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氟聚氨酯/聚氨酯纳米纤维膜复合织物的制备及其防水透湿性能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智勇 周惠敏 夏鑫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3-88,共6页
为获得良好防水性能且保持服装穿着的舒适性,通过构建具有低表面能和粗糙表面于一体的含氟聚氨酯/聚氨酯纳米纤维膜,以涤/棉斜纹机织物作为静电纺丝接收基布,制备了一种新型防水透湿织物。探讨了含氟聚氨酯疏水剂的质量分数对纳米纤维... 为获得良好防水性能且保持服装穿着的舒适性,通过构建具有低表面能和粗糙表面于一体的含氟聚氨酯/聚氨酯纳米纤维膜,以涤/棉斜纹机织物作为静电纺丝接收基布,制备了一种新型防水透湿织物。探讨了含氟聚氨酯疏水剂的质量分数对纳米纤维结构及复合织物的防水透湿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含氟聚氨酯疏水剂质量分数为100%时,复合织物性能最佳,其静态接触角为141°,透湿率达到3 958 g/(m2·24 h),,沾水等级为5级透气率达到34.06 mm/s。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复合织物的力学性能随疏水剂质量分数的提高而逐渐增强,当FPU质量分数为1.00%时,顶破强力、撕裂强力和拉伸强力分别增加了5.93%、30.79%和5.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水透湿 静电纺丝 复合织物 含氟聚氨酯/聚氨酯纳米纤维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纶纳米纤维/热塑性聚氨酯复合微孔膜与可呼吸覆膜织物制备及其性能
2
作者 张利平 郭羽晴 +1 位作者 丁博 孙洁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27,共9页
为探究芳纶纳米纤维(ANF)对热塑性聚氨酯(TPU)膜孔径结构的调节作用,采用非溶剂诱导相分离的方法改变芳纶纳米纤维在铸膜液中的含量,制备了ANF/TPU复合微孔膜系列样品,并对其微观物化结构、透气、透湿以及力学性能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 为探究芳纶纳米纤维(ANF)对热塑性聚氨酯(TPU)膜孔径结构的调节作用,采用非溶剂诱导相分离的方法改变芳纶纳米纤维在铸膜液中的含量,制备了ANF/TPU复合微孔膜系列样品,并对其微观物化结构、透气、透湿以及力学性能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ANF的加入使得复合膜的孔径逐渐增大且泡壁上出现较多破孔,进而对膜的透气、透湿和力学性能均产生影响,当ANF质量分数为0.4%时,复合膜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1.3 MPa、400%,相比纯TPU膜分别提高了66.7%、17.5%;当ANF质量分数为0.8%时,复合膜具有最高的透气率、透湿率,分别为2.95 mm/s和3315 g/(m^(2)·d),将此微孔膜与塔丝隆织物复合,制得的覆膜织物兼具良好的气体阻隔性、透湿性以及力学强度,用作户外运动面料具备防水透湿、防风保暖、热湿舒适的特点,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聚氨酯 芳纶纳米纤维 微孔 织物 户外运动面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过滤用聚氨酯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2
3
作者 李金超 梅硕 +2 位作者 杜雨佳 马骉 李虹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22,共5页
为拓展静电纺纳米纤维在空气过滤领域中的应用,以聚氨酯(PU)为原料,加入不同种类的盐,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树枝状PU纳米纤维膜。利用扫描电镜(SEM)、接触角测试仪、红外光谱仪、自动滤料测试仪测试纳米纤维膜的微观结构、亲疏水性、化学... 为拓展静电纺纳米纤维在空气过滤领域中的应用,以聚氨酯(PU)为原料,加入不同种类的盐,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树枝状PU纳米纤维膜。利用扫描电镜(SEM)、接触角测试仪、红外光谱仪、自动滤料测试仪测试纳米纤维膜的微观结构、亲疏水性、化学结构和过滤性能。结果表明:在PU质量分数14%条件下,添加有机盐TBAC,纺丝电压35 kV时,制备的纳米纤维膜的树枝状分叉结构明显;TBAC的加入使纤维膜的接触角由99.1°减小到82.8°;分叉结构使纳米纤维膜的过滤性能显著提高,与纯PU纳米纤维膜相比,过滤效率从50.8%提高到93.6%,品质因子从0.009提高到0.073,可满足高效低阻空气过滤材料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静电纺丝 纳米纤维 空气过滤 过滤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聚氨酯对羧基化纳米纤维素/水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增韧研究
4
作者 岳萌 胡立新 +3 位作者 莫涯 吴万超 赵远东 胡传群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114,共4页
在羧基化纳米纤维素(CNF)增韧环氧树脂(EP)研究基础上,利用物理共混法,以水性聚氨酯(WPU)为增韧剂,制备了羧基化纳米纤维素/水性聚氨酯/水性环氧树脂(CNF/WPU/WEP)复合材料,并通过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WPU对CNF/WEP复合材料的增韧效果。... 在羧基化纳米纤维素(CNF)增韧环氧树脂(EP)研究基础上,利用物理共混法,以水性聚氨酯(WPU)为增韧剂,制备了羧基化纳米纤维素/水性聚氨酯/水性环氧树脂(CNF/WPU/WEP)复合材料,并通过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WPU对CNF/WEP复合材料的增韧效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热重分析仪研究了WPU对CNF/WEP复合材料的增韧机理以及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WPU质量分数为15%时,增韧效果最佳;CNF/WPU/WEP复合材料拉伸强度达到25.39MPa,冲击强度达到205.22kJ/m^(2),初始分解温度可达到3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协同增韧 水性环氧树脂 羧基化纳米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取向聚氨酯纳米纤维膜卷纱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
5
作者 陈灿 拖晓航 王迎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4-141,共8页
为解决纳米纤维膜强力低、使用稳定性差的问题,通过将聚氨酯(PU)树脂溶于二甲基甲酰胺和四氢呋喃中制备纺丝液,再经静电纺丝制备纳米纤维膜,并通过加捻和热定形制得PU纳米纤维膜卷纱。比较了纳米纤维膜和膜卷纱的表面形貌,对纳米纤维膜... 为解决纳米纤维膜强力低、使用稳定性差的问题,通过将聚氨酯(PU)树脂溶于二甲基甲酰胺和四氢呋喃中制备纺丝液,再经静电纺丝制备纳米纤维膜,并通过加捻和热定形制得PU纳米纤维膜卷纱。比较了纳米纤维膜和膜卷纱的表面形貌,对纳米纤维膜卷纱的力学性能、热学性能和孔隙率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当纺丝液中PU质量分数为14%和15%时,纤维成膜性良好;纳米纤维膜卷纱表面纤维表现出明显的取向性,较粗的取向纤维与较细的非取向纤维相互连接形成网络结构;随着PU质量分数的增加,取向纤维比例明显增加;与纳米纤维膜相比,纳米纤维膜卷纱的断裂强力、拉伸性能明显提高;当PU质量分数为15%时,PU纳米纤维膜卷纱的断裂强度最高,为0.84 cN/dtex,弹性回复率为98%;PU质量分数为14%的纳米纤维膜卷纱经100次拉伸的弹性回复率为83%;热定形纳米纤维膜卷纱的比表面积为1.6362 m^(2)/g,孔容为2965 m^(3)/g,平均孔径为12.39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聚氨酯 纳米纤维 卷纱 取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纤维素纳米丝/水性聚氨酯抗菌复合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6
作者 马维 杨茜茜 +2 位作者 杨昱彤 陆鑫 任学宏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4-218,225,共6页
采用乙醇作为溶剂,将高效抗菌组分N-卤胺抗菌剂1-氯-2,2,5,5-四甲基-咪唑啉哃(MC)引入纤维素纳米丝/水性聚氨酯(CNF/WPU)复合膜体系,通过溶液浇筑法制备了透明CNF/WPU-MC抗菌复合膜,探讨了工艺条件对复合膜机械性能、外观形貌、氯含量... 采用乙醇作为溶剂,将高效抗菌组分N-卤胺抗菌剂1-氯-2,2,5,5-四甲基-咪唑啉哃(MC)引入纤维素纳米丝/水性聚氨酯(CNF/WPU)复合膜体系,通过溶液浇筑法制备了透明CNF/WPU-MC抗菌复合膜,探讨了工艺条件对复合膜机械性能、外观形貌、氯含量、溶胀性、质量损失率的影响,并得出最佳工艺参数。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抗菌复合膜的结构、抗菌性能、存储稳定性等。结果表明,CNF/WPU-MC抗菌复合膜具有优异的吸湿性和机械性能,且能够在5min接触时间内使接种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菌株失活,具有快速杀菌特性,可为包装用抗菌薄膜材料的研发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卤胺 纤维纳米 水性聚氨酯 透明 抗菌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纳米SiO_2/聚氨酯-含氟丙烯酸酯无皂乳液合成及其胶膜性能表征 被引量:6
7
作者 周威 傅和青 +1 位作者 颜财彬 陈焕钦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291-2299,共9页
水性聚氨酯相对溶剂型聚氨酯具有不燃、气味小、不污染环境等优点,从而广泛用于涂料、胶黏剂、油墨等领域。目前,常用于软包装领域的薄膜主要是表面能很低的非极性膜,而水性聚氨酯胶黏剂具有较高的表面自由能,对非极性膜的润湿性差... 水性聚氨酯相对溶剂型聚氨酯具有不燃、气味小、不污染环境等优点,从而广泛用于涂料、胶黏剂、油墨等领域。目前,常用于软包装领域的薄膜主要是表面能很低的非极性膜,而水性聚氨酯胶黏剂具有较高的表面自由能,对非极性膜的润湿性差,因此需要降低水性聚氨酯的表面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纳米SIO2 含氟丙烯酸酯 核壳结构 无皂乳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纤维素增强聚乙烯醇/水性聚氨酯静电纺膜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戴磊 龙柱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110-3114,共5页
采用TEMPO(2,2,6,6-四甲基哌啶氧化物自由基)氧化纤维素纳米纤维(TOCNs)作为聚乙烯醇(PVA)/水性聚氨酯(WPU)静电纺膜的增强剂。研究中使用拉伸实验研究TOCNs的增强作用,此外还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仪及差示扫描量... 采用TEMPO(2,2,6,6-四甲基哌啶氧化物自由基)氧化纤维素纳米纤维(TOCNs)作为聚乙烯醇(PVA)/水性聚氨酯(WPU)静电纺膜的增强剂。研究中使用拉伸实验研究TOCNs的增强作用,此外还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仪及差示扫描量热仪等对静电纺膜进行结构性能表征。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当纳米纤维素加入量为5%(质量分数)时,其在聚合物基质中分散良好,所得静电纺纳米纤维保持了良好的形态。此外,加入5%(质量分数)的纳米纤维素能够将材料的抗张强度提高44%,且纳米纤维素的加入对材料的热稳定性也有一定的改善,纳米纤维素起到一种纳米填料的效果。鉴于PVA、WPU、TOCNs均为亲水性,无毒且具有生物相容性的物质,所得静电纺膜在组织支架及伤口护理材料等方面具有潜在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纤维 静电纺 聚乙烯醇 水性聚氨酯 纳米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化石墨烯纳米带-纳米碳纤维/热塑性聚氨酯薄膜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宇 郑玉婴 +1 位作者 曹宁宁 欧忠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25-131,共7页
利用溶液涂覆成膜工艺在涂膜机上制得功能化石墨烯纳米带-纳米碳纤维/热塑性聚氨酯(FGNRs-CNFs/TPU)复合材料薄膜。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透射电镜对所得FGNRs-CNFs的结构与性能进行表征,并结合复合材料薄膜的氧... 利用溶液涂覆成膜工艺在涂膜机上制得功能化石墨烯纳米带-纳米碳纤维/热塑性聚氨酯(FGNRs-CNFs/TPU)复合材料薄膜。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透射电镜对所得FGNRs-CNFs的结构与性能进行表征,并结合复合材料薄膜的氧气透过率和体积电阻率测试以及断面形貌观察,研究了不同含量的FGNRs-CNFs对TPU复合材料薄膜阻隔和抗静电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KH-550成功接枝在GNRs上,并且FGNRs附着在骨架CNFs上形成稳定的FGNRs-CNFs网络结构,这有利于其在TPU中均匀分散;相比于纯TPU薄膜,当FGNRs-CNFs质量分数为1%时,FGNRsCNFs/TPU复合材料薄膜的氧气透过率降低了68.8%,阻隔性能得到大幅度提升;石墨烯纳米带与纳米碳纤维构建导电网络,当添加量为0.6%时,复合材料薄膜导电性能提升了7个数量级,表现出优良的室温导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化石墨烯纳米 纳米纤维 热塑性聚氨酯 阻隔性 抗静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纤维素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莫涯 黄晓悦 +2 位作者 岳萌 胡立新 胡传群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4-47,52,共5页
聚氨酯具有优异的性能,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材料;纤维素是一种可再生和可生物降解的天然聚合物。通过纳米纤维素与聚氨酯材料所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可应用在传感器、3D打印、自修复材料、阻燃材料等诸多方面。... 聚氨酯具有优异的性能,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材料;纤维素是一种可再生和可生物降解的天然聚合物。通过纳米纤维素与聚氨酯材料所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可应用在传感器、3D打印、自修复材料、阻燃材料等诸多方面。分别介绍了不同纳米纤维素以及纳米纤维素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并对纳米纤维素聚氨酯复合材料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纳米纤维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对喷制备疏水聚氨酯纳米纤维膜及其性能表征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涛 许艳慧 邹奉元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12,共6页
为获得疏水性较好且具有一定机械性能的聚氨酯(PU)纳米纤维膜,将不同质量分数的聚氨酯纺丝液进行粘度测试并纺丝,建立质量分数与溶液增比粘度、纤维形态的关系,将不同质量分数的纺丝液进行静电对喷制备出表面具有不同粗糙度的纳米纤维膜... 为获得疏水性较好且具有一定机械性能的聚氨酯(PU)纳米纤维膜,将不同质量分数的聚氨酯纺丝液进行粘度测试并纺丝,建立质量分数与溶液增比粘度、纤维形态的关系,将不同质量分数的纺丝液进行静电对喷制备出表面具有不同粗糙度的纳米纤维膜,并对其疏水性能、机械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高质量分数的纺丝液提升纳米纤维膜的机械性能,较低质量分数的纺丝液提升表面粗糙度;表面越粗糙,疏水性越好,质量分数为4%+18%的纺丝液进行静电对喷时,接触角能够达到140.33°;纺丝液质量分数越大,静电对喷时机械性能越好,质量分数为18%+18%的纺丝液进行静电对喷时,纳米纤维膜的最大载荷为1.082 9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对喷 聚氨酯纳米纤维 疏水性 机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增强型聚氨酯中空纤维膜保暖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12
作者 赵宝宝 王震 +5 位作者 凤权 詹书涛 刘春标 赫喆楠 魏安方 娄鹏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7-113,共7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纤维保暖材料的应用和需求不断增长,开发具有中空结构的多孔纤维基保暖隔热复合材料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增强型中空纤维膜存在高孔隙聚合物分离层、三维网络纤维编织管和大空腔的结构特性,文中将干/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纤维保暖材料的应用和需求不断增长,开发具有中空结构的多孔纤维基保暖隔热复合材料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增强型中空纤维膜存在高孔隙聚合物分离层、三维网络纤维编织管和大空腔的结构特性,文中将干/湿法纺丝技术与热压成型工艺相结合,首先利用干/湿法纺丝技术制备了未完全分相的增强型聚氨酯(PU)中空纤维膜,在绕丝轮上集聚形成多层纤维复合结构,然后采用热压工艺将纤维膜进一步粘合成型,成功制备了基于增强型PU中空纤维膜的复合材料,考察了热压温度对复合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复合材料中空纤维膜平行斜向交叉配置,纤维间粘合效果好,且每接触的3根纤维间可构建一个异形空腔。热压温度对复合材料的厚度、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和透气性均有影响。当热压温度为120℃,复合材料的保温率达到41.70%,这为保暖材料的制备提供了新思路。此外,复合材料的平均吸声系数达到0.37,还有望应用于吸声降噪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暖性能 编织管增强型中空纤维 聚氨酯 干/湿法纺丝 热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剂对聚氨酯纳米纤维膜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曹进 顾海宏 +3 位作者 顾家态 顾先袁 李妮 熊杰 《现代纺织技术》 2018年第2期7-12,共6页
选用不同体积比的N,N-二甲基甲酰胺(DMF)和丙酮混合溶剂配制聚氨酯(PU)溶液,运用"Nanospider"纺丝技术制备聚氨酯纳米纤维膜。研究不同溶剂配比条件下PU溶液的电导率、粘度、高分子—溶剂相互作用参数和表面张力,从热力学、... 选用不同体积比的N,N-二甲基甲酰胺(DMF)和丙酮混合溶剂配制聚氨酯(PU)溶液,运用"Nanospider"纺丝技术制备聚氨酯纳米纤维膜。研究不同溶剂配比条件下PU溶液的电导率、粘度、高分子—溶剂相互作用参数和表面张力,从热力学、高分子溶液理论及高分子表面性质等方面对溶液进行分析。采用扫描电镜观察纳米纤维膜的表面形貌并对纳米纤维膜进行疏水性能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丙酮的加入显著改变混合溶液的溶解度参数、高分子与溶剂间相互作用参数、电导率、粘度等溶液性质。当DMF/丙酮体积比为33/67时获得的纳米纤维膜表面形貌较好;纳米纤维的直径随DMF体积减少而增大,DMF/丙酮体积比为67/33时纤维直径为(300±60)nm;纤维膜的水接触角随丙酮体积比的增加而逐渐增大,最大水接触角为112.52°;DMF/丙酮体积比为33/67时,力学性能最佳,应力和应变分别为8.6 MPa和3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聚氨酯 二甲基甲酰胺 丙酮 纳米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枝改性纤维素纳米晶(CNC)增强水性聚氨酯(WPU)制备CNC/WPU复合涂膜 被引量:7
14
作者 曹松 吴仲岿 +2 位作者 殷俊 王圳锟 汪绍金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12-916,共5页
采用TEMPO氧化体系和聚乙二醇(PEG)对纤维素纳米晶(CNC)进行了表面接枝改性,并与水性聚氨酯(WPU)共混制备了改性CNC/WPU纳米复合涂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拉伸与硬度测定及热重分析(TG)研究了纳米复合涂膜的结构与性能。结... 采用TEMPO氧化体系和聚乙二醇(PEG)对纤维素纳米晶(CNC)进行了表面接枝改性,并与水性聚氨酯(WPU)共混制备了改性CNC/WPU纳米复合涂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拉伸与硬度测定及热重分析(TG)研究了纳米复合涂膜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3%的改性CNC能够均匀分散在WPU基质中,无明显的团聚现象。纳米复合涂膜的硬度较纯WPU大幅度提升,拉伸强度提高了126%,30%的失重温度升高了17℃,热稳定性得到明显改善。实验结果表明改性CNC对WPU具有显著的增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纳米 水性聚氨酯 接枝改性 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塑性聚氨酯/特氟龙无定形氟聚物超疏水纳米纤维膜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4
15
作者 许仕林 杨世玉 +2 位作者 张亚茹 胡柳 胡毅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2-48,共7页
针对纳米纤维膜力学性能低和疏水性较差的问题,首先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热塑性聚氨酯(TPU)纳米纤维膜,然后通过浸渍特氟龙无定形氟聚物(AF)溶液获得TPU/特氟龙AF超疏水纳米纤维膜,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万能试验仪、视频接触角张力仪... 针对纳米纤维膜力学性能低和疏水性较差的问题,首先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热塑性聚氨酯(TPU)纳米纤维膜,然后通过浸渍特氟龙无定形氟聚物(AF)溶液获得TPU/特氟龙AF超疏水纳米纤维膜,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万能试验仪、视频接触角张力仪等探究了浸渍质量分数、浸渍时间对纳米纤维膜疏水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特氟龙AF溶液质量分数为6%时,该纳米纤维膜水接触角大于150°,油接触角小于3°,展现出超疏水性;该纳米纤维膜的力学强度不受浸渍的影响,弹性模量可达到5.09 MPa,在过滤介质、生物医学领域等具有良好的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热塑性聚氨酯 特氟龙无定形氟聚物 超疏水纳米纤维 自清洁材料 过滤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腈纳米纤维增强聚氨酯基复合膜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鑫 赵莹 李妮 《现代纺织技术》 2019年第2期12-17,共6页
利用静电纺丝制备聚丙烯腈/聚氨酯(PAN/PU)复合纳米纤维膜,通过热处理复合纳米纤维膜制备聚丙烯腈纳米纤维增强聚氨酯基(PANNFs/PU)复合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PAN/PU复合纳米纤维膜热处理前后的形貌结构,采用多功能拉伸仪测... 利用静电纺丝制备聚丙烯腈/聚氨酯(PAN/PU)复合纳米纤维膜,通过热处理复合纳米纤维膜制备聚丙烯腈纳米纤维增强聚氨酯基(PANNFs/PU)复合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PAN/PU复合纳米纤维膜热处理前后的形貌结构,采用多功能拉伸仪测试纤维膜热处理前后的力学性能。分析发现,PANNFs/PU复合膜力学性能受混纺溶液中占比多的一方影响,当混纺溶液中PAN和PU质量比为4∶6时,得到的PANNFs/PU复合膜断裂应力达到152.1 MPa,断裂伸长达到178.8%,较其他质量比PANNFs/PU复合膜,整体所表现的力学性能佳;当混纺溶液PAN和PU质量比为4∶6时,混纺溶液质量分数增加到18%时,和PAN/PU复合纳米纤维膜相比,PANNFs/PU复合膜断裂应力增长了3倍左右,达到217.8 MPa,断裂伸长增长了2.5倍左右,达到32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纤维 聚丙烯腈 聚氨酯 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聚乙烯醇缩丁醛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其过滤性能 被引量:1
17
作者 施静雅 王慧佳 +1 位作者 易雨青 李妮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6-33,共8页
为减少人类生产活动排放的PM_(0.3)悬浮颗粒对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产生的危害,以聚氨酯/聚乙烯醇缩丁醛(PU/PVB)为原料,采用静电纺丝方法制备了一种新型复合纳米纤维膜。通过改变PVB在复合纳米纤维膜中的质量占比来调控复合纳米纤维膜的... 为减少人类生产活动排放的PM_(0.3)悬浮颗粒对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产生的危害,以聚氨酯/聚乙烯醇缩丁醛(PU/PVB)为原料,采用静电纺丝方法制备了一种新型复合纳米纤维膜。通过改变PVB在复合纳米纤维膜中的质量占比来调控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形貌结构、化学结构、力学性能、热学性能、透气性能和过滤性能。结果表明:PVB的加入有效减小了PU纳米纤维的平均直径;当PU和PVB的质量比为8∶2时,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平均直径为385 nm,相比于PU纳米纤维膜减少51%;断裂应力达到16 MPa,相比于PU纳米纤维膜增加45%,断裂应变为148%,具有优异力学性能;该复合纳米纤维膜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起始分解温度为289.37℃,其对PM_(0.3)的过滤效率为98.851%,过滤压降为181.7 Pa,品质因子为0.0246 Pa^(-1),是一种理想的PM_(0.3)悬浮颗粒过滤介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聚乙烯醇缩丁醛 静电纺丝 纳米纤维 力学性能 空气过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卤胺化合物改性聚氨酯纳米纤维膜的结构与抗菌性能
18
作者 杨世玉 阎克路 王维明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6,共6页
采用2-羟甲基-5,5-二甲基乙内酰脲(MDMH)对聚氨酯预聚体进行改性,通过静电纺制备了纳米纤维膜,并对薄膜结构与抗菌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MDMH以接枝和物理共混两种形式存在于聚氨酯纳米纤维膜中;纺丝液固含量对聚氨酯静电纺可纺性... 采用2-羟甲基-5,5-二甲基乙内酰脲(MDMH)对聚氨酯预聚体进行改性,通过静电纺制备了纳米纤维膜,并对薄膜结构与抗菌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MDMH以接枝和物理共混两种形式存在于聚氨酯纳米纤维膜中;纺丝液固含量对聚氨酯静电纺可纺性及纳米纤维膜表面形貌结构具有显著影响;氯化处理的MDMH改性聚氨酯纳米纤维膜对金黄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都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且具有较好的耐洗涤性。MDMH改性会使聚氨酯软段熔融温度升高、硬段熔融温度降低,软段和硬段两相熔融焓均随着MDMH添加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MDMH的改性可改善聚氨酯中软段结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纤维 静电纺 抗菌 卤胺 聚氨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协同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防滑和耐磨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郑占模 董从林 +1 位作者 袁成清 白秀琴 《摩擦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93-607,共15页
为了增强摩擦制动材料的防滑性能和耐磨性能,采用具有高强度的碳纤维(CF)和优异增摩性能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SiO_(2) NPs)改性聚氨酯(TPU)并制备新型SiO_(2) NPs/CF/TPU复合材料,探究不同质量分数SiO_(2) NPs和CF对复合材料表面在水润... 为了增强摩擦制动材料的防滑性能和耐磨性能,采用具有高强度的碳纤维(CF)和优异增摩性能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SiO_(2) NPs)改性聚氨酯(TPU)并制备新型SiO_(2) NPs/CF/TPU复合材料,探究不同质量分数SiO_(2) NPs和CF对复合材料表面在水润滑条件下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iO_(2) NPs与摩擦副表面微粗糙峰之间的啮合作用将纯TPU材料的黏着磨损行为转变为磨粒磨损,摩擦系数从0.15增大到0.6,改善了复合材料的防滑性能,但降低了其耐磨性能.添加CF有利于改善复合材料在摩擦磨损过程中的失效行为,提高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另一方面,由于SiO_(2) NPs和CF的疏水性,改性复合材料的水接触角从67.55°增大到了112.10°,将亲水性TPU转变为疏水性复合材料,降低了水分子在摩擦表面的吸附性,削弱了水的润滑作用,进一步改善其在湿滑环境下的防滑性能.当SiO_(2) NPs和CF的质量分数分别为3%和9%时,改性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稳定在0.5附近,平均摩擦系数增大了204.26%,与质量分数12%的SiO_(2) NPs改性复合材料相比,磨损率下降了96.28%,表现出优异的防滑与耐磨性能.该研究可为设计和制造在湿滑环境下具有优异防滑性能和耐磨性能的摩擦制动材料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纳米颗粒 纤维 热塑性聚氨酯 防滑性能 耐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纺聚氨酯系中空纤维膜的压力响应性 被引量:9
20
作者 梁海先 肖长发 +1 位作者 胡晓宇 安树林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30-133,共4页
经熔体纺丝制得聚氨酯系中空纤维膜,对纤维膜的微孔结构及其压力响应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影响纤维膜压力记忆效应的因素。结果表明,所得纤维膜具有界面及非界面微孔结构;随着水通量工作压力的变化,膜孔结构发生相应变化,表现出压力... 经熔体纺丝制得聚氨酯系中空纤维膜,对纤维膜的微孔结构及其压力响应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影响纤维膜压力记忆效应的因素。结果表明,所得纤维膜具有界面及非界面微孔结构;随着水通量工作压力的变化,膜孔结构发生相应变化,表现出压力响应性能;经多次测量后,纤维膜压力记忆效应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体纺丝 聚氨酯 中空纤维 压力响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