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木材厚度上含水率偏差对胶接界面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晓峰 陈岩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8-90,102,共4页
应用光电子能谱仪研究了木材厚度上含水率偏差的变化对木材表面活性基团及胶接界面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水率偏差的增加会导致胶接界面O1s逐渐减小使胶接强度下降;偏差控制在0.5%~1.0%可以达到较好的胶接界面。
关键词 木材 含水偏差 表面自由能 表面活性基团 胶接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在水分对煤矸图像特征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曼 何仙利 +1 位作者 杨茂林 段雍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79-187,共9页
针对实际选煤生产中,原煤自身干湿状况以及受潮湿、雨淋、喷淋、冲洗等影响,导致煤和矸石表面含水量不同,煤矸图像特征变化大的问题,通过试验法研究了不同外在水分下煤和矸石图像灰度和纹理特征参数的变化规律。设计试验方案并搭建图像... 针对实际选煤生产中,原煤自身干湿状况以及受潮湿、雨淋、喷淋、冲洗等影响,导致煤和矸石表面含水量不同,煤矸图像特征变化大的问题,通过试验法研究了不同外在水分下煤和矸石图像灰度和纹理特征参数的变化规律。设计试验方案并搭建图像采集系统,分别建立煤、矸石外在水分由饱和至干燥7种不同状态下的图像样本库。选取干燥状态下煤矸图像特征差异较大的9种特征参数,提取各参数在不同外在含水率下的值分析得出,含水率较低时,各特征参数变化相对稳定。随着含水率升高,煤、矸图像各特征参数均呈现较为明显的变化,且水分含量变化对矸石图像的影响大于煤。对试验得到的图像特征参数进行归一化处理,对比煤与矸石同一特征参数的偏差值受含水率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灰度特征中煤与矸石方差的偏差值受含水率变化影响最大,在整个含水率变化区间,煤与矸石的偏差较大的参数是偏度;纹理特征中煤与矸石对比度和同质性的偏差值受含水率变化影响最大,在整个含水率变化区间,煤与矸石的偏差较大的参数是对比度和同质性。不同外在水分对煤矸图像特征参数影响规律的研究,可为工况条件下基于图像的煤矸准确识别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煤 煤和矸石 外在水分 含水 特征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循环风速下木材表层水分蒸发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褚俊 孟杨 +1 位作者 赵庚 陈广元 《森林工程》 2014年第6期33-37,共5页
木材干燥过程中,介质循环速度是一个影响木材干燥的重要工艺参数.在木材各含水率阶段,通过试验分析研究不同介质循环速度对木材干燥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介质循环速度对干燥速度的影响显著,但其影响随木材含水率(MC)的降低而减弱.在... 木材干燥过程中,介质循环速度是一个影响木材干燥的重要工艺参数.在木材各含水率阶段,通过试验分析研究不同介质循环速度对木材干燥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介质循环速度对干燥速度的影响显著,但其影响随木材含水率(MC)的降低而减弱.在低介质循环速度条件下,试件MC大于45%时,表现为木材干燥速度和木材含水率偏差(△MC)随循环风速的增加而增加,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试件MC介于35% ~ 45%之间时,正相关关系存在但不显著;试件MC小于35%时,干燥室内循环风速的大小不影响木材的干燥速度和木材含水率偏差(△MC).对试件表层含水率分析,试件表层含水率大于25%时,试件表面循环风速对试件表层含水率的影响显著;试件表层含水率小于25%时,试件表面循环风速对试件表层含水率的影响很小,不同循环风速下试件表层含水率基本一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循环速度 风机能耗 含水偏差(△mc) 干燥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邓肯-张模型的低液限粉质黏土-砂的强度规律 被引量:8
4
作者 王壹敏 陈志敏 +2 位作者 孙胜旗 赵运铎 张常书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3252-3257,共6页
目前研究中着重研究单一类型土体的力学特性,忽略了对各类型土体共存条件下的相互作用,各类土体间协调性研究仍有较大空白。根据现场实际工程状况以及对低液限粉质黏土-砂地层的研究需要,通过标准三轴实验研究低液限粉质黏土和砂大量共... 目前研究中着重研究单一类型土体的力学特性,忽略了对各类型土体共存条件下的相互作用,各类土体间协调性研究仍有较大空白。根据现场实际工程状况以及对低液限粉质黏土-砂地层的研究需要,通过标准三轴实验研究低液限粉质黏土和砂大量共存地层含砂率和含水率因素对该地层强度变化的作用规律以及邓肯-张模型的适用性。试验研究表明:与粉质黏土层相比,低液限粉质黏土-砂层土体强度较小;低液限粉质黏土-砂层中含砂率对土体强度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分界;低液限粉质黏土-砂地层含水率对土体强度的影响与含砂率和地应力有关;低液限粉质黏土-砂层较好地符合邓肯-张双曲线增量弹性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液限 粉质黏土-砂 偏差应力 含砂量 含水 轴向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渠道渗漏的黄羊灌区农业水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潘琦 郭萍 +2 位作者 张帆 罗彪 张效星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20年第4期166-173,共8页
为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以考虑灌区农业水分配全过程为基础,建立了多目标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选取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黄羊灌区总干渠下8条渠道和两种粮食作物(春小麦和地膜玉米)为研究对象,以灌区干渠及直属支渠灌溉损失最小和主要粮... 为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以考虑灌区农业水分配全过程为基础,建立了多目标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选取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黄羊灌区总干渠下8条渠道和两种粮食作物(春小麦和地膜玉米)为研究对象,以灌区干渠及直属支渠灌溉损失最小和主要粮食作物经济效益最大为目标函数,设置3种不同的初始土壤含水率,分别使用几何加权法和最小偏差法对建立的多目标模型进行求解,结果表明:最小偏差法可以更好地解决该优化模型,且目标函数权重不宜偏向灌溉损失最小,否则会使经济效益降低;ETa相同条件下,播前灌溉比播后灌溉节水286.08×10~4m^3,播前灌溉节水效果更佳;在保证地区粮食安全前提下,为获得更大的经济收益,种植结构应向多种植玉米、少种植小麦调整。提出的农业水资源分配方案能够增大粮食作物产量、增加农民收益,为灌区管理决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水资源 多目标规划 渠道渗漏 几何加权法 最小偏差 初始土壤含水 黄羊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木工艺筷物理力学性能试验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郝向阳 王洪艳 +4 位作者 袁少飞 袁超哲 石林 张建 李琴 《浙江林业科技》 2021年第4期94-101,共8页
本文对47种竹木工艺筷的含水率、尺寸偏差、弯曲量、耐热水、耐热油、折断和跌落等物理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竹木工艺筷的含水率在7%~16%之间,其中木质工艺筷的含水率最高,其次是本色竹质工艺筷、炭化竹质工艺筷;竹木工艺筷的... 本文对47种竹木工艺筷的含水率、尺寸偏差、弯曲量、耐热水、耐热油、折断和跌落等物理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竹木工艺筷的含水率在7%~16%之间,其中木质工艺筷的含水率最高,其次是本色竹质工艺筷、炭化竹质工艺筷;竹木工艺筷的长度偏差基本在±2.0 mm以内,大头端面和小头端面的尺寸偏差均在±0.20mm以内。竹木工艺筷有较好的尺寸稳定性,弯曲量均<0.60 mm,其中木质工艺筷相对优于竹质工艺筷;竹木工艺筷的折断和跌落性能优异;未漆饰竹木工艺筷比漆饰竹木工艺筷有更好的耐热水和耐热油性能,其中漆饰竹质工艺筷耐热水和耐热油性能相对较差;经60min水煮试验和60min热油试验后,未漆饰竹木工艺筷均未出现变形、变色、起毛等现象。建议在高温条件下尽量使用未漆饰竹木工艺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工艺筷 竹质工艺筷 尺寸偏差 含水 弯曲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容式湿度传感器的砂土水分含量测定 被引量:5
7
作者 田汇文 翟亚明 +2 位作者 唐瑞 褚浩洋 缪婧娴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2-26,32,共6页
为了研究电容式土壤湿度传感器在砂性土壤蒸发不同阶段水分含量测定时存在测值偏差问题,采用直接称重求含水率法对比电容式土壤湿度传感器测量水分含量法,分析了初始饱和砂土柱蒸发条件下水分含量变化过程。结果表明;电容式湿度传感器... 为了研究电容式土壤湿度传感器在砂性土壤蒸发不同阶段水分含量测定时存在测值偏差问题,采用直接称重求含水率法对比电容式土壤湿度传感器测量水分含量法,分析了初始饱和砂土柱蒸发条件下水分含量变化过程。结果表明;电容式湿度传感器量测法与电子秤量法在不同阶段含水率测值表现出差异性与相关性;传感器的插入影响试样蒸发过程:相较于原状土,前期扰动土蒸发速率偏高,中期偏低,后期基本一致。电容式湿度传感器测值偏差是由于插入电极薄片改变了原状土壤试样蒸发条件,其偏差程度与形成机理可从微观角度阐述,电容式土壤湿度传感器测量砂土蒸发过程中水分含量时具有分段式最佳表征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土水分蒸发 电容式湿度传感器 含水 测值偏差机理 分段式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