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铁氧体法处理废水中Cr^6+、Cu^2+的实验研究
1
作者 夏璐 鲁栋梁 何正旭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06期52-55,共4页
采用铁氧体法处理Cr^6+、Cr^6+和Cu^2+混合废水。实验结果表明。在还原阶段pH=3.5,共沉淀阶段pH=8.0,控制反应温度为60℃时,Cr^6+的处理效果最好;在还原阶段pH=3.5,共沉淀阶段pH=9.0,控制反应温度为60℃时Cr^6+和Cu^2+混合... 采用铁氧体法处理Cr^6+、Cr^6+和Cu^2+混合废水。实验结果表明。在还原阶段pH=3.5,共沉淀阶段pH=8.0,控制反应温度为60℃时,Cr^6+的处理效果最好;在还原阶段pH=3.5,共沉淀阶段pH=9.0,控制反应温度为60℃时Cr^6+和Cu^2+混合废水中Cr^6+和Cu^2+的处理效果最好。且处理后Cr^6+和Cu^2+均低于国家规定的总铬和铜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实验还对处理后得到的残渣铁氧体进行红外分析和热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氧体法 CR^6+ 废水 CR^6+ CU^2+ 混合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光催化剂TiO_2/WO_3处理含Cr^(6+)废水 被引量:2
2
作者 崔玉民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3期87-90,共4页
采用复相光催化剂TiO2/WO3对含重铬酸钾的废水进行处理。探讨了光催化剂的配比、试液的起始浓度、光催化剂的用量、试液的pH值、光照时间与重铬酸钾溶液还原率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配比m(TiO2)∶m(WO3)=6∶1,试液起始浓度为125mg... 采用复相光催化剂TiO2/WO3对含重铬酸钾的废水进行处理。探讨了光催化剂的配比、试液的起始浓度、光催化剂的用量、试液的pH值、光照时间与重铬酸钾溶液还原率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配比m(TiO2)∶m(WO3)=6∶1,试液起始浓度为125mg/L,催化剂用量为0.200g,pH=4.4,光照6h,重铬酸钾溶液的还原率可达98.5%。该方法具有操作工艺简单、节省能源、所需设备少、处理彻底、氧化能力强、无二次污染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 CR^6+ O3处理 废水 重铬酸钾 复相光催化剂 起始浓度 催化剂用量 光照时间 操作工艺 节省能源 氧化能力 二次污染 还原率 行处理 WO3 试液 pH值 配比 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酒糟对电镀废水中Cr^(6+)、Ni^(2+)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凌琪 吴梦 +5 位作者 伍昌年 鲍立宁 王莉 王敏 王晏平 袁宇婷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084-2087,共4页
酒糟采用1 mol/L硫酸和2 mol/L盐酸混合溶液(体积比1∶1)室温下改性6 h,冷冻干燥,进行FTIR表征,研究其对电镀废水中Cr^(6+)、Ni^(2+)吸附特性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经酸改性后酒糟有效官能团数目增多;对于初始浓度20 mg/L的Cr^(6+)、Ni^... 酒糟采用1 mol/L硫酸和2 mol/L盐酸混合溶液(体积比1∶1)室温下改性6 h,冷冻干燥,进行FTIR表征,研究其对电镀废水中Cr^(6+)、Ni^(2+)吸附特性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经酸改性后酒糟有效官能团数目增多;对于初始浓度20 mg/L的Cr^(6+)、Ni^(2+)的溶液,在Cr^(6+)pH=5.0、Ni^(2+)pH=7.0,改性酒槽投加量30 g/L,在20℃吸附30 min时,改性酒糟吸附Cr^(6+)、Ni^(2+)的效果最好;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很好的反映吸附过程;Langmuir方程能更好地描述改性酒糟对Cr^(6+)、Ni^(2+)的等温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糟 改性 电镀废水 吸附 CR^6+ NI^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化液膜处理铜矿山含Cu^(2+)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文才 黄万抚 蔡嗣经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4-67,共4页
在实验的基础上,研究了乳化液膜处理铜矿山含Cu2+废水时的最佳膜相组成及其操作条件。研究结果表明,M6401-L113A-煤油-H2SO4乳化液膜体系能有效地提取铜矿山含铜废水中的Cu2+,处理后的铜矿山含Cu2+废水完全符合环保排放标准。
关键词 废水 铜矿山 CU^2+ 膜处理 排放标准 环保 操作条件 乳化液膜 H2SO4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场协助改性PAC处理含Cr^(6+)废水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尹春艳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7年第9期65-66,共2页
用改性PAC对含Cr6+废水进行处理,研究了在不同条件下Cr6+的去除率。结果表明,在pH>12或pH<2、改性PAC的投加量为0.9 mg.L-1的条件下,Cr6+去除率可达94%以上。外加磁场后,当磁化时间大于30 min、磁场强度大于500 mT时,去除效果明... 用改性PAC对含Cr6+废水进行处理,研究了在不同条件下Cr6+的去除率。结果表明,在pH>12或pH<2、改性PAC的投加量为0.9 mg.L-1的条件下,Cr6+去除率可达94%以上。外加磁场后,当磁化时间大于30 min、磁场强度大于500 mT时,去除效果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6+废水 磁场 改性PA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龄对SBR处理含HA和Cu^(2+)废水的影响
6
作者 施萍 刘智萍 +2 位作者 方芳 武文会 苟凯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6-79,共4页
以模拟生活污水为对象,研究SRT分别为10、15、20、25 d的情况下,SBR系统对COD、NH4+-N、HA和Cu2+的去除效果以及TTC-ETS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SRT为20 d时,SBR系统处理含有10 mg/L HA和2 mg/L Cu2+的模拟生活污水效果较好,此时COD、NH4... 以模拟生活污水为对象,研究SRT分别为10、15、20、25 d的情况下,SBR系统对COD、NH4+-N、HA和Cu2+的去除效果以及TTC-ETS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SRT为20 d时,SBR系统处理含有10 mg/L HA和2 mg/L Cu2+的模拟生活污水效果较好,此时COD、NH4+-N、HA、Cu2+去除率分别为92.65%、99.42%、96.98%、95.55%。SRT的变化并未明显改变TTC-ETS的趋势,呈现出先下降再上升最后下降的变化。与空白组相比,试验组的TTC-ETS受到HA和Cu2+的抑制。在单周期内0、2、4、6、8、10 h TTC-ETS的抑制率分别为26.13%、76.39%、79.50%、79.61%、49.59%、39.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污泥 污泥龄 腐殖酸 HA和Cu^2+废水 SB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2+)对含HPAM污水助絮凝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李金莲 陈颖 王宝辉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23-224,共2页
在室温条件下,Cu2+作为助絮凝剂使聚丙烯酰胺(HPAM)絮凝沉淀,Cu2+和Na2CO3的最佳摩尔比为4∶5。在Cu2+的作用下聚合物几乎完全沉降,HPAM的去除率达90%以上,COD<30mg/L,达到国家废水排放标准。
关键词 助絮凝剂 聚丙烯酰胺 HPAM污水 CU^2+ 废水排放标准 环境管理 石油加工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化液膜技术分离提取Cu^(2+)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8
作者 王文才 蔡嗣经 黄万抚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7-60,65,共5页
乳化液膜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分离提取技术.综述了乳化液膜技术在含铜废水处理、从铜矿石堆浸液中回收铜、湿法冶金中除铜以及痕量铜的富集与测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目前,乳化液膜技术分离提取Cu2+仍处于试验研究阶段,但近年来的应用研究表... 乳化液膜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分离提取技术.综述了乳化液膜技术在含铜废水处理、从铜矿石堆浸液中回收铜、湿法冶金中除铜以及痕量铜的富集与测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目前,乳化液膜技术分离提取Cu2+仍处于试验研究阶段,但近年来的应用研究表明,该项技术在分离提取Cu2+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液膜 分离提取技术 膜技术 新型 应用研究 应用前景 除铜 CU^2+ 废水 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山含铜酸性废水处理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雷兆武 刘茉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1-32,共2页
针对矿山含铜酸性废水特点,采用石灰中和沉淀法和石灰调pH—铁屑置换—石灰沉淀法分别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石灰调pH—铁屑置换—石灰沉淀法不仅可以使废水经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而且废水中的大部分铜资源得以回收利用,具有较好的经济效... 针对矿山含铜酸性废水特点,采用石灰中和沉淀法和石灰调pH—铁屑置换—石灰沉淀法分别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石灰调pH—铁屑置换—石灰沉淀法不仅可以使废水经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而且废水中的大部分铜资源得以回收利用,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 铜酸性废水 石灰调pH-铁屑置换-石灰沉淀法 Cu^2+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铜废水的吸附处理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胡巧开 《冶金能源》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9-62,共4页
探讨了用热改性膨润土处理含Cu2 + 废水的工艺条件 ,并与粉煤灰和活性炭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 :当Cu2 + 的初始浓度不大于 10 0mg/L时 ,过 2 0 0目的热改性膨润土的用量为 5 g/L、pH =7、搅拌速度为 30 0r/min、吸附时间 30min ,热... 探讨了用热改性膨润土处理含Cu2 + 废水的工艺条件 ,并与粉煤灰和活性炭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 :当Cu2 + 的初始浓度不大于 10 0mg/L时 ,过 2 0 0目的热改性膨润土的用量为 5 g/L、pH =7、搅拌速度为 30 0r/min、吸附时间 30min ,热改性膨润土对Cu2 + 的去除率达99. 5 %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处理 废水 CU^2+ 改性膨润土 工艺条件 初始浓度 搅拌速度 吸附时间 活性炭 粉煤灰 min 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泥对含铜酸性废水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9
11
作者 肖利萍 李嘉欣 +1 位作者 王涛 卢洪斌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4-100,共7页
为解决水体中铜离子污染以及硼泥资源化利用的问题,文章采用硼泥处理含铜酸性废水。通过控制不同反应条件进行单因素实验,观察投加量、溶液p H、反应时间以及转速对含Cu^(2+)废水的处理效果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硼泥对Cu^(2+)的去除率... 为解决水体中铜离子污染以及硼泥资源化利用的问题,文章采用硼泥处理含铜酸性废水。通过控制不同反应条件进行单因素实验,观察投加量、溶液p H、反应时间以及转速对含Cu^(2+)废水的处理效果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硼泥对Cu^(2+)的去除率随投加量、溶液p H、反应时间、转速的升高而增大。通过正交实验可确定处理体积为100 mL,Cu^(2+)浓度为200 mg/L的水样,最佳反应条件是投加0.45 g硼泥,调节p H为6,在200 r/min、25℃的条件下振荡180 min,去除率可达98.43%。硼泥对Cu^(2+)的等温吸附符合Freundlich模型,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利用硼泥处理含铜酸性废水可实现固废资源化利用,值得深入推广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酸性废水 重金属离子 Cu^(2+) 硼泥 吸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矿物治理重金属废水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7
12
作者 王吉中 李胜荣 +1 位作者 刘宝林 佟景贵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59-164,共6页
综述了我国利用天然矿物治理重金属废水方面的研究新成果。天然铁的硫化物、天然铁锰的氧化物、方解石与磷灰石等具有良好的表面吸附与氧化还原化学活性;不同介质中它们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对Cr6+、Pb2+、Hg2+、Cd2+等重金属离子的吸附作... 综述了我国利用天然矿物治理重金属废水方面的研究新成果。天然铁的硫化物、天然铁锰的氧化物、方解石与磷灰石等具有良好的表面吸附与氧化还原化学活性;不同介质中它们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对Cr6+、Pb2+、Hg2+、Cd2+等重金属离子的吸附作用,可广泛用于重金属废水处理。矿物吸附重金属离子机理的研究表明,矿物对重金属的吸附是矿物表面与无机重金属离子之间的表面作用过程,包括矿物表面功能基与重金属离子的配位反应、矿物表面氧化还原反应和沉淀转化作用,以及矿物表面离子交换吸附作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进展 治理 重金属离子 重金属废水处理 矿物表面 展望 国内 氧化还原反应 吸附作用 CR^6+ PB^2+ HG^2+ CD^2+ 天然矿物 化学活性 表面吸附 矿物吸附 作用过程 配位反应 转化作用 离子交换 新成果 硫化物 天然铁 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絮凝法治理实验室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史兵方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8年第6期108-110,共3页
通过电絮凝法去除模拟实验室废水样品中的Cu2+和Cr6+,研究了治理过程中各种因素对去除率的影响,并得到最佳去除铜和铬的实验条件。结果表明:在最佳的实验条件下:室温(25℃),以铁为阳极,不锈钢为阴极,电压为4.0 V,pH值为4.0,电解时间为30... 通过电絮凝法去除模拟实验室废水样品中的Cu2+和Cr6+,研究了治理过程中各种因素对去除率的影响,并得到最佳去除铜和铬的实验条件。结果表明:在最佳的实验条件下:室温(25℃),以铁为阳极,不锈钢为阴极,电压为4.0 V,pH值为4.0,电解时间为30 min,Na2SO4为0.7g/L,用电絮凝法对模拟实验室含Cu2+和Cr6+废水进行治理,Cu2+和Cr6+的去除率分别为99.93%和98.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絮凝法 Cu^2+和Cr^6+废水 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粉煤灰基X型沸石去除废水中的铜离子 被引量:7
14
作者 亢玉红 李健 +3 位作者 高平强 慕苗 陈娟 闫龙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75-980,共6页
本研究采用经碱熔融-离心提取处理的粉煤灰为原料,经水热反应法两步合成高纯度X型沸石。研究了含Cu^(2+)模拟废水溶液pH值与Cu^(2+)初始浓度对废水中Cu^(2+)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pH值为6,吸附剂X沸石的投加量为1g·L^(-... 本研究采用经碱熔融-离心提取处理的粉煤灰为原料,经水热反应法两步合成高纯度X型沸石。研究了含Cu^(2+)模拟废水溶液pH值与Cu^(2+)初始浓度对废水中Cu^(2+)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pH值为6,吸附剂X沸石的投加量为1g·L^(-1),静态饱和吸附量为62.28mg·g^(-1),溶液初始浓度较低时,吸附过程符合准一阶动力学模型,溶液初始浓度较高时,吸附过程符合准二阶动力学模型。粉煤灰基X型沸石对Cu^(2+)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的自发吸热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X型沸石 Cu^2+废水 吸附动力学 吸附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重金属对刺参幼参的急性致毒效应 被引量:27
15
作者 孙振兴 陈书秀 +2 位作者 陈静 高洪梅 李丹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0-85,共6页
采用静水试验法,在水温18.5℃~20℃的条件下,用Cu^2+,Zn^2+,Cd^2+和Cr^6+四种重金属对刺参幼参进行了单一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Cu^2+对刺参幼参的24h,48h,72h和96hLC50分别为0.299,0.176,0.133和0.120mg,L;Zn^... 采用静水试验法,在水温18.5℃~20℃的条件下,用Cu^2+,Zn^2+,Cd^2+和Cr^6+四种重金属对刺参幼参进行了单一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Cu^2+对刺参幼参的24h,48h,72h和96hLC50分别为0.299,0.176,0.133和0.120mg,L;Zn^2+的24h,48h,72h和96hLC50分别为6.700,3.624,2.577和1.951mg/L;Cd^2+的24h,48h和72hLC50分别为4.246,2.588和2.137mgEL;Cr6*的24h,48h和72hLC50分别为31.974,7,499和3.808mg,L;Cu^2+,Zn^2+,Cd^2+和Cr^6+对刺参幼参的安全浓度分别为0.018,0.362,0.259和0.750mg/L。四种重金属对刺参幼参的毒性大小依次为Cu^2+〉Cd^2+〉Zn^2+〉Cr^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 CU^2+ ZN^2+ CD^2+ CR^6+ 急性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固定化技术及吸附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姜虎生 王小雨 迟亚男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15-19,共5页
采用海藻酸钠、聚乙烯醇、明胶作为载体,对壳聚糖的固定化条件进行了研究,并以制成的固定化壳聚糖吸附水中Cu2+和Cr6+。结果表明:分别用2%(质量分数,下同)的海藻酸钠、(1%的聚乙烯醇+1%的海藻酸钠)、(1%的明胶+1%的海藻酸钠)固定壳聚糖... 采用海藻酸钠、聚乙烯醇、明胶作为载体,对壳聚糖的固定化条件进行了研究,并以制成的固定化壳聚糖吸附水中Cu2+和Cr6+。结果表明:分别用2%(质量分数,下同)的海藻酸钠、(1%的聚乙烯醇+1%的海藻酸钠)、(1%的明胶+1%的海藻酸钠)固定壳聚糖,成球性及机械性能理想。比较了壳聚糖质量、pH值、吸附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0.20 g壳聚糖与(1%的聚乙烯醇+1%的海藻酸钠)载体混合,溶液pH值为6.5,吸附时间为8 h,Cu2+去除率达99.89%;0.15 g壳聚糖与(1%的聚乙烯醇+1%的海藻酸钠)载体混合,溶液pH值为4.5,吸附时间为10 h,Cr6+去除率达98.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固定 载体 吸附 CU^2+ CR^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重金属离子对厚壳贻贝幼贝的急性毒性 被引量:15
17
作者 周光锋 王志铮 +2 位作者 杨阳 林武俊 何杰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4期391-394,共4页
2007年8月间在浙江海洋学院水产养殖实验室内,开展了Zn2+、Cu2+、Hg2+、Cr6+对厚壳贻贝幼贝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Zn2+、Cu2+、Hg2+、Cr6+对厚壳贻贝幼贝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依次为2.333 mg/L,0.194 mg/L,0.120 mg/L,14.600 mg/L... 2007年8月间在浙江海洋学院水产养殖实验室内,开展了Zn2+、Cu2+、Hg2+、Cr6+对厚壳贻贝幼贝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Zn2+、Cu2+、Hg2+、Cr6+对厚壳贻贝幼贝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依次为2.333 mg/L,0.194 mg/L,0.120 mg/L,14.600 mg/L。厚壳贻贝幼贝对Zn2+、Cu2+、Hg2+、Cr6+的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0.233 mg/L,0.019 mg/L,0.012 mg/L,1.460 mg/L。各重金属离子毒性强度为Hg2+>Cu2+>Zn2+>Cr6+。最后,还就Zn2+、Cu2+、Hg2+、Cr6+对厚壳贻贝幼贝的急性致毒效应与死亡跃变特征、厚壳贻贝幼贝对Zn2+、Cu2+、Hg2+、Cr6+的安全浓度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2+、Cu^2+、Hg^2+、Cr^6+急性毒性 厚壳贻贝幼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重金属离子对黑鲷幼鱼的急性毒性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吕敢堂 王志铮 +1 位作者 邵国洱 包坚敏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3期206-210,共5页
以体长(5.09±0.71)cm、体质量(2.09±0.66)g的黑鲷幼鱼为实验动物,采用静水停食试验法,在水温(28.8±1.6)℃,pH 8.24条件下,开展了Zn2+、Cr6+、Cu2+、Hg2+4种重金属离子对黑鲷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Zn2+对黑鲷幼鱼... 以体长(5.09±0.71)cm、体质量(2.09±0.66)g的黑鲷幼鱼为实验动物,采用静水停食试验法,在水温(28.8±1.6)℃,pH 8.24条件下,开展了Zn2+、Cr6+、Cu2+、Hg2+4种重金属离子对黑鲷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Zn2+对黑鲷幼鱼的24h、48 h、72 h、96 h LC50分别为11.53 mg/L、10.15 mg/L、6.56 mg/L、6.09 mg/L;Cr6+对黑鲷幼鱼的24 h、48 h、72 h、96 h LC50分别为31.48 mg/L、24.31 mg/L、23.01 mg/L、23.01 mg/L;Cu2+对黑鲷幼鱼的24 h、48 h、72 h、96 h LC50分别为2.75 mg/L、1.55 mg/L、1.30 mg/L、1.06 mg/L;Hg2+对黑鲷幼鱼的24 h、48 h、72 h、96 h LC50分别为0.098 8 mg/L、0.098 1 mg/L、0.089 2 mg/L,0.0742 mg/L。4种重金属离子对黑鲷幼鱼的毒性强度由高到低依次为Hg2+、Cu2+、Zn2+、Cr6+。最后还就重金属离子对黑鲷幼鱼的致毒特征、对黑鲷幼鱼早期发育的影响,以及水环境中重金属离子的毒性评价与控制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2+ CR^6+ CU^2+ HG^2+ 黑鲷幼鱼 急性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重金属对泥螺的急性毒性和联合毒性研究 被引量:23
19
作者 包坚敏 王志铮 +2 位作者 陈启恒 杨阳 袁久尧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3期252-256,共5页
2006年7~8月以泥螺养殖壳高优势组(平均壳高为6.78±0.78 mm)为实验动物,开展了Hg2+、Cr6+、Cu2+、Zn2+对泥螺的急性毒性和加和等毒性强度联合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泥螺对重金属的耐药性均随实验时间延长而缓慢降低,4种重金属离子... 2006年7~8月以泥螺养殖壳高优势组(平均壳高为6.78±0.78 mm)为实验动物,开展了Hg2+、Cr6+、Cu2+、Zn2+对泥螺的急性毒性和加和等毒性强度联合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泥螺对重金属的耐药性均随实验时间延长而缓慢降低,4种重金属离子毒性大小依次为Cu2、Hg2+、Zn2+、Cr6+,其对泥螺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0.0011 mg/L、0.630 mg/L、1.94 mg/L和9.44 mg/L。Hg2+、Cr6+、Cu2+、Zn2+离子两两组合在加和等毒性强度下对泥螺96 h联合急性毒性所呈现的致毒特征与离子间毒性强度匹配情形密切相关。并据此就Hg2+、Cr6+、Cu2+、Zn2+对泥螺的急性致毒效应特征,泥螺对Hg2+、Cr6+、Cu2+、Zn2+的安全浓度以及重金属离子间联合毒性效应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g2+ CR^6+ CU^2+ Zr^2+ 急性毒性 泥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重金属离子对三疣梭子蟹大眼幼体的急性毒性 被引量:6
20
作者 包坚敏 王志铮 +2 位作者 杨阳 方华良 刘祖毅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4期395-398,共4页
以三疣梭子蟹大眼幼体为实验动物,开展了4种重金属离子对其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Zn2+、Cu2+、Hg2+、Cr6+的96 h LC50值依次为1.040 mg/L、0.291 mg/L、0.034 mg/L和11.046 mg/L;三疣梭子蟹大眼幼体对Zn2+、Cu2+、Hg2+、Cr6+的安全质... 以三疣梭子蟹大眼幼体为实验动物,开展了4种重金属离子对其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Zn2+、Cu2+、Hg2+、Cr6+的96 h LC50值依次为1.040 mg/L、0.291 mg/L、0.034 mg/L和11.046 mg/L;三疣梭子蟹大眼幼体对Zn2+、Cu2+、Hg2+、Cr6+的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0.010 4 mg/L、0.002 91 mg/L、0.000 34 mg/L和0.114 6 mg/L。各重金属离子毒性大小依次为Hg2+、Cu2+、Zn2+、Cr6+。最后,还就Zn2+、Cu2+、Hg2+、Cr6+对大眼幼体的急性致毒效应与死亡跃变特征,大眼幼体对Zn2+、Cu2+、Hg2+、Cr6+的安全浓度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2+ Cu^2+ HG^2+ CR^6+ 急性毒性 三疣梭子蟹 大眼幼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