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离子色谱录井技术在气探井储层含水性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李仕芳 贾浩 +3 位作者 盖文臣 方铁园 姚远 张春朋 《录井工程》 2023年第2期45-50,共6页
鄂尔多斯盆地气探井解释评价的主要难点是储层含水性识别,地层水成分主要由无机离子组成,因而利用离子色谱录井技术分析无机离子含量的变化,可对储层含水性进行识别。总结鄂尔多斯盆地20多口井离子色谱录井岩心数据,结合后期开采测试结... 鄂尔多斯盆地气探井解释评价的主要难点是储层含水性识别,地层水成分主要由无机离子组成,因而利用离子色谱录井技术分析无机离子含量的变化,可对储层含水性进行识别。总结鄂尔多斯盆地20多口井离子色谱录井岩心数据,结合后期开采测试结果,利用离子色谱派生参数钠氯系数(Na^(+)/Cl^(-))、Na^(+)权重、(K^(+)+Ca^(2+))权重、氯镁系数(Cl^(-)/Mg^(2+))、(K^(+)+Ca^(2+))/Cl^(-)建立了储层含水性识别雷达图,气层、差气层呈现多边形面积饱满形态,水层呈现尖峰突兀形态,从而实现了储层含水性定量化解释评价。该方法适用于层间、井间对比,从后期应用效果看,气探井解释符合率从79.32%提高到了82.35%,改进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色谱 含水性识别 派生参数 雷达图 定量解释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层含水性与有效性的录井识别方法——以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为例 被引量:15
2
作者 王志战 许小琼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7-69,73,共4页
"十一五"以来,济阳坳陷的勘探逐渐迈向深层,深层油水系统复杂,纵向上多套储层叠置,横向上岩性变化较快。储层的含水性和有效性识别对油水系统划分、勘探开发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试验和资料对比分析,根据核磁共振录井新... "十一五"以来,济阳坳陷的勘探逐渐迈向深层,深层油水系统复杂,纵向上多套储层叠置,横向上岩性变化较快。储层的含水性和有效性识别对油水系统划分、勘探开发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试验和资料对比分析,根据核磁共振录井新鲜样与浸泡样谱图的对比结果及综合录井仪钻井液出口和入口电导率的对应变化关系来识别储层含水性;利用核磁共振录井物性参数、岩石热解地化参数及定量荧光录井含油气丰度因子识别有效储层。达到了通过录井手段随钻识别储层含水性和储层有效性的目的,从而可以准确预测产层类型及压裂前后地层出水情况,将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深层砂砾岩体的油气层综合解释符合率从73.5%提高到了9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性识别 有效储层 核磁共振录井 电导率 油丰度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台断陷天然气储集层含水性气测识别方法 被引量:4
3
作者 胡晓波 《录井工程》 2016年第2期57-61,101,共5页
松辽盆地英台断陷不饱和气藏投产易出水且出水量大,给后续开发带来很大困难。为解决该断陷天然气储集层含水性识别的难题,首先,分析了该断陷识别储集层含水性的常规气测解释评价图板所存在的不足,即只能识别气水同层及以上价值层,而对... 松辽盆地英台断陷不饱和气藏投产易出水且出水量大,给后续开发带来很大困难。为解决该断陷天然气储集层含水性识别的难题,首先,分析了该断陷识别储集层含水性的常规气测解释评价图板所存在的不足,即只能识别气水同层及以上价值层,而对于价值层是否含水以及含水量高低无法判断;然后,分别针对气测录井的重烃相对含量、中-重组分比值、全烃异常及其曲线形态、烃湿度比与烃特征比曲线交会特征与储集层含水性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明确指出了各个特征参数及曲线与含水性判断指标,据此通过该断陷多口井有试气结果的多层数据的统计分析,形成了天然气储集层含水性解释标准。在应用过程中,依次利用储集层含水性常规解释评价图板进行识别,对参数与曲线特征进行分析,根据解释标准进行识别,可实现天然气储集层含水性的有效解释评价。经该断陷26口井55层的试气验证,与试气结果相符的为51层,不符的4层,解释符合率为92.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英台断陷 气层含水性识别 气测解释 3H法 全烃曲线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半航空瞬变电磁法识别复杂地形废弃煤矿富水空间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范莹琳 潘树仁 +7 位作者 杜松 李萌 赵岳 张玉峰 丁晏 宋思彤 车巧慧 王锋利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79-89,共11页
煤矿关闭后产生不明源头的酸性矿井涌水是困扰矿区生态修复治理的关键问题,由于中国南方煤矿区普遍存在地形条件复杂,矿硐基数大,点多面广等问题,因此开展大面积的地下污染源头识别难度较大。为了在地形复杂地区开展煤矿富水空间调查研... 煤矿关闭后产生不明源头的酸性矿井涌水是困扰矿区生态修复治理的关键问题,由于中国南方煤矿区普遍存在地形条件复杂,矿硐基数大,点多面广等问题,因此开展大面积的地下污染源头识别难度较大。为了在地形复杂地区开展煤矿富水空间调查研究,追溯地表酸性矿井涌水源头,以处于闽西南坳陷带的福建省龙岩市雁石镇历史遗留废弃矿山为例,利用以无人机为载体的半航空瞬变电磁法,以高阻包裹的低电阻率特征为探测目标,以富水区与围岩的电阻率差异特征为参考依据,结合多源数据识别地表以下300 m范围内的含水异常区,分析异常区含水性,划定富水空间的地理位置,为废弃煤矿酸性矿井水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分析结果表明:(1)半航空瞬变电磁探测技术对地下富水空间探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高阻包裹的低阻异常区可有效反映地下空间的含水性;(2)研究区内历史采空区分布广泛,但并非所有历史采空区都富水,利用半航空瞬变电磁探测技术及地质剖面共圈定了8处富水采空区、大量近圆形通道富水区及3处断裂带富水区;(3)研究区内的历史采空区并非地下主要的富水空间,与采空区含水性相比,近圆形通道及断裂带的含水性也普遍较高,因此近圆形通道及断裂带积水区治理对于地表酸性矿井水涌水治理也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复杂矿区 半航空瞬变电磁 废弃煤矿 含水性识别 酸性矿井水 涌水水源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相色谱录井在元坝海相地层水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齐翃洋 杨斌 +1 位作者 李星 佟恺林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41-46,共6页
针对常规硝酸银滴定法测量Cl^-质量浓度存在人为因素、钻井液添加剂影响导致精度低、误差较大,随钻地层含水性识别准确率低的难题,探索引进离子液相色谱技术在钻井地层含水性识别中的新应用,研究建立工区不同级别含水层的离子色谱识别... 针对常规硝酸银滴定法测量Cl^-质量浓度存在人为因素、钻井液添加剂影响导致精度低、误差较大,随钻地层含水性识别准确率低的难题,探索引进离子液相色谱技术在钻井地层含水性识别中的新应用,研究建立工区不同级别含水层的离子色谱识别模式。经上井应用评价,含水性识别与测井结果较吻合,表明利用离子色谱技术含水性评价模式的可行性及可靠性较好,准确性较高,展示了离子色谱含水识别模式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地层 地层水 含水性识别 离子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西地区低饱和度油藏录井综合解释方法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丽艳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20年第9期79-82,共4页
针对松辽盆地长垣以西地区低饱和度油藏含水性识别、产能定性评价方法进行研究,结合低饱和度油藏的储层特点,选取应用气测综合录井技术进行含水性识别,应用综合含油性参数与物性结合的方法对储层产能进行定性评价,从而形成一套低饱和度... 针对松辽盆地长垣以西地区低饱和度油藏含水性识别、产能定性评价方法进行研究,结合低饱和度油藏的储层特点,选取应用气测综合录井技术进行含水性识别,应用综合含油性参数与物性结合的方法对储层产能进行定性评价,从而形成一套低饱和度油藏的录井综合解释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垣以西 低饱和度 录井解释 含水性识别 产能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