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含硫模型化合物的介电响应特性及其对微波脱硫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陶秀祥 唐龙飞 +3 位作者 谢茂华 许宁 郭季峰 陈亮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60-767,共8页
为揭示煤炭微波脱硫中的微波作用机制,利用传输反射法分析了煤中含硫与不含硫模型化合物的介电特性以及含硫模型化合物对净煤样介电性质的影响,并在微波联合氧化助剂条件下研究了其介电特性对脱硫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含硫模型化合物的... 为揭示煤炭微波脱硫中的微波作用机制,利用传输反射法分析了煤中含硫与不含硫模型化合物的介电特性以及含硫模型化合物对净煤样介电性质的影响,并在微波联合氧化助剂条件下研究了其介电特性对脱硫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含硫模型化合物的介电常数实部ε'、虚部ε″和损耗角正切tanδ均大于结构相似的不含硫模型化合物,其中二苯二硫醚、二苯并噻吩砜、二苯砜具有自己的特征峰位,因此可以通过调节微波频率实现煤中含硫组分的选择性加热;当净煤样负载含硫模型化合物后,混合样品的ε'发生了较显著的变化,而ε″和tanδ与净煤样相差不大,但在混合样品的ε″和tanδ变化曲线中明显出现相应模型化合物的特征峰,因此可以通过调节微波频率实现高有机硫煤的选择性脱硫。脱硫实验结果表明在微波联合氧化助剂的条件下,ε″和tanδ高的硫醚类的脱硫率明显大于噻吩类,且二硫醚更易于被氧化脱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脱 含硫模型化合物 介电响应特性 传输反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峪焦煤及含硫模型化合物的介电特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周敏 刘晨龙 +2 位作者 倘克理 吴桐 赵冬梅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1-88,共8页
为合理利用高硫炼焦煤以及降低硫对环境的污染,选用山西新峪焦煤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炼焦煤微波脱硫的基础研究,对新峪焦煤以及含硫模型化合物、单质硫、黄铁矿、二苯并噻吩的介电特质进行测试,在微波频率2 450 MHz的条件下进行了微波脱... 为合理利用高硫炼焦煤以及降低硫对环境的污染,选用山西新峪焦煤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炼焦煤微波脱硫的基础研究,对新峪焦煤以及含硫模型化合物、单质硫、黄铁矿、二苯并噻吩的介电特质进行测试,在微波频率2 450 MHz的条件下进行了微波脱硫实验。结果表明,处理后的煤样介电特性的变化与煤中硫的脱除有关,其含硫及硫模型化合物的介电常数大小是黄铁矿>单质硫>二苯并噻吩;在微波频率为0.1~6.5 GHz,掺混1%~5%单质硫、黄铁矿、二苯并噻吩的条件下对新峪焦煤进行介电特性的测试中,新峪焦煤添加单质硫和硫铁矿对介电常数变化不明显,而对于二苯并噻吩,随着含量的增加新峪焦煤的相对介电常数值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电常数 焦煤 介电特性 含硫模型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MS与Py-GC相结合法研究惰性气氛下含硫模型化合物热解过程中硫的脱除及释放行为研究(英文) 被引量:1
3
作者 郭慧卿 谢丽丽 +3 位作者 王鑫龙 刘粉荣 王美君 胡瑞生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60-1166,共7页
采用热重-质谱法(TG-MS)和热解-气相色谱法(Py-MS)相结合的方法对模型化合物(十四硫醇、二丁基硫醚、苯硫醚、二甲基噻吩、苯并噻吩和二苯并噻吩等)在惰性气氛下硫的脱除及释放行为进行研究。惰性气氛下硫的脱除顺序为:十四硫醇>二... 采用热重-质谱法(TG-MS)和热解-气相色谱法(Py-MS)相结合的方法对模型化合物(十四硫醇、二丁基硫醚、苯硫醚、二甲基噻吩、苯并噻吩和二苯并噻吩等)在惰性气氛下硫的脱除及释放行为进行研究。惰性气氛下硫的脱除顺序为:十四硫醇>二丁基硫醚>二甲基噻吩>苯并噻吩>苯硫醚>二苯并噻吩,苯硫醚除外,该顺序与含硫官能团的热分解顺序一致。在热解过程中,所有模型化合物在质谱和气相色谱仪上均被检测到SO2;除苯硫醚和二苯并噻吩外,其他模型化合物中均检测到了COS;而只在十四硫醇、二丁基硫醚和二甲基噻吩中检测到了H2S。且热解气中SO2含量要显著高于H2S和COS。这是由于活性炭作载体时,惰性气氛下内部氢的含量显著小于内部氧的含量,所以大多数的含硫自由基易与内部氧结合以SO2的形式逸出。对于苯硫醚、苯并噻吩和二苯并噻吩中没有检测到H2S,是由于内部氢的不足,使得含硫自由基不能与内部氢结合,所以没有检测到H2S逸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解 释放 含硫模型化合物 TG鄄MS Py鄄G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硫模型化合物在不同载体上的担载及其燃烧过程硫的释放行为 被引量:1
4
作者 刘粉荣 郭慧卿 +2 位作者 胡瑞生 赫淑颖 胡浩权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570-2573,共4页
用自动定硫仪考察2-甲基噻吩、苯硫醚两种含硫模型化合物在不同载体上的负载行为以及乙醇和丙酮溶剂对两种含硫模型化合物负载情况的影响,并考察了在含硫模型化合物在燃烧过程中硫的释放行为。结果表明:XK-5000自动定硫仪具有重复性好... 用自动定硫仪考察2-甲基噻吩、苯硫醚两种含硫模型化合物在不同载体上的负载行为以及乙醇和丙酮溶剂对两种含硫模型化合物负载情况的影响,并考察了在含硫模型化合物在燃烧过程中硫的释放行为。结果表明:XK-5000自动定硫仪具有重复性好和稳定性高的优点;与二氧化硅和活性三氧化铝两种载体相比,活性炭对2-甲基噻吩与苯硫醚这两种模型化合物有更好的吸附性能;丙酮溶剂对3种载体的吸附都有促进作用,且对活性三氧化铝的促进作用最大;苯硫醚在燃烧过程释放硫的速率快于2-甲基噻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定 载体 含硫模型化合物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加能量场对煤中有机硫结构特性影响规律的量子化学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张明旭 杜传梅 +4 位作者 闵凡飞 葛涛 蔡川川 马祥梅 刘松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478-1484,共7页
为分析煤中有机硫结构对微波的响应规律,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模拟研究了煤中几种典型含硫模型化合物的含硫键在不同外加能量场作用下的变化规律和断键特点,从而进一步理解其脱除机理。结果表明,外电场从0增加到0.054 4eV时,体系的总能量随... 为分析煤中有机硫结构对微波的响应规律,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模拟研究了煤中几种典型含硫模型化合物的含硫键在不同外加能量场作用下的变化规律和断键特点,从而进一步理解其脱除机理。结果表明,外电场从0增加到0.054 4eV时,体系的总能量随着外电场的增强而逐渐增大,最高占据轨道能量EH、最低空轨道能量EL、能隙EG均随着外电场的增强而减小,电偶极矩随着外电场的增强而增加,表明外电场的加入使分子的活性和极性增加,分子中的S—S键长和S原子电荷数均随外加电场的增强而增大,各基团的谐振频率随外加电场的增强而减小,振动光谱强度也有所变化。因此,针对煤中的有机含硫结构在微波脱硫过程中,需要考虑外加能量场所导致的分子活性及极性等变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硫模型化合物 外加能量 分子活性及极性 微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脱除煤中有机硫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李梅 金权 +3 位作者 孙功成 程雪云 李佳佳 徐荣声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53-1162,共10页
为阐明微波场联合过氧乙酸(PAA)脱除煤中有机硫的机理,选取山西临汾(LF)、宁夏宁东(ND)、山西灵石(LS)和河南洛阳(LY)脱矿物质煤及三种含硫模型化合物苄硫醇(Benzyl mercaptan, BM)、苯并(b)噻吩(Benzo (b) thiophene,BT)和二苯基亚砜(D... 为阐明微波场联合过氧乙酸(PAA)脱除煤中有机硫的机理,选取山西临汾(LF)、宁夏宁东(ND)、山西灵石(LS)和河南洛阳(LY)脱矿物质煤及三种含硫模型化合物苄硫醇(Benzyl mercaptan, BM)、苯并(b)噻吩(Benzo (b) thiophene,BT)和二苯基亚砜(Diphenyl sulfoxide,DS)作为研究对象。微波功率为100 W,并联合PAA,辐照1-5 min,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分析固相中硫形态的变化;通过离子色谱仪(Ion chromatography,IC)分析脱硫后液相中SO2-4 的浓度;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分析萃取物中硫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有机硫化物硫的含量高,脱硫率大,LY和LS最大脱硫率分别高达55.06%和45.78%,ND和LF最大脱硫率分别为31.24%和28.21%,煤中的硫醇比噻吩和亚砜更易脱除,且脱硫过程中硫形态逐渐向高价态转化,含硫键在微波场中断裂,最终可被PAA氧化为SO2- 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有机 GC/MS 含硫模型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场作用下煤中有机硫结构特性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杜传梅 高山 王飞帆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7-143,共7页
为分析煤中有机硫结构对微波的响应规律,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煤中典型含硫模型化合物含硫键在不同外加能量场作用下的变化规律和断键特点,进一步理解微波脱硫的机理。结果表明外电场的加入使分子的活性和极性增加,分子中的S-S和C-S... 为分析煤中有机硫结构对微波的响应规律,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煤中典型含硫模型化合物含硫键在不同外加能量场作用下的变化规律和断键特点,进一步理解微波脱硫的机理。结果表明外电场的加入使分子的活性和极性增加,分子中的S-S和C-S键长随外加电场的增强而增大,各基团的谐振频率随外加电场的增强而减小,振动光谱强度也有所变化。因此,作为煤中的有机含硫结构在微波脱硫过程中,需要考虑外加能量场导致分子活性及极性等变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学 密度泛函 微波脱 含硫模型化合物 分子活性及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辅助脱除煤中的有机硫 被引量:1
8
作者 丁宁 金权 +4 位作者 李梅 岳劲松 孙功成 程雪云 高彩云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0-107,114,共9页
为了研究超声辅助过氧化氢-乙酸氧化脱除煤中有机硫的机理,选取4种脱灰煤和6种含硫模型化合物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超声功率对有机硫的脱除影响;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对脱... 为了研究超声辅助过氧化氢-乙酸氧化脱除煤中有机硫的机理,选取4种脱灰煤和6种含硫模型化合物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超声功率对有机硫的脱除影响;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对脱硫处理前、后的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超声辅助过氧化氢-乙酸脱硫时,有机硫化物硫的含量越高,脱硫率越大;煤中以苄硫醇、二苄基二硫和二苄基硫醚形态存在的硫更容易被转化为高价态的SO;而被除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 超声波 含硫模型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