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分形理论多孔含油介质结合面动态刚度研究
被引量:
6
1
作者
屈重年
伍良生
+3 位作者
马建峰
张仕海
肖毅川
夏群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76-980,共5页
将含油结合面刚度分为固体接触刚度和液体油膜动态刚度2个部分,且2个部分为并联连接.利用接触分形理论,建立含油结合面固体法向接触刚度和结合面实际固体接触面积的关系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面间充满油的面积即为名义接触面积和固体实...
将含油结合面刚度分为固体接触刚度和液体油膜动态刚度2个部分,且2个部分为并联连接.利用接触分形理论,建立含油结合面固体法向接触刚度和结合面实际固体接触面积的关系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面间充满油的面积即为名义接触面积和固体实际接触面积之差,利用平均流动的广义雷诺方程,建立多孔含油材料固定结合面液体油膜法向动态刚度模型;两者并联即可获得含油结合面综合动态刚度模型.通过仿真计算和前期试验结果对比,验证该建模方法的正确性.研究表明:结合面间加入润滑油介质可以有效地提高结合面刚度;而利用多孔含油材料,即自润滑材料,是实现在结合面间加油的有效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面
多孔
含油介质
分形理论
刚度
机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BISQ机制的含油水孔隙介质地震波波动方程
被引量:
9
2
作者
朱建伟
何樵登
田志禹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1年第4期8-13,共6页
传统的地震波理论对于油气的构造勘探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目前油气勘探的重点已转向隐蔽性油气藏 ,而储层岩石和岩石孔隙中的流体组成的是含流体孔隙介质 (或双相介质 ) ,有必要发展一套新的理论来指导油气的勘探和开发。以Biot理论和流...
传统的地震波理论对于油气的构造勘探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目前油气勘探的重点已转向隐蔽性油气藏 ,而储层岩石和岩石孔隙中的流体组成的是含流体孔隙介质 (或双相介质 ) ,有必要发展一套新的理论来指导油气的勘探和开发。以Biot理论和流体喷射流动理论为基础 ,从固液本构方程、流体动力学方程和广义达西定律出发 ,详细地推导出含油水两相流体孔隙介质的地震波传播方程。该方程将固体位移和流体的流动压力与固体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流体的密度和饱和度建立起关系 ,通过正演模拟可以了解油气的存在和流体压力变化 ,适当的反演可获得岩石和流体的物性参数 ,这对于油田的勘探和注水油田的开发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地质
含油
水孔隙
介质
BISQ机制
地震波
波动方程
流体压力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含油多孔介质二维弥散特性初步研究
3
作者
张俊杰
郑西来
+1 位作者
梁春
王宏宇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7-22,共6页
为了研究含油多孔介质的二维水动力弥散特性,控制砂土中柴油和机油含油率为0、1%、2%,作为供试的含油多孔介质,采用自己设计的二维水动力弥散试验装置测定示踪剂(氯化钙)的穿透曲线,并定量确定了含油砂土的有效孔隙度、纵向弥散度、横...
为了研究含油多孔介质的二维水动力弥散特性,控制砂土中柴油和机油含油率为0、1%、2%,作为供试的含油多孔介质,采用自己设计的二维水动力弥散试验装置测定示踪剂(氯化钙)的穿透曲线,并定量确定了含油砂土的有效孔隙度、纵向弥散度、横向弥散度以及砂土中孔隙水的流速。试验结果表明,有效孔隙度随石油含量的增加而减小,而且含柴油砂土的有效孔隙度减小比含机油砂土更加显著;在纵向上,示踪剂浓度峰值的到达时间和峰值浓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孔隙水流速的大小,孔隙水流速越大,示踪剂达到浓度峰值的时间越短,且峰值浓度越大;含机油砂土的纵向弥散度小于清洁砂土,而含柴油砂土的纵向弥散度大于清洁砂土;不同含油率砂土的纵向弥散度变化范围为0.133~0.370cm,横向弥散度变化范围为9.83×10-3~4.64×10-2 cm,纵向弥散度均大于其横向弥散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
多孔
介质
二维弥散
有效孔隙度
弥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含油水各向异性孔隙介质中地震波传播方程
被引量:
4
4
作者
朱建伟
何樵登
李云辉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93-196,共4页
油气勘探的重点是寻找油气储层的分布 ,而地下油气的存在必然对地震记录产生影响。传统的地震波理论是建立在纯弹性固体基础之上 ,没有考虑固体中所含的流体 ,因此 ,它难以研究含油水岩石的物理性质 ,如岩石的渗透率和孔隙度、油水粘度...
油气勘探的重点是寻找油气储层的分布 ,而地下油气的存在必然对地震记录产生影响。传统的地震波理论是建立在纯弹性固体基础之上 ,没有考虑固体中所含的流体 ,因此 ,它难以研究含油水岩石的物理性质 ,如岩石的渗透率和孔隙度、油水粘度。从固、液介质系统能量和本构方程出发 ,推导出固体、油相和水相的动力学方程 ,进而建立起含油水两相流体各向异性孔隙介质的地震波传播方程。该方程包括有岩石和油水的物理参数 ,更适合于油田的勘探和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波方程
动力学方程
广义达西定律
含油
水正交各向异性孔隙
介质
油气勘探
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铁基多孔含油固定结合面法向动态特性研究
被引量:
2
5
作者
屈重年
伍良生
+1 位作者
马建峰
夏群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56-61,共6页
实验研究了多孔含油材料固定结合面法向刚度和阻尼特性,运用带有调节系数的等效单自由度结合面单位面积参数识别方法对其进行识别。该方法采用相对位移法,将任意质量为m的振动系统等效为质量是Me的标准单自由度系统。方便快速地识别出...
实验研究了多孔含油材料固定结合面法向刚度和阻尼特性,运用带有调节系数的等效单自由度结合面单位面积参数识别方法对其进行识别。该方法采用相对位移法,将任意质量为m的振动系统等效为质量是Me的标准单自由度系统。方便快速地识别出结合面的单位面积刚度和阻尼系数,识别精度高。通过等效单自由度参数识别方法,分别识别了45号钢无介质结合面和铁基多孔材料(含油介质)结合面的法向刚度和阻尼系数。对比表明实验所用铁基多孔材料含油结合面法向动态特性优于45号钢无介质结合面,在相同的法向预紧力下,前者单位面积刚度增加40%左右,同时前者单位面积阻尼系数增大5-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
含油介质
固定结合面
等效单自由度
刚度
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生物降解技术处理循环水中油介质泄漏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
3
6
作者
王伟
赵晓蕾
严莲荷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2年第12期16-18,共3页
石化企业的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经常会发生介质泄漏而导致水质恶化 ,其中以含油介质的泄漏最为普遍。从含油污泥中筛选出的四种嗜油菌 ,经初步驯化 ,基本适应了循环水系统的生长环境。在模拟的循环水漏油环境下 ,生长良好 。
关键词
油
介质
泄漏
试验研究
工业循环水
微生物降解
含油介质
石化企业
工业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种新型高效生物除油剂的应用
被引量:
2
7
作者
赵晓蕾
严莲荷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1-73,92,共4页
在工业循环水处理中 ,应用生物技术来处理系统中泄漏的含油介质是一个新课题。新型高效生物除油剂SW - 1中富含活性物质 ,对含油介质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 :SW - 1对 15 # 机械润滑油和原油的最高除油率分别为 85 6 %和 80...
在工业循环水处理中 ,应用生物技术来处理系统中泄漏的含油介质是一个新课题。新型高效生物除油剂SW - 1中富含活性物质 ,对含油介质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 :SW - 1对 15 # 机械润滑油和原油的最高除油率分别为 85 6 %和 80 4 % ,且除油率是随着加药量的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 ;在 2 0 0~ 2 0 0 0mg/L的质量浓度范围内 ,除油率随着油介质浓度的增加而降低 ;同时SW - 1对循环水系统中的缓蚀剂的缓蚀效果没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除油剂SW-1
工业循环水
含油介质
除油率
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分形理论多孔含油介质结合面动态刚度研究
被引量:
6
1
作者
屈重年
伍良生
马建峰
张仕海
肖毅川
夏群
机构
北京工业大学机械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学院
出处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76-980,共5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2009ZX04014-03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05006)
文摘
将含油结合面刚度分为固体接触刚度和液体油膜动态刚度2个部分,且2个部分为并联连接.利用接触分形理论,建立含油结合面固体法向接触刚度和结合面实际固体接触面积的关系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面间充满油的面积即为名义接触面积和固体实际接触面积之差,利用平均流动的广义雷诺方程,建立多孔含油材料固定结合面液体油膜法向动态刚度模型;两者并联即可获得含油结合面综合动态刚度模型.通过仿真计算和前期试验结果对比,验证该建模方法的正确性.研究表明:结合面间加入润滑油介质可以有效地提高结合面刚度;而利用多孔含油材料,即自润滑材料,是实现在结合面间加油的有效方案.
关键词
结合面
多孔
含油介质
分形理论
刚度
机床
Keywords
joint interface
porous oily media
fractal theory
stiffness
machine tools
分类号
TP12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BISQ机制的含油水孔隙介质地震波波动方程
被引量:
9
2
作者
朱建伟
何樵登
田志禹
机构
长春科技大学
东北石油地质局
出处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1年第4期8-13,共6页
文摘
传统的地震波理论对于油气的构造勘探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目前油气勘探的重点已转向隐蔽性油气藏 ,而储层岩石和岩石孔隙中的流体组成的是含流体孔隙介质 (或双相介质 ) ,有必要发展一套新的理论来指导油气的勘探和开发。以Biot理论和流体喷射流动理论为基础 ,从固液本构方程、流体动力学方程和广义达西定律出发 ,详细地推导出含油水两相流体孔隙介质的地震波传播方程。该方程将固体位移和流体的流动压力与固体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流体的密度和饱和度建立起关系 ,通过正演模拟可以了解油气的存在和流体压力变化 ,适当的反演可获得岩石和流体的物性参数 ,这对于油田的勘探和注水油田的开发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关键词
油气地质
含油
水孔隙
介质
BISQ机制
地震波
波动方程
流体压力
油气勘探
Keywords
oil-and-water-bearing porous medium, BISQ mechanism, wave equation, fluid pressure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P631.4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含油多孔介质二维弥散特性初步研究
3
作者
张俊杰
郑西来
梁春
王宏宇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7-22,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72150)资助
文摘
为了研究含油多孔介质的二维水动力弥散特性,控制砂土中柴油和机油含油率为0、1%、2%,作为供试的含油多孔介质,采用自己设计的二维水动力弥散试验装置测定示踪剂(氯化钙)的穿透曲线,并定量确定了含油砂土的有效孔隙度、纵向弥散度、横向弥散度以及砂土中孔隙水的流速。试验结果表明,有效孔隙度随石油含量的增加而减小,而且含柴油砂土的有效孔隙度减小比含机油砂土更加显著;在纵向上,示踪剂浓度峰值的到达时间和峰值浓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孔隙水流速的大小,孔隙水流速越大,示踪剂达到浓度峰值的时间越短,且峰值浓度越大;含机油砂土的纵向弥散度小于清洁砂土,而含柴油砂土的纵向弥散度大于清洁砂土;不同含油率砂土的纵向弥散度变化范围为0.133~0.370cm,横向弥散度变化范围为9.83×10-3~4.64×10-2 cm,纵向弥散度均大于其横向弥散度。
关键词
含油
多孔
介质
二维弥散
有效孔隙度
弥散度
Keywords
oil-contaminated porous medium
two-dimensional hydrodynamic dispersion
effective po rosity
dispersivity
分类号
P64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含油水各向异性孔隙介质中地震波传播方程
被引量:
4
4
作者
朱建伟
何樵登
李云辉
机构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学院
长春建筑材料工业学校
出处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93-196,共4页
文摘
油气勘探的重点是寻找油气储层的分布 ,而地下油气的存在必然对地震记录产生影响。传统的地震波理论是建立在纯弹性固体基础之上 ,没有考虑固体中所含的流体 ,因此 ,它难以研究含油水岩石的物理性质 ,如岩石的渗透率和孔隙度、油水粘度。从固、液介质系统能量和本构方程出发 ,推导出固体、油相和水相的动力学方程 ,进而建立起含油水两相流体各向异性孔隙介质的地震波传播方程。该方程包括有岩石和油水的物理参数 ,更适合于油田的勘探和开发。
关键词
地震波方程
动力学方程
广义达西定律
含油
水正交各向异性孔隙
介质
油气勘探
储层
Keywords
seismic wave equations
dynamic equations
general darcy law
including oil and water orthorhombic anisotropic porous media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P631.412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铁基多孔含油固定结合面法向动态特性研究
被引量:
2
5
作者
屈重年
伍良生
马建峰
夏群
机构
北京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及应用电子技术学院
出处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56-61,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51105006)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4014-036)
文摘
实验研究了多孔含油材料固定结合面法向刚度和阻尼特性,运用带有调节系数的等效单自由度结合面单位面积参数识别方法对其进行识别。该方法采用相对位移法,将任意质量为m的振动系统等效为质量是Me的标准单自由度系统。方便快速地识别出结合面的单位面积刚度和阻尼系数,识别精度高。通过等效单自由度参数识别方法,分别识别了45号钢无介质结合面和铁基多孔材料(含油介质)结合面的法向刚度和阻尼系数。对比表明实验所用铁基多孔材料含油结合面法向动态特性优于45号钢无介质结合面,在相同的法向预紧力下,前者单位面积刚度增加40%左右,同时前者单位面积阻尼系数增大5-6倍。
关键词
多孔
含油介质
固定结合面
等效单自由度
刚度
阻尼
Keywords
oily porous media
fixed joint interface
equivalent SDOF
stiffness
damping
分类号
TH113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TG502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切削加工及机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生物降解技术处理循环水中油介质泄漏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
3
6
作者
王伟
赵晓蕾
严莲荷
机构
南京理工大学水处理研究所
出处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2年第12期16-18,共3页
文摘
石化企业的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经常会发生介质泄漏而导致水质恶化 ,其中以含油介质的泄漏最为普遍。从含油污泥中筛选出的四种嗜油菌 ,经初步驯化 ,基本适应了循环水系统的生长环境。在模拟的循环水漏油环境下 ,生长良好 。
关键词
油
介质
泄漏
试验研究
工业循环水
微生物降解
含油介质
石化企业
工业水处理
Keywords
industrial circulating water
microbiological degradation
oil containing medium
分类号
TE685.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加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新型高效生物除油剂的应用
被引量:
2
7
作者
赵晓蕾
严莲荷
机构
南京理工大学水处理研究所
出处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1-73,92,共4页
文摘
在工业循环水处理中 ,应用生物技术来处理系统中泄漏的含油介质是一个新课题。新型高效生物除油剂SW - 1中富含活性物质 ,对含油介质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 :SW - 1对 15 # 机械润滑油和原油的最高除油率分别为 85 6 %和 80 4 % ,且除油率是随着加药量的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 ;在 2 0 0~ 2 0 0 0mg/L的质量浓度范围内 ,除油率随着油介质浓度的增加而降低 ;同时SW - 1对循环水系统中的缓蚀剂的缓蚀效果没有明显影响。
关键词
生物除油剂SW-1
工业循环水
含油介质
除油率
水处理
Keywords
biological unoiling reagent SW-1
industrial circulating water
oil containing medium
unoiling rate
分类号
TQ085.4 [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分形理论多孔含油介质结合面动态刚度研究
屈重年
伍良生
马建峰
张仕海
肖毅川
夏群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BISQ机制的含油水孔隙介质地震波波动方程
朱建伟
何樵登
田志禹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1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含油多孔介质二维弥散特性初步研究
张俊杰
郑西来
梁春
王宏宇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含油水各向异性孔隙介质中地震波传播方程
朱建伟
何樵登
李云辉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铁基多孔含油固定结合面法向动态特性研究
屈重年
伍良生
马建峰
夏群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微生物降解技术处理循环水中油介质泄漏的试验研究
王伟
赵晓蕾
严莲荷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一种新型高效生物除油剂的应用
赵晓蕾
严莲荷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