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水层渗透性空间分布的指示克立格估值 被引量:9
1
作者 宋刚 万力 +2 位作者 胡伏生 高茂生 张琦伟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U04期146-151,共6页
详细介绍了指示克立格估值计算的理论和方法。以指示变异函数为基本工具分析了华北某地区第四系含水层渗透性空间分布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该地区含水层渗透性存在明显的各向异性特征。水平方向上,X轴方向的相关性较Y轴方向的好,Z轴的相... 详细介绍了指示克立格估值计算的理论和方法。以指示变异函数为基本工具分析了华北某地区第四系含水层渗透性空间分布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该地区含水层渗透性存在明显的各向异性特征。水平方向上,X轴方向的相关性较Y轴方向的好,Z轴的相关性最差。用指示克立格法对未采样点处进行估值,估值结果显示含水层渗透性由山前向滨海逐渐变低,在垂直方向上,渗透性变化不明显,浅部比深部略好;同时给出了估计精度,并认为对估计精度不高的区域可通过增加适当的工程加以控制。最后用交叉验证法对估值结果进行了检验,证明建立的指示变异函数模型合理且估值效果较好。这一实际应用表明指示克立格法可以很好地描述第四系含水层渗透性的空间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异函数 指示克立格法 含水层渗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性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确定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20
2
作者 黄勇 周志芳 王锦国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72-675,共4页
基于低渗透性含水层的微水试验,提出了利用试验资料计算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的解析方法,推导了其解析表达式.该解析方法既考虑了水位降深和时间等参数,也考虑了将抽水量作为计算参数的已知量.用该方法确定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比用微水... 基于低渗透性含水层的微水试验,提出了利用试验资料计算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的解析方法,推导了其解析表达式.该解析方法既考虑了水位降深和时间等参数,也考虑了将抽水量作为计算参数的已知量.用该方法确定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比用微水试验的配线法和水位恢复法具有更好的适用性.以某电厂地基抽水试验为例,用该解析法计算其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计算结果比较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水试验 渗透水层 水文地质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向钻进铺管技术在浅层低渗透性含水层地下水开采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小杰 叶成明 +1 位作者 郑继天 刘迎娟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9-122,共4页
水平水井是开采浅层低渗透性含水层地下水的有效方法,水平水井施工包括钻进、护壁、扩孔、井管安装、填砾、洗井等步骤。对导向钻进铺管技术在浅层低渗透性含水层地下水开采中的工艺进行了详细探讨。通过研究,研制出了适合水平水井施工... 水平水井是开采浅层低渗透性含水层地下水的有效方法,水平水井施工包括钻进、护壁、扩孔、井管安装、填砾、洗井等步骤。对导向钻进铺管技术在浅层低渗透性含水层地下水开采中的工艺进行了详细探讨。通过研究,研制出了适合水平水井施工的过滤器,提出了相适应的钻进方法和成井工艺,为浅层低渗透性含水层地下水开采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向钻进 渗透水层 地下水 水平水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普洱大寨井水位同震响应研究及预测意义 被引量:11
4
作者 胡小静 付虹 +1 位作者 李涛 李琼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40-347,共8页
通过研究1990-2019年云南普洱大寨井水位的同震响应特征,分析井水位响应特征的变化与后续中强地震的关系,并探讨含水层渗透性对区域构造活动的影响。结果显示:当同震响应幅度偏离统计关系时,井孔周边区域后续地震活动有所增强;固体潮相... 通过研究1990-2019年云南普洱大寨井水位的同震响应特征,分析井水位响应特征的变化与后续中强地震的关系,并探讨含水层渗透性对区域构造活动的影响。结果显示:当同震响应幅度偏离统计关系时,井孔周边区域后续地震活动有所增强;固体潮相位差由负值变为正值,表明观测井孔含水层渗透性参数发生改变,这与区域地震活动的变化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分析认为,井水位同震响应和含水层渗透性参数变化可作为探索区域构造和地震活动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震响应 含水层渗透性 地震预测 普洱大寨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井水位及化学组分的同震差异响应特征分析--以青白江地震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顾鸿宇 王东辉 +5 位作者 李胜伟 郑万模 刘港 向元英 李丹 陈能德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4-53,共10页
相邻监测井的同震差异响应分析是研究地下水同震响应机理的路径之--。2020年2月3号青白江地震引发了龙泉山地下水监测井水位及水质的异常变化。利用多种水化学组分及水位的自动监测数据分析了相邻两口监测井的同震差异响应特征,讨论了... 相邻监测井的同震差异响应分析是研究地下水同震响应机理的路径之--。2020年2月3号青白江地震引发了龙泉山地下水监测井水位及水质的异常变化。利用多种水化学组分及水位的自动监测数据分析了相邻两口监测井的同震差异响应特征,讨论了水化学组分及水位差异响应机理。在相同能量密度情况下,ZK1水位变幅较ZK6大,表明ZK1对本次地震响应的敏感性高于ZK6。地震主要引起了处于还原环境(E_(h)<0)的第二含水层(主要离子为NH_(4)^(+)和NO_(3)^(-))中地下水向ZK1的排泄,而处于氧化环境(E_(h)>0)的第一含水层(高浓度C1^(-),高TDS及pH)中地下水主要向ZK6排泄。不同含水层水体向井排泄和混合是造成两口井地下水化学组分差异响应的原因。根据震后井水位及水化学组分的趋势变化规律分析,岩体在地震作用下的不排水体积改变是造成地下水水位阶跃变化的主要原因,ZK1周围第二含水层发生了塑性变形,渗透性发生了永久改变,而ZK6周围岩体发生弹性变形,渗透性未发生永久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测井 水化学组分 水位 同震响应 含水层渗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