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2-环氧丙烷调控四元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及CVOCs催化性能研究
1
作者 王桂林 陈英文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4-201,207,共9页
利用助凝剂1,2-环氧丙烷(PO)对Cu_(a)ZrCeTiO_(x)催化剂进行设计与优化,考察了PO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制备的最优参数为PO添加质量为7.5 g、老化时间为24 h、老化温度为60℃、焙烧温度为500℃。以二氯甲烷为处理对象,在4... 利用助凝剂1,2-环氧丙烷(PO)对Cu_(a)ZrCeTiO_(x)催化剂进行设计与优化,考察了PO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制备的最优参数为PO添加质量为7.5 g、老化时间为24 h、老化温度为60℃、焙烧温度为500℃。以二氯甲烷为处理对象,在40 h的测试时间中,整体转化率始终维持在80%以上,且尾气的CO_(2)选择性下降幅度较小,依然具备较强的深度催化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废气 催化氧化 1 2-环氧丙烷 Cu_(a)ZrCeTiO_(x)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M/TiO_2(M=Cu、Cr、Ce、Mn、Mo)催化燃烧含氯有机废气 被引量:16
2
作者 黄海凤 宁星杰 +2 位作者 蒋孝佳 顾蕾 卢晗锋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179-2185,共7页
以TiO2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V-M/TiO2(M=Cu、Cr、Ce、Mn、Mo)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考察其催化燃烧氯苯、二氯甲烷等含氯有机废气(CVOCs)的性能,并通过XRD、BET、H2-TPR和NH3-TPD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V-Mo/TiO2催化剂比表面积最... 以TiO2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V-M/TiO2(M=Cu、Cr、Ce、Mn、Mo)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考察其催化燃烧氯苯、二氯甲烷等含氯有机废气(CVOCs)的性能,并通过XRD、BET、H2-TPR和NH3-TPD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V-Mo/TiO2催化剂比表面积最大,催化剂表面活性组分的高分散性和良好的酸性分布使得V-Mo/TiO2能够在260oC将氯苯完全转化为CO2和HCl.而V-Mn/TiO2则具有丰富的活性氧,可显著提高催化剂深度氧化二氯甲烷的能力,在380℃时二氯甲烷即可完全燃烧,并且反应对CO2有着很高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废气(cvocs) V-M/TiO2双金属催化剂 催化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光催化降解含氯有机废气实验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顾巧浓 卓明 +1 位作者 陈娇领 黄立维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5期589-593,共5页
利用TiO2作为光催化剂,采用功率15W,波长253.7nm的医用紫外荧光灯作为光源,在圆筒型光催化反应器中,对模拟二氯甲烷和三氯乙烯废气的去除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考察了有机物浓度和气体停留时间等操作条件对去除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 利用TiO2作为光催化剂,采用功率15W,波长253.7nm的医用紫外荧光灯作为光源,在圆筒型光催化反应器中,对模拟二氯甲烷和三氯乙烯废气的去除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考察了有机物浓度和气体停留时间等操作条件对去除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三种不同温度(250℃,400℃和550℃)下焙烧的TiO2光催化剂,在550℃灼烧3h的催化剂(锐钛矿型和金红石型混合物)的降解效果最佳。对于流量为160mL/min,初始浓度为1.23×10-5mol/L的二氯甲烷和三氯乙烯的去除率都达到7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废气 去除率 光催化降解 光催化反应器 降解效果 初始浓度 甲烷 灼烧 Ti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电晕反应器分解含氯有机废气实验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晓云 陈娇领 +2 位作者 张英 季凯 黄立维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6期648-651,共4页
采用线-筒式电晕反应器对二氯甲烷和三氯乙烯有机废气的去除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考察了峰值电压、脉冲频率、停留时间等因素对去除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峰值电压能显著影响有机废气的去除率,当峰值电压从17.5kV提高到25kV时,二... 采用线-筒式电晕反应器对二氯甲烷和三氯乙烯有机废气的去除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考察了峰值电压、脉冲频率、停留时间等因素对去除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峰值电压能显著影响有机废气的去除率,当峰值电压从17.5kV提高到25kV时,二氯甲烷和三氯乙烯的去除率分别从8%和39%上升到31%和76%。随着脉冲频率的提高,有机物的去除率也上升。实验还发现,增加气体停留时间,有利于提高二氯甲烷和三氯乙烯的去除率。通过FR-IR对分解产物的分析,发现最终分解产物为CO,CO2,H2O和HC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除率 有机废气 脉冲电晕 反应器 乙烯 去除效果 实验研究 研究结果 甲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污染物分析中的有机试剂 二十九、硫酸根[SO42-]
5
作者 曲长菱 齐大勇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1979年第10期85-89,共5页
硫酸盐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在天然水中的浓度为每升几毫克至几千毫克。由于黄铁矿(FeS2)的氧化,矿山排出的废水中可能有高含量的硫酸盐。因为硫酸钠和硫酸镁起泻肚作用,所以在饮用水中硫酸根的浓度应限制在250毫克/升以下。使用含硫燃... 硫酸盐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在天然水中的浓度为每升几毫克至几千毫克。由于黄铁矿(FeS2)的氧化,矿山排出的废水中可能有高含量的硫酸盐。因为硫酸钠和硫酸镁起泻肚作用,所以在饮用水中硫酸根的浓度应限制在250毫克/升以下。使用含硫燃料的工业废气中,含有硫的氧化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物分析 SO4 硫燃料 天然水 工业废气 三氧化硫 有机试剂 冉酸 醇溶液 邻苯二甲酸氢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