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渝西大安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深层页岩微观孔隙结构与含气性控制因素 |
王馨佩
刘成林
蒋立伟
冯德浩
邹辰
刘飞
李君军
贺昱搏
董明祥
焦鹏飞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2
|
鄂尔多斯盆地含铝岩系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与勘探启示 |
张雷
曹茜
张才利
张建伍
魏嘉怡
李涵
王兴建
潘星
严婷
权海奇
|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6
|
|
3
|
中国西北侏罗系含煤盆地油田形成规律 |
胡社荣
张喜臣
吴因业
杨福忠
罗平
|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
2000 |
5
|
|
4
|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侏罗系含油气系统特征及油气富集规律 |
杨晓萍
邹才能
陶士振
汪泽成
李军
王世谦
|
《中国石油勘探》
CAS
|
2005 |
30
|
|
5
|
浅议我国西北低煤阶含煤盆地煤层气的勘探对策 |
陈孟晋
张建博
|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11
|
|
6
|
含煤盆地前期煤成油勘探的地质评价指标 |
胡社荣
吴因业
|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
1997 |
4
|
|
7
|
沁水盆地晚古生代含煤沉积体系及其控气作用 |
贾建称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
2007 |
29
|
|
8
|
低煤级煤储层游离气含量计算——以准噶尔盆地东南缘为例 |
贾秉义
晋香兰
李建武
吴信波
徐建军
|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0
|
|
9
|
多煤层叠置独立含气系统中煤储层孔隙特征研究 |
梁冲冲
吴财芳
李腾
|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
2013 |
8
|
|
10
|
鄂尔多斯盆地DJ区块深部煤储层地质-工程甜点测井评价技术 |
王舵
刘之的
王成旺
刘天定
陈高杰
郝晋美
孙博文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1
|
蒙古国早–中侏罗世含煤盆地分布及构造背景和地层 |
吴根耀
|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12
|
鄂尔多斯韩城地区石炭—二叠系含煤沉积体系及其控气作用 |
王小洪
刘大锰
姚艳斌
谢忱
|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9
|
|
13
|
含煤建造在气藏形成中的作用 |
А.Н.德米特里耶夫斯基
И.Е.巴拉纽克
任俞
罗建玲
|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14
|
黔西滇东典型矿区含煤地层热演化史分析 |
陶树
汤达祯
秦勇
许浩
李松
蔡佳丽
|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20
|
|
15
|
鄂尔多斯盆地乌审旗地区煤层气富集主控因素及其勘探方向 |
孙斌
孙粉锦
田文广
孙钦平
陈刚
陈浩
冯圣
|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21
|
|
16
|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临兴地区煤系气共生成藏特征 |
钟建华
刘闯
吴建光
张守仁
杨冠群
|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32
|
|
17
|
潮水盆地煤层气储层特征及勘探潜力 |
杨敏芳
孙斌
孙粉锦
陈刚
杨三强
|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1
|
|
18
|
潮水盆地红沙岗地区低煤阶煤层气勘探前景 |
孙斌
孙粉锦
陈刚
谭修中
陈永康
周元刚
|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4
|
|
19
|
日本九州西北部第三纪含煤盆地与东海陆架盆地的地层对比 |
陈颐亨
|
《海洋地质动态》
|
2002 |
0 |
|
20
|
准噶尔盆地阜康西区块西山窑组构造-水文地质控气特征 |
李升
葛燕燕
杨雪松
李鑫
傅雪海
|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