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能金属有机框架[Ag_(2)(HOBTT)]_(n)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1
作者 罗利琼 金波 彭汝芳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79-785,I0001,共8页
以4,5-二(1-羟基-四唑)-1,2,3-三唑(H 3OBTT)为配体,Ag(Ⅰ)作为金属中心,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一种新的含能金属有机框架材料[Ag_(2)(HOBTT)]_(n);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SXRD)、粉末X射线衍射(PXRD)、元素分析(EA)和红外光谱(IR)表征了其结构... 以4,5-二(1-羟基-四唑)-1,2,3-三唑(H 3OBTT)为配体,Ag(Ⅰ)作为金属中心,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一种新的含能金属有机框架材料[Ag_(2)(HOBTT)]_(n);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SXRD)、粉末X射线衍射(PXRD)、元素分析(EA)和红外光谱(IR)表征了其结构;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热重分析仪(TG)研究了其热稳定性,基于Kissinger法获得了非等温热分解动力学参数;通过撞击感度仪、摩擦感度仪考察了[Ag_(2)(HOBTT)]_(n)的机械感度;根据GGA-PBE泛函得到[Ag_(2)(HOBTT)]_(n)的爆炸热,并结合Kamlet-Jacobs方程计算得到爆速和爆压。结果表明,[Ag_(2)(HOBTT)]_(n)为三维框架结构,结构中不含溶剂分子,晶体属于斜方晶系、Fddd空间群,晶体密度为3.309 g/cm^(3),起始热分解温度为586.6 K,热分解动力学参数分别为E_(a)=255.18 kJ/mol、ln(A/s^(-1))=43.30,撞击感度IS>40 J、摩擦感度FS=108 N,爆速为7.68 km/s,爆压为35.08 GPa。表明[Ag_(2)(HOBTT)]_(n)热稳定性好,机械感度适中,爆轰性能优异,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含能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金属有机框架 4 5-二(1-羟基-四唑)-1 2 3-三唑 晶体结构 EMO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梭形含钴MOFs材料协同催化双烯烃空气环氧化反应
2
作者 张望 鲁新环 +4 位作者 董妍红 郭昊天 严姗 周丹 夏清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5-53,共9页
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由于具有酸性和表面结构可调控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多相催化反应.本文设计并合成出一种含金属Co的梭形双金属MOF材料(ZnCo-MOFs),其可直接用于常规水热反应促进双烯烃空气环氧化反应,解决了双烯烃使用常规水热法... 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由于具有酸性和表面结构可调控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多相催化反应.本文设计并合成出一种含金属Co的梭形双金属MOF材料(ZnCo-MOFs),其可直接用于常规水热反应促进双烯烃空气环氧化反应,解决了双烯烃使用常规水热法反应困难的问题.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手段表征了该材料.ZnCo-MOFs能够在无还原剂和引发剂的情况下催化双烯烃空气环氧化反应,相比单烯烃其效率明显提升.以N,N-二甲基甲酰胺(DMF)作为反应溶剂,仅90℃水浴搅拌条件下反应5 h,双烯烃环辛烯和苯乙烯的转化率分别达97.0%和98.8%,环氧选择性分别为98.4%和92.7%.该催化剂在多次循环使用后依然没有失活,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形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协同催化 双烯烃 空气环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含能金属有机框架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威 陈厚和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23-227,共5页
为制备高能绿色起爆药,以5,5′-偶氮四唑钠盐为前驱体,硝酸亚铁提供金属离子,采用溶剂挥发法合成了一维含能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Fe(ATZ)(H_2O)_4·2H_2O]n。利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用差式... 为制备高能绿色起爆药,以5,5′-偶氮四唑钠盐为前驱体,硝酸亚铁提供金属离子,采用溶剂挥发法合成了一维含能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Fe(ATZ)(H_2O)_4·2H_2O]n。利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用差式扫描量热仪分析了该化合物的热分解性能。基于最大放热原则,应用广义的Kamlet-Jacobs方法计算了化合物的爆轰性能,并对其撞击感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一维含能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的理论爆热、爆压、爆速分别为2 294.73kJ/mol、34.54GPa和8.83km/s,撞击感度H50为39.0cm,具有典型起爆药的特征,可作为一种优异的高能绿色起爆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 材料 5 5′-偶氮四唑钠盐 起爆药 能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MOF对软质PVC材料的阻燃及抑烟性能 被引量:2
4
作者 徐瑶 沈文涛 许苗军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2,共5页
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将含钼离子的有机框架材料(Mo-MOF)添加到软质聚氯乙烯(PVC)材料中,利用极限氧指数(LOI)测试仪、NBS烟箱、锥形量热仪、拉伸强度测试仪等研究了材料的阻燃、抑烟及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与软质PVC相比,当Mo-MOF的... 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将含钼离子的有机框架材料(Mo-MOF)添加到软质聚氯乙烯(PVC)材料中,利用极限氧指数(LOI)测试仪、NBS烟箱、锥形量热仪、拉伸强度测试仪等研究了材料的阻燃、抑烟及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与软质PVC相比,当Mo-MOF的添加量为3%时,材料的LOI值由26.8%提高至30.3%,最大烟密度由918.5降低至471.2,总烟释放量(TSP)由25.23 m^(2)降低至12.02 m^(2),分别降低了48.7%及52.3%。此外,与PVC/MoO_(3)对比可知,当钼离子含量相同时,PVC/3%Mo-MOF材料的最大烟密度由774.0降低至471.2,TSP值由17.55 m^(2)降低至12.02 m^(2),分别降低了39.1%与31.5%。与MoO_(3)相比,Mo-MOF在PVC中的相容性及分散性更佳,在燃烧过程中形成了具有高比表面积的纳米级氧化钼,对PVC材料的阻燃及抑烟性能更佳。同时,随着Mo-MOF含量的增加,PVC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mof) 抑烟性能 软质聚氯乙烯(PVC) 阻燃性能 力学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MOF与焦磷酸哌嗪对环氧树脂的协同阻燃及抑烟 被引量:1
5
作者 满婷莉 沈文涛 许苗军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3-87,共5页
将含镍金属有机框架材料(Ni-MOF)与焦磷酸哌嗪(PPAP)复配后添加到环氧树脂(EP)中,通过极限氧指数(LOI)、垂直燃烧(UL 94)及锥形量热(CONE)测试研究了材料的阻燃性能及烟释放行为。结果表明,添加6%(质量分数,下同)的PPAP时,材料的LOI值为... 将含镍金属有机框架材料(Ni-MOF)与焦磷酸哌嗪(PPAP)复配后添加到环氧树脂(EP)中,通过极限氧指数(LOI)、垂直燃烧(UL 94)及锥形量热(CONE)测试研究了材料的阻燃性能及烟释放行为。结果表明,添加6%(质量分数,下同)的PPAP时,材料的LOI值为27.9%,垂直燃烧测试通过了UL 94 V-0级;当PPAP与Ni-MOF以质量比99∶1混合,总添加量为5%时,材料的LOI值达到29.3%并通过了UL 94 V-0级;极少量Ni-MOF的加入,有效提高了材料的阻燃效率。CONE测试表明,在相同阻燃剂添加量下,EP/PPAP/Ni-MOF材料的热释放速率、总热释放量、烟释放速率及总烟释放量,与EP/PPAP材料相比均得到了明显降低;Ni-MOF的引入,降低了材料的燃烧强度,减少了烟气的释放;Ni离子与PPAP受热分解形成的磷酸及多聚磷酸发生交联,将更多的磷留在了凝聚相中,促进了材料形成更加丰富、强度更高的炭层,有效抑制EP燃烧过程中热量和烟气的释放,从而提高了EP材料的火安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阻燃 抑烟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焦磷酸哌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