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海域煤型油气成因理论 被引量:18
1
作者 张功成 陈莹 +4 位作者 李增学 李友川 兰蕾 刘世翔 孙瑞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53-565,共13页
对中国海区及邻域14个含煤盆地组成的巨型含煤盆地带的煤型油气进行了系统分析。该巨型含煤盆地带经历了古新世、始新世、早渐新世、晚渐新世和中新世—上新世等5个成煤期,发育了三角洲、扇三角洲和潮坪-潟湖3种成煤环境。巨型含煤盆地... 对中国海区及邻域14个含煤盆地组成的巨型含煤盆地带的煤型油气进行了系统分析。该巨型含煤盆地带经历了古新世、始新世、早渐新世、晚渐新世和中新世—上新世等5个成煤期,发育了三角洲、扇三角洲和潮坪-潟湖3种成煤环境。巨型含煤盆地带以煤型烃源岩为主,煤系与海相烃源岩具有“二元结构”发育模式。通过对烃源岩、凝析油、天然气样品的实验分析,发现该巨型含煤盆地带煤成烃具有“四阶段”生烃模式,并且煤型烃源岩生气极限Ro(镜质体反射率)可达到4.38%,极大地拓展了天然气生成范围。该巨型含煤盆地带煤型烃源岩形成了凹陷边缘煤系和凹陷内部陆源海相两种油气成藏模式,在这两种成藏模式控制下,形成了多个大型煤型油气富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烃模式 二元结构 环境 含煤盆地带 中国海区及邻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