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污泥龄对SBR处理含HA和Cu^(2+)废水的影响
1
作者 施萍 刘智萍 +2 位作者 方芳 武文会 苟凯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6-79,共4页
以模拟生活污水为对象,研究SRT分别为10、15、20、25 d的情况下,SBR系统对COD、NH4+-N、HA和Cu2+的去除效果以及TTC-ETS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SRT为20 d时,SBR系统处理含有10 mg/L HA和2 mg/L Cu2+的模拟生活污水效果较好,此时COD、NH4... 以模拟生活污水为对象,研究SRT分别为10、15、20、25 d的情况下,SBR系统对COD、NH4+-N、HA和Cu2+的去除效果以及TTC-ETS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SRT为20 d时,SBR系统处理含有10 mg/L HA和2 mg/L Cu2+的模拟生活污水效果较好,此时COD、NH4+-N、HA、Cu2+去除率分别为92.65%、99.42%、96.98%、95.55%。SRT的变化并未明显改变TTC-ETS的趋势,呈现出先下降再上升最后下降的变化。与空白组相比,试验组的TTC-ETS受到HA和Cu2+的抑制。在单周期内0、2、4、6、8、10 h TTC-ETS的抑制率分别为26.13%、76.39%、79.50%、79.61%、49.59%、39.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污泥 污泥龄 腐殖酸 ha和Cu^2+废水 SB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化液膜处理铜矿山含Cu^(2+)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文才 黄万抚 蔡嗣经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4-67,共4页
在实验的基础上,研究了乳化液膜处理铜矿山含Cu2+废水时的最佳膜相组成及其操作条件。研究结果表明,M6401-L113A-煤油-H2SO4乳化液膜体系能有效地提取铜矿山含铜废水中的Cu2+,处理后的铜矿山含Cu2+废水完全符合环保排放标准。
关键词 废水 铜矿山 CU^2+ 膜处理 排放标准 环保 操作条件 乳化液膜 H2SO4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2+)对含HPAM污水助絮凝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李金莲 陈颖 王宝辉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23-224,共2页
在室温条件下,Cu2+作为助絮凝剂使聚丙烯酰胺(HPAM)絮凝沉淀,Cu2+和Na2CO3的最佳摩尔比为4∶5。在Cu2+的作用下聚合物几乎完全沉降,HPAM的去除率达90%以上,COD<30mg/L,达到国家废水排放标准。
关键词 助絮凝剂 聚丙烯酰胺 HPAM污水 CU^2+ 废水排放标准 环境管理 石油加工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化液膜技术分离提取Cu^(2+)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王文才 蔡嗣经 黄万抚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7-60,65,共5页
乳化液膜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分离提取技术.综述了乳化液膜技术在含铜废水处理、从铜矿石堆浸液中回收铜、湿法冶金中除铜以及痕量铜的富集与测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目前,乳化液膜技术分离提取Cu2+仍处于试验研究阶段,但近年来的应用研究表... 乳化液膜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分离提取技术.综述了乳化液膜技术在含铜废水处理、从铜矿石堆浸液中回收铜、湿法冶金中除铜以及痕量铜的富集与测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目前,乳化液膜技术分离提取Cu2+仍处于试验研究阶段,但近年来的应用研究表明,该项技术在分离提取Cu2+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液膜 分离提取技术 膜技术 新型 应用研究 应用前景 除铜 CU^2+ 废水 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山含铜酸性废水处理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雷兆武 刘茉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1-32,共2页
针对矿山含铜酸性废水特点,采用石灰中和沉淀法和石灰调pH—铁屑置换—石灰沉淀法分别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石灰调pH—铁屑置换—石灰沉淀法不仅可以使废水经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而且废水中的大部分铜资源得以回收利用,具有较好的经济效... 针对矿山含铜酸性废水特点,采用石灰中和沉淀法和石灰调pH—铁屑置换—石灰沉淀法分别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石灰调pH—铁屑置换—石灰沉淀法不仅可以使废水经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而且废水中的大部分铜资源得以回收利用,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 铜酸性废水 石灰调pH-铁屑置换-石灰沉淀法 Cu^2+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铜废水的吸附处理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胡巧开 《冶金能源》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9-62,共4页
探讨了用热改性膨润土处理含Cu2 + 废水的工艺条件 ,并与粉煤灰和活性炭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 :当Cu2 + 的初始浓度不大于 10 0mg/L时 ,过 2 0 0目的热改性膨润土的用量为 5 g/L、pH =7、搅拌速度为 30 0r/min、吸附时间 30min ,热... 探讨了用热改性膨润土处理含Cu2 + 废水的工艺条件 ,并与粉煤灰和活性炭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 :当Cu2 + 的初始浓度不大于 10 0mg/L时 ,过 2 0 0目的热改性膨润土的用量为 5 g/L、pH =7、搅拌速度为 30 0r/min、吸附时间 30min ,热改性膨润土对Cu2 + 的去除率达99. 5 %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处理 废水 CU^2+ 改性膨润土 工艺条件 初始浓度 搅拌速度 吸附时间 活性炭 粉煤灰 min 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泥对含铜酸性废水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9
7
作者 肖利萍 李嘉欣 +1 位作者 王涛 卢洪斌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4-100,共7页
为解决水体中铜离子污染以及硼泥资源化利用的问题,文章采用硼泥处理含铜酸性废水。通过控制不同反应条件进行单因素实验,观察投加量、溶液p H、反应时间以及转速对含Cu^(2+)废水的处理效果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硼泥对Cu^(2+)的去除率... 为解决水体中铜离子污染以及硼泥资源化利用的问题,文章采用硼泥处理含铜酸性废水。通过控制不同反应条件进行单因素实验,观察投加量、溶液p H、反应时间以及转速对含Cu^(2+)废水的处理效果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硼泥对Cu^(2+)的去除率随投加量、溶液p H、反应时间、转速的升高而增大。通过正交实验可确定处理体积为100 mL,Cu^(2+)浓度为200 mg/L的水样,最佳反应条件是投加0.45 g硼泥,调节p H为6,在200 r/min、25℃的条件下振荡180 min,去除率可达98.43%。硼泥对Cu^(2+)的等温吸附符合Freundlich模型,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利用硼泥处理含铜酸性废水可实现固废资源化利用,值得深入推广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酸性废水 重金属离子 Cu^(2+) 硼泥 吸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絮凝法治理实验室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史兵方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8年第6期108-110,共3页
通过电絮凝法去除模拟实验室废水样品中的Cu2+和Cr6+,研究了治理过程中各种因素对去除率的影响,并得到最佳去除铜和铬的实验条件。结果表明:在最佳的实验条件下:室温(25℃),以铁为阳极,不锈钢为阴极,电压为4.0 V,pH值为4.0,电解时间为30... 通过电絮凝法去除模拟实验室废水样品中的Cu2+和Cr6+,研究了治理过程中各种因素对去除率的影响,并得到最佳去除铜和铬的实验条件。结果表明:在最佳的实验条件下:室温(25℃),以铁为阳极,不锈钢为阴极,电压为4.0 V,pH值为4.0,电解时间为30 min,Na2SO4为0.7g/L,用电絮凝法对模拟实验室含Cu2+和Cr6+废水进行治理,Cu2+和Cr6+的去除率分别为99.93%和98.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絮凝法 Cu^2+和Cr^6+废水 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粉煤灰基X型沸石去除废水中的铜离子 被引量:7
9
作者 亢玉红 李健 +3 位作者 高平强 慕苗 陈娟 闫龙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75-980,共6页
本研究采用经碱熔融-离心提取处理的粉煤灰为原料,经水热反应法两步合成高纯度X型沸石。研究了含Cu^(2+)模拟废水溶液pH值与Cu^(2+)初始浓度对废水中Cu^(2+)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pH值为6,吸附剂X沸石的投加量为1g·L^(-... 本研究采用经碱熔融-离心提取处理的粉煤灰为原料,经水热反应法两步合成高纯度X型沸石。研究了含Cu^(2+)模拟废水溶液pH值与Cu^(2+)初始浓度对废水中Cu^(2+)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pH值为6,吸附剂X沸石的投加量为1g·L^(-1),静态饱和吸附量为62.28mg·g^(-1),溶液初始浓度较低时,吸附过程符合准一阶动力学模型,溶液初始浓度较高时,吸附过程符合准二阶动力学模型。粉煤灰基X型沸石对Cu^(2+)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的自发吸热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X型沸石 Cu^2+废水 吸附动力学 吸附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