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电用氧化物弥散强化铁素体/马氏体钢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1
作者 周晓胜 孙汝昊 +2 位作者 李国栋 李昊 张煌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3-83,共11页
氧化物弥散强化(Oxide Dispersion Strengthened,ODS)铁素体/马氏体钢因其优异的高温力学性能和抗辐照性能,被认为是核电关键部件首选结构材料。ODS铁素体/马氏体钢中添加的氧化物主要为Y_(2)O_(3)。由于Y在Fe中的固溶度非常低,且Y_(2)O... 氧化物弥散强化(Oxide Dispersion Strengthened,ODS)铁素体/马氏体钢因其优异的高温力学性能和抗辐照性能,被认为是核电关键部件首选结构材料。ODS铁素体/马氏体钢中添加的氧化物主要为Y_(2)O_(3)。由于Y在Fe中的固溶度非常低,且Y_(2)O_(3)的熔点非常高,目前主要通过粉末冶金法将Y_(2)O_(3)引入铁基体中。ODS钢基体的合金成分不同,其基体组织不同,将决定着在粉末冶金法的热成形过程中是否发生固态相变。因此,首先详细讨论了ODS马氏体钢和ODS铁素体钢的合金成分、微观组织特征和相变行为。探讨了热成形工艺(热挤/锻压、热等静压和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对ODS钢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其中,突出了氧化物纳米颗粒与晶界和相界的相互作用,指出氧化物纳米颗粒与界面的相互作用将影响氧化物的均匀分布。针对粉末冶金法在大规模生产、制造成本等方面的局限性,介绍了国内外学者采用感应熔炼法制备ODS钢所进行的尝试及进展。最后综述了目前采用增材制造技术制备高性能ODS钢的进展,涉及增材制造粉末的预处理技术和不同增材制造工艺对ODS钢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增材制造技术制备ODS钢中的氧化物颗粒尺寸及数密度已达可接受水平,在高效、低成本制备高性能ODS钢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物弥散强化(ods) 固态相变 粉末冶金法 增材制造技术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Cr氧化物弥散强化钢在超临界水中的耐蚀性 被引量:1
2
作者 尹开锯 张强 +1 位作者 邱绍宇 唐睿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68-571,共4页
研究了氧化物弥散强化钢9Cr-ODS(K3)在500℃/25MPa条件下的腐蚀行为,对比分析了K3、两种非ODS钢K1(12Cr)和K2(9Cr)在超临界水(SCW)中的抗腐蚀性能。通过扫描电镜-电子能谱(SEM-EDX)、X射线衍射(XRD)、腐蚀增重等分析了氧化膜的显微形貌... 研究了氧化物弥散强化钢9Cr-ODS(K3)在500℃/25MPa条件下的腐蚀行为,对比分析了K3、两种非ODS钢K1(12Cr)和K2(9Cr)在超临界水(SCW)中的抗腐蚀性能。通过扫描电镜-电子能谱(SEM-EDX)、X射线衍射(XRD)、腐蚀增重等分析了氧化膜的显微形貌、结构、相组成及腐蚀动力学规律。结果表明,K1和K2钢在超临界水中腐蚀后,氧化膜中存在许多小孔,而K3钢中小孔数量很少。K3钢在超临界水中生成的氧化膜分为三层结构,分别为外层氧化膜、内层氧化膜和内氧化区。外层氧化膜为Fe3O4,内层氧化膜为FeCr2O4和Fe3O4相,内氧化区是合金元素和氧由氧化膜向基体逐渐过渡的区域。在超临界水中,K1、K2和K3钢的腐蚀动力学均遵循抛物线规律,K3抗腐蚀性能优于9Cr的K2钢,甚至优于12Cr的K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物弥散强化(ods) 超临界水腐蚀 氧化 腐蚀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磨转速对含钆ODS钢中M_(23)C_(6)析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新异 黄群英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232-237,共6页
以“结构/屏蔽一体化”为研发目标的含钆ODS合金具有较优的中子屏蔽性能与高温力学性能,可作为小型模块化铅冷快堆中子屏蔽材料的研发方向之一。在机械合金化-放电等离子体烧结工艺制备含钆ODS-316L钢的研究中发现,球磨转速影响材料的... 以“结构/屏蔽一体化”为研发目标的含钆ODS合金具有较优的中子屏蔽性能与高温力学性能,可作为小型模块化铅冷快堆中子屏蔽材料的研发方向之一。在机械合金化-放电等离子体烧结工艺制备含钆ODS-316L钢的研究中发现,球磨转速影响材料的析出相种类,如在220 r/min低球磨转速下,ODS-316L钢中仅存在纳米尺寸的Gd-Si-O析出相,而在300 r/min高球磨转速下,除纳米尺寸的Gd-Si-O析出相外,材料内还分布着大量百纳米尺寸的片层堆叠状M_(23)C_(6)型碳化物,且M_(23)C_(6)内同样存在纳米含钆氧化物颗粒。高球磨转速使球磨粉内元素的偏析与内应力的累积促进了M_(23)C_(6)的形核,随后的粉末烧结温度则为M_(23)C_(6)的生长提供了驱动力。此研究可为粉末冶金含钆ODS-316L钢的微观组织调控奠定一定的实验与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子屏蔽合金 氧化物弥散强化(ods) 粉末冶金 球磨转速 M_(23)C_(6)型碳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冷能源系统中液态金属与铁基合金相容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4
作者 陈灵芝 周张健 Carsten Schroer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6-101,共6页
核电是一种可以有效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的清洁能源,受到国际上的广泛重视。目前的商用堆以第二代及第三代热中子反应堆为主,存在铀资源利用率低、放射性废物不断积累和潜在的核安全等问题,故具有更高安全性和经济性的第四代核能系统的... 核电是一种可以有效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的清洁能源,受到国际上的广泛重视。目前的商用堆以第二代及第三代热中子反应堆为主,存在铀资源利用率低、放射性废物不断积累和潜在的核安全等问题,故具有更高安全性和经济性的第四代核能系统的研究成为当前的热点。四代堆中采用液态铅或铅基合金作为主冷却剂的反应堆称为铅冷快堆,由于液态铅及其合金具有优异的热工性能及核物理性能,铅冷快堆被认为是最有希望率先得到应用的第四代反应堆之一,液态铅也是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重要的液态靶材料兼冷却剂。此外,液态铅也被认为是太阳能热电系统最有前景的能量交换介质之一。铅冷堆具有可在较高温度条件下运行、发电效率高等明显优势,但也由于堆内的服役温度和中子辐照强度较高,对关键结构材料的服役性能提出很高要求。尤其是大多数合金在液态铅中都会由于合金元素的选择性溶解带来明显的腐蚀问题,结构材料与液态铅的相容性问题是铅冷能源系统工程应用的重要瓶颈。堆内的腐蚀情况包括材料的溶解和氧化、固液两相的输运以及腐蚀产物和杂质之间的反应等,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腐蚀行为的影响因素包括材料自身特点及外界因素,例如材料类型、微观结构、化学成分和表面状态以及冷却剂类型、温度、氧浓度、流速和腐蚀时间等都会对腐蚀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针对制约铅冷能源系统用结构材料发展的基础核心问题,把握材料成分和显微组织特点与其在液态铅中的溶解和氧化问题之间的关系这一主线,就国内外关于液态铅对合金的溶解腐蚀基础问题,金属及非金属腐蚀抑制剂的发展,不锈钢、氧化物弥散强化(ODS)钢、含Al奥氏体耐热钢(AFA)及FeCrAl合金在液态铅基中的腐蚀行为等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和分析,对影响腐蚀的因素进行归纳,列举材料的腐蚀过程和机制以及相应的腐蚀产物和结构,分析各元素在腐蚀过程中对氧化层的作用及扩散迁移模式,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展望,为满足铅冷能源系统关键结构材料的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冷 溶解和氧化 氧化物弥散强化 Al奥氏体耐热 FeCrAl合金 抗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