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RBAS和CAPE-V量表中文听感知评估一致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刘阳 刘恒鑫 +2 位作者 屈歌 李瑞香 黄冬雁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28,共6页
目的 评估在中文语境下GRBAS和CAPE-V的评估者内和评估者间一致性。方法 5名嗓音相关专业人员使用《发音评估助手》APP对抽取自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病理嗓音数据库V1.0的52例语音样本进行GRBAS和CAPE-V评估,52例用于评估者间一致... 目的 评估在中文语境下GRBAS和CAPE-V的评估者内和评估者间一致性。方法 5名嗓音相关专业人员使用《发音评估助手》APP对抽取自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病理嗓音数据库V1.0的52例语音样本进行GRBAS和CAPE-V评估,52例用于评估者间一致性分析,其中的38例用于评估者内部一致性评估。使用ICC对CAPE-V进行评估者内和评估者间一致性分析,采用Cohen's Kappa方法对GRBAS的5个特征进行评估者内一致性分析,采用Fleiss Kappa方法对GRBAS评估者间一致性进行分析,并对两个量表中相同的特征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 评估者内一致性分析结果示,CAPE-V 6个特征均呈现出高的一致性,各特征的ICC系数分别为总体音质(OS)=0.80,粗糙度(R)=0.69,气息音(B)=0.77,紧张度(S)=0.75,音调异常程度(P)=0.74,响度异常程度(L)=0.78;GRBAS除特征G(0.48)和S(0.45)存在较弱的评估者内一致性外,其余特征的评估者内一致性均较差。评估者间一致性分析结果示,CAPE-V各特征的ICC相关系数均大于0.85,提示不同评估者对各特征的评分均具有很高的一致性;GRBAS除G特征(相关系数=0.48)外,其余特征的相关系数均小于0.40,说明除特征G外,其余特征的评估者间一致性均较差。在同时使用GRBAS和CAPE-V对同一样本进行评估时,总体音质(OS/G)、粗糙度(R)、气息音(B)、紧张度(S)的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为0.89、0.85、0.91、0.91,提示两个量表中的这4个特征的评分结果具有高度相关性。结论 在中文语音样本的听感知评估中,CAPE-V量表的评估者内和评估者间一致性更高,较GRBAS量表更适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BAS评估 共识听觉-知觉嗓音评估 评估者内部一致性 评估者间一致性 中文语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前聋儿童康复训练后听觉能力的动态评估 被引量:9
2
作者 李郁明 梁勇 谭少珍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4-177,共4页
目的分析和总结语前聋患儿佩戴助听器并经康复训练后听觉能力提高的规律和效果以及评估方法。方法语前聋且双耳佩戴助听器的儿童135例(女57例,男7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初次接受康复训练时的年龄分为三组:>5岁组(42例),4~5岁组(44例)... 目的分析和总结语前聋患儿佩戴助听器并经康复训练后听觉能力提高的规律和效果以及评估方法。方法语前聋且双耳佩戴助听器的儿童135例(女57例,男7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初次接受康复训练时的年龄分为三组:>5岁组(42例),4~5岁组(44例)和<4岁组(49例);按听力损失程度分为二组:中重度及以下听力损失组(91例)和极重度听力损失组(44例)。采用《听力障碍儿童听觉、语言能力评估标准及方法》中的听觉能力评估方法,分别在训练前、训练后6个月和12个月对各组儿童进行听觉能力评估,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10项评估内容总计100分,总分70分以上为有效,得分越高,听觉能力越好。结果 135例患儿经过康复训练6、12个月后,听觉能力均明显提高,训练前、训练后6、12个月评估得分的均值分别为51.33±9.44、70.19±9.43及87.55±6.15分,训练后评估得分明显高于训练前的评估得分(P<0.01);不同性别、年龄、听力损失程度组聋儿康复训练12个月后听觉能力评估得分均较训练前明显提高,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有效率达100%。结论规范的康复训练对提高语前聋儿童听觉能力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定期评估其听觉能力,有利于为针对性个性化康复训练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前聋 言语 康复 听觉评估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脑灌注和听觉认知能力相关性
3
作者 李海涛 沈佳媛 +2 位作者 鄢慧琴 李小帅 刘玉和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81-286,共6页
目的探究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amnestic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aMCI)患者的脑灌注与听觉认知能力的相关性。方法以2022年7月至2023年9月北京友谊医院记忆门诊就诊的aM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纳入性别和年龄与患者匹配的健康对照... 目的探究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amnestic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aMCI)患者的脑灌注与听觉认知能力的相关性。方法以2022年7月至2023年9月北京友谊医院记忆门诊就诊的aM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纳入性别和年龄与患者匹配的健康对照者进行对比研究。所有受试者使用3.0 T MRI进行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扫描,并且采用汉语“重复-回忆”言语认知功能测试(repeat-recall test,RRT)评估听觉认知能力,分析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改变和听觉认知能力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26例aMCI患者(aMCI组)和32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不论高低语境和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大小,aMCI组的听觉认知能力较对照组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MCI组左侧顶下小叶标准化CBF值较对照组明显减低(0.921±0.234 vs.1.247±0.076),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相关性分析发现,aMCI组左侧顶下小叶标准化CBF值与在低语境条件-5 dB信噪比下的听觉认知能力相关(r=0.857,P<0.001)。结论aMCI患者左侧顶下小叶的CBF下降可能与听觉认知损害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功能障碍 遗忘型 脑血流量 听觉中枢功能障碍 听觉认知能力评估 磁共振脑灌注成像 动脉自旋标记 重复-回忆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神经病患者人工耳蜗植入后听觉言语康复效果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闫艳 赵辉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46-249,共4页
目的评价重度或极重度听力损失听神经病(Auditory neuropathy,AN)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听觉言语康复效果。方法用纯音听阈、听觉行为分级标准(Categorise of Auditory Performance,CAP)、言语可懂度分级标准(speech Intelligibility R... 目的评价重度或极重度听力损失听神经病(Auditory neuropathy,AN)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听觉言语康复效果。方法用纯音听阈、听觉行为分级标准(Categorise of Auditory Performance,CAP)、言语可懂度分级标准(speech Intelligibility Rating,SIR)、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meaningful auditor integration scale,MAIS),对行人工耳蜗植入术的18例重度或极重度听力损失语前聋AN患者、4例重度或极重度听力损失语后聋AN患者进行术后效果调查,并与非综合症且无明显病因的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的人工耳蜗植入患者比较,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1例AN患者术后平均助听听阈(250Hz、500 Hz、1000 Hz、2000 Hz、4000 Hz)为(38.64±6.36)d B HL。AN组语前聋患者术后发声情况得分、对声音的自发性觉察能力得分与对照组语前聋患者术后得分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声音的理解能力得分、MAIS总得分与对照组语前聋患者术后得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N组语前聋患者对声音的理解能力得分、MAIS总得分均低于对照组语前聋患者得分。AN组语后聋患者术后CAP评分、SIR评分与对照组语后聋患者术后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或极重度听力损失语前聋AN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发声情况、对声音的自发性觉察能力与耳蜗形态正常且无任何已知综合症的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语前聋患者术后无明显差异,但是重度或极重度听力损失语前聋AN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对声音的理解能力明显低于耳蜗形态正常且无任何已知综合症的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语前聋患者术后对声音的理解能力。重度或极重度听力损失语后聋AN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觉言语能力与耳蜗形态正常且无任何已知综合症的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语后聋患者术后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神经病 人工耳蜗植入 听觉言语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电信号中人工耳蜗伪迹去除技术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倪广健 郑琪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41-451,共11页
人工耳蜗(CI)作为一种先进的神经假体,为重度至极重度听力损失患者提供了听力恢复的可能性.然而,目前CI患者植入后临床听觉康复评估结果呈现显著差异性.这种差异可能源于植入后大脑功能的重新组织及其多重因素综合作用.因此,研究人员正... 人工耳蜗(CI)作为一种先进的神经假体,为重度至极重度听力损失患者提供了听力恢复的可能性.然而,目前CI患者植入后临床听觉康复评估结果呈现显著差异性.这种差异可能源于植入后大脑功能的重新组织及其多重因素综合作用.因此,研究人员正在努力开发客观评估方法,以准确评估人工耳蜗植入后大脑的可塑性.脑电图(EEG)由于其与CI的良好兼容性、操作的便捷性和非侵入性等特点,已成为一种具有重大临床应用前景的听觉康复客观评估手段.然而,CI的电刺激产生的大量伪迹对EEG信号的质量构成了严重干扰.这些伪迹使神经响应扭曲,难以从EEG记录中提取出准确可靠的大脑活动数据.目前,这一问题已成为利用脑电技术进行临床应用的主要障碍.以往研究中已尝试采用若干技术来降低伪迹的影响,但至今相关方法仍缺乏共识,且这些方法在广泛临床应用中的适应性仍有待验证.本文首先对CI伪迹的特性及其在EEG信号中的表现进行了详细介绍,进而全面回顾了目前脑电图中减少CI伪迹的处理技术进展,包括线性和非线性方法、时频分析技术以及基于统计和机器学习的算法等.进一步探讨了不同信号处理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和适应性,总结了这些技术的优势与局限性,对技术未来发展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 脑电图 伪迹 去噪 听觉客观评估 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态嗓音主观评价与声学分析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章薇 屈季宁 崔前波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44-546,共3页
目的研究嗓音听感知一致性评估(consensus auditory-perceptual evaluation of voice,CAPE-V)与嗓音声学分析结果的相关性。方法对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0年3月至2010年8月因嗓音异常入院的39名患者(异常嗓音组)行嗓音声... 目的研究嗓音听感知一致性评估(consensus auditory-perceptual evaluation of voice,CAPE-V)与嗓音声学分析结果的相关性。方法对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0年3月至2010年8月因嗓音异常入院的39名患者(异常嗓音组)行嗓音声学分析和CAPE-V评估,以22名正常嗓音者作为对照组,将两组CAPE-V结果模拟GRBAS分级分为四级,1~4级分别为0~25mm、26~50mm、51~75mm、76~100mm,1~4级表示声嘶程度逐渐加重,对不同级别间嗓音声学分析结果行独立样本t检验,并对CAPE-V结果和嗓音声学分析结果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异常嗓音组CAPE-V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异常嗓音组CAPE-V 1~4级患者的基频微扰(jitt)、振幅微扰(shim)、噪/谐比(NHR)逐渐升高,而基频(F0)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PE-V各级与jitt、shim、嗓音振动指数(VTI)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54、0.235、0.307(P<0.05)。结论 CAPE-V结果能间接反映嗓音声学分析指标的变化,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观听觉评估 声学分析 病态嗓音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6岁儿童不同听力筛查方法比较 被引量:4
7
作者 崔庆佳 黄丽辉 +11 位作者 韩任杰 闫瑾 刘芳 王蕊 张雷 杨帆 楼颖 恩晖 程晓华 赵雪雷 文铖 任霞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8-132,共5页
目的探讨适合3~6岁年龄段儿童的听力筛查方法。方法对590例3~6岁儿童进行听力筛查,筛查方法包括:家长调查问卷(由其监护人填写)、筛查型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DPOAE)和便携式听觉评估仪筛查,任意... 目的探讨适合3~6岁年龄段儿童的听力筛查方法。方法对590例3~6岁儿童进行听力筛查,筛查方法包括:家长调查问卷(由其监护人填写)、筛查型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DPOAE)和便携式听觉评估仪筛查,任意一项筛查未通过者转诊进行听力诊断;同时按年龄将其分为3~岁组(157例)、4~岁组(235例)和5~6岁组(198例),比较三种方法在三个年龄组间的配合度和通过率。结果①590例中,三种方法的配合度由高到低依次为筛查型DPOAE(100%)、家长调查问卷(98.14%)、便携式听觉评估仪筛查(73.05%),两两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家长调查问卷、筛查型DPOAE在三个年龄组间配合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便携式听觉评估仪筛查在3~岁组、4~岁组、5~6岁组的配合度分别为28.03%、81.70%和98.48%,随着年龄增加,便携式听觉评估仪筛查的配合度增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②家长调查问卷、筛查型DPOAE和便携式听觉评估仪三种方法的听力筛查通过率分别为100%、86.10%和9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③任意一项筛查未通过者88例(其中筛查型DPOAE82例,便携式听觉评估仪筛查11例),接受听力诊断53例,最终确诊听力异常17例,其中单侧轻-中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1例(1.69‰,1/590),分泌性中耳炎16例(2.71%,16/590)。结论3~4岁儿童适宜用筛查型DPOAE进行听力筛查,5~6岁儿童可采用筛查型DPOAE和/或便携式听觉评估仪进行听力筛查,家长调查问卷的配合度虽好,但假阴性率过高,不适用于3~6岁儿童听力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听力筛查 筛查型DPOAE 便携式听觉评估 配合度 通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岁听障与健听儿童开放式单音节测试结果比较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申敏 郑文芳 +1 位作者 卢晓月 于丽玫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60-464,共5页
目的比较3岁听障儿童与同龄健听儿童开放式单音节测试结果,为提高康复教学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3岁听障儿童与同龄健听儿童各30例,采用言语听觉反应评估(evaluation of auditory response to speech,EARS)中的开放式单音节分别对两组... 目的比较3岁听障儿童与同龄健听儿童开放式单音节测试结果,为提高康复教学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3岁听障儿童与同龄健听儿童各30例,采用言语听觉反应评估(evaluation of auditory response to speech,EARS)中的开放式单音节分别对两组儿童进行测试,比较其结果。结果两组儿童各测试项得分高低排序均为声调得分>韵母得分>声母得分>字得分,且两两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岁听障儿童的声母、韵母和字得分均显著低于同龄健听儿童(P<0.001)。错误分析表明两组儿童中舌尖后音、边音的正确率均最低;健听儿童的双唇音、唇齿音、鼻音、塞音正确率最高,而听障儿童的舌根音正确率最高。听障儿童各发音部位及发音方法的声母、鼻韵母的正确率均显著低于健听儿童(P<0.05)。结论 3岁听障儿童在开放式单音节测试中的声母、韵母和字得分差于同龄健听儿童,且以舌尖后音、边音最为突出,这可能与听障儿童听力状况带来的输入性语言信息不足和听觉干预起始年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听觉反应评估 开放式单音节测试 听障儿童 健听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障儿童语言细节句子测试结果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郑文芳 申敏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09-512,共4页
目的探讨助听设备类型、佩带年龄、主要语言输入者的文化程度对听力障碍儿童语言细节句子测试成绩的影响。方法选取32例听障儿童,其中人工耳蜗组和助听器组各16例,佩戴助听设备年龄小于2岁和大于2岁组各16例,主要语言输入者文化程度初... 目的探讨助听设备类型、佩带年龄、主要语言输入者的文化程度对听力障碍儿童语言细节句子测试成绩的影响。方法选取32例听障儿童,其中人工耳蜗组和助听器组各16例,佩戴助听设备年龄小于2岁和大于2岁组各16例,主要语言输入者文化程度初中以下14例,初中以上18例。采用言语听觉反应评估(evaluationof auditory responses to speech,EARS)中的语言细节句子分别对其进行测试。结果助听设备类型主效应显著[F句子(1,24)=11.37,P<0.01;F词语(1,24)=6.80,P<0.05],人工耳蜗组得分(M句子=8.06,M词语=56.25)均显著高于助听器组(M句子=6.19,M词语=51.63);佩带年龄主效应在词语水平上显著[F词语(1,24)=4.49,P<0.05],小于2岁组平均分(M=56.44)高于大于2岁组(M=51.44);主要语言输入者文化程度主效应显著[F句子(1,24)=8.55,P<0.01;F词语(1,24)=4.43,P<0.05],初中以上组句子和词语平均得分(M句子=7.72,M词语=55.33)均显著高于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组(M句子=6.36,M词语=52.14)。结论助听设备类型、佩戴年龄以及主要语言输入者的文化程度可影响听障儿童的语言细节句子测试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听觉反应评估 语言细节句子测试 听障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