
作者
滕启
机构
华北水电学院
出处
《江苏高教》
1986年第4期11-12,共2页
文摘
多年来,大学教学一直是每门课每周平均上1.5~3(4)次课,每次课均连着讲二学时,课内周学时为3~6(8)。对于这样一种几十年一贯制的排课方法,笔者认为有必要进行改革。一、把现行的每次课两节双排大部分改为一次课一节单排。从学生角度看,两节都听同一位老师讲同样内容的课,兴趣显然低于每节换一位教师、换一门课。从教育学的角度看,兴趣对学好课程是很重要的。另外,两节课讲一个内容,大脑的兴奋区没有变,容易引起疲劳。如果每节60分钟换一门课,而每门课的特点、内容、所需依靠的前叙知识各不相同,因此大脑的兴奋区相应地有变化,于是大脑的疲劳程度会降低,听课效果会有所提高。
关键词
课程
兴奋区
大学教学
学时数
十年一贯制
学生角度
教育学
大脑
疲劳程度
听课效果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转变方法 培养能力──兼谈中学生向大学生过渡
5
作者
张光汉
机构
陕西机械学院
出处
《大学教育科学》
1994年第1期77-79,共3页
文摘
转变方法培养能力──兼谈中学生向大学生过渡张光汉(陕西机械学院)刚考入高校的大学生,人在大学而学习方法仍停留在中学阶段,因而大部难以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也难以获得适合能力要求的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本文将论及中学与大学在培养目标、学习内容以及教学...
关键词
培养能力
转变方法
大学生
学习方法
中学生
参考书
教学原则
思维能力
教师
听课效果
分类号
G421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文瑞举:学校要为教师打造良好的听课生态
文瑞举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欲听好课,功夫在课前──谈谈预习的作用、程序和方法
张曦
傅卫东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教学生学会学习
高桂平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谈单项课程每周的课次和课时安排
滕启
《江苏高教》
198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转变方法 培养能力──兼谈中学生向大学生过渡
张光汉
《大学教育科学》
199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