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1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均布含水率梯度下圆木构件横截面湿度应力解析模型
1
作者 田盼盼 邱洪兴 +1 位作者 韩建红 韩霞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4-150,共7页
建立木构件湿度应力解析模型是研究木材干缩开裂规律及其对承载力影响的基础.首先通过木构件横截面应力平衡分析建立了含水率梯度下横截面应力分布模型;其次借鉴温度应力弹性解析模型和温—热类比关系,建立了非均布含水率梯度下木构件... 建立木构件湿度应力解析模型是研究木材干缩开裂规律及其对承载力影响的基础.首先通过木构件横截面应力平衡分析建立了含水率梯度下横截面应力分布模型;其次借鉴温度应力弹性解析模型和温—热类比关系,建立了非均布含水率梯度下木构件的平衡条件、物理条件、几何条件和协调方程,得到了木构件横截面切向、径向湿度应力的解析解、开裂临界含水率和切向拉压临界点;最后通过数值模拟方法验证了本文解析解的正确性.以杉木圆柱构件为例,分析了不同参数(含水率差、构件直径、初末含水率值)对木构件横截面径向、切向湿度应力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木构件横截面湿度应力分布与木构件初末含水率值及构件尺寸大小无关,而主要与含水率差和材料性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度应力 木构件横截面 含水率 非均布含水率 解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井口流体温度的含水率计算模型
2
作者 陈德春 张文宣 +5 位作者 阳成 常峰 邴绍强 张鹏 王亮亮 马硕 《断块油气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4-521,共8页
油田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完成后,抽油机井功图量油只能获得油井产液量,部分油田无法确定油井含水率,严重影响了产油量的计量、生产动态的分析,以及控制含水率上升措施的设计与实施。文中基于能量守恒原理和热传导机理,并考虑地表环境温... 油田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完成后,抽油机井功图量油只能获得油井产液量,部分油田无法确定油井含水率,严重影响了产油量的计量、生产动态的分析,以及控制含水率上升措施的设计与实施。文中基于能量守恒原理和热传导机理,并考虑地表环境温度的影响,推导了油井井筒流体温度计算新模型,建立了油井含水率隐式计算模型。以某油田20口井100井次的实际数据为例,对含水率计算模型的准确性进行验证,结果显示,20口井100井次的含水率计算平均相对误差为3.36%。该模型能够满足现场生产需求,为油井含水率软测量提供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率 预测模型 井口流体温度 地表环境温度 软测量 抽油机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MSOL的小麦含水率在线检测装置设计与试验
3
作者 姬虹 李康 +3 位作者 宋东方 王万章 李保谦 冯伟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0-88,共9页
含水率是判断小麦成熟和适收的关键指标,及时准确获取小麦含水率,有利于进行小麦的收获生产规划,指导联合收获机作业调度,确保小麦在成熟期阶段精准收获。为提高联合收获机小麦含水率在线检测系统精度,设计了一种同侧圆弧式电容小麦籽... 含水率是判断小麦成熟和适收的关键指标,及时准确获取小麦含水率,有利于进行小麦的收获生产规划,指导联合收获机作业调度,确保小麦在成熟期阶段精准收获。为提高联合收获机小麦含水率在线检测系统精度,设计了一种同侧圆弧式电容小麦籽粒含水率在线检测传感器,并对其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分析和电容极板结构参数优化试验。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同侧圆弧式电容含水率检测传感器结构参数即极板数目、极板尺寸规格和极板间距值进行优化设计,得到最终优化参数:当同侧圆弧电容三极板式小麦籽粒含水率检测传感器驱动极板宽度为45 mm、感应极板宽度为23 mm、极板边间为18 mm、极板长为135 mm参数下,电容和介电常数之间满足线性相关关系,决定系数R2接近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率 COMSOL 同侧圆弧式电容传感器 在线检测 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M32的小麦籽粒含水率在线检测系统设计
4
作者 姬虹 李康 +3 位作者 宋东方 王万章 李保谦 冯伟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4-101,共8页
为满足联合收获机小麦含水率在线检测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STM32的小麦籽粒含水率在线检测系统。该系统使用STM32F103RCT6嵌入式芯片作为硬件开发平台,采用同侧圆弧电容式含水率检测传感器作为采集终端,经过电路与STM32单片机处理后,将RS... 为满足联合收获机小麦含水率在线检测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STM32的小麦籽粒含水率在线检测系统。该系统使用STM32F103RCT6嵌入式芯片作为硬件开发平台,采用同侧圆弧电容式含水率检测传感器作为采集终端,经过电路与STM32单片机处理后,将RS485采集的数据通过4G发送到云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的M2M双向数据传输设备,实现串口设备的无线长距离数据传输,进而实现远程数据通信管理,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性。台架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性能可靠,检测含水率最大绝对误差为0.87%,最小绝对误差为0.07%,其平均绝对误差为0.29%,相对误差值均小于10%,平均相对误差为4.7%,系统含水率检测值与实际含水率检测值拟合,R^(2)=0.9685能够满足联合收获机谷物含水率在线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籽粒 联合收获机 含水率 在线检测 STM32 同侧圆弧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介电特性和BPNN建模的小麦含水率在线检测
5
作者 姬虹 李康 +3 位作者 宋东方 王万章 李保谦 冯伟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9-129,共11页
为满足小麦籽粒含水率在线检测需求,设计了一种搭载在联合收获机上基于介电特性的同侧圆弧电容式小麦籽粒含水率在线检测传感器。对6个不同品种小麦进行了温度、频率、电容、容重4个因素对含水率检测影响的实验研究,采用BP神经网络法建... 为满足小麦籽粒含水率在线检测需求,设计了一种搭载在联合收获机上基于介电特性的同侧圆弧电容式小麦籽粒含水率在线检测传感器。对6个不同品种小麦进行了温度、频率、电容、容重4个因素对含水率检测影响的实验研究,采用BP神经网络法建立了含水率与温度、频率、电容、容重4因素关系的预测模型,其训练集和测试集的决定系数R 2为0.896和0.893,均方根误差RMSE为1.317和1.342,预测模型稳定性和预测能力较强。研究表明:将温度、频率、容重这3因素引入的电容法联合收获机在线小麦含水率检测系统,能有效提高整体系统的检测精度和重复性。通过对不同小麦品种含水率检测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和数学模型的建立与优化,提高了电容法小麦含水率检测精度,为联合收获机小麦含水率检测系统中电容式传感器软硬件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含水率 在线检测 介电特性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敏感变量筛选的多光谱土壤含水率反演模型研究
6
作者 杨文举 李奋华 +2 位作者 康德奎 段威成 赵文举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5-54,共10页
土壤含水率是农田生态系统敏感性的重要表征,为提高近地遥感土壤含水率反演效率和精度,基于无人机多光谱影像数据,提取覆膜耕地、苜蓿和小麦3种地物特征的光谱反射率,通过覆膜干扰消除技术和红边波段特征重构方法优化光谱信息质量。采... 土壤含水率是农田生态系统敏感性的重要表征,为提高近地遥感土壤含水率反演效率和精度,基于无人机多光谱影像数据,提取覆膜耕地、苜蓿和小麦3种地物特征的光谱反射率,通过覆膜干扰消除技术和红边波段特征重构方法优化光谱信息质量。采用变量投影重要性分析(Variable importance in projection,VIP)、灰色关联度分析(Gray relational analysis,GRA)与皮尔逊(Pearson)相关性分析,对5类光谱反射率特征及18个光谱指数进行敏感性评估。在此基础上,分别构建基于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支持向量回归(SVR)和随机森林(RF)算法的多场景土壤水分反演框架,通过模型对比验证揭示不同地物覆盖条件下的最优反演机制。结果表明,剔除覆膜背景对模型反演结果有所提升,VIP和GRA筛选后的模型精度明显优于Pearson相关性分析,反演结果波动较小,且敏感变量组反演结果优于全变量组反演结果;在3块样地中,覆膜耕地的BPNN算法相较于SVR和RF算法,展现出更优的非线性解析能力及模型结构稳定性,验证集决定系数R_(v)^(2)达到0.8以上,其结果能较真实反馈土壤含水率,SVR算法则更适用苜蓿、小麦此类植被覆盖度较高的土壤含水率反演;3种样地基于GRA筛选的土壤含水率反演模型精度最高,覆膜耕地GRA-BPNN验证集R_(v)^(2)为0.801、RMSE_(v)为1.25%、MAE_(v)为0.933%,苜蓿样地GRA-SVR验证集R_(v)^(2)达0.799、RMSE_(v)为1.389%、MAE_(v)为1.181%,小麦覆盖地反演结果验证集R_(v)^(2)为0.837、RMSE_(v)为0.711%、MAE_(v)为0.5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多光谱 土壤含水率 光谱指数 变量筛选 反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水率重组单元辊压树脂浸渍法制备重组木及其性能
7
作者 张亚梅 周云霞 +1 位作者 祝荣先 于文吉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7-176,共10页
【目的】重组木的传统施胶工艺存在劳动强度大,干燥耗能高,难以实现连续化生产等技术瓶颈。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创新性地采用辊压树脂浸渍法,直接对高含水率的重组单元进行施胶。通过系统地探究该方法对重组木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为生... 【目的】重组木的传统施胶工艺存在劳动强度大,干燥耗能高,难以实现连续化生产等技术瓶颈。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创新性地采用辊压树脂浸渍法,直接对高含水率的重组单元进行施胶。通过系统地探究该方法对重组木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为生产工艺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辊压树脂浸渍技术,直接对含水率为30%的杨木重组单元施加酚醛树脂,并通过调控压缩率和辊压次数优化施胶量控制工艺。利用微计算机断层扫描仪、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镜表征胶液分布和微观形貌,通过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解析树脂与木材界面之间的化学作用机制。此外,采用煮沸–干燥–煮沸循环测试法评估重组木的耐水性能,并通过三点弯曲测试法评估其力学性能。【结果】辊压压力和辊压次数的增加可显著提升高含水率重组单元的施胶量。与传统吊笼式浸胶法制备的重组木相比,辊压树脂浸渍法制备的重组木的吸水厚度膨胀率和吸水宽度膨胀率分别降低了41.12%和21.04%,弹性模量(MOE)增大了10.57%。辊压压力促使重组单元中的细胞裂隙扩展,胶液在负压作用下渗透至细胞腔及细胞壁内部,并与纤维素发生交联。化学分析进一步证实,酚醛树脂填充了细胞间隙并形成了三维网状结构,从而抑制木材吸湿膨胀,提升密实度与结晶度。因此,该技术使得胶液在重组单元中的分布更加均匀,显著提高了重组木的耐水性能,抑制了木材细胞吸水后的回弹现象,减少了重组木表面的“跳丝”现象,提高了板材整体性能的均匀性。同时,渗透到细胞壁中的酚醛树脂增强了重组木的MOE。【结论】高含水率重组单元辊压树脂浸渍技术通过优化胶液分布与界面结合,显著提升了重组木的耐水性和MOE。同时,该技术省去了干燥工序,有效降低了能耗。这一技术突破为实现重组单元的疏解—浸渍—干燥连续化生产提供了可行路径,为重组木生产工艺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率重组单元 辊压树脂浸渍法 重组木 连续化生产 耐水性能 弹性模量(MO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含水率下菌草土壤—移栽触土部件离散元参数标定
8
作者 叶大鹏 林志强 +3 位作者 青家兴 高宇轩 吴逸腾 谢立敏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9-286,294,共9页
为探究种植菌草的丘陵地区土壤间、土壤与移栽触土部件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并获取其仿真参数,运用Hertz—Mindlin with JKR接触模型对特定的12%±1%和20%±1%的含水率土壤—移栽触土部件进行离散元参数标定。开展土壤堆积角物理试... 为探究种植菌草的丘陵地区土壤间、土壤与移栽触土部件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并获取其仿真参数,运用Hertz—Mindlin with JKR接触模型对特定的12%±1%和20%±1%的含水率土壤—移栽触土部件进行离散元参数标定。开展土壤堆积角物理试验、土球斜面滚动物理试验。以土壤颗粒间、土壤与移栽触土部件间的表面能、恢复系数、动摩擦系数、静摩擦系数为标定对象,设计旋转中心组合试验并以仿真的土壤堆积角、土球在65Mn板上滚动距离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对试验数据回归分析,以实测的土壤堆积角、土球滚动距离为优化目标,采用两种典型含水率下土壤与触土材料(65Mn)的静摩擦系数为约束条件,得到两种典型含水率的土壤间、土壤与移栽触土部件的离散元参数:含水率分别为12%±1%、20%±1%时,土壤颗粒间表面能、恢复系数、动摩擦系数、静摩擦系数为11.042 J/m^(2)和11.851 J/m^(2)、0.412和0.574、0.093和0.129、0.994和1.009;土壤与触土部件表面能、恢复系数、动摩擦系数为5.046 J/m^(2)、8.026 J/m^(2),0.362、0.388和0.066、0.07。为验证优化后离散元参数的准确性,开展验证试验得:两种典型含水率土壤仿真、物理堆积角相对误差为0.96%、0.95%,仿真、物理滚动试验相对误差为0.52%、1%。结果表明,优化标定后的土壤模型参数能够仿真该地区真实的菌草土壤模型,可为菌草移栽械关键部件的设计与优化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率 菌草 土壤 触土材料 离散元 参数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FDR技术的土体含水率模型研究
9
作者 高磊 袁泽 +1 位作者 王勤 高明军 《工程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6-105,共10页
土体含水率是影响土体工程性质的重要因素,因此对土体含水率进行测定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本文采用主动加热光纤法,通过光频域反射(OFDR)技术进行土体含水率测定试验,以最大升温值法(ΔT_(max))标定土体含水率,得到土体含水率与光纤温... 土体含水率是影响土体工程性质的重要因素,因此对土体含水率进行测定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本文采用主动加热光纤法,通过光频域反射(OFDR)技术进行土体含水率测定试验,以最大升温值法(ΔT_(max))标定土体含水率,得到土体含水率与光纤温度特征值之间的函数模型,并基于试验结果建立了土体光纤温度特征值随土体含水率、电加热功率和加热时间变化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试验结果得到的4个含水率函数模型,在电加热功率越大且加热时间越长条件下,函数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借助含水率函数模型,可通过土体光纤温度特征值得到土体含水率预测值,但是函数模型预测精度有限;而本文建立的土体含水率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对土体含水率预测的平均相对误差仅为0.18%。结果表明,土体含水率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相对于土体含水率函数模型精度更高且稳定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体含水率 OFDR 函数模型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含水率花岗岩单轴压缩力学特性及破坏特征研究
10
作者 庞建勇 王宇 +1 位作者 巩义鑫 李垂宇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88,共8页
为探究不同含水率花岗岩受荷作用下的力学特性及破坏特征。针对不同含水率条件下花岗岩开展单轴压缩试验,基于应力—应变曲线,分析了力学弱化特征,从宏观角度探究花岗岩变形破坏模式,通过能量理论计算,得出能量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为探究不同含水率花岗岩受荷作用下的力学特性及破坏特征。针对不同含水率条件下花岗岩开展单轴压缩试验,基于应力—应变曲线,分析了力学弱化特征,从宏观角度探究花岗岩变形破坏模式,通过能量理论计算,得出能量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花岗岩试样应变软化特征明显,且随着含水率增加,峰值应力逐渐减小,非线性增加趋势明显,且伴有局部起伏涨落的趋势;花岗岩试样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脆性指标均随含水率增加而减小,饱和试样与干燥试样相比下降了40.1%、33.8%、61.8%;破坏模式随含水率增加而改变,崩落破坏时剧烈程度逐渐降低,干燥花岗岩呈现脆性劈裂破坏,破坏面以近竖直裂纹为主,低含水率花岗岩的破坏模式为拉—剪复合破坏,花岗岩近竖直裂纹数量减少,倾斜裂纹增多,随含水率增大呈现拉—剪复合破坏减少而剪切破坏增多,饱和岩样以剪切破坏为主,破坏面主要为倾斜破裂面;花岗岩的含水率越大,吸收能量的能力减弱,储能速率降低,但能量耗散现象显著。研究结果可为富水地区硬岩地下工程岩石工程灾害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单轴压缩 含水率 破坏特征 能量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水率对三轴多级加卸载下页岩力学及声发射特性的影响
11
作者 张遂 严强 +2 位作者 曹洋兵 蔡福明 沈红钱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40,共8页
页岩是黔东深部锰矿等金属矿体的重要围岩。由于矿体开采导致的复杂应力与地下水重分布条件,矿体顶板页岩失稳灾害频繁发生。研究含水率和加卸载路径影响下页岩力学及声发射特性具有重要意义。开展不同围压与含水率下页岩试样的三轴多... 页岩是黔东深部锰矿等金属矿体的重要围岩。由于矿体开采导致的复杂应力与地下水重分布条件,矿体顶板页岩失稳灾害频繁发生。研究含水率和加卸载路径影响下页岩力学及声发射特性具有重要意义。开展不同围压与含水率下页岩试样的三轴多级加卸载试验,结合声发射监测,研究了页岩力学及声发射特性,并探究了含水率对页岩强度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相同含水率与围压下,页岩单调加载下三轴压缩强度大于多级加卸载循环条件;在三轴多级加卸载下,页岩三轴抗压强度随含水率的增加而显著降低;随着含水率和围压的增加,页岩破坏模式由拉伸破坏主导型向剪切破坏主导型转变;含水率越高,页岩的主穿透裂缝越多,声发射b值越大,Felicity比值越低;含水率增加时,矿物溶解和液桥结合力降低等因素综合导致页岩抗压强度降低。研究结论可为黔东深部锰矿等矿体顶板页岩力学参数的确定与声发射破坏前兆的甄别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含水率 多级加卸载 力学特性 声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给定含水率不同强度等级预应力混凝土超低温下预压变形性能试验研究
12
作者 时旭东 高一丹 崔一丹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5-129,137,共6页
通过对强度等级分别为C40、C50、C60及C70的预应力混凝土超低温试验,探讨其预压变形性能变化规律,并还考察正常和较高含水率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应力混凝土超低温作用下降温点和温均点时的预压应变差率随强度等级提高的变化特性相近... 通过对强度等级分别为C40、C50、C60及C70的预应力混凝土超低温试验,探讨其预压变形性能变化规律,并还考察正常和较高含水率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应力混凝土超低温作用下降温点和温均点时的预压应变差率随强度等级提高的变化特性相近,但不同含水率情况对其影响不同。正常含水率情况时呈现先稍减小后显著地增大的变化趋势,而较高含水率情况时则基本呈线性增大的变化趋势;预应力混凝土超低温作用下降温段和恒温段时的瞬态预压应变变化率随强度等级提高的变化均较为复杂且具有明显不同的变化特征,正常与较高含水率情况间也存在差异。试验结果及其拟合式可为低温储罐类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安全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温 预应力混凝土 强度等级 含水率 预压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密度纤维板板坯密度与含水率对热压板间距误差的影响
13
作者 陈光伟 张峻逍 +2 位作者 李朝晖 刘乾 王奥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27-833,共7页
为探究中密度纤维板(medium density fiberboard,MDF)板坯密度及含水率对连续压机入口段热压板间距误差的影响,进行7.7 mm(薄板)与16 mm(厚板)MDF板坯密度及含水率对入口段4个热压位置的热压板间距误差的相关试验,并结合2种纤维板板坯在... 为探究中密度纤维板(medium density fiberboard,MDF)板坯密度及含水率对连续压机入口段热压板间距误差的影响,进行7.7 mm(薄板)与16 mm(厚板)MDF板坯密度及含水率对入口段4个热压位置的热压板间距误差的相关试验,并结合2种纤维板板坯在第1个热压位置的实际生产情况,分别建立板坯密度与含水率对热压板间距误差影响的预测模型。试验结果表明,热压板间距误差与2种板坯的密度呈正相关,与含水率呈负相关。2个模型预测值的相对误差均在5%以内,预测效果良好,能够有效地预测出不同板坯密度与含水率引起的热压板间距误差,研究结果为热压工艺中板坯厚度的精准控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板 连续压机 热压板间距 板坯密度 含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极阵列的湿天然气含水率测量方法
14
作者 贾惠芹 孔玮娜 《计量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04-1011,共8页
针对现有的湿天然气含水率测量仪器易受介质流型以及安装环境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微波法的非接触式测量方法,该方法以电极阵列各端口的散射参数为基础,反演得出湿天然气的含水率。首先分析了基于电极阵列的湿天然气含水率测量原理,... 针对现有的湿天然气含水率测量仪器易受介质流型以及安装环境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微波法的非接触式测量方法,该方法以电极阵列各端口的散射参数为基础,反演得出湿天然气的含水率。首先分析了基于电极阵列的湿天然气含水率测量原理,其次设计了一种由柔性材料制作而成的微波传感器,可缠绕在管道外实现湿天然气含水率的非接触式测量。利用HFSS电磁软件设计了湿天然气含水率测量传感器,结合最小二乘法验证了含水率测量方法的可行性。实验室模拟结果表明,所研制的微波传感器可用于湿天然气含水率的测量,含水率在0%~5%范围内变化时的平均引用误差为3.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两相流 含水率 湿天然气 电极阵列 微波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协同克里金插值的土壤耕作层含水率反演方法
15
作者 郭交 朱哲 +2 位作者 项诗雨 邝晓飞 尉鹏亮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57-467,共11页
土壤耕作层是作物生长发育的基础,准确监测土壤耕作层含水率并对作物进行精准灌溉能提高作物产量和水资源利用率。为实现高效监测土壤耕作层含水率,提出一种基于协同克里金插值的土壤耕作层含水率反演方法。首先以能够获取土壤表层信息... 土壤耕作层是作物生长发育的基础,准确监测土壤耕作层含水率并对作物进行精准灌溉能提高作物产量和水资源利用率。为实现高效监测土壤耕作层含水率,提出一种基于协同克里金插值的土壤耕作层含水率反演方法。首先以能够获取土壤表层信息的Sentinel-1卫星数据为本文数据源,与具有可靠运算能力的XGBoost(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模型结合可以高效反演土壤表层含水率;将其大范围土壤含水率反演结果作为协变量,把115个实测土壤耕作层含水率作为主变量,利用土壤表层与耕作层变量间的协同关系,采用协同克里金方法插值得到土壤耕作层含水率;协同克里金法可以很好地利用土壤表层与耕作层变量间的协同关系提升插值精度,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解决土壤耕作层含水率实测数据量不足的问题。将土壤耕作层含水率克里金插值和利用表层与耕作层含水率线性拟合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协同克里金插值反演土壤耕作层含水率能够大幅提高预测准确性,决定系数R^(2)分别提高0.25和0.20,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降低0.029、0.014 cm^(3)/cm^(3),平均绝对误差(MAE)分别降低0.028、0.015 cm^(3)/cm^(3),精度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耕作层 土壤含水率 协同克里金 遥感反演 极端梯度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年生杂交桉无性系木材密度和生材含水率差异
16
作者 卢翠香 叶家义 +4 位作者 马宏伦 黄文丽 李霞 邓海群 李昌荣 《广西林业科学》 2025年第2期173-178,共6页
为给新的杂交桉无性系推广与种植提供科学依据,以15个3年生杂交桉新无性系木材为研究对象,无性系DH32-28和DH32-29为对照,测定无性系木材密度和生材含水率。结果表明,15个杂交桉新无性系生材密度、基本密度和生材含水率分别为0.977~1.07... 为给新的杂交桉无性系推广与种植提供科学依据,以15个3年生杂交桉新无性系木材为研究对象,无性系DH32-28和DH32-29为对照,测定无性系木材密度和生材含水率。结果表明,15个杂交桉新无性系生材密度、基本密度和生材含水率分别为0.977~1.077 g/cm^(3)、0.375~0.516 g/cm^(3)和107.95%~169.91%,木材密度符合纤维材原料要求。生材密度、基本密度和生材含水率在无性系间和部位间均差异显著或极显著,在株间均差异不显著。在径向上,生材密度和生材含水率沿髓心向外均整体呈上升趋势,基本密度变化规律相反。无性系DH693-1、E6、DH599-4、DH707A-1、DH696-5和DH723A-1基本密度均较优,可作为优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材密度 基本密度 生材含水率 无性系 杂交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料回潮工序中烟叶含水率的高光谱在线检测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马燕玲 赵明霞 +2 位作者 李自娟 邢鸿雁 陈娇娇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2-137,172,共7页
加料回潮是烟叶制丝过程中的关键工序,其中烟叶含水率的波动偏差直接影响后续卷包机械能否顺利入料加工,故在线精准控制回潮工序中烟叶的含水率至关重要。在线采集162个加料回潮工序中的烟叶样品进行高光谱图像,并使用多元散射校正(MSC... 加料回潮是烟叶制丝过程中的关键工序,其中烟叶含水率的波动偏差直接影响后续卷包机械能否顺利入料加工,故在线精准控制回潮工序中烟叶的含水率至关重要。在线采集162个加料回潮工序中的烟叶样品进行高光谱图像,并使用多元散射校正(MSC)、移动平均(Moving-average)预处理方法对原始光谱进行处理,进一步用主成分分析法(PCA)结合杠杆值法剔除数据集中的奇异值(Novelty),最后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PLSR)创建加料回潮工序中烟叶含水率预测模型。验证结果显示:建立的Moving-average方法预处理的PCA-高杠杆值-PLSR模型最优,其校正集决定系数R_(c)^(2)=0.999,均方根误差RMSEC=0.003,预测集的决定系数R_(p)^(2)=0.999,RMSEP=0.003。研究结论:可以实现烟叶智能监控和快速无损分析,为开发实时检测装备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率 加料回潮 高光谱 主成分分析 杠杆值法 偏最小二乘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相渗曲线探索递减率随含水率变化呈现的规律 被引量:2
18
作者 马培申 孙宜丽 +5 位作者 舒政 谭夜强 余强 张薇 吴长虎 齐勇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115,123,共7页
为探究油田开发过程中不同含水率阶段产量递减率的变化情况。基于相渗曲线,研究了递减率、含水上升率、含水率三者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注采平衡的条件下递减率与含水率的关系,最后针对厚层油藏Z和多层油藏S进行实例计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为探究油田开发过程中不同含水率阶段产量递减率的变化情况。基于相渗曲线,研究了递减率、含水上升率、含水率三者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注采平衡的条件下递减率与含水率的关系,最后针对厚层油藏Z和多层油藏S进行实例计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注采平衡的理想条件下,某一含水率阶段递减率受采液速度、束缚水饱和度的共同影响。递减率随着含水率的上升呈抛物线式变化,且递减率与采液速度成正比关系。在油藏确定的条件下,产量递减率大小主要由采液速度的大小决定,可通过调整井网密度、注采井数比等影响采液速度的参数控制产量递减。通过建立递减率与含水率的变化关系,明确产量递减变化规律的影响因素,为减缓产量递减对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递减 相渗曲线 含水率 含水上升 采液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水率对环氧浸渍纸低频介电弛豫过程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宏亮 黄宁 +2 位作者 刘鹏 金海 彭宗仁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2-324,共13页
环氧复合材料是特高压直流套管电容芯体的主绝缘材料,其受潮会对套管造成较大影响。为了明确含水率对环氧复合材料低频介电弛豫过程的影响,该文制备了环氧树脂和环氧浸渍纸两种试样,测量了不同湿度环境下两种试样的吸水特性和低频介电... 环氧复合材料是特高压直流套管电容芯体的主绝缘材料,其受潮会对套管造成较大影响。为了明确含水率对环氧复合材料低频介电弛豫过程的影响,该文制备了环氧树脂和环氧浸渍纸两种试样,测量了不同湿度环境下两种试样的吸水特性和低频介电特性。综合运用HavriliakNegami模型、复交流电导率、复电模量三种介电弛豫模型对介电谱信息进行拟合分析,得到了环氧浸渍纸中纤维素σ极化和界面极化的弛豫强度、弛豫时间、活化能等介电特性参数。结果表明:含水率对环氧试样的低频介电特性影响很小,而对环氧浸渍纸试样的低频介电特性影响明显;水分会降低环氧浸渍纸试样σ极化活化能,提高σ极化介电弛豫强度;含水率的提升也会使环氧浸渍纸直流电导率增大,减小界面极化时间常数,增强界面极化介电弛豫强度。该文量化分析了环氧浸渍纸低频介电弛豫过程中含水率的影响程度和影响机理,为特高压直流套管受潮状态评估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率 环氧树脂 环氧浸渍纸 低频介电弛豫 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材含水率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20
作者 李任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25年第6期1-5,共5页
含水率是木材物理性质的重要特性参数。针对木材含水率,介绍了木材的平均含水率和分层含水率;重点围绕含水率的测定,总结了平均含水率和分层含水率的主要测定方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木材含水率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机制,并提出了今后继续... 含水率是木材物理性质的重要特性参数。针对木材含水率,介绍了木材的平均含水率和分层含水率;重点围绕含水率的测定,总结了平均含水率和分层含水率的主要测定方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木材含水率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机制,并提出了今后继续研究的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含水率 分层含水率 测定方法 力学性能变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