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精度X射线荧光光谱法在含铜污泥Cu离子测定中的应用
1
作者 王莹 武瑞平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07-1314,共8页
测量含铜污泥中铜离子(Cu^(2+))的浓度、分布是回收Cu^(2+)的必要步骤。因此,研究高精度X射线荧光光谱法在含铜污泥Cu^(2+)测定中的应用十分重要。利用高精度X射线荧光光谱法对山西中条山洞沟铜矿区含铜污泥Cu^(2+)测定进行了研究,以解... 测量含铜污泥中铜离子(Cu^(2+))的浓度、分布是回收Cu^(2+)的必要步骤。因此,研究高精度X射线荧光光谱法在含铜污泥Cu^(2+)测定中的应用十分重要。利用高精度X射线荧光光谱法对山西中条山洞沟铜矿区含铜污泥Cu^(2+)测定进行了研究,以解决因干扰所导致测定结果偏差问题。脉冲高度分析器(PHA)范围为100~300的测定条件下,利用高精度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熔融片中Cu^(2+)浓度并修正。结果表明:基于X射线荧光光谱图,测量出36个采样点样本中,Cu^(2+)浓度范围从最低的8.78 mg/kg到最高的334.98 mg/kg,并通过绘制的Cu^(2+)浓度分布特征图,得出Cu^(2+)浓度在东南方分布最高,之后逐渐向着西北方向递减,显示出含铜污泥中Cu^(2+)浓度的广泛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精度X射线荧光光谱法 含铜污泥 Cu2+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含铜污泥直接还原熔炼回收铜工艺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谭希发 林斌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3-77,共5页
对某含铜污泥进行了直接还原熔炼回收铜试验研究,探讨了熔剂石英石、石灰石、还原剂煤用量,以及熔炼温度和时间等对铜回收率的影响,同时进行了熔炼温度、熔炼时间和还原剂煤用量的L_9(3~4)正交试验研究,并对正交试验的最优组合进行对比... 对某含铜污泥进行了直接还原熔炼回收铜试验研究,探讨了熔剂石英石、石灰石、还原剂煤用量,以及熔炼温度和时间等对铜回收率的影响,同时进行了熔炼温度、熔炼时间和还原剂煤用量的L_9(3~4)正交试验研究,并对正交试验的最优组合进行对比验证与分析,得出该含铜污泥直接还原熔炼的最佳条件为熔炼时间80 min、还原剂煤用量4.5%、熔炼温度1310℃,在该条件下铜的回收率为93.89%,效果较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铜污泥 还原熔炼 回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SCR脱硝技术在含铜污泥处理烟气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岳焕玲 《中国有色冶金》 CAS 2019年第3期55-60,共6页
富氧侧吹浸没燃烧熔池熔炼工艺是较先进的处理固体废物的连续熔池熔炼技术,侧吹熔炼炉中加入的物料种类较多、成分复杂,因此导致烟气成分也很复杂。目前烟气脱硝技术主要有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法)、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法)、低温... 富氧侧吹浸没燃烧熔池熔炼工艺是较先进的处理固体废物的连续熔池熔炼技术,侧吹熔炼炉中加入的物料种类较多、成分复杂,因此导致烟气成分也很复杂。目前烟气脱硝技术主要有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法)、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法)、低温氧化法和活性焦脱硫脱硝一体化法等,本文以某工程侧吹熔炼炉(处理原料含水65%的无机污泥占85%)烟气为例,对低温SCR法脱硝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得出以下结论:烟气经过除尘、脱硫净化后加装低温SCR脱硝,催化剂可在“洁净”的环境下工作,延长了催化剂寿命;低温SCR脱硝在170~300℃的范围内可稳定运行,且脱硝效率较高;该设施布置在脱硫设施之后,不需要对原有系统进行改造,安装方便,总体成本可大幅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吹熔炼炉 低温SCR脱硝 烟气 催化剂寿命 含铜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热还原−低碳精炼处理含铜污泥分离富集有价金属 被引量:3
4
作者 龚傲 吴选高 +6 位作者 喻小强 曹才放 刘牡丹 陈志强 田磊 徐志峰 刘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178-2189,共12页
含铜污泥含有铜、锌、镍、锡、铅等多种有价金属,为了回收其中的有价金属,本研究提出了“碳热还原焙烧−低碳氧化还原精炼”创新工艺。首先通过碳热还原焙烧将锌、锡、铅等有价金属挥发入烟气得以回收,在还原温度为1473 K,碳含量为20%,... 含铜污泥含有铜、锌、镍、锡、铅等多种有价金属,为了回收其中的有价金属,本研究提出了“碳热还原焙烧−低碳氧化还原精炼”创新工艺。首先通过碳热还原焙烧将锌、锡、铅等有价金属挥发入烟气得以回收,在还原温度为1473 K,碳含量为20%,反应时间为60 min的条件下,铅、锡和锌的脱除率分别达到90.77%、95.14%和99.92%。然后通过低碳氧化还原精炼,在氧化温度为1573 K,加入SiO2量为6%,反应时间为180 min条件下,可得到适用于建筑材料的水淬渣,最后在还原温度为1473 K,碳加入量为8%,反应时间为20 min,将铜、镍富集于阳极铜板中,阳极板中铜含量可达98%以上,符合铜电解的要求。本研究实现有价金属的全回收,较现有的含铜污泥处理工艺,具有流程短,能耗低,有价金属回收率高,经济环保等显著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铜污泥 碳热还原焙烧 低碳氧化还原精炼 水淬渣 阳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含铜污泥中多种重金属 被引量:11
5
作者 江荆 吴雪英 +3 位作者 魏雅娟 伍斯静 叶玲玲 吴魏成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56-362,共7页
为了实现对含铜污泥中成分的准确测定,采用盐酸-硝酸-氢氟酸微波消解进行样品的前处理,消解后加入高氯酸置于电热板进行除碳并赶酸,采用微波消解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相结合对含铜污泥中铅、锌、铬、镉、砷、镁、... 为了实现对含铜污泥中成分的准确测定,采用盐酸-硝酸-氢氟酸微波消解进行样品的前处理,消解后加入高氯酸置于电热板进行除碳并赶酸,采用微波消解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相结合对含铜污泥中铅、锌、铬、镉、砷、镁、铝、锑进行同时测定。溶样效果理想,且有效避免了高温溶样对易挥发元素砷、锑的损失,整个过程安全、高效、无损。对含铜污泥的分解方法进行了合理选择,并对测定时的元素分析谱线及各测定元素间干扰情况等进行了讨论。方法的加标回收率在95.3%~107%,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31%~2.1%(n=7)。结果表明,方法准确度高,操作简单快捷,可同时测定多种元素,能满足批量测定含铜污泥中铅、锌、镍、铁、镉、铬、砷、锑含量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铜污泥 微波消解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重金属 固体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顶吹熔池熔炼工艺协同处理含铜污泥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士朝 丁银贵 +3 位作者 张欣 管子豪 刘杰 朱彩飞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19,共6页
含铜污泥兼具环境危害和资源回收的双重属性,顶吹熔池熔炼工艺作为一种先进的火法冶炼工艺具有清洁高效等特点,在处理含铜污泥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分析了含铜污泥的无害化和资源化技术现状,阐述了一种基于顶吹熔池熔炼技术的含铜危险... 含铜污泥兼具环境危害和资源回收的双重属性,顶吹熔池熔炼工艺作为一种先进的火法冶炼工艺具有清洁高效等特点,在处理含铜污泥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分析了含铜污泥的无害化和资源化技术现状,阐述了一种基于顶吹熔池熔炼技术的含铜危险废物资源化利用工艺,该工艺生产效率较高,床能力达到30 t/(m^(2)·d),铜回收率大于98%,贵金属回收率大于95%。经过高温熔炼后铜等有价金属以粗铜的形式回收,熔渣水淬得到玻璃态炉渣,烟气经过“二次燃烧+回收余热+SNCR脱硝+急冷塔+石灰-活性炭喷射+布袋除尘+湿法脱硫+电除雾”工艺后达标排放,完全消除了含铜危险废物中重金属、持久有机污染物、SO_(2)、NO_(x)、卤化物等污染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铜污泥 顶吹熔池熔炼 资源化 无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某含铜污泥冶炼渣富集工艺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饶金山 吕昊子 +3 位作者 陈志强 胡红喜 刘勇 蒋英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05-210,共6页
某含铜污泥冶炼渣(以下简称铜渣)含铜3.50%,铜主要以金属铜和铜镍锡合金的形式存在,含铜物质嵌布粒度粗细不均匀,其中-0.01mm难选粒级占55%左右。对该铜渣开展浮选工艺研究,考察了磨矿细度、粗选pH和丁基黄药用量等条件对浮选指标的影响... 某含铜污泥冶炼渣(以下简称铜渣)含铜3.50%,铜主要以金属铜和铜镍锡合金的形式存在,含铜物质嵌布粒度粗细不均匀,其中-0.01mm难选粒级占55%左右。对该铜渣开展浮选工艺研究,考察了磨矿细度、粗选pH和丁基黄药用量等条件对浮选指标的影响,并进行了全粒级浮选和筛分—浮选流程的开路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为-0.075 mm占85.76%的条件下,以丁基黄药为捕收剂,松醇油为起泡剂,全粒级开路浮选最终可获得铜品位为20.56%、铜回收率为65.98%的铜精矿;而筛分—浮选最终可获得铜品位15.65%、铜回收率56.52%的浮选铜精矿和铜品位22.56%、铜回收率18.63%的+0.15 mm产品,铜的综合回收率达75.15%,尾矿铜品位降低至0.49%。全粒级闭路浮选中矿易累积,而筛分—浮选闭路试验流程稳定,最终+0.15 mm产品和浮选精矿的综合铜回收率为85.15%、铜品位为11.90%,满足回炉冶炼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铜污泥 筛分 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铜污泥还原熔炼过程金银捕集分布规律研究
8
作者 李俊 周兆安 +3 位作者 刘小文 陈玉虎 毛谙章 俞挺 《贵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2-36,42,共6页
含铜污泥还原熔炼过程产出金属铜相(Cu)和锍相(冰铜,mt),铜、镍、金和银在两相中均有分布,统计了约100批次熔炼产品,分析其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金、银在铜相中的分布系数(β_(Cu)^(Au)、β_(Cu)^(Ag))与铜在铜相中的分布系数β^(Cu)_(Cu... 含铜污泥还原熔炼过程产出金属铜相(Cu)和锍相(冰铜,mt),铜、镍、金和银在两相中均有分布,统计了约100批次熔炼产品,分析其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金、银在铜相中的分布系数(β_(Cu)^(Au)、β_(Cu)^(Ag))与铜在铜相中的分布系数β^(Cu)_(Cu)呈正相关,说明铜相对金、银的捕集能力比锍强,且对金的捕集能力强于银;银分配系数LAg与铜、镍在铜相中的分布系数(β_(Cu)^(Cu)、β_(Cu)^(Ni))呈正相关,金、银分配系数(LAu、LAg)与锍相中镍含量([Ni]mt)均呈弱负相关,说明锍相对银的捕集能力强于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铜污泥 锍相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含铜电镀污泥中回收铜和铁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周志明 吾石华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42-44,共3页
为了回收电镀污泥中的有价金属,提出了以含铜电镀污泥为原料,制备硫酸铜和氧化铁红的工艺流程,并确定了从含铜电镀污泥中回收铜和铁的工艺参数。试验采用硫酸浸取含铜污泥,铜和铁的浸取率分别为98.73%,97.91%;采用N902-磺化煤油-硫酸萃... 为了回收电镀污泥中的有价金属,提出了以含铜电镀污泥为原料,制备硫酸铜和氧化铁红的工艺流程,并确定了从含铜电镀污泥中回收铜和铁的工艺参数。试验采用硫酸浸取含铜污泥,铜和铁的浸取率分别为98.73%,97.91%;采用N902-磺化煤油-硫酸萃取分离体系萃取分离浸取液中的铜和铁,工艺条件为:水相pH为1.5~1.7,萃取剂体积分数为30%,相比O/A=1∶1,反萃液硫酸浓度为4 mol/L。试验结果表明,通过该工艺处理含铜电镀污泥,铜的回收率大于92%,铁的回收率达到8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污泥 N902 硫酸 氧化铁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铜电镀污泥灰载氧体及其化学链气化特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韩静 单锐 +1 位作者 袁浩然 罗博 《燃烧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40-446,共7页
针对化学链气化利用含铜电镀污泥制备载氧体,使用XRD和BET探究含铜电镀污泥灰载氧体的晶体结构、孔结构确定最佳制备条件;使用XRF、ICP-MS和TGA分析筛选后载氧体的元素组成、循环稳定性及对纺织印染污泥(DS)热解的作用;在不同载氧体和D... 针对化学链气化利用含铜电镀污泥制备载氧体,使用XRD和BET探究含铜电镀污泥灰载氧体的晶体结构、孔结构确定最佳制备条件;使用XRF、ICP-MS和TGA分析筛选后载氧体的元素组成、循环稳定性及对纺织印染污泥(DS)热解的作用;在不同载氧体和DS质量比、不同气化温度下进行DS固定床气化实验.结果显示,850℃下焚烧8 h的含铜电镀污泥灰(850CuES8)物相成分稳定,比表面积较大,载氧体活性成分含量高,有着较好的反应活性和循环稳定性,能有效加速DS热解;在850CuES8与DS质量比为1,气化温度950℃时DS固定床气化碳转化率可达82.91%、有效气产量0.24 m^(3)/kg、总气体产量0.40 m^(3)/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污泥 载氧体 化学链气化 印染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铜电镀污泥熔炼过程中主要元素的迁移转化行为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郑瑞立 吕建芳 +3 位作者 宋卫锋 刘牡丹 刘勇 吕先谨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563-2575,共13页
为了明确含铜电镀污泥熔炼过程中主要元素的迁移转化规律,利用FactSage 8.0软件进行了热力学计算,提出“氧化脱硫-还原熔炼”的含铜污泥回收工艺,考察各因素对脱硫率和铜回收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直接对含铜电镀污泥进行还原熔炼,大... 为了明确含铜电镀污泥熔炼过程中主要元素的迁移转化规律,利用FactSage 8.0软件进行了热力学计算,提出“氧化脱硫-还原熔炼”的含铜污泥回收工艺,考察各因素对脱硫率和铜回收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直接对含铜电镀污泥进行还原熔炼,大部分的铜会与硫结合形成铜锍。通过氧化熔炼能有效脱除污泥中的硫并最终生成品位较高的低硫铜产品,而铁硅系氧化物的存在能够显著降低脱硫所需的温度。在氧化脱硫温度为1450℃、氧化脱硫时间为30 min、还原熔炼温度为1300℃、还原熔炼时间为90 min、Na_(2)CO_(3)添加量为5%、CaO与SiO_(2)质量比为0.5、Fe与SiO_(2)质量比为0.6、还原剂添加量(即C与Cu物质的量比)为1.2的条件下,脱硫率达到99.41%,铜回收率为96.89%,熔渣中铜的质量分数<0.50%,铜产品品位为90.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污泥 元素迁移转化 氧化脱硫 还原熔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污泥基中空纤维尖晶石膜的制备及油水分离性能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志育 钟林新 +1 位作者 王栋 董应超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共7页
含油废水排放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显著。因此,本文以实际含铜污泥与氧化铁(Fe_(2)O_(3))混合,采用干/湿纺丝技术结合高温热转化法制备得到尖晶石CuFe_(2)O_(4)中空纤维膜,在实现含油废水高效处理的同时,也对含铜污泥进行高效回收。... 含油废水排放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显著。因此,本文以实际含铜污泥与氧化铁(Fe_(2)O_(3))混合,采用干/湿纺丝技术结合高温热转化法制备得到尖晶石CuFe_(2)O_(4)中空纤维膜,在实现含油废水高效处理的同时,也对含铜污泥进行高效回收。结果表明,在1000℃条件下,铜离子稳定在尖晶石相中,制备的CuFe_(2)O_(4)膜具有高的水渗透性(320 0L/(m^(2)·h·MPa)),超亲水-水下超疏油性质(水下油接触角为156°)。该膜对水包油(O/W)乳化液的的截留率达99.69%,水渗透率稳定在177 L/(m^(2)·h·MPa),表明了其优异的分离性能。将制备的CuFe_(2)O_(4)膜用于实际含油废水分离,渗透通量可达33 L/(m^(2)·h·MPa),油的截留率也可达到96.46%。这表明以尖晶石相稳定铜离子的机制,将含铜污泥转化为CuFe_(2)O_(4)膜,并最终应用于含油废水的分离,契合了“以废治废”的环保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铜污泥 废弃物资源化 油废水 膜分离 陶瓷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吹熔池熔炼废线路板工艺及装置 被引量:22
13
作者 李冲 徐小锋 +1 位作者 黎敏 王昊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7-91,共5页
通过分析国内外处置废线路板技术的优缺点,提出了采用侧吹熔池熔炼技术协同处置废线路板,分析了该技术在处理废线路板等含铜多金属固废上的技术优势,详细描述了协同处置工艺流程、工艺特点及侧吹炉结构特征,侧吹熔池熔炼废线路板具有原... 通过分析国内外处置废线路板技术的优缺点,提出了采用侧吹熔池熔炼技术协同处置废线路板,分析了该技术在处理废线路板等含铜多金属固废上的技术优势,详细描述了协同处置工艺流程、工艺特点及侧吹炉结构特征,侧吹熔池熔炼废线路板具有原料适应性强、能耗低、环境友好及金属回收率高等技术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线路板 侧吹熔炼 含铜污泥 资源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