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硫添加剂对8μm锂电铜箔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谋翠 樊斌锋 +2 位作者 赵玉龙 王庆福 王绪军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8-191,共4页
采用线性扫描伏安法和循环伏安剥离法研究了Cu^(2+)、H_(2)SO_(4)、Cl^(-)浓度分别为85 g/L、100 g/L、2 mg/L的电解液中添加光亮剂聚二硫二丙烷磺酸钠(SPS)和3-巯基-1-丙磺酸钠(MPS)对铜电沉积的影响,并研究了SPS和MPS对锂电铜箔抗拉... 采用线性扫描伏安法和循环伏安剥离法研究了Cu^(2+)、H_(2)SO_(4)、Cl^(-)浓度分别为85 g/L、100 g/L、2 mg/L的电解液中添加光亮剂聚二硫二丙烷磺酸钠(SPS)和3-巯基-1-丙磺酸钠(MPS)对铜电沉积的影响,并研究了SPS和MPS对锂电铜箔抗拉强度、延伸率、光泽度及粗糙度的影响。结果表明,SPS和MPS对铜电沉积具有促进作用,且SPS的促进作用更强;SPS和MPS分别与胶原蛋白和羟乙基纤维素复配后,对铜电沉积的促进作用减弱;SPS更有利于提高铜箔抗拉强度,MPS更有利于提升铜箔延伸率;SPS浓度1.0 mg/L、MPS浓度1.5 mg/L时,铜箔毛面光泽度和粗糙度均较好,铜箔表面平整且致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铜箔 电解铜箔 含硫添加剂 胶原蛋白 光泽度 粗糙度 光亮剂 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硫添加剂对润滑油铜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韩恒文 段庆华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0-74,共5页
采用氧化腐蚀性评定试验考察了润滑油配方体系中含硫添加剂对润滑油铜腐蚀性能的影响。含硫添加剂包括磺酸盐、ZDDP和硫化烷基酚钙,从硫化烷基酚钙的化学结构和生产工艺两方面探讨了铜腐蚀机理。结果表明:影响润滑油铜腐蚀性能的主要因... 采用氧化腐蚀性评定试验考察了润滑油配方体系中含硫添加剂对润滑油铜腐蚀性能的影响。含硫添加剂包括磺酸盐、ZDDP和硫化烷基酚钙,从硫化烷基酚钙的化学结构和生产工艺两方面探讨了铜腐蚀机理。结果表明:影响润滑油铜腐蚀性能的主要因素是添加剂硫化烷基酚钙中含有的活性硫;活性硫主要来源于硫化烷基酚钙分子中的长链硫桥(Sx,x≥4)均裂产生的硫自由基,以及硫化烷基酚钙制备工艺过程中残留的未反应的活性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硫添加剂 铜腐蚀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硫添加剂对石墨负极低温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吴则利 郑烨珍 +1 位作者 张忠如 杨勇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29-537,共9页
锂离子电池的低温性能主要取决于石墨负极,通过添加剂来改善负极的低温性能是研究的焦点之一.本文比较了3种具有不同含硫官能团的添加剂DTD(ethylene sulfate)、1,3-PS(1,3-propane sultone)和ES(ethylene sulfite)对传统商业化材料人... 锂离子电池的低温性能主要取决于石墨负极,通过添加剂来改善负极的低温性能是研究的焦点之一.本文比较了3种具有不同含硫官能团的添加剂DTD(ethylene sulfate)、1,3-PS(1,3-propane sultone)和ES(ethylene sulfite)对传统商业化材料人造石墨负极低温性能的影响. DFT(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扫描伏安法(CV)、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3种含硫添加剂均可在人造石墨负极表面参与成膜,并对其低温性能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其中,DTD对石墨负极低温性能改善最为明显,1,3-PS对石墨负极的低温性能造成不利影响,而ES则没有明显作用.电化学交流阻抗(EIS)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明,这3种添加剂的不同作用主要在于其所形成的电极界面膜在电化学阻抗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人造石墨 含硫添加剂 低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硫添加剂对猪粪堆肥过程甲烷与臭气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闫召伟 杨菲宇 +4 位作者 高兴祖 陈杰 李施雨 李国学 罗文海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448-2455,共8页
为探寻合适的含硫添加剂,有效控制堆肥过程中甲烷和臭气的排放,以磷石膏(PG)、过磷酸钙(SP)、硫酸钠(NS)为添加剂,采用强制通风曝气的60 L桶状发酵罐,探究不同含硫添加剂对于猪粪堆肥过程中气体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堆肥原始物料... 为探寻合适的含硫添加剂,有效控制堆肥过程中甲烷和臭气的排放,以磷石膏(PG)、过磷酸钙(SP)、硫酸钠(NS)为添加剂,采用强制通风曝气的60 L桶状发酵罐,探究不同含硫添加剂对于猪粪堆肥过程中气体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堆肥原始物料鲜质量2%的PG、2%的SP、1.2%的NS处理分别能减少50.8%、43.3%、46.6%的甲烷排放;PG和SP处理能减少40.6%和37.2%的氨气挥发,NS处理减少了20.0%的氨气挥发;PG与SP处理对硫化氢气体没有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而NS处理的硫化氢排放量为对照(无添加剂)处理的3.8倍,且NS处理堆肥结束后种子发芽率仅为41.3%。研究表明,1.2%的NS处理不适合臭气减排,而添加2%的PG以及2%的SP等低硫添加剂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肥 猪粪 含硫添加剂 甲烷排放 臭气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硫添加剂对润滑油铜腐蚀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程旭 《炼油与化工》 2019年第1期11-14,共4页
为了改善润滑油的性能,对现阶段使用的润滑油加入适量的添加剂,但含硫添加剂会加强润滑油的铜腐蚀性能。添加剂一般由大分子结构组成,大分子结构易发生分子链断裂而产生活性硫。文中研究发现添加剂中的活性硫是造成铜腐蚀加剧的主要元素... 为了改善润滑油的性能,对现阶段使用的润滑油加入适量的添加剂,但含硫添加剂会加强润滑油的铜腐蚀性能。添加剂一般由大分子结构组成,大分子结构易发生分子链断裂而产生活性硫。文中研究发现添加剂中的活性硫是造成铜腐蚀加剧的主要元素,活性硫与铜离子结合生成多种化合物,导致铜腐蚀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硫添加剂 润滑油 铜腐蚀性能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水溶性含硫添加剂抗磨性能研究
6
作者 张秀玲 贾晓鸣 +1 位作者 张宏亮 国士平 《河北理工学院学报》 1997年第3期11-13,共3页
研究了两种水溶性含硫添加剂硫脲、硫代硫酸钠的抗磨性能,试验了它们与硼酸盐的协同抗磨效应。
关键词 添加剂 含硫添加剂 抗磨性 水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脂肪酸酯的合成与应用
7
作者 郝振强 胡汉国 《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 CAS 2005年第6期20-22,共3页
合成硫化脂肪酸酯(硫化酯),并用红外光谱法(Infrared Absorption Spectroscopy.IR)进行了结构表征,用四球试验、铜片腐蚀试验分别考察它对润滑油的润滑性及防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性基础油中添加该剂可以显著提高润滑油的润... 合成硫化脂肪酸酯(硫化酯),并用红外光谱法(Infrared Absorption Spectroscopy.IR)进行了结构表征,用四球试验、铜片腐蚀试验分别考察它对润滑油的润滑性及防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性基础油中添加该剂可以显著提高润滑油的润滑性能,而腐蚀性能不变,加入2%的硫化酯产品可使中性基础油的抗磨性能提高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酯 含硫添加剂 防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NCM523动力电池电解液的研究
8
作者 孔东波 邵俊华 +1 位作者 王亚洲 王郝为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119-123,共5页
在匹配传统电解液体系的情况下,LiNi1-x-yCoxMnyO2三元正极材料遇高压或高温环境易发生剧烈的结构变化和界面副反应。因此,开发适配的电解液体系是提高三元材料在锂离子动力电池中应用的有效方法。本研究选取了5种不同的电解液体系,考... 在匹配传统电解液体系的情况下,LiNi1-x-yCoxMnyO2三元正极材料遇高压或高温环境易发生剧烈的结构变化和界面副反应。因此,开发适配的电解液体系是提高三元材料在锂离子动力电池中应用的有效方法。本研究选取了5种不同的电解液体系,考察其对以NCM523为三元正极、石墨为负极的软包电池的影响。结果发现,在1mol/L的LiPF6(EC∶EMC∶DEC∶PC=5∶10∶4∶1,质量比)电解液中加入适宜的含硫类添加剂及锂盐添加剂,石墨/NCM523动力电池能量密度达233.53Wh/kg,首次库伦效率为86.98%,55℃下搁置7d后容量恢复率达101.29%,常温和65℃下循环500次后容量保持率分别为95.42%和89.60%。而且在合理使用LiODFB添加剂的情况下,此电解液体系匹配石墨/NCM523动力电池的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NCM523电池 电解液 添加剂 锂盐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udy on Tribology Performance of Different Lubricant Additives under Atmospheric Pressure and High Vacuum Conditions
9
作者 Peng Qian Huang Zhiyang +2 位作者 Yang He Song Haiqing Zhang Jianrong 《China Petroleum Processing &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SCIE CAS 2016年第4期81-91,共11页
By using PAO-10 as the base oil, the tribological behavior of 11 additives under high vacuum condition was evaluated. By adopting some surface analytical instruments, such as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 energy ... By using PAO-10 as the base oil, the tribological behavior of 11 additives under high vacuum condition was evaluated. By adopting some surface analytical instruments, such as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 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scopy(EDS) an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 the tribological mechanisms of these additives were studied. In air, O_2 can react with metal to form metal oxide that can protect the surfaces of rubbing pair during the tribological tests.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the competitive adsorption, the function of some active elements is weakened. In a vacuum environment, the additives contributed more to the lubrication performance. The sulfur-containing additives could react with Fe to produce Fe Sx and "M—C" bonds("M" represents metal). They both had contributions to the lubrication. As for the phosphorus-containing additives, they only generated the phosphates during the tests. When the sulfur and phosphorus-containing additives were applied, the generated phosphates and Fe Sx had the primary contribution to the lubrication performance during the tes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i-wear additive high vacuum lubrication mechanism anti-wear properties friction reducing properti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