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铜奥氏体不锈钢低温环境下成形性能及微观组织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杰 韩传龙 +2 位作者 王睿泱 李娟 赵广辉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7-96,共10页
目的研究含铜奥氏体不锈钢在室温及低温下的拉伸、成形性能。了解杯突试验背景下,含铜奥氏体不锈钢微观组织演变规律。方法在室温及液氮环境−140℃温度下,对含铜奥氏体不锈钢进行拉伸、埃里克森(Erichsen)杯突试验。结合试验结果、扫描... 目的研究含铜奥氏体不锈钢在室温及低温下的拉伸、成形性能。了解杯突试验背景下,含铜奥氏体不锈钢微观组织演变规律。方法在室温及液氮环境−140℃温度下,对含铜奥氏体不锈钢进行拉伸、埃里克森(Erichsen)杯突试验。结合试验结果、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表征,分析了室温及低温环境对含铜奥氏体不锈钢各项性能的影响。结果含铜奥氏体不锈钢在−140℃时的极限抗拉强度提升约49.7%,屈服强度提升约35.5%,延伸率降低约27.3%。在室温下,拉伸断裂方式为韧性断裂。在低温下,拉伸断裂方式转变为脆韧混合断裂。在杯突试验中,突值从室温的12.78 mm增加到−140℃低温的13.45 mm,增加了0.67 mm。结论通过EBSD分析内部微观组织结构可知,在杯突试验过程中,应力的不断集中及应变的变化,促使位错产生滑移、孪晶,并使奥氏体发生马氏体相变。越靠近断裂裂纹区域,应力集中越明显,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越明显,马氏体含量越多。孪晶诱导塑性(TWIP)及相变诱导塑性(TRIP)提高了不锈钢的强度和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铜奥氏体不锈钢 杯突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铜3.6%抗菌奥氏体不锈钢的热变形行为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李娟 陈慧琴 +2 位作者 赵广辉 李华英 马立峰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25-29,共5页
采用热压缩试验研究了含铜3.6%抗菌奥氏体不锈钢的热变形行为,分析了真应变0.69,温度900-1150℃,应变速率0.01-20s^-1时钢的真应力-应变曲线。通过动力学计算了热变形激活能。依据动态材料模型构建了热加工图,并利用显微镜观察了不同变... 采用热压缩试验研究了含铜3.6%抗菌奥氏体不锈钢的热变形行为,分析了真应变0.69,温度900-1150℃,应变速率0.01-20s^-1时钢的真应力-应变曲线。通过动力学计算了热变形激活能。依据动态材料模型构建了热加工图,并利用显微镜观察了不同变形下的微观组织。结果表明,计算的热变形激活能Q为376.017kJ/mol。不同应变下失稳区在热加工图的位置不断变化。在低温、低应变速率区和中温高应变速率下,组织易出现局部流动失稳现象。峰值耗散因子在(1075-1150)℃/0.01s^-1区域内,组织发生动态再结晶,为较优的热加工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奥氏体不锈钢 热变形行为 热加工图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