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三方竞争机制的反向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 被引量:8
1
作者 韩飞 郑明鹏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85-693,共9页
针对传统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容易早熟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三方竞争机制的反向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MOPSO-TCOL).该算法利用当前种群在每一代中选择的三方竞争者来引导种群进化,这能够有效减少维护外部存档时的计算成本.在每次竞争中,... 针对传统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容易早熟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三方竞争机制的反向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MOPSO-TCOL).该算法利用当前种群在每一代中选择的三方竞争者来引导种群进化,这能够有效减少维护外部存档时的计算成本.在每次竞争中,MOPSO-TCOL从种群中随机挑选3个粒子进行比较,并基于不同的策略分别进行更新,这有利于保持种群的多样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反向学习策略的渐进式粒子更新方式,部分粒子进行反向学习以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最优,其他粒子通过向指定的更优粒子学习进行更新以加强收敛性.将所提出算法与8个多目标优化算法在14个标准测试函数上进行了性能比较试验.结果表明MOPSO-TCOL算法在多样性和收敛性上具有显著优势,且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优化算法 多目标优化 进化算法 三方竞争机制 反向学习 PARETO前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子群优化算法在确定含水层参数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2
作者 郭建青 李彦 +1 位作者 王洪胜 周宏飞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7,共4页
以泰斯公式为例,将粒子群优化算法应用于求解分析抽水试验数据,确定含水层参数的函数优化问题。就粒子数目和待估导水系数初值范围等因素对算法收敛性的影响,进行了数值实验。结果表明:①粒子群算法能够有效地应用于求解分析抽水试验数... 以泰斯公式为例,将粒子群优化算法应用于求解分析抽水试验数据,确定含水层参数的函数优化问题。就粒子数目和待估导水系数初值范围等因素对算法收敛性的影响,进行了数值实验。结果表明:①粒子群算法能够有效地应用于求解分析抽水试验数据,确定含水层参数计算问题;②粒子数目的大小对运算时间和算法收敛性有一定的影响,在实际运算时,宜设置较大的粒子数;③待估导水系数的选取初值大小对收敛速度有一定的影响,但不会影响最终计算结果。与其他方法相比较,粒子群优化算法具有原理简单、易于编程和实现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优化算法 抽水试验数据 水层参数 算法控制参数 算法收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排异竞争的粒子群优化算法 被引量:6
3
作者 谭阳 唐德权 全惠云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635-2640,2646,共7页
提出一种基于排异竞争机制的粒子群优化算法。算法取消传统PSO算法中的全局最优值"gbest",通过设定竞争区域,使得当前种群中所有粒子和上一代种群中的精英粒子,一同参与竞争。并采取适应值竞争策略、适应度选择策略和粒子间... 提出一种基于排异竞争机制的粒子群优化算法。算法取消传统PSO算法中的全局最优值"gbest",通过设定竞争区域,使得当前种群中所有粒子和上一代种群中的精英粒子,一同参与竞争。并采取适应值竞争策略、适应度选择策略和粒子间的排异策略,来保证种群的多样性,避免了算法初期陷入局部极值的可能;并通过对排异策略的动态调整,提高了算法后期的收敛速度和精度。通过对几类典型函数的仿真测试表明,算法具有较好的全局搜索能力和收敛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优化算法 竞争机制 排异策略 全局搜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子群优化算法在确定越流含水层参数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鹄志 郭建青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3-16,共4页
以第1类越流系统含水层中的非稳定流井流问题的解析解为基础,将粒子群优化算法应用于分析抽水试验数据、解决确定含水层参数的问题中,并就学习因子c1,c2及惯性权重系数ω等算法控制参数对算法搜索能力的影响进行数值试验。结果表明:①... 以第1类越流系统含水层中的非稳定流井流问题的解析解为基础,将粒子群优化算法应用于分析抽水试验数据、解决确定含水层参数的问题中,并就学习因子c1,c2及惯性权重系数ω等算法控制参数对算法搜索能力的影响进行数值试验。结果表明:①粒子群优化算法能够有效地应用于分析抽水试验数据、确定第1类越流系统的含水层参数,且结果精度不易受人为影响;②c1,c2和ω综合影响粒子群的搜索能力,当c1=c2=2.0,ω由0.9随迭代次数线性递减至0.4时,有利于粒子在个体极值和全局极值周围几率均衡地搜索,并有利于保持粒子的搜索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优化算法 水层参数 越流系统 学习因子 惯性权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粒子群算法在确定含水层参数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杨陈东 常安定 +1 位作者 李文胜 张明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7年第1期100-103,共4页
通过分析抽水试验数据,为估计含水层参数提供新的方法。在粒子多样性方面对粒子群算法进行改进,提高了算法的收敛速度和精度。将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应用到含水层参数估计中,计算结果与其他方法进行对比,并对不同初始值范围下参数估计... 通过分析抽水试验数据,为估计含水层参数提供新的方法。在粒子多样性方面对粒子群算法进行改进,提高了算法的收敛速度和精度。将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应用到含水层参数估计中,计算结果与其他方法进行对比,并对不同初始值范围下参数估计值进行分析探讨。结果表明:改进粒子群算法估计结果相对误差(7.3%和4.5%)小于其他方法,且目标函数值相对更小,达到0.335×10^(-5);对于不同初始参数范围,利用此算法均能达到满意结果且寻优率高。基于抽水试验数据估计含水层参数的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计算结果有效且可靠,算法收敛速度快,寻优能力强,稳定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层参数 粒子算法 参数估计 抽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评价粒子群算法确定非线性流含水层参数 被引量:1
6
作者 王菲 刘元会 郭建青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9-21,26,共4页
在标准粒子群算法的基础上,对迭代后的粒子进行位置和适应值的双评价,得到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在化简非稳定井流问题解析解的基础上,利用抽水试验数据,根据最小二乘原理,确定了求解含水层参数与非线性渗流参数的目标函数,编写了用于... 在标准粒子群算法的基础上,对迭代后的粒子进行位置和适应值的双评价,得到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在化简非稳定井流问题解析解的基础上,利用抽水试验数据,根据最小二乘原理,确定了求解含水层参数与非线性渗流参数的目标函数,编写了用于求解该问题的双评价粒子群优化算法程序。最后,通过数字算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井流 双评价粒子算法 非线性参数 水层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化粒子群优化算法及其在各向异性含水层参数估计中的应用
7
作者 杨陈东 常安定 +1 位作者 康瑞龙 王静云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A01期145-148,共4页
在粒子群算法的基础上,引入进化思想和组群思想提出一种新的智能优化算法——进化粒子群算法(EPSO)。基于抽水试验数据,将EPSO算法应用到各向异性含水层参数估计中,对算法性能进行研究并与其他算法进行了对比,发现标准粒子群算法及其一... 在粒子群算法的基础上,引入进化思想和组群思想提出一种新的智能优化算法——进化粒子群算法(EPSO)。基于抽水试验数据,将EPSO算法应用到各向异性含水层参数估计中,对算法性能进行研究并与其他算法进行了对比,发现标准粒子群算法及其一般改进算法已不能有效求解各向异性含水层参数,而EPSO算法进行多次计算后,1)结果可靠;2)目标函数值及待估参数稳定;3)对初始范围的鲁棒性好。结果表明EPSO算法对各向异性含水层参数估计问题具有可靠性、收敛性和鲁棒性,可望应用到更广泛的参数识别问题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试验数据 各向异性 水层参数 进化 粒子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单纯形-粒子群混合算法确定越流含水层参数 被引量:5
8
作者 袁帆 刘元会 +1 位作者 郭建青 王璐璐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29-732,755,共5页
针对粒子群优化算法后期存在的收敛速度慢、早熟、易陷入局部极小等问题,将局部搜索能力强的单纯形算法和粒子群算法结合,构造单纯形-粒子群混合算法。以第一类越流系统情况下的非稳定井流问题的解析解为基础,将单纯形-粒子群混合算法... 针对粒子群优化算法后期存在的收敛速度慢、早熟、易陷入局部极小等问题,将局部搜索能力强的单纯形算法和粒子群算法结合,构造单纯形-粒子群混合算法。以第一类越流系统情况下的非稳定井流问题的解析解为基础,将单纯形-粒子群混合算法应用于分析抽水试验数据,计算含水层参数的问题。数值实验结果表明:单纯形-粒子群混合算法能有效地应用于分析抽水试验数据,确定含水层参数,且具有局部搜索能力强、运算速度快和计算精度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流系统 水层参数 单纯形算法 粒子算法 混合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沌粒子群混合算法估计各向异性含水层参数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媛英 刘元会 +2 位作者 郭建青 高雄飞 刘向南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7-90,共4页
通过用粒子群算法代替混沌序列优化算法的细搜索,可以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及精度。将混沌粒子群混合算法用于分析抽水试验数据,估计各向异性含水层参数,可以有效解决各向异性函数优化问题。与其他算法比较,混沌粒子群混合算法其具有计算... 通过用粒子群算法代替混沌序列优化算法的细搜索,可以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及精度。将混沌粒子群混合算法用于分析抽水试验数据,估计各向异性含水层参数,可以有效解决各向异性函数优化问题。与其他算法比较,混沌粒子群混合算法其具有计算精度高、与实测数据拟合效果好及寻优率高等优点。为估计各向异性含水层参数及建立相应的预测和评估模型提供了操作简单、高效且准确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异性 水层参数 参数估计 混沌粒子混合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差异演化-粒子群混合算法确定含水层参数 被引量:4
10
作者 段国荣 刘元会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49-554,共6页
差异演化-粒子群混合优化算法是利用差异演化算法变异粒子个体的历史最优位置,保持种群多样性,与粒子群优化算法相结合的一种混合优化算法。应用差异演化-粒子群混合优化算法分析直线供水边界含水层抽水试验数据确定含水层参数,并将该... 差异演化-粒子群混合优化算法是利用差异演化算法变异粒子个体的历史最优位置,保持种群多样性,与粒子群优化算法相结合的一种混合优化算法。应用差异演化-粒子群混合优化算法分析直线供水边界含水层抽水试验数据确定含水层参数,并将该算法所得计算结果与其他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待估参数的不同取值范围对参数估计的影响,发现差异演化-粒子群混合优化算法能够有效地确定含水层参数,且目标函数值更小,计算精度更高,可达到1.673 1×10^(-6);待估参数范围的增大对差异演化-粒子群混合优化算法的收敛性影响较小,当待估参数取值范围的上限扩大到原来的14倍时,收敛率高达97%,且得到目标函数值基本一致,由此可知,差异演化-粒子群混合优化算法对初值选取的敏感性低,寻优能力强,稳定性好。数值实验结果表明:差异演化-粒子群混合优化算法有效地避免了粒子群优化算法所出现的早熟现象,是分析抽水试验数据,确定含水层参数和计算观测孔与虚拟映射井之间距离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层参数 差异演化算法 粒子优化算法 直线供水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策略粒子群算法的含水层参数确定 被引量:1
11
作者 段国荣 刘元会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60-63,共4页
将混合策略粒子群优化算法用于分析无限延伸含水层和直线隔水边界含水层条件下的抽水试验数据,求解含水层参数,为预估含水层参数提供一种新的方法。这种混合算法是将紧凑度的思想融入到粒子群优化算法中,加强算法的局部搜索能力,结合调... 将混合策略粒子群优化算法用于分析无限延伸含水层和直线隔水边界含水层条件下的抽水试验数据,求解含水层参数,为预估含水层参数提供一种新的方法。这种混合算法是将紧凑度的思想融入到粒子群优化算法中,加强算法的局部搜索能力,结合调度系数的控制,提高算法寻优精度及收敛速度,再通过一定小概率的约束,提高全局搜索能力,构造混合策略粒子群优化算法。这种混合算法能够有效解决原算法收敛速度慢,精度差和易陷入局部极值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混合策略粒子群优化算法是可行的含水层参数估计方法,并且具有精度高,收敛性好,稳定性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层参数 粒子优化算法 紧凑度 调度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仿生原理的粒子群算法求解江安校区水动力弥散系数 被引量:6
12
作者 梅杰 李光伟 +3 位作者 夏成城 刘亚萍 刘稳 贺欣悦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8-102,共5页
水动力弥散系数是研究地下水溶质运移的一个重要参数。为了解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运移规律,利用基于仿生学原理的粒子群算法,求解四川大学江安校区弥散试验场中的潜水含水层天然流场下的水动力弥散系数,并与最小二乘法和标准曲线对比法... 水动力弥散系数是研究地下水溶质运移的一个重要参数。为了解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运移规律,利用基于仿生学原理的粒子群算法,求解四川大学江安校区弥散试验场中的潜水含水层天然流场下的水动力弥散系数,并与最小二乘法和标准曲线对比法的计算结果相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标准曲线法的计算结果受人为主观影响误差较大;最小二乘法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拟合较好,但计算过程相对复杂;粒子群算法的求解精度最高,计算更快,具有良好的收敛性,是一种可靠的求解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动力弥散系数 粒子算法 地下水污染 弥散试验 潜水水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蛾火焰优化算法在承压含水层参数反演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3
作者 崔东文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8-33,共6页
通过10个典型低维函数对一种新型群体智能仿生算法——飞蛾火焰优化(MFO)算法进行仿真验证,并与粒子群优化(PSO)算法的寻优结果进行对比。以无界井流问题及直线隔水边界附近井流问题的解析解为基础,将MFO算法应用于分析抽水试验数据,进... 通过10个典型低维函数对一种新型群体智能仿生算法——飞蛾火焰优化(MFO)算法进行仿真验证,并与粒子群优化(PSO)算法的寻优结果进行对比。以无界井流问题及直线隔水边界附近井流问题的解析解为基础,将MFO算法应用于分析抽水试验数据,进行反演承压含水层参数,并以2个实例对MFO算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MFO算法在低维函数极值寻优问题上具有较好的收敛精度和全局寻优能力,寻优精度较PSO算法提高了7个数量级以上。MFO算法对2个实例的反演精度较文献改进SA算法等提高了56.5%以上,具有较好的稳健性能、收敛速度和全局寻优能力。利用MFO算法对承压含水层参数进行反演,可获得比相关文献更高的反演精度,不但为精确估计承压含水层参数提供了有效方法,而且拓展了MFO算法在地下水模型参数反演中的应用,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和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蛾火焰优化算法 粒子优化算法 仿真验证 水层参数 参数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SSO-ISAPSO-ELM的含蜡原油管道蜡沉积速率预测 被引量:5
14
作者 骆正山 潘柯成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9-77,共9页
为提高含蜡原油管道蜡沉积速率的预测精度,保障含蜡原油管道安全运行,提出一种基于套索算法(LASSO)和改进模拟退火粒子群算法(ISAPSO)融合极限学习机(ELM)的含蜡原油管道蜡沉积速率预测模型。首先利用LASSO提取含蜡原油管道蜡沉积速率... 为提高含蜡原油管道蜡沉积速率的预测精度,保障含蜡原油管道安全运行,提出一种基于套索算法(LASSO)和改进模拟退火粒子群算法(ISAPSO)融合极限学习机(ELM)的含蜡原油管道蜡沉积速率预测模型。首先利用LASSO提取含蜡原油管道蜡沉积速率的关键影响因素,简化样本指标;然后对模拟退火粒子群(SAPSO)的种群初始化、惯性权重和学习因子进行改进,并利用其优化ELM的输入权重和隐含层节点阈值;最后以青海某厂原油为试验油样,通过开展室内环道试验获取85组数据样本,将预处理后的样本数据集代入模型计算,对含蜡原油管道蜡沉积速率进行预测,并将LASSO-ISAPSO-ELM模型的预测结果与BPNN模型和PSO-SVM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经LASSO筛选,得到5项影响含蜡原油管道蜡沉积速率的关键因素;ISAPSO比SAPSO提前43代收敛且寻优精度更优;LASSO-ISAPSO-ELM模型预测结果的均方根误差、平均相对误差和希尔不等系数分别低达0.06983、0.69373%、0.00336,与其他模型相比,LASSO-ISAPSO-ELM模型的预测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原油管道 蜡沉积速率 套索算法(LASSO) 改进模拟退火粒子算法(ISAPSO) 极限学习机(EL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测井参数优选的煤层含气量预测模型 被引量:13
15
作者 陈涛 张占松 +5 位作者 周雪晴 郭建宏 肖航 谭辰阳 秦瑞宝 余杰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27-235,243,共10页
随着煤层气勘探的不断深入,对煤层含气量预测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煤层含气量测井响应特征,分析测井参数与含气量的相关性,提出MIV(MeanImpactValue)技术与LSSVM(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结合的测井参数优选策略,... 随着煤层气勘探的不断深入,对煤层含气量预测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煤层含气量测井响应特征,分析测井参数与含气量的相关性,提出MIV(MeanImpactValue)技术与LSSVM(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结合的测井参数优选策略,优选最优测井参数作为网络建模的输入自变量组合,通过粒子群算法优化LSSVM网络核心参数,最后构建一套适用于煤层含气量预测的MIV-PSO-LSSVM模型。在此基础上,分别对比分析LSSVM、PSO-LSSVM、MIV-LSSVM和MIV-PSO-LSSVM模型对煤层含气量的预测性能,并与传统多元回归方法进行了对比,利用拟合优度和均方根误差对此5类模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PSO优化下的LSSVM模型预测精度得到有效提升,结合MIV方法优选测井参数可大幅度改善神经网络建模性能,MIV-PSO-LSSVM模型可实现煤层含气量高精度预测,为煤层气勘探及其储层评价提供新的技术支撑,且本研究的建模策略及思想可广泛应用于其他机器学习建模研究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气量 MIV LSSVM 粒子算法 测井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PSO–WLS–SVM的含瓦斯煤渗透率预测模型 被引量:7
16
作者 毛志勇 黄春娟 +1 位作者 路世昌 韩榕月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6-71,78,共7页
为了较准确预测含瓦斯煤渗透率,有效预防瓦斯安全事故,提出自适应粒子群算法(APSO)优化的加权最小二乘法支持向量机(WLS–SVM)算法。根据对含瓦斯煤渗透率的相关理论及文献研究分析,选取有效应力、瓦斯压力、温度和抗压强度作为主要特... 为了较准确预测含瓦斯煤渗透率,有效预防瓦斯安全事故,提出自适应粒子群算法(APSO)优化的加权最小二乘法支持向量机(WLS–SVM)算法。根据对含瓦斯煤渗透率的相关理论及文献研究分析,选取有效应力、瓦斯压力、温度和抗压强度作为主要特征指标,采用APSO算法对WLS–SVM模型的组合参数(C、σ)寻优,建立APSO–WLS–SVM含瓦斯煤渗透率预测模型。结合现场实测资料中的40组数据作为训练样本,其余10组为预测样本,对该模型进行训练与检验,并将其预测结果与利用PSO–WLS–SVM和WLS–SVM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APSO-WLS-SVM模型的预测效果优于另外2个模型,提高了煤体渗透率的预测性能与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煤 渗透率 自适应粒子算法(APSO) 加权最小二乘法支持向量机(WLS-SV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网光伏发电置信容量评估 被引量:7
17
作者 余志强 王淳 +2 位作者 胡奕涛 钟云 汪硕承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22-127,共6页
提出了一种应用含衰老和竞争机制的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with Aging and Challenging Mechanism,ACM-PSO),分别从负荷侧和电源侧求解并网光伏发电置信容量。在构建了以常规机组类型数为系统状态变量的基础上,将ACM-... 提出了一种应用含衰老和竞争机制的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with Aging and Challenging Mechanism,ACM-PSO),分别从负荷侧和电源侧求解并网光伏发电置信容量。在构建了以常规机组类型数为系统状态变量的基础上,将ACM-PSO算法作为一种系统状态扫描及分类工具筛选出对发电可靠性指标有贡献的系统故障状态集。定义了负荷比例增加方式,以光伏发电接入前后系统电力不足期望(loss of load expectation,LOLE)保持不变为原则,分别从负荷侧和电源侧构建了目标函数,应用ACM-PSO算法求解光伏发电的有效荷载能力和等效常规机组容量。应用改进的IEEE-RTS79测试系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发电可靠性 有效荷载能力 等效常规机组容量 含衰老和竞争机制的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比色光谱法快速检测白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文 李民赞 孙明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168-171,共4页
提出一种基于比色光谱的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新方法。使用优化后的乙酸氯化钯溶液作为比色剂,提取白菜中乐果、氧乐果、毒死蜱的残留量进行种类识别,在0.05~90.00 mg/kg浓度范围内,用去离子水对3种农药分别配制40个样本,与等量的氯化钯溶... 提出一种基于比色光谱的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新方法。使用优化后的乙酸氯化钯溶液作为比色剂,提取白菜中乐果、氧乐果、毒死蜱的残留量进行种类识别,在0.05~90.00 mg/kg浓度范围内,用去离子水对3种农药分别配制40个样本,与等量的氯化钯溶液发生比色反应,生成黄色络合物硫化钯,用分光光度计采集吸光度图谱。利用每种农药的比色光谱特征建立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简称SVM)分类识别模型,引入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简称PSO)减小运算量。结果表明,用乙酸作为氯化钯溶剂的吸光图谱可以在300~900 nm波段区分0.05 mg/kg的农药浓度。在2-折交叉验证下,训练集和验证集的识别准确率分别达到100%、98.333 3%。该方法比色试剂配制简单、操作安全,为进一步开发有机磷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仪器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有机磷 分类识别 粒子优化算法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联合收割机关键部件运行参数决策支持系统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远玲 金亚光 +2 位作者 闫明洋 陈浩楠 高骁卿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9-127,共9页
为解决甘蔗机械化收割时存在破头率和含杂率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甘蔗收割质量预测模型。分别利用粒子群算法(PSO)和遗传算法(GA)对LSSVM模型进行优化,采用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均方误差(MSE)作为评价指标... 为解决甘蔗机械化收割时存在破头率和含杂率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甘蔗收割质量预测模型。分别利用粒子群算法(PSO)和遗传算法(GA)对LSSVM模型进行优化,采用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均方误差(MSE)作为评价指标对其进行选优,结果发现采用PSO-LSSVM模型对甘蔗破头率进行预测时,MAE值为0.16875,MSE值为0.02755;对甘蔗含杂率进行预测时,MAE值为0.1075,MSE值为0.02443,相比于其他模型预测效果更好。在LabVIEW软件中选择PSO-LSSVM预测模型为系统提供算法支持,结合MySQL数据管理软件开发甘蔗联合收割机关键部件运行参数决策支持系统,并进行田间机收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实现甘蔗收割质量影响因素分析、甘蔗收割质量预测、甘蔗关键部件运行参数决策支持等功能。采纳系统决策建议后,甘蔗宿根的破头率从9.02%下降到5.76%,含杂率从8.74%下降到4.94%,甘蔗收割质量提升,为提高甘蔗机械化收割质量提供一种可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联合收割机 粒子算法 决策支持系统 破头率 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性化潮流的配电网无功优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可成 余志强 +3 位作者 王淳 敖鑫 王庆铭 王华峰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84-187,共4页
运用一种线性化法计算配电网潮流,构建了一种计及电压稳定性系数和网损的综合因子最小化的无功优化模型,并采用含衰老与竞争机制的粒子群算法(ACM-PSO)进行求解。IEEE33和PG&E69节点测试系统的应用结果表明,线性化法无功优化在10-4... 运用一种线性化法计算配电网潮流,构建了一种计及电压稳定性系数和网损的综合因子最小化的无功优化模型,并采用含衰老与竞争机制的粒子群算法(ACM-PSO)进行求解。IEEE33和PG&E69节点测试系统的应用结果表明,线性化法无功优化在10-4的数量级误差下,其计算速度与前推回代法和牛顿拉夫逊法下的无功优化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线性化法 电压稳定性系数 衰老竞争机制的粒子算法 无功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