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含芘荧光化学敏感器化合物同小牛胸腺DNA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
2
1
作者
李华平
汪鹏飞
吴世康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872-878,共7页
研究了含芘荧光化学敏感器分子被ctDNA猝灭的荧光光谱.ctDNA分子对该化学敏感器中芘的激发单体,激基缔合物都有猝灭作用.对激发单体的猝灭速度顺序为:化合物(2)>化合物(1)>芘丁酸>化合物(3);对激基缔合物的...
研究了含芘荧光化学敏感器分子被ctDNA猝灭的荧光光谱.ctDNA分子对该化学敏感器中芘的激发单体,激基缔合物都有猝灭作用.对激发单体的猝灭速度顺序为:化合物(2)>化合物(1)>芘丁酸>化合物(3);对激基缔合物的猝灭速度顺序为:化合物(2)化合物(3).由得到的荧光猝灭数据,可按公式(2)求得荧光化学敏感器分子与ctDNA分子相互作用的稳定常数.发现化合物(2)与ctDNA分子间有着最强的相互作用能力.按ctDNA和含芘荧光化学敏感器的分子结构、构型以及分子内原子-原子的间距等提出了ctDNA分子与该荧光化学敏感器的作用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芘荧光化学敏感器分子
小牛胸腺DNA
分子
结构
分子
识别
荧光
猝灭
分子
间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含萘直链多胺化合物的荧光pH效应及核苷磷酸盐的分子识别
被引量:
1
2
作者
梅明华
阎晶晶
吴世康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686-691,共6页
合成了三种含萘但链长不同的多胺类化合物.研究了它们在不同pH条件下的荧光光谱,发现所研究化合物的荧光强度与pH值间有着强烈的依赖关系,因此这类化合物可用作测定溶液pH值的荧光探针.在上述化合物溶液中分别引入不同的核苷磷酸盐(ATP...
合成了三种含萘但链长不同的多胺类化合物.研究了它们在不同pH条件下的荧光光谱,发现所研究化合物的荧光强度与pH值间有着强烈的依赖关系,因此这类化合物可用作测定溶液pH值的荧光探针.在上述化合物溶液中分别引入不同的核苷磷酸盐(ATP、ADP、AMP),发现所研究的化合物如N-(2-氨乙基)-N'-(2-犤(1-萘甲基)氨乙基犦)乙二胺(化合物3),其荧光可被不同的核苷磷酸盐所猝灭.以Stern-Volmer常数(KSV)或猝灭常数(Kq)作为评估猝灭能力大小的标准表明,不同核苷磷酸盐的猝灭能力是各不相同的.其中ATP有着对化合物3荧光最大的猝灭功能.实验结果表明,分子尺寸的匹配和化合物中基团的空间合理排布是化合物和核苷磷酸盐间能发生相互作用的重要根据,而猝灭则强烈地依赖于这类物种间的相互作用,因此可利用化合物荧光强度的改变来识别各种不同的核苷磷酸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萘
荧光
pH效应
分子
识别
荧光
化学
敏感
器
核苷磷酸盐
多胺类化合物
分子
相互作用
阳离子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含芘荧光化学敏感器化合物同小牛胸腺DNA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
2
1
作者
李华平
汪鹏飞
吴世康
机构
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
出处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872-878,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文摘
研究了含芘荧光化学敏感器分子被ctDNA猝灭的荧光光谱.ctDNA分子对该化学敏感器中芘的激发单体,激基缔合物都有猝灭作用.对激发单体的猝灭速度顺序为:化合物(2)>化合物(1)>芘丁酸>化合物(3);对激基缔合物的猝灭速度顺序为:化合物(2)化合物(3).由得到的荧光猝灭数据,可按公式(2)求得荧光化学敏感器分子与ctDNA分子相互作用的稳定常数.发现化合物(2)与ctDNA分子间有着最强的相互作用能力.按ctDNA和含芘荧光化学敏感器的分子结构、构型以及分子内原子-原子的间距等提出了ctDNA分子与该荧光化学敏感器的作用模型。
关键词
含芘荧光化学敏感器分子
小牛胸腺DNA
分子
结构
分子
识别
荧光
猝灭
分子
间相互作用
Keywords
Fluorescence chemosensor with pyrene, Calf thymus DNA, Molecular recognition, Fluorescence quenching
分类号
Q523 [生物学—生物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含萘直链多胺化合物的荧光pH效应及核苷磷酸盐的分子识别
被引量:
1
2
作者
梅明华
阎晶晶
吴世康
机构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出处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686-691,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G2000078100)资助项目
文摘
合成了三种含萘但链长不同的多胺类化合物.研究了它们在不同pH条件下的荧光光谱,发现所研究化合物的荧光强度与pH值间有着强烈的依赖关系,因此这类化合物可用作测定溶液pH值的荧光探针.在上述化合物溶液中分别引入不同的核苷磷酸盐(ATP、ADP、AMP),发现所研究的化合物如N-(2-氨乙基)-N'-(2-犤(1-萘甲基)氨乙基犦)乙二胺(化合物3),其荧光可被不同的核苷磷酸盐所猝灭.以Stern-Volmer常数(KSV)或猝灭常数(Kq)作为评估猝灭能力大小的标准表明,不同核苷磷酸盐的猝灭能力是各不相同的.其中ATP有着对化合物3荧光最大的猝灭功能.实验结果表明,分子尺寸的匹配和化合物中基团的空间合理排布是化合物和核苷磷酸盐间能发生相互作用的重要根据,而猝灭则强烈地依赖于这类物种间的相互作用,因此可利用化合物荧光强度的改变来识别各种不同的核苷磷酸盐.
关键词
萘
荧光
pH效应
分子
识别
荧光
化学
敏感
器
核苷磷酸盐
多胺类化合物
分子
相互作用
阳离子识别
Keywords
molecular recognition
fluorescence chemical sensor
nucleoside phosphate
poly-amino compounds
molecular interaction
分类号
O657.3 [理学—分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含芘荧光化学敏感器化合物同小牛胸腺DNA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李华平
汪鹏飞
吴世康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含萘直链多胺化合物的荧光pH效应及核苷磷酸盐的分子识别
梅明华
阎晶晶
吴世康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