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藏高原和国外裸大麦γ-氨基丁酸的含量与分布 被引量:23
1
作者 曹斌 潘志芬 +5 位作者 尼玛扎西 唐亚伟 邓光兵 杨开俊 彭正松 余懋群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55-559,共5页
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tric Acid,GABA)是一类非蛋白质氨基酸,对人体有多种重要生理功能。为探明我国裸大麦籽粒GABA含量的分布及挖掘高含量的裸大麦资源,利用比色法对来自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的178份和国际干旱改良中心(International ... 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tric Acid,GABA)是一类非蛋白质氨基酸,对人体有多种重要生理功能。为探明我国裸大麦籽粒GABA含量的分布及挖掘高含量的裸大麦资源,利用比色法对来自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的178份和国际干旱改良中心(International Arid I mprovement Center,IAIC)引进的157份裸大麦籽粒GABA含量进行了分析,并考察了籽粒颜色与籽粒GABA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地区裸大麦农家品种和育成品种籽粒GABA含量分别为19.00±5.90 mg.100 g-1和18.18±4.26 mg.100 g-1,均显著高于引进品种(13.41±5.01mg.100 g-1);西藏农家品种富含高GABA种质,WB21籽粒GABA含量在所有参试品种中最高,为34.6±0.93mg.100 g-1;籽粒GABA含量和籽粒颜色存在显著相关性,深色籽粒GABA含量高于浅色籽粒,紫色籽粒含量最高,为19.62±5.88 mg.100 g-1,黄白色籽粒GABA含量最低,为12.99±4.87 mg.100 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大麦 Γ-氨基丁酸 含量与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亳州市土壤Cu、Zn有效态含量与分布研究
2
作者 刘龙 周俊 朱江 《农技服务》 2008年第4期48-49,共2页
通过对亳州市土壤的采样分析,研究了亳州市的土壤中有效态微量元素Cu、Zn的含量及分布情况,并对微量元素Cu、Zn对作物生长的需求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亳州市土壤中的有效态Zn的含量呈现大面积的缺乏状态,而土壤中有效态Cu含量比较... 通过对亳州市土壤的采样分析,研究了亳州市的土壤中有效态微量元素Cu、Zn的含量及分布情况,并对微量元素Cu、Zn对作物生长的需求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亳州市土壤中的有效态Zn的含量呈现大面积的缺乏状态,而土壤中有效态Cu含量比较丰富。根据亳州市不同地区之间的微量元素Cu、Zn的有效态含量比较,可以得出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亳州市不同地区土壤类型和施肥方法、作物种植种类和耕作方式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亳州市 微量元素 含量与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红水河中下游马山地区地下水重金属含量及分布特征 被引量:6
3
作者 樊连杰 裴建国 +2 位作者 杜毓超 卢丽 林永生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10-414,共5页
为了解红水河中下游马山地区地下水重金属含量及分布特征,以西南岩溶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中广西红水河中下游马山地区地下水数据为基础,对该地区27件样品的重金属含量特征、重金属间相关关系、重金属与其它化学组分的相关性以及地下水重... 为了解红水河中下游马山地区地下水重金属含量及分布特征,以西南岩溶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中广西红水河中下游马山地区地下水数据为基础,对该地区27件样品的重金属含量特征、重金属间相关关系、重金属与其它化学组分的相关性以及地下水重金属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中重金属含量整体偏低,平均质量浓度顺序为Fe>(Al)>Zn>Mn>Pb>Se>As>Cd,重金属平均质量浓度均小于中国生活饮用水标准值,且绝大部分重金属含量远远低于该标准值。Mn与Fe、As、Al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Zn与Pb、Cd存在明显的相关性,Se与其它7种重金属的相关性均不明显,可能是由于Se与其它重金属的来源差异较大所致。地下水的酸碱性对重金属的富集影响较小,但地下水中主化学成分HCO-3和Ca2+对重金属的富集有较大影响,TDS对绝大部分重金属的影响较小,对As和Cd具有一定的影响。地下水中Mn、Zn、As、Pb、Cd、Se、Al、Fe质量浓度在空间上表现出一定的地区分布特点,整体上重金属高浓度点主要集中在马山县城周围以及古寨、乔利街乡镇周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含量与分布 地下水 广西马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汕头湾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元素含量和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43
4
作者 乔永民 黄长江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6-116,共11页
于2002年9月在汕头湾采集了13个表层沉积物样品,测定了它们的细粒级组分、总有机质、铝、铁、锰、铜、锌、铅、镉、铬、镍、钴的含量,对其分布特征及其彼此之间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并以南海陆架区重金属含量为背景值计算了汕头湾表层沉积... 于2002年9月在汕头湾采集了13个表层沉积物样品,测定了它们的细粒级组分、总有机质、铝、铁、锰、铜、锌、铅、镉、铬、镍、钴的含量,对其分布特征及其彼此之间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并以南海陆架区重金属含量为背景值计算了汕头湾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元素的富集系数,结果表明,铁、锰、铜、锌、铅、镉、铬、镍、钴的含量范围分别为2.91%-3.94%,427.85-810.96,24.43-79.49,84.83-248.50,35.56-50.25,0.30-1.75,36.11-74.22,16.99-31.69,8.22-10.87 mg/kg,其分布由汕头湾上游的榕江口至湾口呈波浪状递减(锰除外)。汕头湾表层沉积物中各重金属的富集系数均大于1,其中富集系数从大到小的重金属元素是铜、镉、铅、锌、镍、铬和锰。人为排污、水动力作用、黏土含量、盐度是多数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的控制因素。锰的分布特征更多地取决于汕头湾水域的氧化还原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含量与分布特征 汕头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堆积体坡面砾石分布及含量概化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森 戎玉博 +3 位作者 谢永生 骆汉 王海燕 赵暄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8-113,119,共7页
为室内试验中更好地模拟工程堆积体,利用图像分析法和经典统计学方法对6大典型水蚀区的368座工程堆积体中粒径D>1cm的坡面砾石的分布和含量进行概化分析,得到工程堆积体下垫面上中下坡位砾石含量的概化区间。结果表明:工程堆积体坡... 为室内试验中更好地模拟工程堆积体,利用图像分析法和经典统计学方法对6大典型水蚀区的368座工程堆积体中粒径D>1cm的坡面砾石的分布和含量进行概化分析,得到工程堆积体下垫面上中下坡位砾石含量的概化区间。结果表明:工程堆积体坡面各粒径砾石含量大多服从正态分布,且山区和平原丘陵区之间的砾石总含量有显著性差异。工程堆积体坡面砾石重力分选作用明显,且随着砾石粒径的增加,分选程度增大。在室内进行工程堆积体下垫面设计时,山区堆积体的砾石总含量宜设置在50%~60%,其中,细粒砾石含量宜设置在20%~30%,中粒砾石含量宜设置在10%~15%,粗粒砾石和巨粒砾石含量宜设置为10%,堆积体上中下坡位坡面砾石含量配比宜设置为1∶1.3∶1.5;平原丘陵区的砾石总含量宜设置在15%~20%,其中细粒砾石、中粒砾石、粗粒砾石、巨粒砾石含量分别宜设置为5%~10%,3%~7%,2%~5%,2%~3%,堆积体上中下坡位坡面砾石含量配比宜设置为1∶1.5∶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堆积体 砾石 含量与分布 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靖边县北部风沙区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及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努尔模达·达拉拜 吴发启 雷金银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4期113-116,125,共5页
在野外采样、室内分析与统计的基础上,对陕北靖边县北部风沙区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的含量及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土壤中B,Cu,Zn,Fe和Mn等微量元素有效态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0.421 mg/kg,0.505 mg/kg,0.582 mg/kg,7.092 mg/kg... 在野外采样、室内分析与统计的基础上,对陕北靖边县北部风沙区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的含量及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土壤中B,Cu,Zn,Fe和Mn等微量元素有效态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0.421 mg/kg,0.505 mg/kg,0.582 mg/kg,7.092 mg/kg和7.251 mg/kg,它们的变幅分别在2.582~0.022 mg/kg,1.194~0.158mg/kg,3.944~0.096 mg/kg,26.08~2.4 mg/kg和13.39~2.082 mg/kg之间;在水平方向上,B,Cu,Zn和Mn的含量呈由南向北增高的趋势,Fe则表现出由西向东有所增加;土壤垂直剖面中,0~20 cm的耕层B,Cu,Zn,Fe和Mn明显高于20~40 cm和40~60 cm土层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微量元素含量与分布 风沙区 靖边县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海开发带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及来源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崔闪闪 刘庆 王静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52-358,共7页
以江苏省大丰市为例,研究了土壤中8种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地利用的关系,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其可能的来源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研究区8种土壤重金属Cu、Zn、Pb、Cd、Cr、As、Hg、Ni平均含量分别为17.40、74.38、18.14、0.... 以江苏省大丰市为例,研究了土壤中8种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地利用的关系,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其可能的来源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研究区8种土壤重金属Cu、Zn、Pb、Cd、Cr、As、Hg、Ni平均含量分别为17.40、74.38、18.14、0.105、55.58、8.33、0.074、25.73mg/kg,不同采样点之间变异不大。沿垂直海岸线方向,随距海岸线距离增加,Cu、Zn、Pb、Cr、Hg、Ni 6种重金属含量逐渐升高,As含量逐渐降低,Cd含量则先升高、后降低。Cu、Zn、Pb、Cr、Hg、Ni 6种重金属均在水田土壤中含量最高,Cd在旱地土壤中含量最高,As则在滩涂土壤中含量最高。相关分析表明,土壤As含量与其他重金属元素含量的相关性均不显著,土壤Cd含量与Zn、Pb、Hg、Cr含量的相关性显著,与Cu、As、Ni含量的相关性不显著,其他各元素间相关性均达极显著水平。基于主成分分析结果,认为研究区土壤Cu、Zn、Pb、Cr、Hg、Ni 6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受土壤母质影响较大,Cd含量与农业生产中磷肥施用关系密切,As含量的累积受磷肥施用的影响,但以水稻种植为主的耕作土壤As含量总体上呈下降趋势。本研究可为滨海开发带土地利用规划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含量与分布 滨海开发带 大丰市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白令海透明胞外聚合颗粒物的含量与来源 被引量:5
8
作者 马丽丽 陈敏 +2 位作者 郭劳动 林峰 童金炉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1-90,共10页
透明胞外聚合颗粒物(TEP)是海水中大量存在的黏性颗粒物质,它对于海洋颗粒物的聚集、有机碳的埋藏、食物网物质的传递、痕量金属的清除与迁出等均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开展了夏季北白令海陆架、陆坡和海盆区透明胞外聚合颗粒物含量和分... 透明胞外聚合颗粒物(TEP)是海水中大量存在的黏性颗粒物质,它对于海洋颗粒物的聚集、有机碳的埋藏、食物网物质的传递、痕量金属的清除与迁出等均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开展了夏季北白令海陆架、陆坡和海盆区透明胞外聚合颗粒物含量和分布的研究。结果表明,北白令海TEP含量介于34~628mg/m3(Xeq)之间,其中陆架、陆坡和海盆区TEP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40,145和83mg/m3(Xeq),整体呈现由陆架向外海降低的趋势。在陆坡和海盆区,TEP含量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但在陆架近底层水中,观察到TEP高含量的特征,与近底层水高的TSM,POC相对应。TEP与荧光强度、TSM、POC等的关系分析显示,研究海域TEP存在两个来源,其一为海洋上层水体的浮游生物,其主要贡献于陆架上层、陆坡和海盆水体;其二为陆架沉积物的底栖生物,其通过沉积物再悬浮贡献于陆架近底层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白令海 透明胞外聚合物 颗粒有机物 含量与分布 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北京大学4.5MV静电加速器的氘分布多能点NRA方法 被引量:3
9
作者 肖璇 颜莎 +3 位作者 朱吉鹏 高原 薛建明 王宇钢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67-775,共9页
为了满足核材料研究中对氘(D)滞留研究的需要,基于北京大学4.5 MV静电加速器,搭建三路探测系统的NRA分析装置,并建立氘含量及深度分布的多能点NRA方法。该方法利用D(~3He,p)~4He反应,采用多个能量(0.8~3.6 Me V)~3He^+入射,同时探测出射... 为了满足核材料研究中对氘(D)滞留研究的需要,基于北京大学4.5 MV静电加速器,搭建三路探测系统的NRA分析装置,并建立氘含量及深度分布的多能点NRA方法。该方法利用D(~3He,p)~4He反应,采用多个能量(0.8~3.6 Me V)~3He^+入射,同时探测出射的p和4He,在较大的深度范围内有较好的深度分辨和较高的灵敏度。还在该系统上完成3He-D反应135°微分截面的测量,微分截面误差好于±3.9%。采用该方法进行初次样品氘含量的深度分布分析,靶为氘注入的PC-W样品以及TOKAMAK AUG偏滤器外打击点附近的CMSII-W样品。在钨样中获得的探测深度约6μm,在钨整个探测深度内的深度分辨小于1.5μm,表面可达约20 nm,其探测灵敏度约5×1019 D/m^2。该方法的分析误差除统计及拟合误差外,还包含±7.5%的实验参数测量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量与分布测量 核反应分析 微分反应截面 面向等离子体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榛树中紫杉醇含量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雪梅 李志军 尤文忠 《辽宁林业科技》 2018年第5期21-23,共3页
以欧榛、平榛、毛榛和平欧杂交榛(达维)1年生幼苗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各组织器官中的紫杉醇含量进行取样分析,结果表明:4种榛树中均含有紫杉醇,含量差异显著,其顺序为欧榛(2.71~9.83μg·g^(-1))>平欧杂交榛(1.86~4.13... 以欧榛、平榛、毛榛和平欧杂交榛(达维)1年生幼苗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各组织器官中的紫杉醇含量进行取样分析,结果表明:4种榛树中均含有紫杉醇,含量差异显著,其顺序为欧榛(2.71~9.83μg·g^(-1))>平欧杂交榛(1.86~4.13μg·g^(-1))>平榛(0.21~0.62μg·g^(-1))>毛榛(0.23~0.59μg·g^(-1))。在同种榛树中,不同组织器官紫杉醇含量差异不显著,4种榛树间组织器官都表现出相同的含量分布规律,为根系>枝条>叶片。平欧杂交榛(达维)提取紫杉醇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榛树 紫杉醇 含量与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吴川市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与污染评价 被引量:2
11
作者 闫兴国 袁庆政 +4 位作者 赵明杰 李保飞 孙志佳 晋伟 孙棪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82-90,共9页
为了解广东吴川市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2020年10月底在吴川市近岸海域采集了41个站点的表层沉积物,系统地进行了典型重金属检测与沉积物粒度分析,并运用单因子指数法、富集因子评价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研究区内... 为了解广东吴川市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2020年10月底在吴川市近岸海域采集了41个站点的表层沉积物,系统地进行了典型重金属检测与沉积物粒度分析,并运用单因子指数法、富集因子评价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研究区内重金属的污染程度进行评价,分析了沉积物粒径大小对重金属含量分布的影响,并讨论了重金属的可能来源。研究结果表明:重金属含量分布由西向东总体上呈高-低-高的趋势,高值区主要分布在西部近岸、东北部和东南部,低值区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南部,平均含量依次为Zn>Cr>Pb>Cu>As>Cd,均符合国家一类沉积物质量标准。通过计算得出,吴川海域表层沉积物中6种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程度排序为Cu≈Cr>Pb>Cd>Zn>As,单因子污染指数均<1;重金属富集程度主要集中在强富集,平均富集系数排序为Cu>Pb>Zn>Cr>Cd>As;吴川海域的近岸海洋生态环境受到一定污染,E i r的平均值排序为:Cd>Cu>Pb>As>Cr>Zn,仅有29.2%的站点属于轻微风险,其中对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影响最大的重金属元素是Cd,综合分析可得,重金属的毒理作用占主导因素,推断养殖场废水、工业废水是造成此风险指数较高的主要原因。研究区内表层沉积物中6种重金属的分布均遵循“元素粒度控制规律”,即重金属含量与沉积物平均粒径(Mz)呈显著正相关。此外,重金属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Cu、Pb、Zn、Cr、As主要来源于陆域岩石自然风化剥蚀,Cd受人类活动影响导致变异系数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沉积物 重金属 含量与分布 污染评价 吴川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土壤中硒资源利用的研究与探索
12
作者 李江 贺择 +3 位作者 杨强 刘齐洲 王成 李雪晴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24年第4期10-13,共4页
本文首先综述了国内外有关农田土壤中硒资源的研究现状,评价了我国农田土壤中的硒资源,总结了当前我国农田土壤中硒资源现状及存在问题。其次,从理论角度探讨了土壤中硒元素的来源与分布规律,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土壤中硒含量的讨论。最... 本文首先综述了国内外有关农田土壤中硒资源的研究现状,评价了我国农田土壤中的硒资源,总结了当前我国农田土壤中硒资源现状及存在问题。其次,从理论角度探讨了土壤中硒元素的来源与分布规律,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土壤中硒含量的讨论。最后,根据不同地区土壤硒含量变化的趋势,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以期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也为提高我国农业生产水平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土壤 硒资源 含量与分布 土壤形态 土壤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贮氢金属中氢同位素的离子束分析方法评估 被引量:2
13
作者 丁伟 施立群 龙兴贵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9期146-151,共6页
文章介绍用离子束方法分析贮氢金属中氢同位素含量与分布的实验条件与设计,并分析各自的优、缺点。通过实验测量与分析表明,用离子束分析方法可获得氢同位素含量与分布的丰富信息和精确数值。用6.0MeV的O离子束进行ERD分析的优点是... 文章介绍用离子束方法分析贮氢金属中氢同位素含量与分布的实验条件与设计,并分析各自的优、缺点。通过实验测量与分析表明,用离子束分析方法可获得氢同位素含量与分布的丰富信息和精确数值。用6.0MeV的O离子束进行ERD分析的优点是截面为卢瑟福截面,所用的Mylar膜薄,能使H、D、T明显分开,测量精确,缺点则是对样品制备要求高,分析深度小;用7.4MeV的。He离子束进行ERD分析能得到H、D、T的分布信息,对Ti的分析深度可达到3.0Fm,缺点则是三者的谱图相互重叠,模拟解谱的误差较大;用3.0MeV的质子进行PBS分析,只能获得D、T的分布信息,但分析深度更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束分析 贮氢金属 氢同位素 含量与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极磷虾中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云姣 张海燕 沈晓盛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56-361,共6页
南极磷虾蕴藏量大,营养价值高,是我国开发的战略性极地生物资源。然而因其高氟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南极磷虾的食用价值开发,如何科学地评价高氟带来的局限性,成为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就南极磷虾中氟的来源、含量与分布情况、富... 南极磷虾蕴藏量大,营养价值高,是我国开发的战略性极地生物资源。然而因其高氟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南极磷虾的食用价值开发,如何科学地评价高氟带来的局限性,成为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就南极磷虾中氟的来源、含量与分布情况、富集机理、赋存形态、迁移变化、脱氟工艺以及食用安全性进行综述,旨在为南极磷虾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磷虾 含量与分布 氟的赋存形态 氟的毒性与食用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土壤中的钼
15
作者 贺家媛 《地域研究与开发》 1983年第2期13-26,共14页
钼是动植物不可缺少的微量营养元素之一。其生理作用是参与微生物的氮素代谢过程,是固氮酶的组成成分,能促进磷和其他矿质养分的吸收和代谢,有助于保持养分的平衡,对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有重要的影响,缺钼的豆科植物、甜菜、烟草和柑桔... 钼是动植物不可缺少的微量营养元素之一。其生理作用是参与微生物的氮素代谢过程,是固氮酶的组成成分,能促进磷和其他矿质养分的吸收和代谢,有助于保持养分的平衡,对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有重要的影响,缺钼的豆科植物、甜菜、烟草和柑桔等,会出现叶片畸形、坏死、黄斑和失绿现象,影响产量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效钼 河南土壤 含量 黄棕壤 缺钼 潮土 钼肥 含量与分布 有机质 盐硷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用化学物质、有毒化学物质污染及其防治
16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45-48,共4页
X592 200400914 城区大气颗粒物中有机氯农药的含量与分布/吴水平(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环境科学研究/中国环科院.-2003,16(4).-36-39 环图X-6 采用FA-3型气溶胶粒度分布采样器采样,
关键词 农用化学物质 有毒化学物质 有机氯农药 粒度分布 气溶胶 重点实验室 分析与模拟 含量与分布 颗粒物 大学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