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BISQ机制的含油水孔隙介质地震波波动方程 被引量:9
1
作者 朱建伟 何樵登 田志禹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1年第4期8-13,共6页
传统的地震波理论对于油气的构造勘探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目前油气勘探的重点已转向隐蔽性油气藏 ,而储层岩石和岩石孔隙中的流体组成的是含流体孔隙介质 (或双相介质 ) ,有必要发展一套新的理论来指导油气的勘探和开发。以Biot理论和流... 传统的地震波理论对于油气的构造勘探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目前油气勘探的重点已转向隐蔽性油气藏 ,而储层岩石和岩石孔隙中的流体组成的是含流体孔隙介质 (或双相介质 ) ,有必要发展一套新的理论来指导油气的勘探和开发。以Biot理论和流体喷射流动理论为基础 ,从固液本构方程、流体动力学方程和广义达西定律出发 ,详细地推导出含油水两相流体孔隙介质的地震波传播方程。该方程将固体位移和流体的流动压力与固体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流体的密度和饱和度建立起关系 ,通过正演模拟可以了解油气的存在和流体压力变化 ,适当的反演可获得岩石和流体的物性参数 ,这对于油田的勘探和注水油田的开发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地质 含油水孔隙介质 BISQ机制 地震波 波动方程 流体压力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油水各向异性孔隙介质中地震波传播方程 被引量:4
2
作者 朱建伟 何樵登 李云辉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93-196,共4页
油气勘探的重点是寻找油气储层的分布 ,而地下油气的存在必然对地震记录产生影响。传统的地震波理论是建立在纯弹性固体基础之上 ,没有考虑固体中所含的流体 ,因此 ,它难以研究含油水岩石的物理性质 ,如岩石的渗透率和孔隙度、油水粘度... 油气勘探的重点是寻找油气储层的分布 ,而地下油气的存在必然对地震记录产生影响。传统的地震波理论是建立在纯弹性固体基础之上 ,没有考虑固体中所含的流体 ,因此 ,它难以研究含油水岩石的物理性质 ,如岩石的渗透率和孔隙度、油水粘度。从固、液介质系统能量和本构方程出发 ,推导出固体、油相和水相的动力学方程 ,进而建立起含油水两相流体各向异性孔隙介质的地震波传播方程。该方程包括有岩石和油水的物理参数 ,更适合于油田的勘探和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波方程 动力学方程 广义达西定律 含油正交各向异性孔隙介质 油气勘探 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