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能球磨及烧结制备含氮不锈钢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崔大伟 李科 +1 位作者 曲选辉 贾成厂 《粉末冶金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6,共4页
在流动氮气氛下,采用高能球磨法制备出了含氮不锈钢粉末,随后利用冷压及烧结工艺获得了含氮不锈钢材料,研究了粉末随球磨时间的增加其物相、粒度、形貌、氮含量的变化及烧结体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随球磨时间的延长,粉末不断细化,氮含... 在流动氮气氛下,采用高能球磨法制备出了含氮不锈钢粉末,随后利用冷压及烧结工艺获得了含氮不锈钢材料,研究了粉末随球磨时间的增加其物相、粒度、形貌、氮含量的变化及烧结体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随球磨时间的延长,粉末不断细化,氮含量也呈增加趋势,但球磨超过4h后,粉末不再发生细化,氮含量的增长也变得极其缓慢。烧结体为奥氏体—铁素体双相组织,相对密度达到97%,最终氮含量为(质量分数)0.27%,其拉伸性能优于高压熔炼法制得的含氮不锈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氮不锈钢 粉末 高能球磨 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容器用含氮不锈钢 被引量:11
2
作者 黄嘉琥 《压力容器》 2013年第10期42-53,71,共13页
压力容器用不锈钢几乎全为奥氏体不锈钢和奥氏体/铁素体双相不锈钢。在ASME-2011a,EN13445:2009及GB150_2011压力容器标准中所采用的奥氏体与双相不锈钢的所有牌号中,含氮钢牌号所占百分比分别为63.4%,76.4%和60%。在不锈钢... 压力容器用不锈钢几乎全为奥氏体不锈钢和奥氏体/铁素体双相不锈钢。在ASME-2011a,EN13445:2009及GB150_2011压力容器标准中所采用的奥氏体与双相不锈钢的所有牌号中,含氮钢牌号所占百分比分别为63.4%,76.4%和60%。在不锈钢材料标准中所有的双相不锈钢(指1971年后研制的牌号)、超级奥氏体不锈钢以及超级或特超级双相不锈钢中的氮含量基本均为0.1%~0.6%(称其为中氮型不锈钢)。EN13445:2009规定可用于-273℃的奥氏体不锈钢10个牌号均为含氮钢。本文讨论了氮在不锈钢中的溶解度与含量、含氮不锈钢的类型、氮对不锈钢性能与组织的影响以及含氮不锈钢在压力容器中的应用。国外压力容器标准中N=0.1%-0.6%的中氮型奥氏体不锈钢已成为最重要的高性能不锈钢。这些钢在中国压力容器标准中尚未采用。而ASME-2011a中已用12个牌号,EN13445:2009中已用14个牌号。中国仅在GB/T20878--2007中已有23个牌号,GB/T4237--2007(或GB/T3280--2007)中已有13个牌号。本文建议在此基础上可进行更多的压力容器的应用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氮不锈钢 压力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末锻造制备含氮奥氏体不锈钢 被引量:4
3
作者 周灿栋 蒋国昌 +1 位作者 朱钰如 仲守亮 《粉末冶金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1-44,共4页
介绍粉末包套烧结—自由锻造法制备含氮钢的过程。它包括含氮粉末准备→装粉→烧结→包套焊封→自由锻造等技术措施。本工艺比较简单 ,易于操作 ,对相应设备要求低。通过本技术制备的含氮奥氏体不锈钢材料相对密度达 99%以上 ,且氮含量... 介绍粉末包套烧结—自由锻造法制备含氮钢的过程。它包括含氮粉末准备→装粉→烧结→包套焊封→自由锻造等技术措施。本工艺比较简单 ,易于操作 ,对相应设备要求低。通过本技术制备的含氮奥氏体不锈钢材料相对密度达 99%以上 ,且氮含量能满足含氮钢要求 ,其拉伸性能与粉末注射成形、高压熔炼等工艺制得的含氮奥氏体材料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氮奥氏体不锈钢 粉末锻造 制备 包套烧结 粉末冶金 自由锻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成形含氮无镍不锈钢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徐自伟 贾成厂 +1 位作者 况春江 曲选辉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41-345,350,共6页
为了扩大不锈钢的应用范围与节省较昂贵的镍资源,笔者以粒径<38.5μm含氮不锈钢粉末和多组元粘结剂(PW,HDPE,SA)为原料,采用粉末注射成形工艺制备了0Cr17Mn12Mo2N含氮无镍奥氏体不锈钢材料,并对其表面状态与显微组织、拉伸断口形貌... 为了扩大不锈钢的应用范围与节省较昂贵的镍资源,笔者以粒径<38.5μm含氮不锈钢粉末和多组元粘结剂(PW,HDPE,SA)为原料,采用粉末注射成形工艺制备了0Cr17Mn12Mo2N含氮无镍奥氏体不锈钢材料,并对其表面状态与显微组织、拉伸断口形貌以及力学性能、耐蚀性能进行了分析与测试。结果表明:使用上述粘结剂能够成功地实现含氮不锈钢粉末的注射成形;在流动N2气氛中,0.1MPa,1340℃下烧结120m in,再经热处理后,注射成形0Cr17Mn12Mo2N不锈钢烧结体的相对密度可达到97.6%,含氮量达到0.83%(质量分数)。该含氮无镍不锈钢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塑性:抗拉强度σb=910MPa,屈服强度σ0.2=560MPa,伸长率5δ=46%,断面收缩率Ф=39.5%,硬度(HRB)为91.7,各项性能指标均优异于M IM 316L不锈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注射成形 含氮无镍不锈钢 含氮 力学性能 断口形貌 耐点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含氮Cr-Ni型奥氏体不锈钢的工艺设计与热处理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张玉碧 刘海定 +1 位作者 王东哲 赵永涛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177-181,187,共6页
含氮奥氏体不锈钢是资源节约型不锈钢的典型代表。本文依据含H2S油气环境对不锈钢耐蚀及力学性能的要求,对一种Cr-Ni型奥氏体不锈钢的成分、冶金工艺进行了设计,并对该不锈钢的铸态、锻态、固溶态组织及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含氮奥氏体不锈钢是资源节约型不锈钢的典型代表。本文依据含H2S油气环境对不锈钢耐蚀及力学性能的要求,对一种Cr-Ni型奥氏体不锈钢的成分、冶金工艺进行了设计,并对该不锈钢的铸态、锻态、固溶态组织及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不锈钢铸态为单一奥氏体的枝晶组织,沿晶界析出大量富Cr Mo的滓相;经1150℃锻造后,钢中滓相消失,获得细化的孪晶组织,并具有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经900~1000℃固溶处理,沿晶界有大量Cr N、Cr N2氮化物析出,并随升温沿垂直于锻造方向呈带状偏聚;在1050~1100℃沿孪晶组织发生再结晶,基体中晶粒长大,强度下降,塑韧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氮奥氏体不锈钢 工艺设计 固溶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渗氮和固溶复合处理制备深层含氮奥氏体不锈钢 被引量:10
6
作者 卢世静 孙斐 +1 位作者 缪小吉 胡静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80-185,共6页
目的通过离子渗氮和固溶复合处理制备深层含氮奥氏体不锈钢,获得硬度、耐蚀性和耐磨性等综合性能优良的奥氏体不锈钢。方法将304奥氏体不锈钢试样放在LD-8CL型直流等离子体渗氮炉内,在400 Pa下进行560℃、4h的离子渗氮处理,渗氮后进行1... 目的通过离子渗氮和固溶复合处理制备深层含氮奥氏体不锈钢,获得硬度、耐蚀性和耐磨性等综合性能优良的奥氏体不锈钢。方法将304奥氏体不锈钢试样放在LD-8CL型直流等离子体渗氮炉内,在400 Pa下进行560℃、4h的离子渗氮处理,渗氮后进行1050℃、8h的固溶处理。使用HXD-1000TMC型显微硬度计、DMI-3000M型金相显微镜、D/max-2500型X射线衍射仪(XRD)、Thermo250XI型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CS350电化学测量系统和万能摩擦磨损试验机,对经过复合处理的304不锈钢的截面硬化梯度、截面组织、物相、表面成分、耐蚀性和耐磨性进行研究分析,验证此复合处理对获得硬度高、耐蚀性和耐磨性好等综合性能优良的奥氏体不锈钢的适用性。结果经过复合处理,不锈钢表面的氮原子数分数为1.56%,且为单一奥氏体相?N。?N所对应的衍射峰相对于不锈钢基体向左偏移,有效硬化层深达1.0 mm,不锈钢的表面硬度从基体的210HV0.025提高到308HV0.025。不但提高了深层含氮奥氏体不锈钢的耐磨性,而且提高了不锈钢的耐蚀性,腐蚀电位从基体的-0.534 V提高到-0.422 V,摩擦系数由基体的0.8降到0.7。结论离子渗氮和固溶复合处理适用于制备综合性能优良的深层含氮奥氏体不锈钢。工艺设计时,可以根据材料服役要求,选择合适的固溶工艺,从而获得满足不同综合性能要求的含氮不锈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渗氮 固溶处理 XRD 深层含氮奥氏体不锈钢 耐磨性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镍含氮奥氏体不锈钢激光-电弧焊电弧特性及组织性能 被引量:29
7
作者 方乃文 黄瑞生 +3 位作者 闫德俊 杨义成 马一鸣 冷冰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0-75,I0006,共7页
采用100%Ar_(2),98%Ar+2%N_(2),92%Ar+8%N_(2),85%Ar+15%N_(2)四种混合比例的保护气体对08Cr19MnNi3Cu2N低镍含氮奥氏体不锈钢进行激光-脉冲MAG电弧复合焊接,研究保护气体中氮气比例对焊缝中气孔数量、焊缝熔深和熔宽、电弧形态、微观... 采用100%Ar_(2),98%Ar+2%N_(2),92%Ar+8%N_(2),85%Ar+15%N_(2)四种混合比例的保护气体对08Cr19MnNi3Cu2N低镍含氮奥氏体不锈钢进行激光-脉冲MAG电弧复合焊接,研究保护气体中氮气比例对焊缝中气孔数量、焊缝熔深和熔宽、电弧形态、微观组织及铁素体含量等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随着保护气体中氮气比例的增加,焊缝气孔数量增多,气孔的体积也随之增大;焊缝熔深显著增加,而焊缝熔宽变窄,焊缝平均硬度有所下降,电弧收缩明显,电弧弧柱宽度随着氮气比例的增加而减小,焊接飞溅数量随之增加且体积增大,电弧稳定性变差;焊缝中铁素体含量由6.91%,6.80%减少至5.38%和4.62%,铁素体枝晶也逐渐变细,二次枝晶臂变短.焊缝组织中只仅存在少量δ和γ两相;从4个晶面观察奥氏体晶粒的尺寸也随着氮气比例的增加而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元素含量 低镍含氮奥氏体不锈钢 激光电弧复合焊 电弧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溶处理对粉末注射成形含氮双相不锈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乔斌 王智勇 +2 位作者 尚峰 贺毅强 李化强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152-155,共4页
初始粉末为316L奥氏体不锈钢与430铁素体不锈钢的混合粉末,316L:430质量比为40:60。制备工艺采用粉末注射成形+真空回充氮气烧结渗氮工艺,研究了不同固溶处理温度对试样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固溶温度的提高,试样中的含... 初始粉末为316L奥氏体不锈钢与430铁素体不锈钢的混合粉末,316L:430质量比为40:60。制备工艺采用粉末注射成形+真空回充氮气烧结渗氮工艺,研究了不同固溶处理温度对试样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固溶温度的提高,试样中的含氮量下降,铁素体含量逐渐增多,强度和硬度逐渐提高。当固溶温度为1320℃时,试样含氮量为0.12wt%,铁素体与奥氏体的比例为39.1:60.9,试样强度和硬度高于美国MPIF标准中的316L和430L的,抗拉强度为994 MPa,屈服强度为411 MPa,断后伸长率为8.8%,硬度为219 H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注射成形 含氮双相不锈钢 固溶处理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镍含氮奥氏体不锈钢的热塑性及微观组织变化
9
作者 王伟 刘爽 +1 位作者 段路昭 刘超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61-63,共3页
研究了1Cr15Mn12Ni N低镍含氮奥氏体不锈钢在不同试验温度下的热塑性及微观组织变化,并对实验钢相组成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在650~1000℃,实验钢易析出滓相、Cr2N相及M23C6相,这些相的存在略微提高了强度,但对塑性损害较大,造成实验钢... 研究了1Cr15Mn12Ni N低镍含氮奥氏体不锈钢在不同试验温度下的热塑性及微观组织变化,并对实验钢相组成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在650~1000℃,实验钢易析出滓相、Cr2N相及M23C6相,这些相的存在略微提高了强度,但对塑性损害较大,造成实验钢热加工性能变差。在更高的温度进行变形,实验钢发生再结晶,第二相粒子也重新固溶到基体之中,实验钢热塑性得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氮奥氏体不锈钢 第二相粒子析出 热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